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355章 改元新年号(瑜洲的建议)

第355章 改元新年号(瑜洲的建议)

    丁瑜洲揣度着要为李治留出非常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毕竟突然提出改

    元这件事,对于李治而言那可是天方夜谭,犹如惊雷一般,让他必须有一个心理准备。

    人往往都有从众性,往往都喜欢按照先例办事,而此时他丁瑜洲提出来让李治

    开创先例的建议,所以李治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思考一番。

    大殿顶上悬挂着八盏巨型的宫灯,宫灯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而成,有不同的形

    状但同时也兼顾着照明的功能。虽然比不得后世明清时期宫灯的繁复华丽,却也独

    具唐朝这个时代古朴华贵之风。

    此时,李治犹豫不决,这是李治的一贯作风,他一会儿觉得改元是一件好事,

    一会儿又觉得改元太过莽撞,对于他而言还是应该采取保守策略为好,一时之间处

    于两难之间。

    武媚娘知道李治又犯起了选择综合症,她一向了解李治,对于李治的这份情

    感,内心深处有着独特的理解。

    武媚娘端起白釉茶壶,亲自为李治的茶盏中斟满了一杯水,以一种柔缓的语气

    说道:

    “陛下,改元,本宫觉得是一个可行之法,既然要处理那些大臣们,必须得有

    个头,而改元其实就在向他们释放一种信号,如若他们能够体会其中的深意,他们

    就会主动认错伏法,如若他们真对陛下忠诚不二,那肯定会借着陛下改元之事请缨

    退出朝廷,而那些意图谋反的,也不会袖手旁观,肯定会来继续声讨陛下,如此一

    来,我们就能够看清是敌是友,对于陛下采取下一步的措施也是大有裨益的。”

    武媚娘说完,拉了拉李治的手,像一个小女人一样娇羞而妩媚。

    李治看着武媚娘娇羞美丽的容貌和婀娜多姿的身姿,心里早已受不住他这种小

    女人似的撒娇,回应道:

    “皇后,你此番话甚有道理。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改元可以检验一下大臣们

    的忠诚度,看看谁对朕怀有二心,这样以后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好有个参照嘛。”

    武媚娘又是拉了拉李治的手,显得媚态百出,柔声说道:

    “就是呀,陛下,如此仔细想来,这件事当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还真多亏

    人家丁瑜洲大人呢。”

    李治点点头道:

    “不错,丁瑜洲一向忠心耿耿,事事都为朕提前谋划,当属忠臣,重重有赏。”

    丁瑜洲听到帝后对话,又见帝后如此亲昵状态,一直低着头不去看他们,毕竟

    这里是后宫,他不能多看,不能多听,当听到皇帝夸赞自己,才躬身谦虚地说道:

    “臣向陛下尽忠,这是臣子的责任,不祈求什么赏赐,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李治见丁瑜洲一直垂首坐着,知道他懂礼法,称赞道:

    “你为朕着想,事事处处都考虑大唐的社稷江山,如此忠臣,如果不赏,着实

    说不过去了。再说朕一向赏罚分明,对待有功之人,那必须要重赏才能彰显朕的仁

    爱之心,所以这份赏赐你应当受的。”

    丁瑜洲听完李治的这番赞许言论,知道这份赏赐是必然要给自己的,便欣然接

    受了:

    “谢陛下隆恩,臣定当誓死报效大唐。”

    这份赏赐不过是赏赐些金银财宝等物,丁瑜洲也不看在眼里,只是拿着,放回

    府里,便也不再过问。

    武媚娘知道丁瑜洲什么都不缺,只是赏赐对丁瑜洲而言还是一种政治待遇和无

    上荣誉,让人羡慕和敬畏。

    在武媚娘的极力帮助下,丁瑜洲提议改元的建议被李治欣然接受。

    这让李治觉得丁瑜洲对自己那是绝对的忠心耿耿,也让李治对丁瑜洲刮目相

    看,格外器重。

    李治对丁瑜洲的眼神,非比寻常,对他越发投去信任和信服的目光。

    李治那平静的目光下,带着柔和的神情,对他说道:

    “既然你提议改元,不叫永徽,那你说这接下来的年号应该叫什么呢?”

    李治的这个问题,其实也代表了此时武媚娘的盘算,对于文字力量有着极度的

    迷信和崇拜,觉得有必要选择合适的词来彰显自己和皇帝的统治,以便彻底打压元

    老大臣们的影响力。

    这是武媚娘深思熟虑的。

    之前,李治对于年号并不十分看重,他觉得年号也就只是几个字而已,除了用

    来纪年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味,无非彰显美好的愿望罢了。

    这是李治原先对于年号的认知,但是此时被丁瑜州刚才的一番解释和忽悠,李

    治开始觉得应该选择一个恰当而又合适的字来作为年号。

    皇帝发问臣子必须赶紧回答。

    丁瑜洲是知道答案,因为史书记载很清楚,可是他又觉得,如果贸然提出,总

    感觉有些唐突,还是应该显得让自己深思熟虑的模样。

    丁瑜洲首先抬头看了皇帝和皇后一眼,对他们表示出尊敬和谦逊的姿态来,说道:

    “陛下、娘娘,这可是朝政大事,微臣可不敢乱说呀,即使要拟定新年号,也

    应该让三省六部各衙门大臣们好好商议一下才妥当呀。”

    李治听丁瑜洲这样说,隐约猜到了丁瑜洲心里的担忧,害怕他自己一个人说出

    来,会遭致其他朝臣的反对和嫉妒,忙一挥大手,说道:

    “这一点你无需担心,朕到时就说是朕起的年号,不会牵连于你。

    其实丁瑜洲所言确实是该担忧的,因为年号的拟定是国家大事,不是哪一个大

    臣就能说了算的,显然李治是看懂了他的心思,才那样说的。

    丁瑜洲见皇帝明白自己的心思和担忧,又做出那种承诺,断定自己是安全的,

    才说道:

    “陛下体谅微臣,是臣的福气呀。其实也不难,陛下就是要改掉旧的庸俗东西

    来彰显当前的新兴力量以示庆贺,倒不如就叫显庆,如何?”

    “显庆……显庆……”

    李治不断重复着丁瑜洲给他新起的年号。

    李治体会着“显庆”二字所蕴含的深意,觉得听起来确实是寓意吉祥,并且读起

    来也朗朗上口,不拗口,容易为百姓们所接受,不由得感慨:

    “好,好!”

    “确实不错!”

    武媚娘在一旁也欣然接受这个年号,认为此二字确实不错,感叹:

    “丁瑜洲大人果真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这显庆二字确实符合陛下的施政方

    略,很好啊!”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