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不再仰望 » 第12章 简直是下流

第12章 简直是下流

    ——当你的兴趣被剥夺,当你的爱好被摧毁,当你的信心被现实撕得粉碎,你还能不能站起来?

    37

    在小姨隔三差五的哭诉下,李春华更加焦躁。

    她稍不顺心就连吼带打,成了全家都躲的“鬼见愁”——老林通常躲在菜地,盼盼躲在房间假装写作业,而林多夕躲去了杨佳玮家里避难,只有4岁的林超越敢亲近她。一看到儿子,李春华再大的火气也烟消云散。

    至于为什么不去小琴家——因为江小琴一刻都不着家。她总喜欢在外边玩,每次一回家,都把江小龙打得哇哇哭,然后江奶奶挥着锅铲,把她赶出二里地。江小琴也变得不爱学习,成绩降到全班三十几名。她一刻也坐不住,哪怕坐在教室,屁股上也像长了钉子,左移右晃。

    这两年,林多夕和杨佳玮越来越要好。

    一开始,杨佳玮每周给她带本书。但很快,带书的速度赶不上日益增长的阅读速度,于是,林多夕忍不住总跑去杨佳玮家里,一睹为快。

    在杨家,有时候会碰到杨云帆。杨局长并没有想象中严肃,相反,他待人亲切,笑容和煦,和一脸冷淡、闷声不响的杨妈妈迥然相异。

    跟杨局长在一起,杨佳玮欢快得像只兔子,总是蹦蹦跳跳。父女俩感情很好,也同样的样貌出众。两人都是冷白皮、高鼻梁,杨云帆身材挺拔匀称,总穿着一身西装,显得精神奕奕、风度翩翩。

    杨局长不光鼓励她们多看书,还支持她们的友谊,他经常让林多夕留下来吃饭。林多夕家里没装电话,为了让家长放心,他还特意骑车穿过巷子的五条分叉路,带她回家和李春华打声招呼,再骑回来。

    李春华虽然脾气暴躁,但是见了杨局长,却笑成一朵花。她总夸杨局长“英俊不凡”,佳玮说这就叫“一物降一物”。

    佳玮妈妈虽然冷淡,但是做的红烧肉简直一绝。红烧肉红润酥烂、肥而不腻,吃得林多夕口齿留香,满嘴流油。

    “你为什么……总喜欢吃肥肉?”杨佳玮有次忍不住问。

    这句话把林多夕问懵了,难道……肥肉不香么?她一脸尴尬地笑了笑,不知道怎么答。

    “呵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喜欢就多吃点。”杨局长悄无声息地化解了尴尬,又看向林多夕说:“吃饭要慢一点,这样对胃好。肥肉虽然好吃,但是吃多了会消化不良,所以呀,我们要荤素搭配,一口肉一口菜一口饭,不挑食,身体才会健康,明白了吗?”

    他的目光温柔如水,一边说,一边示范全套。林多夕很开心,一边吃肉,一边狂点头。

    杨妈妈终于破防。两年来,林多夕第一次看见她笑。

    “别光吃肉,尝尝江里的鱼……”

    “这是新鲜的小河虾,早上还活蹦乱跳的……”

    “慢点吃,锅里还有呢。”

    杨妈妈不停地给林多夕夹菜,吃得她合不拢嘴。

    那之后,林多夕成了杨家的常客,每周日都会留在这里吃中饭。

    “我妈喜欢你。她都没给我夹过菜呢。”杨佳玮在她耳旁悄声说。

    有时候,杨局长在家的日子,会来接佳玮放学,顺便把林多夕捎上。

    杨局长骑着车一路飞驰,前边的佳玮和后座的林多夕会齐声歌唱,只不过,一个声歌嘹亮,一个小声如蝇。有时候三人一起玩唐诗接龙,杨局长说上句,两个孩子接下句。

    路程很短,又很长。

    林荫道上,秋天的梧桐叶一片金黄,哗哗作响,为一路欢歌作伴。

    38

    期中考试结束,林多夕和佳玮,又拿了双百。

    小琴一见两人就跑得远远的,但这不妨碍两人形影不离——因为她们都酷爱看书,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看书,有时还会交流读后感。

    李春华从来不给林多夕买这些闲书,她认为这些都是邪门歪道,只有课本和作业才是正道。据说在她12岁那年,家里的闲书被烧得干净,她对闲书深恶痛绝。

    佳玮的书柜包罗万象,有各种各样的儿童文学和故事书。除此之外,杨局长的书房还有一面顶到天花板的大书柜,书柜有八层高,密密麻麻,绝大部分她们看不懂,有几排架子上放着四大名著、《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智囊》,还有一些教育类政治类书籍。

    有一次,她们想拿四大名著,却被杨局长制止。

    杨局长说:“先培养兴趣。你们还小,建议先看童话故事和小说,等有了兴趣再发展成爱好。等阅读量大了之后,读史读名著就会水到渠成……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不用着急,慢慢来,持之以恒最重要。”

    二年级的时候,两个孩子沉浸在各种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和《十万个为什么》中。

    到了四年级,她们看得多杂起来,有《儿童文学》、《读者》、《青年文摘》期刊,有三毛、金庸、古龙系列,还有郑渊洁新出的十二生肖、皮皮鲁系列,以及不少国外翻译过来的儿童书籍。

    两人开始拼速度——谁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看完,谁就能优先阅读下一本新书。

    这些书给林多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谩骂,没有伤痛,只有快乐。她像着了魔一样,抱着书一刻也不肯撒手,除了上课,她课间看、放学看、走路看,上厕所都看。她囫囵吞枣,每隔一两天就能看完一本书,佳玮自叹不如。

    她像做贼一样避开李春华,因为李春华一旦看见,就会大声咆哮:“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就知道看闲书!要是学习变差了,看我不抠掉你的眼珠子……”

    李春华骂起人来,总喜欢用最狠厉的词,仿佛血淋淋地,就能把人唬住。然而,恐吓阻挡不了新书的魅力,林多夕悄悄打起了游击战。

    放学后,她会留在学校看会书再走,放学路上,她像蜗牛一样慢慢挪动,边走路边看书。临近期末考试,她每天写作业写到很晚,其实偷偷把书藏在作业本下面。深夜,老林的呼噜声和盼盼的磨牙声此起彼伏,她还埋头苦读。

    一天晚上,她看得入迷,完全不知道李春华偷偷爬起来,悄无声息地走到她背后。

    “又在看什么鬼东西!”

    李春华一声暴喝,吓得她魂飞魄散,她站起来,书本哗啦啦掉了一地。熟睡中的老林也吓得惊醒,他看了一眼,转过身,又沉沉睡去。

    海蓝色的硬壳书籍,在一堆土黄色的作业本中十分醒目。

    李春华把书捡起来,翻了翻,顿时火冒三丈。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书?画的是什么鬼?连衣服都不穿,简直下流!无耻!”

    “撕拉”一声,崭新的《希腊神话故事》瞬间裂成两半,像抛物线一样被扔到墙角。

    林多夕目瞪口呆。这本神话书印刷精美,除了流光溢彩的封面,内页还配有铜版插画——西方众神姿态各异,有的衣衫袒露,就成了李春华眼中的有色书籍。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本书的售价29.9元,是杨局长去武汉出差带回来的——而李春华一个月工资才100多,镇上的新华书店都买不到这本书。

    这……让她怎么赔?

    杨佳玮自己没来得及看,就先给她了。她曾经一再道谢,再三保证,第二天一早肯定奉还。

    可是,第二天还没到,书就坏了,这该怎么办?怎么向佳玮交代?

    林多夕崩溃了,她的脑袋嗡嗡作响,一时间,她忘记了恐惧,眼含热泪冲李春华大喊:“这本书是杨佳玮的!撕坏了要赔的……”

    她飞奔到墙角,把书捡起来,试图把一分为二的书,重新拼装在一起。

    可是李春华看了更来气,又把书抢了过去。

    怒气从她的十指发泄出来,片刻的功夫,纸片飞散。李春华像练了九阴白骨爪一样,连撕带扯,把书扯得七零八碎,只剩下一张厚厚的封壳。

    她直接把封壳砸到林多夕脸上,眼角像被钉锤敲了一下,钝疼。

    “赔你个眼珠子!你个不知羞耻的东西,天天看这种有毒的东西,学习能不垮吗……”

    “我看你就是傻子,别人借这种书给你看,你以为是为你好吗?还不是嫉妒你考第一,想拖垮你学习……”

    “以前我想着她爸是局长,你们一起学习是好事,现在看来,简直包藏祸心,以后你不许跟她玩了,听到没有……”

    她扯着林多夕的耳朵,不停地骂,她像有被迫害妄想症一样,满嘴都是“总有刁民想害朕”。

    林多夕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她的耳朵像被五雷轰过,除了爆炸声,别无所有。她的脑袋像被车轮子碾过,轰隆隆作响。

    她不知道怎么面对明天。

    她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

    当你的兴趣被剥夺,当你的爱好被摧毁,当你的信心被现实撕得粉碎,你还能不能站起来?

    39

    无论流多少眼泪,太阳总会照常升起。

    第二天还没亮,林多夕就到了学校。

    当杨佳玮走进教室,和往常一样热情地打招呼,林多夕垂下头不敢看她。

    到了座位,杨佳玮看到心爱的书沾满了透明胶带,顿时火冒三丈,拿着书过来兴师问罪。

    “林多夕?你怎么回事?为什么不爱惜书?”她把书摔在林多夕桌上,怒气腾腾。

    杨佳玮经常会凶那些调皮鬼,可从来没有凶过林多夕。

    林多夕心都在发颤。她又羞又愧,眼泪夺眶而出。

    “对不起佳玮,我妈不让我看……我会赔给你的。”她抓起佳玮的手,把一堆硬币塞进手心,“我先还一点,等我攒到钱,一定会还你的……”

    她眼眶通红,声音哽咽。这堆硬币,是她摔碎了储钱罐,买了三卷透明胶带,剩下的三毛两分钱——这些钱这是她一分一分攒下来的,攒了三年,大多是打酱油剩下的零钱。压岁钱全部要上缴,李春华也不让吃零食,平时并没有零花钱。想还上这本书,简直要攒到猴年马月,但是她也没办法了。

    杨佳玮愣了半响,看到林多夕哭肿的眼睛,她没再说话,只默默把书收了回去。

    “不用还了。”她冷冷地说。她回到座位上,把满目疮痍的书扔进抽屉。

    晚上回家,杨佳玮忍不住哭了一场。

    “没事的佳玮,爸爸下次去武汉出差,再给你买一本。”杨局长安慰说。

    他拿过比原来厚出一倍的胶带书,看了又看,哭笑不得。

    良久,他叹了口气,对佳玮说:“寒门太难出贵子。可惜了,这么好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有出息的。你们以后,还是少交往一些吧。”

    那之后,杨佳玮再也没找过林多夕。

    林多夕再也不看课外书了。她要么乖乖地写作业,作业写完就发呆。

    江小琴又来找她玩,可她总是呆头呆脑,反应迟钝,小琴说她像个木头人——不会玩,不会笑,也不说话。

    可小琴不知道的是,木讷和迟钝,是身心分离的结果。

    或许只有这样,身体才不会痛,心灵才不会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