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应良辰 » 第二十七章 赈灾

第二十七章 赈灾

    侍候在一旁的小厮极有眼力见,不肖片刻便捧来一个漆盘,其上整整齐齐叠放着一套衣裙,殷枳见了,再次谢过祁宴宣,接过漆盘步入屋内。

    转至屏风后,将衣裙抖开端详一番,料子自是名贵不必多说,且这套衣裙裁剪及纹样俱是当下最时兴的样式,整体又以水色打底藕色为辅,瞧上去雅致且不显张扬。

    熠王世子出手就是大方!

    如此想着,殷枳解开衣带将衣物缓缓褪下,换了这套新衣。

    近旁妆台之上立着块铜镜,透过铜镜,窥得面前人儿貌美不可方物,其一颦一笑,一行一动,恰如雨后虹霓,清新淡雅之下芳华乍现,殷枳观镜自叹,顷而意识到自己这种自我陶醉的行为后,佯装不好意思的摸摸脸,又垂头整了整衣摆,方抬步走出屏风。

    祁宴宣还在外头,此刻举目望着天边积云若有所思,不知方才惊蛰附耳过来与他说了些什么,眉目间冷得像是凝了块冰,一扫维持了整日的温润。

    身后传来脚步声,他转身望去,像是变脸般,方才的冷意不见半分,面上仍旧一片温和,仿佛方才的全是错觉。

    殷枳踏着莲步缓缓而来,嘴角含着笑意,走近了,微微仰头对他道:“审美倒还不错。”

    祁宴宣闻言眼底染上笑意,似不明所以,“殷小姐是说衣裳,还是人?”

    看他面上一本正经,像是真心的发出疑问,她可不信,她盯着他漆黑的眼眸,想从他眼中捕得某些破绽,却一无所获,她略有些失望,不禁想起,幼时他也常常如此,总是将自己情绪伪装的极好,然后一本正经的去捉弄你,不过那时候他沉不住气,往往叫人盯上片刻,便偃旗息鼓举手告降了。

    殷枳不禁有些怀疑自己,到底是他更高明了,还是终究人不比往日。

    但她虽未瞧出端倪,却深谙祁宴宣的禀性,她认定他就是在捉弄自己,故而挑眉道:“都不错。”

    都不错,衣裳选的不错,人自然也貌美。

    算你有些眼光。

    说完人已经大步离去,也不打算与他做别,祁宴宣闻言微微怔愣,随即摇头轻笑,她幼时脸皮便厚,常在他面前说些自我恭维的话,并威逼让他也承认她就是如此的优秀。

    后来长大了再见面便觉得女大十八变,从那次因金雕之故误入殷府,也是阔别多年首次见面,他就觉得她,成了一个真正的闺阁小姐,知书懂礼,恬静温婉,直到后来见到她女扮男装,他又觉得她其实没变,还同小时候一样,鬼灵精怪。

    但无论怎样,都好,万般变化,只要是你,便都好。

    二人虽是幼时情谊,但因着后来渐渐疏远,多年未见,彼此之间便仿佛隔了重重浓雾,两两相望,也总带着客气疏离。但经过今日之事,二人之间雾气似乎散了些。

    及至殷枳走远,再也看不见其身影,祁宴宣的脸又冷了下来,招招手叫来惊蛰,“父亲现下可在府中?”

    惊蛰立时回道:“此事上面那位催的急,王爷收拾一番包裹即刻就要出发了。”

    祁宴宣闻言,抬步朝熠王寝居走去。

    说起近来淮平闹了瘟疫,死伤惨重民不聊生,为此有无数难民往北逃,北边,也就是紫皇城所处方向,紫皇城乃一国心脉,岂能遭此祸乱。

    事情传到天子耳中时,天子当即下令封锁淮平城,但此举乃是亡羊补牢,在条令下达之前便早已有不少人逃出,难民中有染病之人,因此,一染十,十染百,途径的青州,冯州便已有数千人不幸被染,且这还是估算,具体数目尚且不知。

    棘手的是,青州邻着便是紫皇城,为此,紫皇城已下令将城门紧闭,只许出,不许进。但淮平瘟疫泛滥就此置之不理亦不是办法,经众臣商议,决定遣人前去赈灾,也好安民心。

    可是遣谁去?这又成了一个新问题,朝中倒不乏有才能之人,但大多有家室或是贪生怕死,听说这次瘟疫厉害的很,个个都寻了借口不愿前去。

    似是万般无奈之下,天子只好定了熠王,熠王忧心民生,但又恼于偌大朝堂竟无一人肯去冒险,犹豫之后,也只好应下。

    不多时祁宴宣就走到熠王院子,书房门未关,穿过门可以看见熠王伏在案上写着什么,祁宴宣三步并两步进入书房,朝着熠王行了一礼,熠王抬眼,“吾儿可是已知晓了?”

    祁宴宣拧眉,语气不大赞同,“就算要去,也该是淮安王去,父王何必招惹这场风险,这瘟疫可不似刀剑,防不胜防。”

    淮平城,处于南乐国与祁宁国交界之地,此地本是淮安王的封地。当年淮安王还在做将军时,曾在淮平之役中以五万之兵强灭十万敌兵,也为此保下了这座城池,后来得封异姓王,元启帝将淮平也给了他做封地。不过许是元启帝忌惮于淮安王,一直未放他去封地,而是在城中给置了宅田,让他闲养着。至于淮平城那边自有宋小将军戍守,倒也算放心。

    不过如今出了这档子事,按道理也该是淮安王亲自前去处理,元启帝这番做为,无疑让朝中人联想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