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美人追心 » 第一章 -40一丛花树

第一章 -40一丛花树

    赵策率领夜鹰军,护卫着王怒打道回府。

    王怒坐在马上,感到后背的老伤拉扯着,一阵难受,他压住气息,努力让自己挺直身躯,忍不住发出了几声咳嗽。

    宋碧城是击风堂的幕后主谋,是云家的孩子,那么轻翅燕子呢?难道当年,跑了两个孩子?白、云二人有这么好的运气?两个人的儿子都跑了?自己这么倏忽大意吗?还能二十多年来苦心谋划向自己复仇?

    赵策在他旁边,并没有发现他的不适。军队走过几个街道后,街边的百姓就多了起来,他们并不知道离他们几个街道之遥的地方刚刚发生了一场血腥战斗,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追着看骑着大马的王怒。

    老百姓对王怒一向很敬重,王怒是大宁国的大将军,从少年时开始,就戍守边疆,无数次击退敌国的进攻,保护了大宁国。他还主动出击,灭了北燕。在老百姓的心中,王怒就是战神,就是天人。他们爱他,敬他,把他当做神明供奉。王怒带兵打仗的故事在百姓间口口相传,连孩童都知道他是怎样孤身闯入北燕皇宫,斩杀老皇帝的。他们知道王怒当了国公爷后,就把持了朝政,杀了很多官员,但是他们不管这些,只要不打仗,不战乱,能国泰民安,过着好日子,他们就能放心生儿育女,享受太平。

    因此在王怒经过时,常常有百姓凑上来,甚至于拦住了去路。他们想看看天神长的什么模样,是不是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不过他们不敢离的太近,他们知道这尊天神会杀人的。

    王怒压制着伤痛发出的低咳,远远的他看到一丛花树。花树是金黄色的,高大丰美。王怒问道:“这不是长宁街吗?”

    赵策回道:“是。”

    王怒问道:“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赵策这才想起,国公爷是不走这条路的。他连忙说道:“要不回头换条路吧!”

    王怒忍住咳嗽,他看向眼前的街景。

    此时的长宁街已经与二十多年前不同了,现如今的长宁街宽阔平坦,路旁的百姓人家都房屋整齐,看起来都过的不错。

    王怒想调转马头,然而街道两边的百姓已经把路堵死了,王怒只能前行。这条路,王怒已经很多年没有走过了。

    那棵大树是栾树,王怒在少年时候,曾经在那树边住过。

    王怒出身武将世家,先祖王重跟着大宁国的始皇帝慕容鸿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显赫大将军,慕容鸿更将当时打天下用的龙泉剑赐予王重。江山安定后,王重担忧善于骑射的燕国来犯,请命戍守边疆,一生戎马,备受敬仰。祖父王显继承父业,接过龙泉剑,一生兢兢业业,向东制约大姪国,向北弹压北燕。没想到到了父亲王瑛这一代,家门不幸。王瑛自认为有祖宗的荣禄在,不思进取,不仅驻守不了边疆,文也不成,武也不就,只能在军中做个小将。染上酒瘾之后,王瑛醉酒误事,被罢免。从此,王瑛每日醉生梦死,甚至眠花卧柳,当时王显已捐躯边疆,王怒刚刚出生。王瑛无人管束,渐渐吃喝嫖赌,掏空了家底,连龙泉剑都当掉了,没钱吃酒后,甚至去乞讨。王瑛的夫人,即王怒的母亲,她是名门闺秀出身,眼看丈夫如此不成器,一气之下得了重病。

    王瑛欠债无数,只能卖了祖宅,仆人散尽,一家三口无处容身。王夫人病的直不起腰,生性高傲的她还是抱了王家的祖宗牌位不肯丢。

    王夫人的病越来越重,王瑛为了给夫人治病,只能去乞讨,王夫人哪里受得了这种羞辱。她死都不肯用乞讨来的钱治病。

    王怒记得,母亲死的那天凄风苦雨,母亲告诉他,她为儿取名怒,是要他谨记这耻辱。王怒没让母亲失望,他用双手替大宁守住了江山,也给王家挣回了颜面。

    只是这过程,王怒用了近二十年。

    母亲死的时候,王怒才十五岁。他一个人埋葬了母亲,在母亲的坟前默默发下了誓言。

    自此,他孤身一人,了无牵挂。他离开了这个让他和母亲倍感屈辱的地方,前路在何方,他不知道,但是他走的坚定极了,他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从祖先那里继承的才思和意志。

    不知不觉,他走到了长宁街,路边上,一株巨大的花树引起了他的注意,树上开满了金黄色的花,像一片彩色的云。树上彩带飘飘,树下香烟缭绕,很多百姓在焚香跪拜。少年王怒被这景象吸引,他不自觉的来到了树下,在树下站了很久很久。

    就从这里开始!他一定可以为王家挣回荣耀!

    少年在心中发誓,尽管一无所有,他看了看手中的剑,就凭这把剑一定可以!

    夜幕时,他在大树旁边的小村落边找到了一个茅屋。茅屋很矮小,年久失修,看起来是没有人住的样子。王怒走进小屋,打算在这里凑合一宿。才走了进去,弯着腰的他感到屋内的角落似乎有生物。他拔出手中的剑,打算赶走老鼠,一剑下去,他吓了一跳,是一个瘦弱的孩子。好在剑扎在了孩子面前的木头上。

    少年王怒让那孩子不要惊慌,那孩子惊恐的睁着一双大眼睛,躲在角落不敢出来。屋外响起了一个小男孩的声音,少年王怒走出来,看到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男孩看到王怒很意外,他朝屋里看了看:“你是谁?小妹妹不在吗?”

    哦,原来是个小姑娘。

    王怒赶忙说明了刚刚的遭遇。小男孩道:“我叫小桐,那边就是我家。”小男孩指了指不远处的村落。

    王怒问道:“这个小妹妹是你妹妹?”

    小桐道:“她是个孤儿,没有爹娘,也没有亲人。她是乞讨过来的,没有地方住,正好这里没有人,我就让她住在这了。”

    看着稚气的小桐,少年王怒很感慨,他也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孤儿了,至于父亲,更是耻辱,有等于无。

    小桐走到茅屋口喊道:“小妹妹,出来吃饭了。我给你带了好吃的。”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走了出来,王怒这才看清她的打扮和长相。她还是个幼童,约莫四五岁,穿的破旧而烂,但是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脏污。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雪白的皮肤,可是脸蛋上却有一大片黑色的疤痕。如果没有这疤痕,她该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小女孩。

    小女孩很怕生,不敢靠近王怒。小桐拉了她的手,让她坐在茅屋外的石头上,又伸手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饼子。接着小桐满脸得意的把小手送到小女孩面前说道:“你闻闻!”

    小女孩闻了闻羞涩的回答:“好香。”

    小桐得意极了:“我妈杀了一只鸡,可香了,我偷偷给你留了一只鸡腿。”说完,小桐从怀中掏出一个黄色纸包,纸包还未展开,一股浓浓的鸡肉香味就飘了出来。

    小女孩闭上眼睛嗅个不停,等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小桐已把鸡腿捧在了她的眼前:“快吃吧!热的呢!”

    小女孩接过鸡腿,两只眼睛看着鸡腿,好想吃,又不舍得。小桐催促道:“吃吧,你看看你又瘦了。我娘亲说,我还小,还在长身体,需要鸡补身体,你看,你比我还小,你也要长身体,也得补呢,快吃吧!吃了快快长大!”

    小女孩开心的笑了,小桐看她笑,感觉幸福极了。小女孩刚咬了一口鸡腿,就想起了还有个生人,她看向王怒。

    王怒一身布衣,虽然只有十五岁,却已是成人的身高了,又长的器宇轩昂,手中还拿着一把剑。两个孩子定定的看着王怒,最后小女孩问道:“大哥哥,你吃饭了吗?”

    少年并没有吃饭,然而他答道:“我吃了,你快吃吧!”

    小桐走过来,又搬了一块石头放在他们身边,他招呼王怒:“大哥哥,来坐。”

    王怒在他们身边坐下了,看着小女孩吃饭,看着小桐一脸的可爱。他问道:“小妹妹是孤儿,你怎么不让你父母领养她?”

    小桐皱着眉头说道:“我也想让爹娘领养她,可是,我们都是穷人,能吃上饭已经很不容易了。我家已经半年没吃过肉了,我娘怕我不长个,才杀了这只鸡。不止是我家,我们村都很穷。”小桐看向不远的村落,村里人家住的全是茅屋,村民们日常吃的,不过是黍米小菜而已,能混口饱饭,已属不易。他是偷偷的拿自己的口粮救济小妹妹,万万不敢被父母知道。

    王怒是第一次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此前他是王府的公子,吃穿不愁的。父亲败光家产后,他的确过了一段时间的苦日子,可是相对于一直在苦水里泡着的这两个孩子,他要幸福的多。他仔细看了看小姑娘脸上的疤痕,问道:“小妹妹叫什么名字?”

    小桐收起了笑容一本正经的回答:“小妹妹还没有名字,我还没上学,还没有学问,不能给小妹妹取名字,大哥哥,你上过学吗?”

    王怒点点头。

    小桐高兴起来:“果真?那你帮小妹妹取个名字好不好?”

    王怒点点头,思考了一会说道:“叫桃花好不好?”

    小桐顿时不开心了:“我们村头王伯伯的女儿,就叫桃花。”

    王怒又道:“那叫杏花吧!”

    “我表姐就叫杏花。”

    王怒又想了想:“要不叫梅香?”

    小桐苦着脸道:“俗气死了,一点不好听。”

    少年想了很久又道:“翠红好不好听?”

    小桐啊了一声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他知道一户有钱人家的丫鬟就叫翠红。

    咯咯咯,小女孩发出了一串欢快的笑声,一大一小二个男孩看向小姑娘,都有些不好意思。最后还是小桐说:“取名字的事可以缓缓,如今最重要的事,是帮小妹妹找到个好人家,能让她不挨饿。”

    少年王怒想了想道:“咱们去那边的人家问问吧!”王怒说的人家是沿街的店铺,他一路走来时,看到很多店铺都在招揽客人。村落人家普遍不富裕,但是开店铺的就富裕多了。

    小桐此前只是问了村里,村里人都很贫穷,没人有多余的口粮能收养小妹妹。如今听了王怒的话,他立即赞同。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小桐认真的说道:“不能离我太远,太远了,我就照顾不到她了,万一要是她被那户人家欺负了,我就把她接回来。”小桐指了指小破茅屋,意思是这里是最后的退路。

    王怒不禁对小桐另眼相看,没想到这么个小孩,居然能想的这么多。他背起小妹妹,小桐拉着小妹妹的手,三人一起出发了。

    三人预想的很好,结果那些商户一看到小姑娘的脸,就连连摆手,说这孩子太丑了。也有的人心肠很好,会给上一点吃的,几个小钱。王怒想了想,从身上撕下一块布头,把小女孩的脸给遮上了。

    当他们再次上门询问需不需要一个小女孩做女儿的时候,有个女店主看上了。当她掀开小女孩的脸上的布时,她吓了一跳:“哎哟,挺好一个孩子,怎么脸是这样的呢?这可得吓坏客人了,长大了也不好嫁人。”她还犹豫着,有客人上门来了,她立即撇下三个孩子,自顾自忙乎去了。

    三人回到小破茅屋时,已是半夜。

    远处的村落,传来男女的呼唤声,小桐竖起耳朵一听:“是我爹和我娘。”

    小妹妹放开他的手:“小桐哥哥,快回家吧,你爹娘一定急坏了。”

    小桐有些不放心的看着小妹妹,王怒道:“你放心去吧,今晚我来照顾她。小妹妹你去睡吧,我守在屋外面。”

    王怒将石头搬到茅屋外面,他靠在茅屋门口的柱子上,将手中的剑抱在怀中。看到他这副架势,小桐彻底放心了,他挥手告别了两人,兔子似的窜回了家。

    第二天,小桐早早的来了,给王怒和小妹妹带来了吃的。王怒不敢多吃,他只喝了一口稀饭,把吃的都留给了瘦弱的小女孩。小女孩并不娇气,反而很懂事,她看到大哥哥没吃饭,坚决不肯自己吃。

    这一天,三人依然在街上挨家挨户的询问,然而并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脸部有缺陷的孩子。小桐很沮丧,他没想到给小妹妹找个家是如此的艰难。眼看连他最初不情愿的最偏远地方的人家都问过了,还是毫无希望,他垂头丧气有些灰心。王怒安慰道:“别急,总会有办法的。”

    王怒背着小女孩,三人一起往回走。一个声音忽然叫住了他:“王怒!”

    王怒抬眼一看,是昔日的伙伴方修。

    方修缓缓走过来,也许是有想与王怒划清界限的意味,他并没有走的很近,在离王怒有好几步远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方修问道:“王怒,你这是要去哪?”

    王怒并不介意这份疏离,王府败落了,父亲的所作所为让人不齿,昔日有头有脸的同僚与王家划清界限,实属情理之中,他想了想开口请求道:“你府上有人需要收养小女孩吗?这个小妹妹是个孤儿。”

    方修看了看小妹妹:“这小姑娘是你什么人?”

    王怒道:“你别管,只是这小妹妹脸上有残疾,一般人家不肯要她。”王怒说完,小桐就踮起脚掀开了小妹妹脸上的布条,方修愣了愣道:“这,怕是一般人家不会要吧!”

    王怒道:“那就算了。”王怒背着小妹妹正要走。方修一把拦住了他:“王怒,你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王怒道:“不用你操心!”

    王怒大踏步走开了,小桐不明就里,但是也快步跟上。方修看着王怒的背影,不自主的叹了一口气。王方两家同是大将出身,以前两个人经常在一起比武练剑,切磋学习,两人的理想都是当大将保家卫国,曾约定一起戍守边疆,如果就这样下去,方修心中叹道:王怒再也不会站在我身边了!

    三人一路走,一路问,一直到星半月朗,三人累极了,坐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

    小桐有些垂头丧气,小妹妹默默的抱着他的胳膊,她想安慰小桐。

    小桐不想让小妹妹难过,他没话找话,问道:“大哥哥,你家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