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356章 清算刚刚开始

第356章 清算刚刚开始

    时间紧接着正月初七日,也就是李治下达诏书废除太子的第二天,他在早朝时

    分又宣布了一个令所有大臣都出乎意料的举动——改元。

    大臣们听到改元消息时均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整个太极殿沉寂得如同死灰一般。仿佛所有的人都已经停止了呼吸,只留下外

    面那呼啸不断的风声,还有即将迎来的春天的气息。

    丁瑜洲是个例外,他没有任何的担心,也没有任何的惊讶,他觉得这才是应该

    发生的事情。

    这是他的游戏攻略中书写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标志着武媚娘和李治准

    备开始来一次大清理的序幕。

    显庆元年正式到来,从正月初六之前还是叫永徽七年,从正月初七之后,则是

    改为显庆元年。

    也正是因为这一场开元,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经历,让武媚娘的心中对文字崇拜

    和迷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此以后,武媚娘开始越发迷信文字的掌控,以至于后续李治的年号发生了许

    多次的修改,包括武媚娘登基称帝之后也是年号不断,甚至一年当中还出现了三次

    年号。

    不管未来怎么样,武媚娘是受到了丁瑜洲的影响,这次改元让她看到了文字带

    给她的神秘力量。

    显庆标志着新兴力量的崛起,对于这些世家大族们而言,那是彻底的粉碎性打击。

    年号突然改了,大臣们没办法,因为这是皇帝的独断专行的命令,皇帝一人搞

    起了一言堂,他的话即圣旨,任何人都不能质疑和反驳。

    不光如此,李治还按照丁瑜洲的提议,直接说出了新年号为显庆,根本就没有

    经过三省六部的合议。

    大臣们除了接受还是接受,除了欣然地表示接受,还是高兴地接受,没有一个

    人提出反对的,这也让李治体会到了他君权专断的良好感觉,让他体会到了君临天

    下所应该拥有的感觉。

    丁瑜洲全程表情平淡,许敬宗、李义甫等这些支持皇帝和皇后的人,体会到了

    改元背后的隐藏意义,也体会到了这两个字当中所包含的深沉韵味,这对他们来

    说,那可是飞黄腾达官运亨通的未来。

    对于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等人,则是一种打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长孙无忌听到李治发出改元年号时的反应,那简直要晕厥过去,他连连后退了

    几步,幸好有韩瑗、来济等人在后面照应,及时托住了他,要不然他极有可能倒地

    受伤。

    丁瑜洲看到长孙无忌的反应,也看到了褚遂良等人的反应,他明白他们也体会

    到了改元之后的深刻含义,也从中嗅出了不同以往的味道。

    这些元老大臣们将成为过去式,现在时和未来时将由丁瑜洲他们来引领和掌握了。

    每一个人都有谢幕的时刻,尤其那些显赫的人物更有谢幕的时刻,只是有些人

    的谢幕那是光彩夺目的,而有些人的谢幕那是凄凉晚景。

    早朝因为改元而显得气氛沉闷,正月里国家太平,百姓安泰,也没有什么事,

    李治兴高采烈来上朝,然后又兴致勃勃退了潮,除了听到改元之外,也没有商讨其

    他重要事务,因为此刻元老大臣们,世家大族的大臣们,纷纷开始打起自己的盘

    算,他们以自己宦海沉浮多年的眼光和直觉推断着皇帝此时此刻的用意。

    又到了选边站靠边站的时候了,选对了,便是下一个的辉煌,选错了将是万劫

    不复的深渊,人人都知道其中的厉害。

    那些官职低微的大臣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可是那些位居三公的宰相们,已经

    没有了退回的余地,他们除了继续向前冲,就如那飞蛾的扑火,明知眼前是虚假的

    光亮,是死亡的光亮,也要往上扑。

    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只有往里跳、往里钻了。

    ……

    元老大臣们,世家大族们,敏锐的嗅到了即将爆发的火药味,他们知道皇帝和

    皇后终于决定要找他们清算旧账了。

    从改元之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选择偃旗息鼓的方式,长孙无忌表现的尤

    为突出,他让自己从朝廷中消失,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转移到了书籍编修上。

    长孙无忌以年老为名,不再过问朝政,潜心总结了唐高宗和唐太宗两朝的国

    史,每一项史实进行了精心编撰和修订,在每日每夜与过去的交往中,实现着自己

    的反思和觉醒。

    他的这一方式是中国知识分子惯用的方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作为皇帝的舅舅,皇帝终究还是没有首先清算他,也好在他这个舅舅知趣识大

    体,早早就从朝廷中退了出来,不再过问世事朝政,或许这是一种保全,李治也不

    忍对自己的舅舅下手,所以长孙无忌得到了短暂的安稳和平安。

    褚遂良是第一个遭到清算的人,因为褚遂良在废王立武过程中的表现极为强

    烈,如今回过头来看褚遂良的表现,他所作所为确实过度,他甚至直接要挟皇帝,

    要挟武媚娘,一度对武媚娘更是恶语相讥,满腹牢骚。

    褚遂良这位唐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的大书法家,就此受到了他人生当中最

    为凄惨的待遇,他两次激烈地冒犯李治因而首先遭到了沉重的打击。ww.uukanshu.cm

    李治下令将他从尚书右仆射的位置上拉了下来,直接贬到潭州担任地方官。原

    本的尚书右仆射可是京城高官,是让人羡慕的宰相,尊敬的宰相,潭州都督则是位

    于今天湖南长沙的蛮荒之地。

    褚遂良没法,只得拖着残躯赶往潭州,还没到达潭州,皇帝和皇后觉得还不解

    气,又想起他那日咄咄逼人的架势,于是又连下两道谕旨,将他从潭州又赶到了桂

    州,就是今天的广西省桂林市,后来又觉得还不解气,将其贬到了爱州任刺史,就

    是今天的越南清化,这可要比湖南长沙还要遥远许多,这一去,真的是不复返了。

    显庆三年,褚遂良就死在了爱州,星辰陨落。

    不光如此,这仅仅只是开始,如果这是结束,那也确实不符合武媚娘的性格和

    特点,斩尽杀绝才是她的一贯原则。

    这只是显庆元年,皇帝和皇后在日常繁忙中顾不得采取打压措施,显庆二年,

    打压才真正开始,序幕才将重重地拉开,将有更多的大臣遭到清算。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