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寻魂人 » 第二十六章 魏昌

第二十六章 魏昌

    魏王都,魏昌城啊~中原郡郡治所在地处天下之中,万路汇聚,千帆继至,众商云集,数不尽的赞美之词亦无法诉说着魏昌城的繁华。

    南安县与之比起来,就像是井底之蛙与浩瀚明月,最外侧的城墙也是足足高出了五六米之多,城楼之上士兵分列而立,其身严整肃容,相隔之距分毫不差,身侧魏字国旗迎风飘扬,今日领城将军身高八尺抚手搭剑,无时不刻不在彰显着魏国军威。

    在如今的各大王国之中,雄踞中原郡、临湖郡全境,以及黄郡北部的魏国,虽国土面积算不得拔尖,但其境内无论人口、经济还是粮产均名列前茅,而军队之中又以魏昌军团与魏武军两大不败之军坐镇。

    七年前正是依靠着这两支军队,魏国剿灭了南边的黄国,夺去了黄郡半数的县城,包括郡治黄州县。

    缓步走近魏昌城,这南城门的门吏足有十来人,盘查来往者的身上有无携带违禁物品以及通关文书,就连大家族的马车也不曾不放过。

    这儿毕竟是魏王坐下,没人敢掉以轻心,也没人敢嚣张跋扈。

    将沈重交给他的家族文书拿出来,对方点了点头,也见着了南安县府的章印,便直接将二人放进了城,

    “你小子可以啊,竟然还有这本事?”在县府工作过的温牛,自然知道能拿到县府的印章难度到底多大。

    “我可是沈家的家丁。”神乐笑着说。

    不过这话温牛已经是完全不信了。

    按照沈重交给的信件以及地契文书,穿过南城区的几条街区,来到XC区不算繁华却也不算偏僻的平安街市。

    这儿来往的人流在南安县已是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可在这魏昌城却只是平平无奇,好在这处倚靠着魏河边,下头有不少船只同行,每隔百米便有一处靠岸载客的地方,因此潜力巨大,到底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

    “来这儿做什么?”温牛说,“在魏昌城,南城要比西城人少,住处的话也要便宜不好,现在你我都没有收入,还是节省点的好。”

    “不用出去住。”神乐看了看地契,又看了看眼前一桩三层的木楼,露出了一抹笑容。“我们就住这了。”

    这木楼外表显得有些略微破旧,大门紧闭,在靠河以商贸为主的平安街道来说,的确显得格格不入,看来沈重说的没错,这儿的产业已是没了生意,就算他不来,这儿也就等着低价卖出或者被韩家接盘。

    “不住外面?莫非,在这魏昌城,我们还有家可住?”

    “当然,这里是沈家的产业,临行前家主大人念我为府里鞠躬尽瘁劳心劳力,所以便将这儿送给我。”

    (这魏昌城的地产价格可比南安县贵得多,就算是沈家也绝对做不到白送,你这屁话谁信?)

    神乐上前敲了敲门,里头没什么反应。

    恰好路过一名男子诧异的往这边看了看,出声笑道,“别敲了。这家店已经关门许久,下人都被遣散出去,只有一个年迈的老管家和他孙女在照看着,这个时段应该出去了。”

    “哦?”神乐转过身问道,“他们这时候应该会去哪?”

    “在这。”一侧走来一个生了些白发的老头,被个年纪相仿的女孩搀扶着。

    “诺,他来了。”指了指二人,那路人便踱步离去。

    “请问找我何事?”他开口问。

    “我们从沈家来,接管门店生意的。”神乐抱了抱拳,从布袋里拿出地契文书,张开在老者面前。

    这地契文书上头有沈家的印章,也有南安县府以及魏昌县的印章,确认无误。

    “有些时日了,这破旧的店终于有人来接管了。”老者点了点头,用钥匙打开了门锁,推开了木门,又一边介绍道,“我叫黄杉,本是这家店的主管家,现在门店破旧了,我被留下来负责打扫打扫卫生。”

    “哦~对了,我孙女叫黄素素,自小跟在我身边。”

    神乐抱了抱拳,介绍道,“我叫神乐,也曾在沈府工作过,他叫温牛,曾经是南安的捕头。”

    一听是捕头,他的神情微微一变,这平民百姓到对这捕头一职多少有些犯怵。

    虽然外表看起来有些破旧,屋里头的地面墙壁却是干净整洁,各式家具都摆放整齐,显然每日都会按时打扫。这儿原本是卖一些瓷器以及南安特产的门店,因为客流不够,没转的多少钱,只能勉强稳住不亏损,所以沈家渐渐的就把这儿给遗弃了。

    “曾经是谁管理这家店?”

    “是韩府的管家来管理,不过近些日子这门店从勉强维持转变为亏损,韩家和沈家便商量好了遣散下人,关门。”老头说,“等待韩服那边谈一个好价格,变回将店面盘出去。”

    “因为我不太会做生意。”神乐如实说,“所以,我到此以后,恐怕暂时不会请人。”

    主要是神乐手里也确实没钱。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这老头倒也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听明白了,点了点头说,“还请收留我和我孙女几日,待我找到合适的去处,马上就离开,若是超过五日,我无条件离开。”

    他的语气中带着些恳求的意味。

    “爷爷。”那女子担心的看着老头。

    “你们不是本地人?”神乐问。

    老头摇了摇头说,“我和这丫头本都是黄国人,七年前灭国后许多国民都被安排到了中原郡居住,任由我们自生自灭,只要不回到故土就行。”

    帝国分封的王国成百上千,在长年累月的战争中消亡了部分,不过帝国对他们的封令还是在的,因此当地的人民很少会承认侵略者的统治。

    为了解决掉这部分麻烦,又不触碰帝国方面的对屠杀百姓的底线,因此将当地的遗民迁往本国各处,依靠长年累月将其同化,便可悄无声息的解决这一烦恼。

    这七年来,他们爷孙二人在这魏昌城无依无靠,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做着,只是如今门店倒了,他也成了一把老骨头,怕是很难再找着去处了。

    “此事倒是小事,没啥问题。”神乐说。

    “谢谢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