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不缺皇帝 » 29.破局

29.破局

    “为什么会有窑奴。”

    “还能为什么,买窑奴便宜又划算。一个本地窑工,每月工食银至少三两,若是下窑时,死亡伤残了,赔偿金三十两银子起步。”

    “皇帝知道这个事情吗?”

    高明衡郁闷地叫:“我想他是知道地,但就是装聋作哑,参劾巩永固、薛濂等人的奏疏,无不留中。”

    霍然有些忿懑:“视民如草芥,一味地袒护,很过份啊。”

    皇帝的沉默,即是一种变相的纵容。

    王朝末世,真是怪相频出。

    以垄断西山煤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勋戚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依附于勋戚权势的窑主,食腐的官府司法人员处于第二层级。

    喇虎凶徒打手、煤窑经营方与人伙柜、拐子处于第三层级,最底层地则那些被拐来的窑奴,一旦被拐卖到窑场锅伙房,绝无半点生的希望。

    这么明显的人吃人黑色产业链,天子脚下,王法却照不及,真是教人绝望。

    霍然想起来了,为什么这些勋戚的人名,听起会这般耳熟。

    在满清文人编的野史里,巩永固、刘文炳、李国桢、周镜等辈,可全是被描绘成大明王朝的殉难者,什么全家自缢、火烧、投井,为大明王朝主动殉葬。

    这不是颠倒黑白嘛!

    名为殉难者,实为残民贼。

    等李自成的大军兵临城下,窑奴翻身把歌唱,杀进城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不把这些吃人血馒头的勋戚,一个个生吞活剥了才怪呢。

    高明衡抱怨着,不客气地让霍然笔墨伺候:“都是驴熊玩意的混帐,天下是他朱家的天下,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做臣子的能做全做了,什么也改变不了,这官当得真是郁闷难疏。”

    “仲平兄,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得留着有用之身,以图将来。”

    “驴日地,文恭你倒是想地开。”

    “不然又待如何,是要宣纸,还是连四纸。”

    “有信笺吗?”

    “有!”霍然手里磨着墨,指使小仆去取来。

    杜胖子摇着扇子,也跟着劝解,说:“高相公,举头三尺有神明,那些勋戚恶事做绝了,会有报应地,只是迟或早。”

    “神明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吃着富贵人家的供品,从来不理会穷苦人家的祈求。”高明衡满腹部牢骚,怪话连篇,提笔在信笺上笔走龙蛇,“罢了,我这试御史一年快考满了,下个月,可能就离京到地方赴任了,眼不见为净,还是先将眼前事解决了吧。”

    说着,笔一抛,小小的信笺上已填满了字。

    信笺上写有:照得京都各门,凶徒光棍出没,诱拐绑架良善百姓,着山西道试御高明衡巡视锦衣卫并东厂,会同兵马司等有司衙门,严加缉访凶徒,特此钧令。

    落款人,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延登。

    霍然看完这伪造的钧令,不动声色,随手递给身边的杜胖子,杜胖子的表情就显得分外精彩,小睛眼差点没掉到地上,半天合不拢嘴。

    伪造总宪的手令,真是胆大妄为。

    终于知道,为什么东家会喊这高相公,为高疯子了。

    只有取错名,没有叫错的号。

    “文恭,我的字有进步吗?”当然不是问字写地好不好。

    “非张老相公当面,几可以假乱真了。”

    “杜师爷,你要记得保密,不要出去乱嚼舌头。”高明衡伸掌拍击杜师爷的肩,“要没其他事,我去大通桥码头的东厂廨走一躺,会一会那李总旗,重压之下,不信那个蠢材,不把陈玉镜交回来。”

    杜胖子呵笑两声,能说什么。

    霍然与高明衡并不知道,那李总旗为了事态尽快平息,其实已经派员去寻回陈玉镜了。

    高明衡跨步到门口处,又被霍然叫了回来:“等一下,不急,先喝口茶,让我再想想。”

    “改主意了?”

    霍然没答腔,吩咐小仆守到外面去,让杜师爷笔墨侍侯,在宣纸上写了一个“条陈西山矿务疏”。

    第一条,西山一带私挖盗采矿产,致道路塌陷、水井干涸、毁坏耕地山林,老百姓怨声载道,可将西山矿产全部收归官有,一来平息民愤,二来抵充国用,设西山矿务局,工部委员管治,内臣委员监视,阻止奸人偷窃矿产,保护百姓生计。

    所谓奸人,自然是指勋戚。

    高明衡忍不住叫了一好,保护老百姓利益的大旗立了起来,顺便拉工部、司礼监入场,那个矿务局一旦设立,两个部门的官员,肯定不会允许“奸人们”再私采西山煤。

    杜师爷看了,颇感惊艳,东家真是神来之笔,条陈不带一个煤字,也没有去控诉勋戚们的不法行为。

    只一句“抵充国用”,就离间了皇帝与勋戚们的关系,没有矛盾,制造矛盾。

    国家现在到处要用钱,以前勋戚们仗着跟皇帝的亲戚关系乱来,可等这“矿务疏”通过,把西山矿产收归官有,再敢在西山私挖煤,就等于在偷窃皇帝的钱,皇帝心中就会犯膈应,身为利益受损者,就不会再保持沉默。

    第二条,设定西山矿务局的两大主要职能,探矿权与采矿权。探矿之前,必须要得到矿务局报备申批,取得探矿资质,交纳保证金,才能打窑井。

    采矿权,对窑井的经营期限作限制,小窑五年,大窑十年,年限一到,必须重新竞价,价高者得。

    对原来的西山窑井,全部进行重新竞价。

    这是在加重矿务局的权力,权力好比骨头,在斗狗场的群狗间,丢下骨头,工部与司礼监这两头新来的恶狗,就会拼命的上前撕咬原来的恶狗。

    勋戚们以煤矿结成特殊利益集团,看似牢不可破,但在失去皇帝庇护后,就好比被拔掉犬齿的老狗,不攻自破。

    聪明点的勋戚,为了讨皇帝欢心,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份,乖乖主动配合矿务局的整治。

    第三条,规范用工制。每个从事矿务生产的窑工,人身权利必须得到保障,用工的柜房必须与窑工签订用工契,一式三份,一份留底,一分给窑工,一份送矿务局备案。

    对使用窑奴地,查到一个,罚银三十两。

    这么高额的罚银,是任何窑主都承受不起地,就是要他们用不起,没有买卖,就不会有拐骗。

    说来也挺可笑地,打着保护老百姓利益的大旗,背后,全是权贵与官员们的勾心斗角。

    真正保持着对窑奴同情心地,就高疯子一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