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宋金英烈传 » 第三十七章 完颜雍新政

第三十七章 完颜雍新政

    完颜亮在前线死于兵变,前线大军溃退。金朝社会被两年多的备战搅动得天翻地覆,民生疲敝,起义遍地。金朝政局又处于新君旧主交替之际,人心惶惶。

    老臣张浚对宋高宗赵构上了密折:“愿遣军渡淮赴之,此恢复之机也。”张浚认为可以趁机恢复故土。时任殿中侍御史陈俊卿说:“和戎本非得已,若以得故疆为实利,得之未必能守,是亦虚文而已。今不若先正名,名正则国威强,岁币可损。”陈俊卿认为得到故土也守不住,不如先把名分争过来、减少岁币就行。时任平江签判的梁克家(后任南宋宰相),写信给陈俊卿说:“敌虽退,吾兵力未振,不量力而动,将有后悔。”陈俊卿回到临安告诉丞相陈康伯,感叹梁克家深谋远虑。

    时任礼部侍郎的金安节,给赵构呈上了进取、招纳、备守三种策略,而以备守为进取、招纳之本。金安节的意思是保守一点好,不认为这是进取恢复的好时机。殿中侍御史吴芾,上疏劝宋高宗御驾亲征。当赵构车驾到达建康时,吴芾请他驻跸于此,以系中原之望。吴芾认为这是恢复故土的大好时机。虞允文也上书陈述收复两淮三策,但这封上书没有被呈送到高宗面前。

    第二年正月,虞允文任川陕宣谕使,临行前向高宗谏言:“金亮既诛,新主初立,彼国方乱,天相我恢复也。和则海内气沮,战则海内气伸。”虞允文认为这是天助宋朝恢复江山。在完颜亮南侵抵达淮河时,京湖路司马统制陈敏曾建议京湖路招讨使成闵说:“金人精骑悉在淮,汴都必无守备,若由陈、蔡径捣大梁,溃其腹心,此救江、淮之术也。”成闵不听。等到完颜亮被杀,陈敏又建议成闵袭击金朝溃退的军队。成闵还是不听。

    完颜亮遭兵变被杀之后,南宋朝廷中有人认为应该趁机恢复故土,也有人反对,但最终南宋并没有趁机反攻金朝。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赵构始终没有恢复之志。无论在绍兴十年时的大好局面,还是现在的时机,赵构始终不为所动,维持现状就行,皇权稳定即可。其次,南宋在战前准备不足。完颜亮虽然迅速兵败,但是南宋也没有能力抓住机会。第三,南宋缺乏帅才,抵抗完颜亮时,依靠的是老将与文臣。完颜亮伐宋时,南宋依然靠老将刘锜、张浚,扭转战局的采石之战依靠的是文臣虞允文,实在是人才匮乏。

    完颜亮被杀之后,完颜元宜带众将拜见老将军完颜昂,完颜昂令完颜元宜接替李通之职。接着二人商量逮捕了完颜亮心腹浙西道副统制郭安国、监军徒单永年,近侍局侍卫大庆山等人,把他们全部杀掉。完颜元宜派杨卓带领大内侍卫到南京刺死皇太子完颜光英。杨卓自此大仇得报,他不愿继续留在金国,托张昭报与帮主辛弃疾欲回屠龙帮总部,请求辛弃疾同意。之后金国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完颜元宜带领徐徐返回北方,一路由完颜昂统领殿后,静观南宋情况。完颜昂老谋深算,一方面速派遣他的儿子完颜宗浩与他的女婿回辽阳奏表祝贺金世宗完颜雍即皇帝位,另一方面完颜昂害怕宋朝军队在后面追击,他即刻送给宋朝文书要求停战。

    赵构收到完颜昂书信,犹豫不决,赵构一生虽不主战,但其识人之明极其厉害,他早期任用岳飞韩世忠刘锜张俊中兴四将,无不能征善战;求和之时任用秦桧党羽,奸相一党也深体其意,与其共同谋杀岳飞,帮其背负陷害忠良黑锅;今番又启用李宝,临时提拨虞允文赶赴前线,成功击败金人。此次他也看到是收复河山大好时机,但考虑到朝中无将,便采用了拖延时间战术,对金国回书中未置可否,含糊其辞,金人不明就里,不敢冒然撤兵,两军暂时处于相持状态。

    完颜雍虽然顺利地即了位,但他即位后的金朝政局内忧外患,内有金朝贵族争权夺利,外有各族人民的起义。因此,完颜雍即位后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稳定政局。

    完颜雍一反完颜亶和完颜亮滥杀宗室贵族反对派的做法,一即位就表示维护宗室贵族和对完颜亮手下的高官采取宽容大度的政策。下诏历数完颜亮杀皇太后、金太宗及宗翰、宗弼子孙,毁上京等几十条罪过,把他贬为炀王;然后给完颜亶除掉东昏王的称号,恢复名誉,加谥号为熙宗,改葬于思陵;又修复被海陵毁掉的会宁府宫殿,恢复上京称号。

    完颜雍又多次下诏令,对那些被无辜杀戮大臣的家属、沦为奴仆的,恢复他们的身份;对那些大臣的遗骨,派人到各处去访求,得到以后,由官府收葬;那些被海陵无故削职、降职的官员,给予改正,量才录用。这些措施都起了安抚、笼络女真宗室贵族的作用。对于原来反对过他而有才能的人,完颜雍不忌前怨,仍然重用。

    完颜亮时的尚书左丞、右领军大都督纥石烈志宁,在完颜雍即位前,与白彦敬在契丹族各部落聚居地守护,二人带领三万兵马防止契丹族再次暴乱。完颜雍即位后派使者争取他们归附,纥石烈志宁不但不肯归顺,还先后杀死使者九人。完颜雍无奈,派完颜谋衍带兵武力征服。白彦敬、纥石烈志宁联合会宁府尹完颜蒲速赉、利涉军节度使独吉义,准备攻打完颜雍。

    完颜谋衍带兵围攻之时,纥石烈志宁属下的士兵多数不愿打仗,于是纥石烈志宁与白彦敬无奈投降。金世宗问他们说:“完颜亮性格暴虐,人们对他失去了希望,朕以太祖孙子的身份即皇帝位。你杀了我派去的使者,又不能为颜亮死节,恐怕被人图谋,然后才来投降我。朕现在杀了你们,你们将有什么话可说?”白彦敬没有回答,纥石烈志宁上前奏说:“我们受过完颜亮的厚待,所以不投降,罪该万死。”完颜雍道:“初时尔忠于职责,无可厚非,从现在起为朕所用,应当自勉并保持忠节。”

    在用武力征服纥石烈志宁之后,不但没有加罪于他,还委以重任。完颜雍时任东京路转运使的张玄素,也很有才能。他曾在完颜亮面前告过完颜雍的状。完颜雍即位后,张玄素去见他,世宗对过去的事“一切不问”,反而任命他为户部尚书。完颜亮时曾任宰相和南京留守的张浩,是金代几朝老臣。完颜雍拜他为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让他入朝可以不拜,还给他在大殿的东边专门设了座位,对他十分尊敬。

    完颜雍不忌前怨的任人政策,使得女真贵族和海陵手下的官员,纷纷前来投奔,最高统治集团很快就稳定了。然后又派人前去招抚奚、契丹各族。为了防止契丹人民的反抗,完颜雍把参加起义的契丹人分别编入女真的猛安谋克各部,使之杂处,便于统治。这样,金朝的境内暂时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此时完颜雍拜仆散忠义为兵马大元帅,纥石烈志宁为元帅右监军统领全国兵马,二人皆能征善战。自此,完颜雍新政得以稳定。

    完颜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内政的整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他对前代的制度作了一些增损,宰相增设平章政事二人,进一步加强了皇权统治。在统治政策上,完颜雍推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定二年(1162年),他把来自中原参加南征的步军都遣返回家;同时派官员到汉人起义密集的山东地区,招抚正隆时期因苛重的兵役和劳役铤而走险的农民,称“在山者为盗贼,下山皆为良民。”

    金统区汉人起义队伍现已由分散趋于集中,河北王友直部与河南贾瑞所部都见耿京义军势众,皆已归附耿京节制。辛弃疾从庐州返回之后,与解恭及各堂主四长老商量后议定,认为屠龙帮虽然人才济济,物资丰裕,但欲成大事必与各路义军汇合统一布署兵力才能有效对付金人。于是与耿京合兵一处,耿京见义弟率屠龙帮众归来,大喜过望。他知道辛弃疾诗书满腹又武功卓绝,命辛弃疾掌管军中帅印,任掌书记一职。

    辛弃疾在山东河南一带声望甚隆,他又四处活动,把可争取的江湖山头水寨各帮拉入义军。白虎寨义端和尚听闻屠龙帮辛弃疾加入义军,便也率寨中一千多弟兄经辛弃疾引见投入耿京义军。此时义军队伍已发展至二十五万,队伍之中人才济济,义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

    完颜雍深知义军虽众但皆为乌合之众,便出诏“在山者为盗贼,下山皆为良民”,这一招果然奏效,耿京军中除过原来各山头水寨与丐帮弟兄,仍以农民为主。许多士兵请求回乡继续为农。耿京与辛弃疾商量对策,辛弃疾对耿京说道:“完颜雍此计甚毒,现下义军声势正旺,士兵尚有回乡意愿,若一旦遇到挫折,军中必有逃跑者,不如趁此机会清退军中意志不坚者。”于是耿京令军中有意退伍为农者报名,重新编制队伍,提高留下的士兵待遇。统计之后军中剩余人数二十一万八千人,主动退伍者三万多人。耿京又发布命令,之后有逃离军队者,抓住之后军法从事。

    完颜雍见此计奏效,便与完颜纲说道:“此次虽使叛军中人数减少三万多,但并未动其根本,若想剿灭二十多万叛军,也非一日之功,卿可有良策应对?”完颜纲思索片刻对曰:“义军将领中除少数冥顽不化之人外,大部分为求富贵功名,今若许以高官厚禄,必有变节之人。臣愿南下潜入义军之中促其内变。”完颜雍大喜道:“若能使其内变却胜我雄兵十万,卿所到之处,诸路军马均可节制,朕赐你金牌在身,所到之处,如朕亲临。”完颜纲领命,带了十几名黑龙会死党秘密潜入山东境内。

    耿京义军此时已攻占东平府,耿京自称天平军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军马。东平大捷使义军队伍信心大增,但面临义军下一步该如何抉择去向,义军内部众说纷纭。有的主张继续向西南开拔,进入河南,攻取开封。也有人主张向北发展,和河北的王友直部会师,席卷河北全境,直捣BJ。张安国建议将忠义军总部驻扎在东平城内,以此为根据地,四面出击,打击金军。辛弃疾则认为此举不妥,他认为金国一旦稳住局势,必然派兵前来弹压中原一带的义军。大军驻扎城内,一是缺乏管理城市的经验,再就是等于把自己放在明处,很容易让金人对忠义军了如指掌,一旦双方交锋,忠义军必然处于被动局面。相反,西边和北面目前还是金国的统治地盘,如果起义军孤军深入,尽管有河北境内王友直的接应,但很可能陷于腹背受敌的局势,到那时候,一切就回天无力了。

    辛弃疾建议忠义军应该改变策略,放弃向西向北挺进,转而向东向南发展,往沂蒙山区和LYG一带运动。一方面那里现在还是起义军和南宋军队的势力范围,再就是那里位于宋金前线,忠义军可以和南宋军魏胜部合成一处,建立并肩作战的关系,北上可以联合打击金军,南下可以回归朝廷。

    张安国和辛弃疾二人意见不合,争的面红耳赤。张安国自恃他比辛弃疾先投入义军队伍,倚老卖老,又忌辛弃疾之才,二人素来不和。耿京与众人听辛弃疾分析有理,便都附和辛弃疾。张安国愤愤离去,心中暗恨耿京袒护结拜兄弟辛弃疾。于是张安国一人来到酒馆去饮酒解闷,他正自斟自饮,唉声叹气,突听一人说道:“这位兄胎,一人喝酒无聊,我俩何不拼桌共饮?”张安国抬头一看,对面桌上也是一人正在独饮,此人汉人装束,二十大几年龄,身材魁梧,气宇轩昂,一身雍容华贵之相。便应道:“也好!”只见此人便将自己刚点两个菜移至张安国桌子上二人相对而坐。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完颜纲,他已离开东京辽阳潜入东平城数日,他乔装成汉人模样,令手下两人扮成汉人投入义军,随时探听义军消息。其他人在义军军营附近活动,观察义军动向。

    这日他正在东平城这家酒馆饮酒。恰见张安国一人进入酒店,又见其一身将领装束便有意接近。完颜纲为张安国斟满一碗酒,自己酒碗也满满倒上举起碗来说道:“你我能同桌而饮便是有缘,小弟敬兄胎一碗,小弟先干为敬了!”说罢一仰脖子,一大碗酒一饮而尽。张安国见对方饮完,也端起碗来一饮而尽。完颜纲说道:“兄胎看似有心事,你我何不一醉方休以解愁绪。”说完又倒满两大碗酒,二人举起碗一碰又一饮而尽。

    就这样二人也不多话,半个时辰时分,二人各已喝了十二三碗。张安国略有醉意,说道:“兄弟好酒量,张某没别的本事,但酒上却不服人,你我再来他十碗如何?”完颜纲酒量极大,见对方如此正中下怀,便故意说道:“喝酒却是不可逞能,适量即可。”张安国说道:“你不信我酒量?”说罢举起大碗又是一饮而尽,完颜纲急忙也把一碗喝干,二人此时也不吃菜,一会儿功夫便又喝了七八碗酒。完颜纲说道:“这位仁兄,你我今日并非比拼酒量,尽兴即好,小弟也是高了,仁兄海量,今日饮酒到此为止。”张安国见对方认输,笑道:“兄弟酒量也是一流,请问兄弟高姓大名,若有机会,咱俩再喝。”完颜纲答道:“只顾喝酒却是忘了请教兄胎高姓大名了,失礼,失礼!”说罢完颜纲又道:“在下本是东京人,姓杨名纲,只因经营茶叶生意才来到东平城,看兄胎是本地有身份之人,以后还望兄胎多方照顾。”

    张安国此时已有七八分醉意,听完颜纲奉承自己,心中已是飘然,便说道:“杨兄弟尽管放心,在东平城,还真没有我张安国办不了的事情。”完颜纲一听,惊道:“原来兄胎便是张安国张将军,小弟久闻兄胎大名,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张将军若是看得起小弟,我愿与将军结为异姓兄弟,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张安国出身农家,早年随师学艺,过得也是清贫日月,现在虽投入耿京义军,但仍然生活清苦。他见完颜纲谈吐不俗,一身贵气,也有意结交,便应道:“愚兄正有此意。”完颜纲一听大喜道:“那今晚不如去小弟庄上行结义之礼,兄长留我庄上你我兄弟促膝夜谈如何?”张安国应道:“如此甚好。”于是完颜纲结过酒钱,二人出了酒店,雇了一辆马车,便向东平城东效行去。

    大约行了半个时辰,行至一处山庄,只见庄前铺有青石板大路,庄子周围小河环绕,河边满是杨柳,风景有如江南。庄口门厅上高悬匾额,写着“杨柳山庄”四个大字。完颜纲偕张安国下了马车介绍道:“此庄是小弟一来东平后所买,虽然偏僻,倒还幽静。”二人穿廊过院后,是一座大花园。园中山石古朴自然,溪池清澈,溪边满是花卉,却甚雅致,花香袭人。

    这时早有两个仆人迎来,对完颜纲问好道:“少爷回来了?”完颜纲应诺,并令下人在花园中置好香案,二人行了八拜之礼,张安国三十一岁,完颜纲二十六岁,张安国为兄,完颜纲为弟。完颜纲令仆人为张安国安排就寝之所,并令人送过黄金二百两,锦缎二十匹,茶叶十斤作为给义兄见面礼。张安国见义弟如此阔绰,心中窃喜,故意推辞不受,完颜纲说道:“大哥不必多礼,小弟祖上经商多年,虽无权势,财物却是不缺,你我既已成为兄弟,当有福同享。”张安国道:“那愚兄恭敬不如从命了。”于是坦然受之。

    二人闲聊一会,完颜纲便道:“大哥也累了一天,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你我兄弟他日再聊。”便告辞而去,一会儿功夫,一位侍女叩门而入,只见这女子浓妆艳抹,极其妩媚,酥胸外露,勾人心魄。那女子说道:“小女子受少爷吩咐,特来侍奉大爷就寝。”说罢便凑到张安国床前,张安国虽三十有余,但一直过着草莽生涯,哪见过此等香艳女子,又加上酒意未散,早已全身热血沸腾,一把抱住侍女按倒床上……,此时窗外早有人听见屋里云雨之声,急忙跑去报了完颜纲,完颜纲闻报,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笑容。

    原来完颜纲一到东平城便买下此处一大户庄园,作为他隐藏身份的活动基地,那侍奉张安国就寝女子,却是他从浣衣局买来的营妓。他钓到张安国这条大鱼便计划从张安国身上入手,今日见张安国不拒财色,如此容易上钩,心中甚是高兴。

    次日一早,用过早餐,完颜纲挽留张安国再住几日,张安国说道:“愚兄一夜未归,万一军中有事通知不到却是不妥,我先回营,以后你我兄弟随时可以相聚。”完颜纲道:“大哥整日军旅劳累,此处便是大哥闲暇时休养之地,一旦有空,但来无妨,小弟随时恭候大哥驾临。”于是二人道别,张安国带了昨晚完颜纲所给礼物,恋恋不舍离开杨柳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