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传说 » 第三百二十三章 陛下干不干

第三百二十三章 陛下干不干

    一时想不通李世民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

    袁淼便也只好是照做,搬了一个凳子到御案前,只是没有落座,而是站在一旁。

    见着袁淼这样恭顺,李世民只是微微一笑。

    “当年还是个急毛急躁的小子,现如今成了亲,倒是越发沉稳规矩了。”

    袁淼脸上带着一丝纯良的笑容,盯着御案上成堆的奏章:“前两年少不知事,幸得陛下信任放纵,微臣才能安然。如今新朝初立,天下政务繁杂,微臣自是不敢再顽劣,给陛下添了麻烦……”

    李世民微微沉吟,目光深邃的盯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他自己刚刚所说的,也只是随口一谈,然而这个新丰侯却是一板一眼的在作答。

    不禁,李世民稍稍轻叹一声,世事变迁无数过往已做空……

    然而现在,也确实如袁淼所言,乃是新朝刚刚建立,武德年间的臣子已经越发的年迈,当初李唐起兵后,接受的前朝臣子已经开始将全力交替给更加年轻的大臣。大唐的军队走的更远了,军队的威力也越发的强大起来。

    尽管如今灾情如火,但也只是帝国的部分地区而已,往南的州府,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着。商业在新起,百姓安居乐业。

    一个全新的大唐,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畅想片刻,李世民忽然开口道:“王德厚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谁做的?”

    袁淼抬头看向皇帝,要不是有后面一句话,他肯定是要认为皇帝已经认定王德厚的死,就是自己干的了。

    而有了后面一句话,大概就是皇帝也觉得王德厚的死,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而袁淼他也基本是从皇帝的嫌疑名单上被划掉了。

    已经将来龙去脉查得差不多的袁淼,立即叉手作揖回答:“回陛下,神勇军!”

    猛的,李世民瞪向袁淼。

    “神勇军?你可想清楚了?”李世民此时的语气之中,带着一些不悦:“这是朕亲自建立的军队,亦是大唐第一支成规模的火药军队。这是禁军!是朕的亲军!长孙冲只是代朕统领!”

    李世民话里有话!

    在李世民的心中,袁淼说王德厚的死是因为神勇军,便还是为了当初袁淼没能成为神勇军统领,而是当时对火药少不了解的长孙冲上了位,这是在气愤在埋怨,在报复!

    尽管看出了皇帝的不悦,但袁淼却是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从身上掏出两张纸片来。

    这是当时研究院的学生们算出来的漏洞记录,其后便是被袁淼一直带在身上。

    今日,终于是有了作用!

    袁淼稍稍上前,弯腰将纸片递向皇帝。

    李世民眉头皱起,不解这是要闹哪一出。不过,还是伸出手接过纸片。

    而袁淼,则是退后两步,开口缓声解释起来:“陛下,这是从神勇军中取得的数字。尽管神勇军账面做的很严谨,几乎看不出问题来,但是只要细心计算,便能发现问题。王德厚殁了的那旬,神勇军入库火药数量各有记载,并没有差错。但是在神勇军内部,划拨操练和耗费的却是有一笔差错。这个,陛下可以从神勇军调账册查阅。神勇军当时组建时,采用的是整套骊山营的办法。所有的账册,都有副本可查!”

    李世民沉默不言,只是仔细的将两张纸片上的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

    数字记载的很是详实,王德厚殁了的那旬,神勇军每一笔火药耗费都有记载。下手的人,也很小心,很认真的想要将那笔偷出的火药给消掉。但是,做这种事情终究是会留下痕迹的。

    到这个时候,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和神勇军已经是脱不了干系的了。

    “是谁干的?”

    皇帝淡淡的开口询问着。

    然而,在李世民的心中却已经有了不同的想法。这件事情,已经确确实实是神勇军内部干的了。如今,他需要知道究竟是谁干的。

    这将直接关系到神勇军的忠诚度,以及皇帝对这支自己亲手组建的军队的信任。

    如果是被皇帝一手提拔的长孙冲做的呢?

    李世民不得不去想,到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做?

    革除长孙冲的职位?

    还是直接问责长孙冲?

    于是,问完话的李世民,目光如炬紧紧的盯着袁淼,希望得到一个不同的答案。

    袁淼摇摇头,回答:“非是长孙统领所为……乃是原神勇军将军,如今新任河东道都知兵马使。”

    顿时,李世民目露疑惑。

    “此人姓王。”

    袁淼缓缓解释了一句。

    姓王!

    太原王氏!

    “王德厚出身自太原王氏!这人竟然也是姓王?”此时,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一些不可捉摸的笑容来:“朕听闻,太原王氏颇有内斗……”

    事情已经清楚了。

    内斗的太原王氏,借用了家族多年埋下的暗桩,在成为神勇军将军之后,便能接触到火药。而火药乃是出自新丰侯之手,只要用火药解决了引起家族内斗的王德厚。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新丰侯。

    至于那个神勇军将军,作为当世最为显赫古老的世家之一,太原王氏完全有能力推动这么一个人成为国朝重臣。

    不禁,盯着袁淼的皇帝,目露一丝愧疚。

    但也仅仅只是一丝!

    尽管皇帝在这件事情上曾经有着错误的判断,但皇帝永远都是不会去承认错误的。

    哪怕无数的皇帝,曾经都下达了罪己诏,那也完全都是为了政治服务的。

    政治上,从来不允许一个人拥有愧疚之心!

    只是瞬间,恢复如常的李世民面色恢复,只是沉声道:“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这已经是皇帝,能做出的最大的承认错误的方式了。

    袁淼躬身弯腰:“陛下圣明全赖奸人所为……”

    到了这里,李世民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冷哼一声,手掌拍在御案上:“王氏当真厉害!”

    这句恭维,却也真的不是虚假。

    在此刻李世民的心中,真的是不得不对太原王氏佩服一声。世家厉害,厉害能无数年来,专注于一件事情,专注于推动一个人上位。

    当家族出现问题的时候,遇到合适的机会便会立即启用。

    如今,引起太原王氏内斗的王德厚殁了,太原王氏也算是解决了自身的内患。而在朝堂上,所有人都只会认为是新丰侯做的这件事情。

    不论怎么解决这件事情,最终的受益者都将只会是太原王氏。

    可是,尽管如今李世民已经知晓了真相。

    但……

    李世民亦是不得不长叹一声:“朕不会在朝廷上,解释这件事情!”

    “陛下圣明!”袁淼没有半分虚假,很是诚恳的回了一句。

    然而,李世民脸上尽是疲倦:“非是维护……如今之朝局,朕亦不能妄动……”

    尽太原王氏一家,便能柄掌一道,在朝堂之上更有诸多子弟门生好友。而如今大唐的朝堂之上,更是有无数世家的存在。

    这些人家,往来团结,家族之间更是常常联姻,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纠缠不清。

    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大唐世家掌握的力量,几乎是与皇室等同。但没有一个人敢点出来,敢去说能解决这个问题。

    皇帝,乃是一个帝国权力的核心代表。

    但皇帝并不是唯一!

    皇帝,更可以说是一个职业。

    一个只属于一个人的职业。

    善待百姓的,会被称颂为明君。

    善待官员的,会被称赞为仁君。

    胡作非为的,则是会记下昏君的称号。

    袁淼低声开口:“回陛下,世家不可妄动,但并非不可动!”

    不由的,李世民又一次审视着袁淼。

    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谁都知道世家对于皇室来说,是个很不讨人喜欢的存在。但凡是个正常的皇帝,都会为了统一集中权力,打压世家门阀。但是,在没有绝对的掌握之前,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想做,却不能不考虑清楚后果。

    如果有可行的办法,任何一个皇帝,都会毫无顾虑的直截了当下手。

    在李世民征询的目光之中,袁淼缓缓开口:“如今灾情正重,对朝廷来说是场灾难。但对陛下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李世民不由跟着小声说了一句:“机会?”

    “是的!”袁淼点点头:“臣入宫之前,曾与城中流民交谈。那是一个老人家,陛下可知他是从何处来到长安的?”

    袁淼问了一句,不过也没有给李世民询问的时间,便继续说:“姑关!河东道姑关!距长安有千里之遥!之前,陛下曾严令地方全力赈灾,打开粮仓调集粮草接济百姓。更是严令地方粮商不得借口关门,亦是不许地方士绅豪强乘机低价购买良田。但是如今,陛下所不许之事,下面那些人全都做了,并且做得更加厉害!”

    “当斩!”

    李世民沉声,言语杀气腾腾。

    而袁淼却是微微一笑,灾年对那些人来说是场盛宴,更是增加财富的机会。但是对于皇帝来说,也能成为机会。

    袁淼亦是毫不顾忌,沉声直言:“陛下,如今灾民涌入长安,断然不可能是百姓自发,其中必然是有地方官吏参与推动。陛下大可借机,从朝廷调派官员前往各地巡查。一道,乃至于一州一县,将凡是世家出身,或是与世家有所牵扯的官员,统统调派出来,严令调查流民涌入长安之因,要求其惩处各地官员!”

    闻言,李世民眉头皱起,不由开口询问:“糊涂!灾民涌入长安,朕知晓地方官吏有所手段。但你要朕派出世家背景的官员,这些人还能尽心办事?官官相护,结党营私。这等道理,难道你是不知道?”

    被皇帝训斥为糊涂的袁淼,却是面不改色,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时候,倒是李世民目光一滞,然后脸上亦是露出了然的笑容来:“倒是显得你聪明了!你是要借机,将这些不愿办事的世家背景的官员和地方官员一网打尽!”

    “陛下圣明!”袁淼适时拍个马屁,然后便继续解释着:“此事更可再详细些。有灾情为借口,陛下便可下旨调出这些有世家背景的官员,到时候他们只能接受,如有违背便可借灾情将他们在长安拿办。如果他们领命出去了,陛下可派出百骑暗中跟随,到各地查探收集证据。但有不力,致使官官相护、亲亲相隐的,便可直接缉拿。那时候,这些人都是分散开来,自不会在朝堂上引起议论和反对。不过,这只是其一,并不能触碰到世家的根本。”

    李世民急忙追问:“所以?”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殿内的节奏已经被袁淼掌控。

    只见袁淼胸有成竹,面对李世民缓缓道出:“灾情,亦是争夺人心的机会。曾经,这些世家便是因为有百姓拥护,才真正的无往不利。百姓孱弱,聚集在一起却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来。此时,百姓困顿,世家必然是要借机继续谋夺财富。我们只需派人传出话,世家拥有无数存粮,这个时候就要看他们怎么做了。拿出了粮食,虽然一时不会有事,但臣想他们不会全部拿出来,而百姓却数量众多。不拿,一切就更好办了。

    南调的粮草,陛下可下令先行囤积在黄河沿岸官仓之中。这时候百姓会慌张,会惶恐。世家和地方官府不作为时,便可问责。尽管这个时候朝廷和陛下,可能也会有所损失,但只要及时拿出粮食,陛下依旧会得到百姓的拥护,甚至更胜从前。

    这个时候缉拿那些地方官员,便不会引起百姓的反抗,只会得到拥护和欢迎。”

    “可是世家呢?他们非官非臣,如何动他们?”

    李世民真正关心的是,世家怎么解决。

    能说到这里,袁淼自然是有了手段的。

    舆论!

    群众的力量!

    这是袁淼想到的最好的办法。ww.uukanshu.co

    于是,袁淼慎之又慎,沉声开口:“此次灾民涌入长安,必然是有人在暗中策动。既然他们能做,陛下亦能做。届时,陛下可派出人马,混杂在灾民里面,挑动百姓与世家对立。这期间再散播世家的不仁之处,挑动百姓动起来。到时候,只要看准机会……”

    袁淼目光幽幽,语气同样幽幽:“臣相信,百姓们的眼光是雪亮的!自然会知道他们的敌人是谁……到时候,要是百姓忍无可忍,大概……会暴动起来……然后,说不定就要冲击砸开这些世家的大门了……”

    李世民瞬间目光一紧。

    “大胆!放肆!”

    皇帝口出暴怒。

    袁淼立马跪在了地上,沉声开口:“臣知罪,请陛下惩处!但是陛下,世家必须消灭!陛下,臣大胆问,陛下干不干这件事!”

    李世民目光冷冽,沉声不语。

    此等计谋,太多阴暗。不过这还不是李世民排斥的地方,古往今来,权力者哪有不用计谋的。

    但是让李世民忌惮的是,袁淼竟然要挑动百姓,借百姓的手覆灭世家。

    百姓是无知的,能够被挑动一次,便能够被挑动第二次!

    这一点,李世民清楚,袁淼也清楚。

    但是,袁淼却直言不讳的,提出了这个方法。

    李世民作为皇帝,不得不担心。

    担心袁淼,会在往后将同样的手段,用在对付朝廷和皇室身上。

    新丰侯值得信任吗?

    皇帝不得不审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