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后 » 第十一章 当官

第十一章 当官

    “摆驾诏狱!”

    朱祁镇的銮驾刚走出紫禁城,就有一个小太监奔跑而来,噗通跪倒在銮驾一旁。

    “陛下,金台观有书信送上。”

    金台观?沈真人的来信吗?

    “好,赶紧给朕呈上来。”朱祁镇异常兴奋的说道。

    看到信上内容后,他更是虎躯一震。

    沈富建议朱祁镇,在锦衣卫中选拔出精干人才,要比东厂多一倍。包揽东厂与锦衣卫的全部职权,职权甚至要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

    职务是侦查民臣的言行,并对嫌犯进行拘留、用刑,更是可以任意逮捕朝中大臣,若有特殊情况,可先斩后奏。

    沈富在信的最后附言:“治墨吏,必行苛政,治党争,必用严刑,此策易招致朝中群臣的极力反对,请陛下三思而行。”

    果然是加强集权的好办法。

    “速去诏狱,这信,朕要在路上细细的看。”朱祁镇心情大好道。

    他要去听听韩琳能有什么高见,这个跟自己差不多的年轻人,难不成能比那半仙之体的沈道长还神不成。

    此时的诏狱里,于谦正撺掇着韩琳当官。

    “什么,你让我入朝为官?”韩琳使劲掏了掏耳朵,自己没听错吧。

    这大叔今天是又吃错什么药了吗。

    “兵部的同僚告诉我,陛下马上要清查军队了,正好有个给事中的实缺,我想推荐韩琳老弟去做,以你的能力,绝对可以胜任此职。”

    给事中?

    那不是专门管人的活吗。可谓是皇上的理政秘书,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你自己怎么不去呢。”

    于谦小声详细的跟韩琳解释了一番。

    原来,就在正统十年四月,朱祁镇开始清查军队,但是根本查不动。兵部还煞有介事的,上报出明朝所有卫所在册的军队,一共是一百万人。

    明朝军备方面吃亏空严重,皇上愣是想了好几天也没想明白,这一百万人是从哪儿突然冒出来的。

    直到正统十三年六月,朱祁镇派御史查了三年,只清点完了十分之一,剩下的内阁竟然说,还需要十次才能查完剩下的九十万人。

    军队的人是流动的,按照内阁的说法,这就算朱祁镇玩了命的活,查到他驾崩,也查不完。或者,内阁根本就没想把朱祁镇安排的这件事查完。

    朱祁镇又开始查各地的军备粮仓。结果,清查刚刚开始,羽林前卫、忠义后卫仓库着火,八月太仓、羽林中卫、彭城卫着火。十一月燕山右卫、景陵卫着火,第二年忠义前卫着火。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基本就是查到哪,哪里就着火,道理很简单,有亏空堵不上,烧了它死无对证,再推几个替死鬼出去,所有人皆大欢喜。

    但是,皇上的智商明显是在线的,比韩琳家对门强上不少。

    这不,朱祁镇又想了个办法,借赏赐边军的名义,派给事中去给边军的每个人发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就是一个人,有名有数,需实名认领,发钱的时候有给事中清点到册,这钱谁敢贪,就是明着告诉皇上,他不想活了。

    朱祁镇就是打算借着发钱的机会,直接把部队的人数清点出来。

    ……

    韩琳听的有些懵圈。

    “大叔,你等会儿,你不用跟我说这么详细,我不想当官。”韩琳挠头说道。

    她是真不知道这个大叔是怎么想的。

    “为,为什么啊?你不是也非常痛恨党争吗,这不正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吗。”于谦惊讶的问道,多少人削尖脑袋都想进督察院,怎么还有白给不要的。

    “我说党争不好,仅仅是觉得正统朝的大臣太坏了。党争这件事是历史的趋势,就像黄河水一样,如果治理不好,就是洪灾,如果治理的好,就可以变成一项灌溉百万沃土的水利工程。”

    团结大部分,打击个体多简单,谁做坏事抓谁不就完了。

    明朝时期的封建君主专治皇权,已经是阻碍历史进一步发展的落后势力,与其解决党争,不如把这件事利用起来,弄个君主立宪制,再弄个内阁资政院,说不定明朝的上层建筑,一下就领先全世界了呢。

    可于谦不理解,只觉得韩琳越说越离谱,党争还能是好事?

    “大丈夫,为国分忧不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韩琳老弟你再推辞,我该生气了。”

    哎呦我去,怎么还任性上了,这个大叔不会拿小拳拳锤她吧。

    “不是,怎么跟你解释呢。”韩琳感觉自己有些牙疼。

    简直对牛弹琴啊,就好像跟一个双腿截肢的人说踢足球真好,。自己一个混吃等死的宅种,正统朝当官这种受累不讨好的事,傻子才干呢。

    “这样吧,你也别难为我了,我给你推荐一个人吧。”

    韩琳想了想,整个大明能拿出手的人才,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有一人比我靠谱百倍,可为大明力挽狂澜。”韩琳表情认真道。

    比韩琳还靠谱……

    “谁?”于谦激动的问道。

    上前就要去抓韩琳的手,于谦像看到救命稻草一般,能够被韩琳认可的人,绝对是顶好的人才,没想到我正统一朝,竟然有如此贤者。

    而韩琳预判了于谦的动作,及时躲开了他的咸猪手。

    “此人此时还籍籍无名,但马上就要崭露头角了。并在不久之后,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韩琳一屁股坐到床上,打着哈欠说道。

    “韩琳老弟,你说的到底是谁?”于谦更着急了。

    “他叫于谦!”

    韩琳相信,自己给出的这个答案,绝对没有人可以反驳,于谦在整个大明,甚至整个华夏历史,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正德一朝有王阳明,嘉靖一朝有海瑞。忠心义烈,足以与日月争光。这正统时期,也只有于谦,能称得上是负经世之才。

    整肃朝纲、保卫京师、功存社稷、忠贞能干、文武兼备,完美的六边形战士,比大春还多一边。

    但是,听到这个回答的于谦本人,此时已经震惊到了不能说话,只剩下张大嘴巴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相信他听见的这个名字。

    头摇的像拨浪鼓,仿佛要把脑子摇出去,重置一下自己的听神经。

    韩琳嘴里那个于谦,说的不会是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