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韬略 » 第369章 偷偷摸摸

第369章 偷偷摸摸

    那日的朝会,李治碍于众臣在旁,也为了维护自己仁慈君主的形象,他并没有

    对韩瑗和来济为褚遂良求情一事作出表态,虽然心中有十万只草泥马飘过,但是他

    还是强自忍住了。

    当时李治心里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措施和周全的打算,他还在想着必须找到一个

    最合适的理由彻底将眼中钉拔出。

    世家大族们这番得寸进尺的所作所为适得其反,惹恼了李治,非但没有实现预

    想的效果,反而让结果更惨。

    武媚娘见状,心里越发高兴。

    世家大族们见势不妙,出于自保,暗地里团结一致,越发一致对外,虽然暂时

    收敛了锋芒,暗地里厉兵秣马的节奏并没有变慢。

    李治通过自己的亲信,通过新提拔的大臣们,多多少少知晓了这几大家族的动作。

    李治为了确保他的统治,为了能够实现他的完全独立,为了能够堂而皇之作为

    一个可怜者的角度,拔出眼中钉,挤出肉中刺,李治需要好好筹谋一番。

    李治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处处要看元老大臣们脸色的毛头小伙子了,经历了永

    徽年间的磨练,又经历了废王立武的争斗,更加上武媚娘从旁协助,他已经实现了

    成长和成熟,虽然他的性格依旧仁慈和善,可是他心底的那份处于君主之位对权力

    渴望的欲望却有增无减。

    现在他已然体会到君权至上、天下至尊的感觉,他更知道这君权至上背后还隐

    藏着的那无数杀机。

    为了他的权力集中,也为了他能够高枕无忧,李治觉得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来让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胎死在腹中,所以他又想起了他的那些谋臣武将。

    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命令他们到两仪殿议事,更没有在退朝之

    后,留下他的这些亲信大臣,也没有让武媚娘出面与这些大臣们沟通,他这次采取

    了一个秘密的措施,就是给他们写了几封信。

    这一策略确属大唐建国历史上的首次,也是他李治自当皇帝以来的首次。

    其实这是受了武媚娘的建议,是武媚娘觉得当前形势过于复杂,任何的风吹草

    动都会掀起重重巨浪,为了保障局面能够利好于自己,武媚娘才建议李治不可轻举

    妄动。

    皇帝和臣子的举动全都被几大家族看在眼中,听在耳中,明面上没有人敢观察

    皇帝的一切,可是背地里几大家族对皇帝的举动了如指掌。

    比如武媚娘的情报系统,曾经拉拢的那些宫女太监们,就是最好的证据。

    武媚娘从她的情报系统里听到,很多家族已经拉拢了宫里的太监宫女,让他们

    及时报告皇帝行踪,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武媚娘深知这套情报系统的重要性,也深感危机四伏。

    因为有这样的考虑,武媚娘和李治双双觉得必须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必须让

    自己的行动对任何人都绝对保密才行,要不然对于他们的统治那将是致命的危害。

    考虑到这一层利害关系,武媚娘便建议李治通过书信往来的方式,让李治和大

    臣之间保持联系的畅通,同时又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这可算是一份妙计,当场得到李治的允诺和许可。

    于是乎,李治按照武媚娘给他的这份建议,秘密地暗中联系许敬宗、丁瑜洲

    等,吩咐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

    丁瑜洲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内心是激动兴奋的,他不知道许敬宗收到的信里内

    容是什么,他收到的信内容如下:

    鉴于当前局势危机,人心险测,朕不便亲自召见你们,只得听从皇后建议,通

    过书信往来,命尔等速速替朕出谋划策,想办法铲除元老大臣的势力,以将他们彻

    底清除出朝廷,钦哉。

    丁瑜洲拿着这封信思索许久,他早就想劝说李治尽快清除异己,铲除外部势

    力,以便实现君权的专制,因为这是史书记载的李治人生的必然。

    丁瑜洲只是在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他必须这样,因为这是每一个人必须经

    历的特定宿命。

    ……

    恰好这日,许敬宗前往丁瑜洲的府邸来探望女儿和女婿。

    许敬宗还没见到许菁雯,就与丁瑜洲商谈起书信这件事来。

    许敬宗有些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题,因为许敬宗同样有着如此书信,可是他不像

    丁瑜洲这样幸运,他没有攻略,没有史书,他只得自己绞尽脑汁去思索这书信背后

    的深意。

    即使今日许敬宗前来拜访,名义上是探访自己的女儿女婿,实际上他也是有意

    来征求丁瑜洲的意见。

    丁府的正房内富丽堂皇,各式各样的陈设器具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只说丁瑜洲

    和许敬宗二人之间的谈话。

    许敬宗首先开口说话道:

    “瑜洲兄弟,你应该也收到陛下发来的书信了吧?”

    丁瑜洲点点头道:

    “岳父,我确实也收到了一份陛下发来的书信,让我为陛下筹谋办法,该如何

    清肃元老大臣一事,看你这神情,应该也收到了吧?不知岳父大人信中是否也是同

    样内容呢?”

    许敬宗笑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我的信里也是此意,不知瑜洲兄弟有什么好的建议策略吗?”

    丁瑜洲料定许敬宗没有想到任何办法,但按照史书记载,这件事的提出者应该

    是他许敬宗,而不是他丁瑜洲。

    丁瑜洲心想还是不能这么快就抛出自己的想法,便说道:

    “岳父大人,我现在还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来替皇帝陛下排忧解难,毕竟那些

    元老大臣势力盘根错节,很难对付的。”

    许敬宗对丁瑜洲的话信以为真,叹了一口气,说道:

    “谁说不是呢?陛下自己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并没有亲自召见咱们,而

    是通过这种秘密的方式进行,再者说元老大臣他们势力庞大,盘根错节,都是经营

    百年的大家族,势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铲除殆尽的。”

    丁瑜洲点了点头也表示赞同,说道:

    “岳父大人所言甚是。他们都是跟着高祖皇帝、太宗皇帝一起打江山的人,实

    力不可小觑,更不能够惹恼了他们,如果他们狗急跳墙,岂不是连陛下他们也不放

    在眼里吗?所以既然陛下找我们商谈策略,那就得一招毙命,决不能让他们留有存

    活的余地,要不然一旦他们得以喘息,势必掀起一番惊涛骇浪来。”

    还在找"大唐韬略"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看小说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