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宋金英烈传 » 第三十章 虞允文使金(二)

第三十章 虞允文使金(二)

    次日完颜雍带虞允文一行人来至金国大殿,虞允文上殿晋见完颜亮递交国书,其余诸人在殿外等候。国书内容无非是一些礼节性道贺新岁来临之词,以及赞颂大金繁荣昌盛和逢迎完颜亮功德辞说,后附进献礼单一份。虞允文进入大殿取出国书,侍卫将国书递于完颜亮,完颜亮看罢将书置于一旁,对群臣说道:“今日南朝使臣贺岁,朕欲与众卿共赏我大金军容。”于是虞允文随金国君臣共赴校场,辛弃疾与众使亦赶于校场。

    进入校场,群臣簇拥完颜亮前行,虞允文使团由完颜雍带领馆伴使团陪同随后而行。校场士兵山呼万岁,声势震天,只见约有万余士兵列于校场,军容整齐,刀剑林立。虞允文心中明白,这是完颜亮借观军容以威慑大宋使团。

    这时正好行至校场射击场地,完颜亮随手取弓搭剑便向靶子射去,一箭正中靶心,左右群臣齐声喝彩。完颜亮回头对虞允文说道:“朕事务繁忙,已久不骑射矣。”言罢不无得意之色,将弓递可虞允文道:“贵使可否一试?”金国群臣都知虞允文是文官出身,金国皇帝令他试射,他又不得拒绝,群臣都想看他出丑。只见虞允文不慌不忙挽弓搭箭,“嗖”的一声,那箭也正中靶心,众人不由的一通喝彩。金国君臣不由面面相觑,想不到虞允文一介书生,竟然有如此射技。辛弃疾他们原来都为虞允文捏着一把冷汗,见虞允文一箭中的,个个都长出口气,心中暗自佩服虞允文深藏不露。

    一行人又来到校场中央,只见校场中央却是两个钢筋盘成的大铁笼,每一笼中各关着一只猛虎,笼子旁边各站一名驯兽师。完颜亮回头问道:“蒲察世杰何在?”人群中走出一人来到完颜亮面前,跪拜于地道:“蒲察世杰见过陛下。”完颜亮看了一眼虞允文又对蒲察世杰说道:“卿可敢与猛兽共舞以娱宾客?”蒲察世杰答道:“臣愿一试,以娱来宾。”完颜亮闻言脸上洋洋得意,对虞允文说道:“南朝人丁众多,可曾有敢与猛兽相戏者?”虞允文面有难色,正不知如何回答,辛弃疾在旁低声说道:“可与之共舞。”虞允文回头看了一眼辛弃疾,见辛弃疾神情从容,似是胸有成竹,便抬头对着完颜亮朗声说道:“我大宋一向崇尚礼教,不喜争斗,但与禽兽嬉戏,却也不乏其人。”说罢对辛弃疾道:“汝可与蒲察将军共舞,以助雅兴。”完颜亮面带惊异说道:“猛兽不通人性,贵使不必意气用事,无谓逞强,若为猛兽所伤却是得不偿失。”辛弃疾向前几步说道:“多谢陛下关爱,若是小人不慎伤杀贵国猛兽,还请陛下宽恕。”完颜亮见状说道:“区区野兽性命,何足挂齿。”言毕令人安排人兽大战。

    此游戏名为“虎口夺食”,驯兽师从笼中驱出猛虎,笼前为猛虎各放一麋鹿,要求表演者与猛虎争夺麋鹿,使猎物不为猛虎所伤为胜。此时已有人从外面牵回两只麋鹿放于猛虎笼前,蒲察世杰与辛弃疾各站一笼之前护住麋鹿。驯兽师见二人准备停当便打开虎笼,老虎一出笼子,两驯兽师分别在老虎屁股上奋力一鞭并用手一指麋鹿,老虎分别向两只麋鹿扑去。两只麋鹿见老虎扑过,发足狂奔,怎耐四周围人群围的水泄不通,麋鹿只能在场中转圈奔跑。

    辛弃疾与蒲察世杰紧随猛虎保护麋鹿,眼看猛虎就要追上蒲察世杰所护那只麋鹿,蒲察世杰纵身一跃,跳于猛虎背上,两手紧紧揪住虎皮。那蒲察世杰个头极高,身体又极是雄健,足足有二百余斤,老虎驮着他奔跑速度陡降,麋鹿又是疲于奔命,老虎自然已是追赶不上麋鹿,只能驮着蒲察世杰在场中转圈。

    再看辛弃疾正与猛虎并排奔跑,眼见猛虎要扑向麋鹿,他右掌发力推向猛虎,猛虎横向受力,向侧前方摔倒场中,等它爬起之时,麋鹿已奔离十几丈远。此时只见场中走进两个士兵,各端一盆鲜鸡血,两只麋鹿路过之时,分别把鲜血泼在麋鹿身上。两只猛虎闻到血腥味兽性大发,只见驮着蒲察世杰的猛虎纵身向前一跃已是离地一丈多高,它张开血盆大口伸出两只前爪便向麋鹿奔去。麋鹿狂奔而去,老虎虽未抓住麋鹿,但落地之时却把蒲察世杰从头部前方甩出,蒲察世杰重重摔在地上。那猛虎趁着甩脱蒲察世杰,纵身几扑,便扑向麋鹿,张开血盆大口,可怜那小鹿被猛虎咬住脖颈,扑腾几下,当场毙命,成了老虎美食。

    再看辛弃疾击倒的那只猛虎,爬起之后发足又向麋鹿追去,在场中追了两圈,见另一猛虎已扑倒猎物正在美餐,又有那热气腾腾血腥味传来,更是凶性大发,便纵身飞离地面凌空扑向麋鹿。辛弃疾见状也飞身跃起紧紧跟上猛虎,那猛虎落地之时眼看已探出前爪抓向麋鹿,辛弃疾脚一着地,落在猛虎左前方,两手已是抓住猛虎左前蹄用力向左前方一带,老虎顺势倒地,麋鹿得以逃脱。

    那猛虎虽是驯化之兽,但现在闻着血腥味,兽性已全部释放,又被辛弃疾重重摔于地上,疼痛难忍,起来之后,却不再去追麋鹿,转身凌空跃起长啸一声扑向辛弃疾。辛弃疾见猛虎攻击过来,侧身一躲,老虎扑空落于地面,辛弃疾趁老虎还未站稳,已纵身跳上虎背,两手抓住虎头,一个千斤坠发出,将虎头牢牢按于地面。那大虫头被按于地上,四蹄撑地奋力挣扎,抓的尘土飞场,前蹄处刨出一个大坑。辛弃疾左手牢牢按住虎头,将虎头按于它自己刨出的黄土坑中,右拳扬起在虎头上重重砸了几拳,辛弃疾本天生神力,又是神功盖世,几拳已把猛虎打得眼冒金星,头晕脑胀。辛弃疾不敢给大虫喘息机会,拳头向猛虎头上雨点般又落下三四十拳。

    那猛虎头和前蹄都被按于土坑之中,纵它怎么扑腾,始终起身不得,任由辛弃疾铁拳狂击。只听得猛虎哀号几声,后蹄和后身也伏于地面,不再折腾,只剩下口中呼呼喘气。辛弃疾不敢大意,又发力狂击几拳,直到那猛虎七窍流血,不再动弹方才停手。辛弃疾仔细又看那猛虎确已软伏于地气绝身亡,他才放心离开猛虎,站于一旁。

    场中众人已是惊的呆了,两眼发直只顾看辛弃疾狂击猛虎,辛弃疾从虎背离开,众人才醒过神来,全场喝彩之声轰鸣,久久不绝。虞允文一行人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想不到此次带辛弃疾出使金国,能给大宋朝如此争光。

    蒲察世杰走到辛弃疾跟前,躬身施礼道:“想不到南朝竟有此等英雄人物,在下输的心服口服。”辛弃疾连忙回礼道:“方才纯属戏耍娱乐,无所谓谁输谁赢,将军不必介心。”完颜亮此时心中不悦,但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只能强装笑颜转移话题,他对众人说道:“校场竞技到此为止,呆会众卿与朕共陪南朝使团进餐。”于是馆伴使通知御膳房准备午餐,众人撤离校场。

    用罢午餐,馆伴使又带使团回到都亭驿馆休息,之后连续几日来也是天天如此,每日大宴好酒招待,其他事情却绝口不提,虞允文也不知完颜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也不便细问,转眼之间已近年底。这日,虞允文辛弃疾二人正在都亭驿馆闲聊,忽有人报完颜亮特使来到,二人赶忙出去迎接。出去一看特使不是别人,却是杨卓带两随从充当特使来拜谒宋朝使团。杨卓与辛弃疾俱是一惊,辛弃疾刚要与杨卓搭话,杨卓以眼神示意,辛弃疾便止住不言。

    杨卓把完颜亮赏赐使团人员礼物令两随从奉于虞允文,虞允文忙谢过杨卓,让杨卓于都亭驿接待室中,杨卓所带二随从由其他使团人员在外厅接待。三人回到客厅,杨卓惊问道:“帮主为何也随使团前来贺岁?”辛弃疾答道:“我受义兄陆游引荐,得以陪同虞大人一起出使金国,义兄令我一则沿途保护虞大人安全,二来顺便探察金人动向,那杨兄弟你又是如何做了皇帝特使了?”杨卓说道:“完颜纲失踪之后不久,属下便暂充大内侍卫副总管之职。属下那日随完颜亮一同前往校场中看见帮主,当时不便相认,回去之后便请命拜谒大宋使团,故而今日可以前来与帮主相见。”

    二人在那聊天却把虞允文愣在一旁,辛弃疾忙为二人互相引见,并把杨卓真实身份细述于虞允文。虞允文惊喜道:“想不到完颜亮身边竟有我大宋义士潜伏,真是天助大宋,他日完颜亮举兵南下之日,便是杨义士建树惊天功业之时。”

    杨卓向门外望了一眼无人,回来对二人说道:“完颜亮南下之事准备工作已基本妥当,不出意外明年将会大举南下,现在南京宫殿基本峻工,工部尚书苏保衡正在加紧督造战船,一旦战船营造完毕,必将南下。”稍顿又道:“三个月之前,完颜亮曾召集所有统兵战将回京议事,两次讨论安排他日军事布署与人员调动。另外,完颜雍之母李洪愿虽出家为尼,但近日在渤海贵族之中频繁现身,一旦完颜亮离京南征,恐怕中都将有惊天之变,果真如此,到时完颜亮军中必将哗变,于我大宋却是大大有利。”辛弃疾又把武松夜探兴国禅寺见到完颜雍秘会悟悲大师及其两弟子蒲察世杰与仆散揆之事告于二人。

    虞允文听完二人叙说感触道:“天助我大宋也,若是完颜亮出征之际中都有变,完颜亮腹背受敌其军必败也。”虞允文又问杨卓道:“杨义士可了解完颜雍其人?”杨卓回道:“在下从无机缘正面接触完颜雍,但其品德贤良,为人礼让谦和却是尽人皆知。此人行事极其低调,平时对完颜雍可以说是唯命是从,完颜**死其妻之后,他甚至不去安葬妻子,其隐忍之心绝非常人可比。此人能在两任皇帝清除太祖嫡孙过程中保留下来,确实难得。”虞允文听罢颌首道:“此人绝非久居人下之辈,不鸣则已,一鸣定当惊人。”三人又闲聊一会,杨卓怕馆中之人起疑,便告辞二人离去。

    杨卓走后,虞允文对辛弃疾说道:“本官有一大胆想法,我们找一个合适机会,促使完颜雍起事,鱼蚌相争,我大宋便可坐收鱼翁之利,辛少侠看是否可行?”辛弃疾一听惊道:“此事事关重大,完颜雍之心,我们只是猜测,万一他无起事之心,我等岂不被动,大人万金之躯,又身负重任,万不可以身犯险。”虞允文说道:“我又何尝不知此事极度冒险,但若能凭口舌之利使金人内讧,却胜过我军十万雄兵。”辛弃疾说道:“大人一片丹心,辛某佩服万心,但大人归去之后,他日抗金任重道远,切不可作此冒险之行,我们需从长计议此事为佳。”

    虞允文说道:“那辛少侠有何妙计探明完颜雍之心并促成此事?”辛弃疾思索半晌回道:“待到贺岁完毕,大人先带使团南归复命,辛某留在燕京,寻找机会看如何下手此事。”虞允文也觉有理,二人商量已毕,各自回房休息。

    时间过的飞快,眨眼已是春节,虞允文贺岁完毕,南宋有密使来报,赵构令虞允文贺岁之后速速南归。因二月二十四日是完颜亮生辰,贺生辰使徐度将从临安出发,赵构命虞允文尽量赶在贺生辰使出发之前抵达临安。于是虞允文上书完颜亮乞南归日期,完颜亮这几天龙颜大悦,挽留贺正旦使团正月十五元夕夜与金国君臣共赏华灯之后贺正旦使便可南归。

    虞允文虽归心似箭,怎奈不能驳回完颜亮脸面,只能盼望元夕节早点到来,半个月说快也快,转眼已是正月十五。这日晚上,由馆伴使完颜雍陪虞允文使团用罢晚餐,完颜雍带虞允文一行人来到宣阳门城楼之下恭候完颜亮到来。一会儿功夫,完颜亮由群臣及众嫔妃及乐队舞者簇拥而至,完颜亮趾高气扬,金国群臣与虞允文使团众星捧月般跟随完颜亮登上宣阳门城楼。

    但见那层楼之下人团簇拥,街市中点着无数明灯,远远看去,那一盏盏灯笼已连在一起,灿烂的有如天上的“星桥”。街上车水马龙,宽敞的街道中,那些马车一会儿就得驻足等候,待执勤的士兵们疏通街道后才能徐徐前行。明月追逐着繁闹的人群,灯影月光下,官府派出的歌妓们华服浓妆,一面行走一面歌唱助兴。

    那些富豪子弟们骑着高头大马,他们身边的马车上有的坐着自己的宠妾,有的则坐着京城名妓,这些车上的女人探出头来张望着闹市华灯,那一张张俏脸也代表着这骑着高头大马的公子哥身价。普通的百姓们老翁搀扶着老妪也在那眉开眼笑欣赏着这盛世夜景。

    当人们看见宣阳门城楼上人团簇拥的完颜亮,更是争先恐后的挤向楼前欢呼雀跃,百姓们也就是每年的今夜才可能一睹天颜。有幸瞻仰了龙颜的老百姓以后一年在街头巷尾闲谈唠嗑之时便有炫耀的资本,对于普通的百姓能一睹天颜毕竟也算是人生的一件幸事了。

    辛弃疾此时也探头向楼下观望,突然他看见人群中一个女子穿梭而过并不时东张西望,好象寻找什么似的,那女子又向楼上匆匆望了一眼便又转身向前而去。辛弃疾一惊,那不是子淇是谁,他急忙盯着背影看去,就连那背影走路形态也与子淇一模一样俏皮活泼。

    这时辛弃疾才想起来正月十五是子淇生日,陆子淇出生于元旦节,表字元夕,今天正是她二十岁生日。辛弃疾心中暗道:难道子淇也跑到燕京找自己而来?于是辛弃疾趁宣阳门城楼上众人正兴高采烈谈论之际,悄悄溜下城楼跑到街市循那背影追去。他在街上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却始终找不到刚才女子。辛弃疾心想:“莫非自己多日不见子淇心中过分思念子淇而把其他女子当作子淇了?”可转念一想,自己怎么可能认错子淇,这个世上自己认错任何人也不可能认错子淇。他便又开始寻找,又走了一程眼看前方已人丁渐少,不再繁华,显然已是闹市尽头了,他又转身返回寻找子淇。

    辛弃疾刚一转身,迎面过来两个女子,正是刚才所见女子与另一丫环模样女子。这次辛弃疾近距离盯着那女子细看,那女子见辛弃疾盯着自己目不转睛观看,也盯着辛弃疾看了几眼便低头随那丫环离去。这次辛弃疾看了个清楚,这女子无论脸庞身材的确酷似子淇,但脸上却没有子淇那种英姿飒爽之气。

    辛弃疾暗笑自己思念子淇过度而认错了人。辛弃疾一边想着子淇一边前行,但不由自主又回头看了一眼,谁料那女子也正转头看他,二人四目相对,那女子见辛弃疾也正转头看她,俊脸一红旋即转身匆匆离去。辛弃疾不由哑然失笑,也急急忙忙赶回宣阳门城楼前。

    辛弃疾拿出使团凭证让守在楼下士兵检查之后上了宣阳门城楼。此时完颜亮正与众人行着酒令,吃着夜宵,正赶上完颜雍被罚酒作诗,他一眠瞥见辛弃疾去而复归,便对众人说道:“这位小兄弟私自下楼赏景而去,现在归来是不是该罚他饮酒三杯作诗一首?”众人齐声说道:“好,好,该罚,该罚。”完颜雍又看着完颜亮说道:“皇上,小臣实在已是黔驴技穷,就让这位小兄弟替我作诗一首,皇上意下如何?”完颜亮那次在校场打虎中已认识辛弃疾,知辛弃疾勇武绝伦,以为他定是一纠纠武夫,这次也正想难为一下南宋使团众人,便顺口说道:“那就罚这位小兄弟以今宵元夕夜景作诗一首,就以元夕为题吧。”群臣忙齐声附和赞同。

    辛弃疾也不谦让,走到完颜雍桌前,端起酒杯连饮三杯,朗声说道:“在下贪恋元夕华灯美景,私自下楼观赏夜景,罚酒作诗理所应当。”他此时仍沉浸在刚才追赶那女子情形之中,心中又思念子淇,稍一思索便说道:“那在下就以《青玉案•元夕》为题作诗一首,在座各位皆是满腹经纶,难免怡笑大方了。”说罢便脱口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人还正细品此词,完颜亮却一拍桌子,竖起拇指,大声说道:“绝,绝,绝,朕酷爱词文,读遍元夕夜景之词,却无出其右者!”金国群臣与南宋使团人员此时也反应过来,掌声雷鸣齐声叫绝,久久不息。完颜亮止住众人说道:“听罢此词今夜所有诗词黯然无光矣,朕今得此词,不枉今宵,不枉今宵!”完颜亮酷爱词文,时人称其“一吟一唱,冠绝天下”,今幸得此词,龙颜大悦,令手下重赏辛弃疾黄金百两。完颜亮又举起酒杯说道:“众卿与朕共饮此杯,祝贺朕得此绝妙之词。”众人举杯一饮而尽。完颜亮今日高兴,酒已喝到八成醉,他对虞允文说道:“贵使今日与我君臣共赏元夕华灯,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海涵,不久之日,朕必将亲临中原,与汝等在洛阳共赏牧丹。”说罢哈哈大笑。

    金国群臣听罢,不觉掩口,完颜亮平常不许别人提南侵之事,今日酒后自己失口说出此言,群臣都觉愕然。虞允文听完倒吸一口凉气,心道:“完颜亮今日微醉,酒后吐真言,说的却是心里话,南侵之心,已是昭然若揭,连洛阳城赏牧丹之事也有了安排。”此时已是子时,众人又饮了几杯,吃了一些晚点,完颜亮也玩的尽兴,宣告元夕赏灯结束,群臣各自回府休息,虞允文带使团回到都亭驿馆。

    次日一早,虞允文安排辛弃疾与时遁秘密留在燕京,侍机接触完颜雍集团核心人物,自己带其他人员告别完颜雍由金国“送伴使”陪同启程南归。辛弃疾与时遁随南宋使团一同出了京城,为了应付金国“送伴使”二人称要去河朔顺便探亲便与虞允文使团分开,临行之际辛弃疾嘱咐石柱保护虞允文安全。之后辛弃疾与时遁又返回燕京找了一家客栈住入客栈。

    虞允文一行晓行夜宿,回到南宋后上书赵构:“金必败盟,兵出有五道,愿诏大臣豫思备御。”金国必然不遵守绍兴和议,这是人所共知之事,但可能五路出兵,却是虞允文猜测。赵构虽一心求和,但也知道金国从没有断过觊觎之心,依虞允文所奏,宋军加强了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