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死城刺青 » 第二章 禁军千里驰援

第二章 禁军千里驰援

    羊挣扎着活,人也挣扎着。

    将军的口信还是艰难的传了回来,以驿站急递,最快的一等,可日行五百里,只两日就送抵了京城。

    年轻的皇帝招来百官,殿前议事,消息一说出,庙堂震惊,像一锅烧开的沸水。

    有问责的,每年经粮道,由户部向北关运送几十万担粮草,号称可坚持两年,怎么只坚持了三个月就粮草告罄。

    有主和的,宦首李常侍劝皇帝趁北关临沧还在,赶快遣使党项国,以钱货换党项退兵。

    提议一出,立即招致满朝文武反对,禁军将军魏贏直接指着李常侍开骂,“败坏朝廷,出卖国家。”

    文人士子之首,首辅黎安,站出,一拱手,场面就静下来,这位面容清瘦的老者已经七十有余,走路都是颤颤巍巍,怕不知何时就会仙逝。

    黎首辅寒门出身,饱读诗书,几十年兢兢业业辅佐皇帝,才做到首辅位置,是天下寒门士子精神偶像,门生故吏遍朝堂。

    “荒唐,我大楚怎可向蛮夷低头,如今临沧还在,各省勤王部队也在向京城赶来,只要先派出一支部队解临沧之围,党项哪里是我大楚对手。”

    “兵部尚书,黎首辅提议如何?”皇帝发问

    兵部尚书并没有来,实际上他已经有近两个月没有来上朝了,患有重病卧床在家,两个月没有下床,探望的御医说尚书大人都生了褥疮,要知道现在可是仲秋,可见尚书‘病情’严重。

    户部尚书暗地嗤笑,北关粮道钱粮事务,都是由兵部主事,户部辅助,兵部尚书可真是生的一手好病。

    尚书没来,问题自然落到了二把手,户部侍郎头上。

    这个年前刚刚提拔上来的较年轻官员,低眉暗瞥了眼黎安首辅,立即抬头盛赞:“应该如此,先解临沧危局,只待勤王大军一到,立刻攻守逆转,我军必胜。”

    这侍郎也是黎首辅门生,熟读经诗,写的一手好字。

    禁军将军魏赢心中大骂,‘这些个奴才,懂得什么兵法,党项人准备许久,临沧被围了三个月,王河大将束手无策。西关精锐被牵制不能来,派谁解围,谁能解围。就各省那些杂军,磨磨蹭蹭,拖延时间。说不准党项人就等着你援军来了,在原野上好一网打尽。’

    年轻皇帝又问:“派哪只部队为好”

    宦首李常侍拱手“陛下,只要排除禁军精锐,由魏赢将军率领,带足粮草,定可突入重围,解临沧燃眉之急。”

    ‘什么,我’魏赢正要反驳,却被皇帝抢先:“户部侍郎觉得如何,兵法的事,你懂的比朕多。”

    黄门侍郎不着痕迹看了看皇上脸色,又偷偷看了看首辅,最后看了看魏将军,心一狠:“应当如此”

    皇帝一排桌子“好,就这么办,魏将军,你领禁军一卫五千人马,火速支援临沧。明日启程,不得有误。”

    皇帝说完表情一变,笑眯眯的:“论辈分,朕该叫您一声三叔,来人,赐三叔金龙剑,以此剑斩抗命之人,祝三叔旗开得胜。”

    皇帝从太监手里接过宝剑,亲手交到了魏赢手中,此时,两人间的距离不过一步,魏赢也是军中高手,可是却什么也没有发生,直到皇帝陛下一声退朝,转身离开,周围的百官才不约而同喘了口气。

    百官见此情景也都心里明白,魏赢这下是死定了,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急匆匆向外走。

    兵部侍郎走的最快,额头沁出汗水,衣物内里也都湿透,没想到皇帝下了死手,要置自己叔叔于死地,还是这么正大光明。

    魏赢也是该死,先皇一死,就蠢蠢移动,霸着禁军将军这个要命的位置,你不死谁死。

    大殿中间,魏赢单手提着宝剑,仰头端详庄严龙椅。

    “君要臣死吗?呵”说完,转身走出大殿,巨大的门扉,显露出背影的寂寥,渺小。

    太和殿顶楼,年轻皇帝正扶着栏杆,食指一下一下的敲着栏杆,看着魏赢远去的背影,问道“李常侍啊,你说我这三叔,他认命吗?”

    李常侍躬身施礼:“回皇上,魏将军是聪明人,既然大殿之上,他得了宝剑也没敢有所动作,想必是顾着妻小,要做这个英雄了,他的命,已经定了。”

    眼看着魏赢的身影越来越远,皇帝停止了敲击,“行了,你下去吧,让朕一个人待一会。”

    李常侍闻言退下。

    年轻皇帝看着天边的火红云霞,口中喃喃自语:“三叔,还记得小时候你偷偷领着我逛灯会,那会儿真快乐啊!”

    天色黑了下去,整个皇宫加强了守卫,灯火通明,各处都是皇宫侍卫,把皇宫守的如铁桶一般。

    城里的官员今夜没有不失眠的,一个个紧锁门窗,在隐蔽处,偷偷关注着皇宫的方向,警惕任何风吹草动。

    令他们意外的是,整整一夜,一点动静都没有,仿佛他们得了集体癔症,犯了失心疯,发生的一切都是幻想。

    太阳初升,城西大营,一卫五千精锐禁军骑兵,踏着整齐的马蹄声,鱼贯而出。

    禁军将军魏赢,披甲带枪,首先出营,五千禁军紧随其后。

    他们并未直接出城,而是绕了个弯,擦着皇城,从城北出城。

    隔着皇宫的高墙,禁军和宫廷侍卫剑拔弩张,一不小心就会擦枪走火,紧张的气氛把因一夜无事,刚刚松了一口气官员们差点吓出心脏病。

    在禁军经过皇宫的时候,年轻皇帝又来到了大殿顶楼,俯视着经过的禁军骑兵们,李常侍站在他的侧后。

    年轻皇帝看着众多的禁军骑兵,脸上看不出一点表情,只是手指敲击栏杆的节奏比平时快了少许。

    李常侍看了看皇帝的手指,拱手道:“陛下不必担心,禁军之中,魏赢能调动的,不过半数,而甘愿随他赴死的,也不过一卫五千士兵。

    皇宫墙高壁厚,加上八千精锐宫廷侍卫把守,莫说五千禁军,就是两万禁军也打不开太和殿的大门。届时只要陛下你一道圣旨,其余禁军都会来围剿反贼,陛下,眼下正是除掉魏赢,一劳永逸的绝好时机啊。”

    李常侍说完,年轻皇帝指尖敲击栏杆的节奏更快了,可直到魏赢出城,也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