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少林出道小生 » 第六章:友情客串

第六章:友情客串

    吃过饭后不久,拍摄继续进行。

    而坐着的朱彦平导演却道:“小师傅,你们二人既然来了,不如就顺便客串个角色如何?”

    “啊,”

    段霁云、释延能二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里的心动:“真的可以么?”

    “那当然了,二位小师傅打的这么漂亮,客串个小角色绰绰有余。”

    “那当然没问题,这是我们的荣幸!”

    于是乎,来探班的两个人有幸各自出演了一个小角色。

    副导演给了他们二人一份剧本,段霁云翻了翻。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吴孟哒、释小拢、郝邵雯三人闯关--蜡像馆,有李晓龙、大将军、法老王等等人物,而小龙要和其中的蜡像人-黄飞鸿过招。

    于是乎,二人进了化妆间,段霁云扮演黄飞鸿,师兄释延能扮演苏乞儿。

    段霁云暗叹:这幸好和尚不留头发,否则黄飞鸿这清人打扮,难不成请个群演还得先剃头?

    于是乎二世为人的段霁云第一次进剧组拍摄,第一次穿戏服,第一次吊威亚,一切都显得那么好奇。

    不过暂且不管拍摄如何,最起码理论上的知识段霁云还是不缺的。

    毕竟前文提到过他很喜欢读小说,尤其好重生娱乐文,上辈子是青城和老白的铁粉,(大金毛不行,越来越水)对怎么拍摄电影最起码理论上的知识是不缺的。

    而且上辈子马老板拍《功守道》时,段霁云就是剧组厨师。

    当时剧组可是集齐了全国甚至可以说全世界最好的三大武术指导:袁合平、洪唫宝、程晓东,

    众星捧月的一起,来为老马设计武术动作,那场面、那情形段霁云可谓是记忆犹新,充分展示了什么叫‘金钱即正义’。

    当时自己在剧组里可是混的如鱼得水,跟不少人都关系不错,拍摄的时候自己就在旁边看,因此大致流程还是知道的,就差实践了。

    在说了,自己从小习武,一身的功夫,身法如行云流水,腿法如幻影穿云,

    而拍黄飞鸿,最厉害的就是腿法,自己还害怕这个?

    上辈子,马老板一没表演经验,二没武功基础,三非科班出身,不一样在《功守道》里演猪脚么?

    而且就15天的拍摄时间,中间还要请假去见縂统,人家不也一样拍的很好么?

    自己再差还能比马老板差?

    他那老胳膊老腿的,虽然号称是企业家里最会打太极的。。。

    果然,穿上威亚衣的段霁云打的非常漂亮,动作虽然还比较生疏,但领悟能力超快,很多动作要领武术指导教导一遍就记住了,甚至打得比武术指导示范的还要标准,似乎天生就是干这一行的料。

    就连一旁的朱彦平导演看了都不禁啧啧称奇。

    要知道,小龙已经算是比较有天赋的演员了,三岁时打拳就耍的有模有样,当时朱彦平就是看他在台上表演了一通通臂拳,才有了用他跟郝邵雯二人一起拍电影的念头。

    可刚拍摄时问题也有很多,动作标不标准的先不说。

    小龙当时年龄小,吊威亚时身上勒的生疼,小龙刚开始拍不适应,自然就哭了呗,小龙一哭,这个镜头就废了,只能重拍。

    继续哭,继续不过,直到小龙哭的把眼泪流干了,在也哭不出来了为止。

    而段霁云拍的却很令人惊喜,动作标不标准先不说,但却很有毅力,第一次吊威亚,却一直没哭,适应力很强。

    他哪里知道段霁云二世为人,心理素质早已经是成年人了,这点疼痛当然不在话下。

    几乎没有经过多少磨合,段霁云就把这段打戏给拍下来了。(毕竟嘛小龙才是主角,段霁云不过是绿叶配红花,一个衬托而已,好点差点也就那样)

    四周的剧组人员们见了不禁连连点头。

    而另一边,师兄释延能的戏也拍得差不多了,苏乞儿根本就没有打戏,只是耍了几个假把式,然后在郝邵雯给了几个铜版后就退了回去。

    跟之前那个文字游戏‘祝君顺利过关’差不多,好搞怪,很有点无厘头喜剧的精髓。

    三位师兄弟拍完这一幕戏不过是用了一下午时间,如果考虑到二人是第一次拍摄,那么效率称得上是惊人。

    因为天色已晚,朱彦平导演就安排师兄弟二人在山下酒店里暂住一天。

    而在剪辑室,刚刚看完打斗成片的导演朱彦平正在和副导演杜富平交流着什么。

    “您是说,您想把他签下来?”

    “没错,我觉得这个孩子特别有天赋,很聪明,也很会来事,是个人才,不签下来可惜了。”

    “可是我们已经有小龙了呀。”

    “你看这话说得,有小龙我们就不能签其他人了么?”

    “我不是这意思,”杜导微一思索,尔后组织语言说道:

    “作为影视公司,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

    可您看,段霁云他不论年龄、身高还是他的武打、特长,和小龙之间相似度太高了,我们似乎没必要签两个属性重叠的艺人。”

    “哎,有备无患嘛,人才哪有嫌多的。现在小龙红了之后,我看陈同汕他(小龙之父)有点飘了,报价也越来越高。签了段霁云,对他多少也是一种制衡,让他知道我们也不是非他不可。

    至于属性重叠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一分为二来看,我们签下段霁云,说白了只是把他当个备胎,又不是一定要把他推到小龙的那个高度,随便给点资源就行了。大不了以后我们让他们二人一个拍电影一个演电视剧,这样互不打扰,总行了吧。”

    “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可是吴总那边该怎么交代(吴墩竹联帮护法,长虹影视公司总裁,释、郝二人的教父)...

    “老板那里我去说,你要做的就是去说服段霁云,然后把他签下来...”

    当杜富平导演提出要签下段霁云的时候,他的震惊无以复加。

    只是没想到这种好事会落到自己身上,难倒自己就是传说中的位面之子?

    自己上辈子是个厨师,这辈子要干嘛暂时还没想好,只是想走个跟武术有关的路子,而武打演员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段霁云当然知道未来25年娱乐圈的发展变化,用巨速都不足以形容,那时候随随便便一个演艺圈当红明星一年甚至一部戏就有好几千万的收入,

    无数年轻人挤破头想要闯进去,每年三大影视院校招生都是人满为患,而明星演员也成了人们生活中津津乐道最乐于谈论的话题。

    一个明星的收入抵得上一百个科学家,甚至连科学家拿诺奖都没明星结婚的话题度高。

    如果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那自然是在好不过啦,还要啥自行车?

    于是段霁云想当没想,就签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