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少林出道小生 » 第五章:无敌反斗星

第五章:无敌反斗星

    “师傅,我们在半路上买了几十个菠萝,小龙他最喜欢吃菠萝饭了,不如今天中午就做菠萝饭吧,我来给你打下手吧。”

    说着也不待师傅拒绝,段霁云便挽起袖子上前,一边熟练的削着菠萝,一边继续朝里头看。

    做饭师傅讪笑一声,随即便默认了他的动作。

    《无敌反斗星》的外景布置的异常恐怖,满地都是骷髅头。

    记得上辈子看电影,释小拢郝邵雯他们几个进鬼店住宿的情节可是记忆犹新,古堡里的古怪老太,照片里走出的活人,从马桶里伸出的一只手,小时候一直是当鬼片来看的,大结局的设置也很漂亮,各种打斗无厘头。

    现在拍摄的一幕戏,大致就是讲释晓龙、郝邵雯、吴孟哒等几个来到敌人的老巢-天魔古堡,需要闯关。

    天魔古堡第一关:拼字游戏。

    释小拢会武功,第一个出战,选了‘九死一生’,

    吴孟哒选了‘美女如云’,

    而鬼马的郝邵雯则选了--诸君旅途愉快。

    最后,当然是顺利通过啦!

    于是三位来到第二关--蜡像馆。

    第二关关卡有诸多英雄人物:李晓龙、大将军、法老王、黄飞鸿、苏乞儿、千年僵尸等等。

    然后达叔站在千年僵尸的旁边,把符摘下来,

    然后小文:“师兄师兄,这个符,给我看,这个符我认识...

    达叔:“哦,这个符你认识,你会念呀。。。

    于是乎,达叔放出了万年僵尸,又是一场精彩的打斗。。。

    打千年僵尸的片段,小时候看觉得特别有意思,摘下灵符念呀,暂时停止呼吸呀,各种塑料袋呀,还有达叔、郝邵雯放屁互坑呀等等镜头。

    而打斗的戏自然还是小龙负责,二人一个负责搞笑,一个负责打斗,分工明确。

    而且,《新乌龙院》一系列自从有了黄金配角达叔的加入之后,绝对是入味三分。

    可惜呀,二十年后在也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看看那部狗尾续貂的《新乌龙院之笑闹江湖》就知道了,四个字:神马玩意)而达叔也。。。唉!

    记得看达叔最后拍的那部《少林寺之得宝传奇》上映时达叔已经满脸苍白,满目沧桑了。

    当然,那部少林寺跟之前李莲杰拍的那部简直差远了。

    真是越混越回去了。

    随着小龙用腿将千年僵尸打入山崖,朱彦平导演‘咔’的一声,而后又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道:“时间差不多了,先让后勤组放饭吧...”

    随着朱导的一声令下,本来在看表演热闹的后勤组顿时忙和起来。

    叶全真上前:“哇,不错不错,今天的午餐是菠萝饭奈,谢谢师傅…”

    后勤组的师傅一边打饭一边道:“这些菠萝是这位小师傅探班时候带来的,而且也一直在帮忙,否则我不敢保证在午餐前能把大家的饭都做出来,”

    叶全真扭头看了段霁云一眼,双手合十道:“那就谢谢小师傅喽…”

    段霁云也有样学样,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

    因为《无敌反斗星》剧组人员并不多,所以大多数吃食都是用小灶,不是盒饭。

    而且不避荤腥,(因为剧组就小龙一个和尚,还是个俗家弟子,小龙在第二部《新乌龙院》里就有狂吃烧鸡的镜头)

    剧组也没有谁歧视谁这一说,这让看多了华娱文的段霁云稍微感觉有点意外。

    毕竟现在是95年,正是弯弯岛经济腾飞的时刻。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弯弯岛95年GDP达到了2650亿美元,而这时的大陆才7413亿美元,一个弯弯岛相当于大陆的35.7%。

    所以当时的弯弯岛人一个个眼高于顶,看大陆人有一种城里人看乡下土包子的优越感。

    演员自然也是一样。

    我们当时受了多少不公平待遇?

    你看看《电影教师》里青城说了弯弯岛多少坏话?

    大多都是事实。

    不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事显然是段霁云想多了,宝岛人在有优越感,也不至于在小龙这个7岁孩子身上使。

    因此小龙在剧组里还算和谐,吃食上也是一视同仁,不会出现像刘小庆拍《火烧圆明园》那样香江剧组人吃肉,而大陆剧组人吃咸菜的场面。

    不过从伙食上说,口味肯定还是更偏向弯弯岛一点。

    台弯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为主食,食皆用手。

    后来,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多,逐渐吸收了汉民族的饮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渐成为主食。

    “小师傅,你做的饭真的很不错。”

    大美女叶泉真一边吃着菠萝饭一边赞美的说道。

    这倒让顺手帮厨做了一顿饭的段霁云颇有些不好意思。

    “没别的,就剩下这点手艺了,这些都是我们南云的特色菜。”

    导演朱彦平抄起一块菠萝咕噜肉一边吃,一边问道:“小师傅是南云人?”

    “没错,南云大理。”

    “听闻小师傅也是少林寺方丈释咏信门下弟子?”

    “没错,我跟小龙是师兄弟,不过我虽然比他大,但入门没他早,因此是师弟。”

    一旁吃菠萝油条虾吃的津津有味的小龙闻言插话道:“霁云哥哥他可厉害了,武学世家出身,从三岁就开始习武。不仅如此,他还有个了不得的身世,他是大哩段氏后裔。“

    “大哩段氏?”

    “没错,”霁云尴尬一笑道:

    “就是《天龙八部》里的那个段氏,我按辈分是段誉第34代孙。是大哩开国之君段思平的第42代孙。”

    “哦,原来真的有大哩段氏呀,还是皇室后裔,那么传说中的一阳指是真的存在么?”

    大美女叶泉真饶有兴趣的问。

    “确实存在,不过不叫‘一阳指’,而是叫‘阴阳指’,确切的说是‘两仪阴阳指’。

    据说金庸先生在写《天龙八部》前曾到南云采风,因徒弟的笔误,竟将两仪功夫的“阴阳指”写成了“一阳指”,所以“一阳指”名传天下。

    我的叔叔段保华就是一位两仪武学大师。他不仅是两仪拳(两仪阴阳指)的传承人,也是我国著名的武医同源传承健康首席专家,他所带领的团队展示的两仪功,在中国国际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中华一绝”大奖,

    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欣然为他题词“指上乾坤”,中国武术协会原主席张耀庭先生题词“一代宗师,两仪传人”,第十届*****李蒙题词“两仪绝学,当代名师”。。。

    “说得这么神奇,那小师傅能不能给我们露一手呢?”

    “嗯,我一阳指因为修习时间还不够长,可能指力还不甚纯熟,我就打一段两仪拳法,在耍一段段氏剑法给大家看。。。”

    饭罢段霁云依言上前耍了一段。

    拳似流星,拳法如行云流水;剑走游龙,剑法如灵动九天。

    一众围观的剧组人员看了之后喝彩连连,连声叫好。

    一套拳法、剑法打完,段霁云打了个四方稽,‘献丑,献丑了。’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呐。‘

    “大陆还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呀。“

    “叹为观止,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我看小师傅算得上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了吧。”

    “原来传说中的‘一阳指’竟然真的存在,我还以为是金庸瞎编的呢。”

    “小师傅竟然是大哩皇室后裔...”

    一旁的朱彦平看到这一幕,竟然越看越欢喜,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