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宿命苍茫 » 第二十七章 少女添香弄年华 千铃携卷重相逢

第二十七章 少女添香弄年华 千铃携卷重相逢

    虽然出门时,有些匆忙,甚至忘记仔细问过地址。

    毕竟是从小混迹长大的地方,何况湄江城中,客栈虽是不少,但冠以‘聚福’之名的,拢共也就那么几处。

    因此云枫很轻易的,便在其中一家,寻到了李归剑。

    这位名誉桐丘的‘小剑仙’,此刻正在后院小亭中,独自倚着石桌,畅怀痛饮。

    他眼眶有些红肿,依旧还是那身素衫,腰间却是未悬赤红。

    “我知道,云师弟素来不喜饮酒。在下也从不愿做强人所难的事情。所以就不劝师弟的了,自己且来随意吃些。”见的云枫进来,李归剑便是招手相邀。

    打过照面,他便自顾自的拿起清樽,又是一饮而尽。

    开了泥封的空坛,占去了半张桌面,可见先前,已是喝过不少。

    “听师妹说,仲荣先生托你带了话来,不知有什么事情,要吩咐过师弟的?”落了座,云枫也不客气,直接伸手,夹了一筷小菜,边吃边问。

    李归剑却恍若未闻,只是继续斟酒,续杯未停。

    直到云枫再次追询,才见他,目光竟是有些躲闪。

    “不是师兄不肯说,实在是这话有些。。。难以出口。”半响之后,李归剑终于发话,声音却含糊不清。

    当然不是喝多了酒的原因,聚灵圆满的习剑道修,又岂会如此易醉。

    “师兄怎么也算是,谪星榜首的年轻俊杰。哪怕桐丘全府,提起‘小剑仙’的风采盛名,也是无人不知,怎么反倒是骄矜起来了?”云枫有些疑惑,打趣的道。

    “榜首的事情,已经是过去了,我。。。”李归剑又是吭哧半天。

    “师尊说,这次的东筵灵境,怕是有些危机重重,师弟毕竟修为。。。让我劝告你,还是放弃比较好。”他咬咬牙,终于下定决心,将纠结了很久的话语,一口气全数吐出。

    梗着脖子说完,云枫见着他,亦是有些脸红。

    原来如此!

    素来听说这李归剑,也是极少在人面前,狂饮琼浆。如今想来,是觉得有些难言,才会这般买醉。

    见到云枫沉思不语,李归剑顿时有些着急:

    “师弟要知道,这绝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师命难违罢了。若非如此,我是万万说不出,这样的话的!”

    “我李归剑,向来自负,但对师弟的本事,心知肚晓!那日比剑。。。”

    “我才知道,原来师弟虽然修为受限,灵觉竟已是到了,干涉现世的程度。只怕那些境界极高的道修,也鲜少有人能做到。所以,我是输的心服口服的。”

    这下轮到云枫有些迷茫了。

    灵觉具现,干涉现世!这般人物,在道典记载的上古时期,倒是常常有所听闻,据说当时,人族中还有相关功法流传。

    但在上万年后的今天,灵觉修习的传承,早已断绝。现世道修,只能在叩关下一境,或者靠着天地奇珍,才有壮大灵觉的可能!

    何况要干涉现世,仅仅是灵觉强大,也未必能行。无论是先前见过的陆远霄,还是在泽京嫡脉处,避世修行的几位族老。都是忘凡高境的存在,也不曾听说起,哪位有这样的本事!

    或许中土道尊,能有如此手段。但那等存在的事情,已不是少年,有资格听闻的。

    却见李归剑慨然长叹:

    “我那四象剑阵,本来是凭了些取巧的法子,才堪堪有些筑身境的战力。。。可笑我还颇为自得。那日师弟在台上,只是一眼看来,我与两仪剑阵的联系,瞬间断绝。。。若不是陆大人出手,抹平溃散剑气,只怕围观同窗,也要有些死伤。。。”

    “所以我,输的实在是心服口服。师弟的本事,不止是谪星第一,就算桐丘全境,所有聚灵同辈的问鼎之位,也大可一争!”

    云枫闻言,苦笑一声:

    “师兄言辞有些过了,实际上那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也是云里雾里。。。至于掌谕托你带话,更是不必介怀,仲荣先生的品性,书院学子,都是极清楚的。”

    沉吟半响,他才接着道:

    “既然最终选定了我,那先生的意思,就只可能是单纯的提醒,绝非怨愤之言!”

    “好!”李归剑顿时愁眉舒展,口中兴奋出声:

    “既然师弟能够理解,师尊只是好意,此事就算揭过。现在正该我等,把酒言欢一番!”

    。。。。。。

    “说实在的,我至今都不明白,师弟才情,何以天骄至此!莫非冥冥中,真有天道的目光,在眷顾着你。。。”李归剑眼神有些迷离。

    云枫还是静静坐着,只听不言。

    倒不是他惜字如金,而是此时,李归剑状态明显不对,先前无论他如何接口,这位年长他两岁的同辈,都只做未闻,自语个没完。

    这明显是有了心事,不吐不快罢了。

    于是今夜时辰,云枫只能成了‘小剑仙’借酒消愁,倾述心愁的见客!

    许是喝的实在太多,也可能是憋闷过久,李归剑语气越发激动。

    “呵呵,世人总爱用了华藻,称赞于我。什么剑仙,什么剑道种子。。。其实都是胡言乱语!”

    “连师尊都以为,我生来就是极爱练剑。。。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恰恰相反,因为家父的缘故,我自幼,对读典习剑的事情,极是厌恶的!”

    “家父的事情,先前说过了罢?没有啊。。。我实在是记不清的了。。。家父曾经,也是踏上道途的修者,只是远不如我等幸运,连观世之路尚未走通,就因着身染恶疾,不得不归隐乡野。”

    “他的经历,和师弟你有些类似,问道未半,而中途路断。”

    “大概是后来,又因为生活诸多不顺,家父就有些心性孤僻,慢慢的,连乡邻都不在来往的了。”

    “整日只是在屋里,指点我攻读道典,练习剑法。。。一心想要培养了我,替他弥补一番。。。道途遗憾!”

    “或许天下间,许多父母都是这般吧,总把自身夙愿,无力实现的时候,寄托于后辈。”

    “须知那时,家父不过一介,普通村人,又不事生产,家中可谓一贫如洗。”

    “问道灵药,所费何其之贵!连最便宜的‘养神丸’也购置不起。不说这些,就是新版全套的道典,也没有全套。家父只能是拿着,四处收集的一些残篇,逼我反复翻读,说是书中大道,细读百遍,其意自明。”

    “有没有读过百遍,我实在是记不清楚的了。只知道,当时心里,应该是厌倦至极。”

    “后来又不知,从哪里学来的土方,说是将桐油浸了麻绳,从井里打水时,用来提桶。长期练习,便能掌剑如臂。。。师弟你说,这是不是很可笑?”

    “有没有效用我不知道。。。毕竟那时,家里铸不起剑器,只用木棍代替,那里算得上掌剑?倒是晓得,那些掌心的勒痕,总是疼的整宿难眠!”

    李归剑手捶着石桌,又哭又嚎。

    “曾有一次,家父带着我外出。在县城长街,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突然指着边上一处草屋,对我大喊‘吾儿快看,那便是某某,曾经读书悟道的故居’,弄得我好生尴尬。”

    “那某某,大抵是前朝,一个落魄文士,后来发了迹。说是道境有成,去泽京做了庙堂高官,最后位列九卿。”

    “记得那时,他样子钦羡如癫狂,全然不顾周围人等,投来的异样目光。而我呢?只能使劲拉低了头上斗笠,想把这张脸掩藏起来,不让人瞧见。”

    “同村幼童,从没一人愿意与我玩耍,相反,倒是从不缺人欺负。。。每次回家,向家父哭诉,他亦只是叫我读书,然后提水!”

    “读书!习剑!读他娘的鬼书!练他老母的剑!”李归剑破口大骂,眼中血红!

    云枫也有些默然。

    道修之人,在寻常百姓看来,飞天遁地,何等自在!却又有几人能知,背后该是何等辛苦。

    “后来村里发了山洪,那水势,眨眼间就起来了,根本来不及逃跑。。。家父爬在草屋木梁上,双手将我托起,自身却是整个浸在水中。等到大水退去,身子都已经硬了。”

    “连家里收藏的道典,那些漫漶残篇,也被泡的没了样。我那时居然还有些欢喜,终于再不用日日翻阅。。。何况也不会有人。。。再来逼我。。。”

    “更可笑的是,家父虽然生前,用尽了一切法子,种种逼迫。我在观世路上,偏生进展极慢,甚至常常怀疑过自己,是否真有问道的资质。。。却在家父去世后,突然开悟。”

    “那些记忆里,原本生僻难懂的道文,好似一瞬间,就明白得通透!”

    “再如习剑,凭着瞎琢磨的三招两式,自己胡乱练过。就能把村里侮我的顽童,打得头破血流!”

    “所以我至今,也没能弄清楚,究竟家父的一片苦心,到底是有没有,起过作用。能走到今日地步,与他的所作所为,有无关联?”

    “不怕师弟笑话,晚上睡着后,我常常在梦中,见到家父。他总是披着褴褛破袍,腰间挂着根木棍。。。那样子真像个,游历天下的剑客。。。似乎那个聚灵圆满,人称‘小剑仙’的,是他而不是我。”

    说到这里,李归剑嘴角,终于是浮起微笑。

    虽然想起那个画面,云枫也有些想笑,毕竟是当着面,也只好辛苦忍着。

    “掌谕师尊,总说我性子孤傲。其实并不是如此,我只是觉着,大道险途,已经有酒有剑有他,伴我同行。再不必和其余人,有所交结!”

    “也有同窗,背后议论,说我故作清高,总是这一身素衣。。。”

    “倒不是因为,从小家贫,习惯了的缘故。我只是。。。想去追寻,那个梦境里的,褴褛身影!”李归剑已是泪眼朦胧。

    “在村人心里,他活得像个小丑,可就是。。。那只有一身破衣,活的不人不鬼的家父。。。养育大了我啊!”他放声痛哭,声音凄惨。

    这般模样,若是被谪星学子知晓,该会有多少女子芳心,碎上一地。

    “师弟是否觉得,你我不过见过几面,又比过一次剑,为何我会,与你倾吐这些事情?其实缘由很是简单。”

    哭哭噎噎的少年,抬起朦胧泪眼,望着云枫:

    “在我看来,师弟何尝不是与家父一样。只在暗影里,依着自我,独行世间的英雄!”

    。。。。。。

    “原来那日,陆前辈说起忘凡修行,必去青冥中找寻的道果。。。竟是这样的东西!”云枫惊奇出声。

    先前师妹千铃送来的过录手稿,一直被他揣在怀里。此刻无事,便顺手拿出来翻阅一番。

    至于和他‘把酒言欢’的归剑师兄,哭过笑过嚎过,如今正抱了酒坛,蜷缩地上,醉得人事不知。

    “又是个怨种!不过总比那纤尘姑娘,幸福得多。。。”眼角稍稍扫视过酣睡的身影,不知为何,他竟是忆起那个,被亲父逼做娼妓的少女。

    “哎。。。”云枫摇摇头,不让自己再想下去,于是继续翻阅手稿。

    按其中所说,问道之路,从观世,聚灵,再到筑身。实际上都只是一个修‘己’的过程。只有晋升忘凡,才算真正与天道,有了羁绊。

    所谓‘一粒奇珍吞入腹,忘凡无忧自在游’,便是如此。

    其中‘奇珍’所代表的天地馈赠,也被讲道大能称为‘道果’。

    当然此种道果,并非真实之物。更应该说,它是一种道韵凝炼的法则,只存在冥冥之中。亦是忘凡道修能够无忧自在,所依仗的根源。

    不单如此,若想要道途走的更远,必须对所掌道果,领悟到极致,形成天道孔窍,才能觉证那颗云心。

    至于云心能有几窍,也是和道果息息相关。

    这亦是千铃那夜,对知落居士未忘凡而云心的说法,表示质疑的缘由。

    。。。。。。

    到了那等境界,一言一行,几乎都是牵涉天道。所谓言出法随,即是如此。而大道三千,代表其法则的道韵碎片,更是种目繁多。

    因此忘凡道修,实力强弱,全看身怀道果多少,以及对它掌握深浅。

    只是除却天地初次馈赠,再想入手道果,就只能身入青冥,在其中辛苦寻找。

    青冥之险,讲道大能说起时,只是频频感叹。具体情况却是闭口不提,因此过录手稿中,亦未有记载。

    更让那高境道修,嗟叹不已的是,历经万险寻来的道果,并非入手即可合用。

    既然是蕴含了天道法则,执掌者要想对其中道韵去深入理解,必须通过观世手段。如此一来,竟与修士初入道途,叩关聚灵时所走过的识路,有了密切关联。

    上古先贤,曾按照品阶,将道果分为十品,从一至九,以及传说中的超品。

    通常一到三品,也称为低阶道果,晋升忘凡后的天地馈赠,往往都是其中所属;四品到六品,称为中阶道果,除了少数天骄,基本上都要去青冥中寻得;六品以上的高阶道果,更要去到青冥深处,才能或见踪迹。

    至于超品道果,典籍中,却是没有记载的了。

    毕竟现世之中,连高阶道果,都只是近乎传说的存在,这也是大能讲道,未列举的缘由。

    当然也并非说,观世手段与其中法则并不匹配的修士,就无法驾驭道果,只是领悟其中道韵,会艰难许多而已。

    那就代表着,叩关下一境的路途,更加坎坷崎岖。若是福缘深厚,还能觉证云心,往往也是低窍。

    诸如曾有人,摘得‘千里穷目’的道果,却在观世路上,未通目识。那枚道果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

    若是寻找到上阶道果,却不能完全领悟参透,其发挥的效用甚至不如一枚,完全契合自身的低阶道果。

    这也是为何,识路越多,成就越大的原因。

    “却是怪了,为何其余四识所对证的道果,都有列举。和心令万神相关的道果。。。却是全文未见一字。看来还要问问千铃师妹。”云枫合上书卷,收入袖中。

    想了想,他便取了便条,写上文字,再塞到蜷缩成一团,兀自美梦的‘小剑仙’手中。

    也不知这看上去极是孤傲,内心偏偏多情的怨种,此刻的梦里,有没有见着他的家父!

    嘀咕一声,云枫便举步朝外走去,径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