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美人追心 » 第一章 -70大燕

第一章 -70大燕

    玉蝴蝶回到宫中,众人刚刚起床梳洗。玉蝴蝶坐在院子里的石凳子上,看那些采女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因为没有召见,便都串门玩耍。看着那些天真浪漫的少女,玉蝴蝶的心似被拧着一样疼,虽然是琦年玉貌,她的心却已如秋后即将凋零的花朵一样苍老了。她和妹妹是大燕的公主,大燕被王怒灭掉之时,她和妹妹还在襁褓之中。父王和母后都被王怒杀了,是乳母拼了命,将她俩救出。为了逃命,乳母带着她们东躲西藏,后来,乳母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于是她们来到大宁的京城,就在王怒和大宁皇帝的眼皮底下住了下来。从此隐姓埋名,将府门上写着个玉字,意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两姐妹从小就被母乳请各种老师教授技艺,一心指望着姐妹俩长大后能为大燕复仇!

    玉蝴蝶了解乳母复仇的心切,也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幸而她生的绝色美貌,她又肯吃苦,她坚信,她一定能复仇成功!

    正思虑计谋,忽然妹妹唤她。两个婢女伺候着玉蜻蜓在院子内摘花,玉蜻蜓的伤已经好了很多,可以出门行走了。看着妹妹欢声笑语,玉蝴蝶有些恍惚。妹妹自小老实,善良。她根本不适合复仇,她应该生在普通人家,有父母疼爱。玉蝴蝶默默的想,慕容逸虽然不是太好,也还过的去,若是妹妹能嫁给他这样的人......可惜,他姓慕容,是大燕的仇人。玉蝴蝶想,复仇的事由自己来扛就好,她得为妹妹找个终身的好去处,有个疼爱她的丈夫......。

    正胡思乱想,忽然婢女跑来说道:“大姑娘,上面派了嬷嬷来,教引姑娘们礼仪的。一个采女是一个嬷嬷,咱们是要一个,还是要两个呢?”

    玉蝴蝶一听此言,心中便想到:甄选还未完毕,这些采女都来自民间,不懂宫中的礼仪,可能因此长公主就不甚满意吧!所以想出这个主意,等礼仪学习完备,在来挑选。想毕,心中一畅。这说明,自己还有机会。她担心人多口杂,会看出端倪,那会分配宫女的时候,原本是四个,她只挑了两个傻的,于是便开口道:“就要一个吧!”

    于是两姐妹跟着那些采女一起,到华彩宫的前殿来挑选嬷嬷。

    这一日,玉氏姐妹便商议,如何得到陛下垂怜,两个丫头便在旁边出谋献策。那张嬷嬷本在旁边做事,听到这个便上前说道:“不可,千万不能学那些姑娘,在陛下跟前献媚!坏了形象。”

    玉蜻蜓便说道:“那万一陛下爱上了她们?”

    张嬷嬷道:“老奴在宫里几十年了,陛下并非这样的人。况且好好的,为何突然要让众位姑娘学礼仪呢?一定是姑娘们都来自民间,不懂规矩,虽然都如花似玉,却未必入长公主的眼!”

    这一番话说到了玉蝴蝶的心中,玉蝴蝶本来看她老实,所以选了来,没想到宫里住久了,都是心中有主张的人,只是不外露而已。玉蝴蝶便问道:“那现在该怎么做呢?”

    张嬷嬷道:“学礼仪!今天天色已晚,明日一早,请两位姑娘早早起床,礼仪并不难,难的是有心!这些采女,哪个不美,哪个不是地方上选出来的姿容上好的佳人?所以咱们要学的是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玉蝴蝶对张嬷嬷刮目相看,这张嬷嬷说的话完全跟玉蝴蝶想的一样,因此第二日清晨,玉氏姐妹便早早起床,演习起来。张嬷嬷又提出,这些采女个个都会些歌舞表演,却没几个会做菜。陛下选妃也就罢了,若是想入长公主的眼,必得会些女红、厨艺,才能讨长公主的喜爱。于是玉氏姐妹又学了糕点,些许菜肴等手艺。玉蝴蝶虽然心中焦急,但还是照做不误。

    张嬷嬷见两姐妹都勤恳好学,便说道:“这样一来,不怕选不上了。”

    玉蜻蜓便将陛下看视付雨落一事说了,恐怕陛下心中已经有了抉择了。

    张嬷嬷道:“怕什么?又不是只选一人?我知道你们是怕明年再选,我说出来,你们放心。你们已经是地方上选出来的最好的了,明年再选,只怕也没有更好的了。故而,今年必会选出几个好的来。”

    玉蝴蝶一思索,果然如此,于是燃起斗志。看到张嬷嬷如此尽心尽力,玉蝴蝶便默默观察起来,必要时可以收纳为己用。虽然乳母早已在宫中穿插了眼线,但为了安全起见,她并不知道谁是自己人。玉蝴蝶暗想,深宫阴暗,多培养几个心腹,必要时可以派上用场。即使不是心腹,只是以名利笼络他们,为自己做事,自己也能如鱼得水。

    不到一二天的功夫,玉蜻蜓便跟张嬷嬷混熟了,每天粘着嬷嬷,看到妹妹如此容易相信别人,玉蝴蝶有些担心。‘所以一定要为妹妹扫除一切障碍’,她这样想着,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个想法是在入宫后才有的,入宫之前,她的目标是赢得慕容湛的喜爱,先摆布了王怒,把他千刀万剐,再灭了慕容家一干人,也让他们尝尝被灭门的滋味,最后引来大姪国的雄兵,踏平大宁,让大宁亡国灭种。入宫之后,玉蝴蝶看到长公主高高在上,她忽然有了这个新的方法--如果能夺得大宁的政权,自己当上女帝,然后以大宁之兵征讨大姪国,等到这两个强国两败俱伤之后,她在回到大燕,重振往日风采,岂不是更好。她不得不正面自己内心的艳羡,在看到大宁皇帝手握江山后,她恨不得当场将这江山据为己有。夜里做梦,她有时会梦到,大宁,大姪国,大燕,都是她的了。但是她也深知,重振大燕的不易,大燕早已没有人了。除了她姐妹俩逃出升天,其他的皇族都被王怒杀了。那些百姓,本就是游牧民族,大燕覆灭后,他们就被大宁或大姪国抢去做了人口,如今大燕的土地上,只有稀稀拉拉几处聚集的人烟而已。

    大燕还能被重新建立吗?这个,玉蝴蝶心中也没有答案。但是她已决定,就算不能重振大燕,她也要得到大宁。

    天溪宫,西门淼正调试着一组水利器械,这些器械都是他做的小模型放大的样子。他所设计的水利工程用具都已经画好图纸,交予制造工厂去制作了。

    天溪宫的园子里有股大大的溪水,溪水流入水池,满满的蓄了一大池子的水。西门淼就着这池水演示起他的模型来。

    这日慕容湛国事完毕,带了一群水利官员来看西门淼演示模型。西门淼将水池放开闸口,那水奔流而出,大水车快速旋转起来,将奔腾的水流截获下来,变成了几股流水,顺着西门淼预先设定的放向奔流而去。那地上本没有河道,在水的冲刷下,河道顿现。

    众人拍手叫绝,慕容湛也十分满意。

    其中一个官员拍手道:“妙啊!这样一来,水流不止一股,分散几处。即防止了雨水季节,水灾泛滥,又让其他地方得到水源,土地有了灌溉,百姓便有了生计,真是一举两得呀!”

    另一个官员道:“水博士当年就是这个想法,可惜,那时候没有办法解决最初的引流问题。”

    众人议论着,庆贺着,自为有了这个办法,引流一定能成功的。

    西门淼却直直愣愣的看着前方,一语不发。听到官员们说着引流成功后如何引导百姓耕种,如何提高种植产量,大宁国国力就此强盛等语,那西门淼忽然大叫起来:“没用,都没用,没用!”他冲上前对着水车一顿拳脚。那水车又高又大,纹丝不动。西门淼就大叫着,跳到水里,在里面翻腾嘶吼。

    众人一见他发了疯,赶忙叫人来捞他。几个力气大的,已经跳入了水中,将他钳制着,怕他呛水而亡。

    众官员都议论纷纷:“这西门先生怎么发起疯来了?”

    “他早年疯过,难道又犯了?”

    “说不定这疯病一直就没好!”

    “那他设计的这些水利器具还能使吗?”

    别人都不知道西门淼的心病,只有慕容湛了然。虽然这些水车精致,引流方案可行,可是大宁水灾的根本不在这里,所以西门淼才如此煎熬。

    待众人把西门淼抗进屋内,众人都退去了,慕容湛这才说道:“西门先生,你不要着急。我一定会让你的方案执行下去的,在这之前,还得请先生在想别的方法,暂时遏制水灾,不可让往事重演。”

    西门淼呆坐在桌前,一身的水滴滴答答的。听到慕容湛的话,他抬头看他。年轻的君主满脸的笃定,他是一个有魄力,又有才干的君主。西门淼点点头,这是他的责任。在答应回宫的那一刻,他便发过誓,绝不会让百姓再受水涝之苦。

    叶大人名叫叶真卿,落日的余晖下,他走在皇宫的大道上。叶大人高大壮美,容颜如玉,虽然已不再年轻,然而风度丝毫未减。他来到雕刻着栾鸟镂空华纹的殿门前,守门的宫人看到他,立即迎上来:“叶大人请进,女王殿下正等着大人用膳呢!”

    叶大人笑道:“跟几个朋友谈论诗词,就误了时候。”于是进入宫殿,那些伺候的宫女都迎上来,将叶大人迎入内室。

    一进了内室,叶大人便看到女王正坐在餐桌前,桌上金盘玉杯,美酒佳肴。

    女王笑了:“今天怎么这么晚了!”

    叶大人道:“柳兄写的好诗,看的我们一众人都愧疚了。”

    女王笑道:“什么好诗?我倒要看看。”

    一边说,叶大人已在餐桌前坐下,夫妻二人一边对饮。

    叶大人说道:“过几日就是陛下生辰了,可怎么庆贺呢?”

    女王道:“我不要那些虚礼了,又累又伤财。只要你陪我一天就好了。”

    叶大人笑了:“我随时陪在你身边,这又是什么好寿礼吗?”

    女王也笑了,想了想道:“那就咱们成亲当日,你写的好诗,再写一篇送我吧!”

    叶大人又笑了:“往年也送了许多,究竟都不算寿礼。待我在想。”

    吃毕饭,女王因为有事还得与臣子商议,便让叶大人回府安歇,叶大人虽然有些不舍,毕竟妻子是大姪国的女王,国事为上,于是告辞而去。

    女王来到议事大殿,几个大臣已等在那里。众大臣行了礼,女王坐了,说道:“孤想与众大臣相议一事--攻打大宁,此次不与以往相同,定要灭大宁方罢!。”

    大臣们十分诧异,虽然动兵是常有的事,不过是小打小闹,此次陛下因何要大举雄兵呢?

    一大臣问道:“陛下为何突然要攻打大宁呢?”

    女王听了这话心中有些气闷,为何想攻打大宁,这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吗?但是大臣们没有一个想打仗的,这个她知道,因此她按下心中不快,说道:“如今天下只有大姪国与大宁是强国,余下部落只等来犯,收编即可。那大宁国力日益强盛,需得趁着他未称霸时,灭其根基。”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明白女王的意思。

    又一大臣问道:“陛下打算何时起兵?”

    女王道:“就是如今,待秋天雨水一下来,大宁水涝泛滥时。你等可在这段时间内操练准备,这一役,必要全胜!”

    朗朗秋日,大姪国的皇宫内花草渐黄。三个女子走在青砖路上,其中一名女子腿部有些不便。

    侍女秋梨指着一丛酸浆草:“公主快看,红菇娘熟了。”

    二公主点点头,兴致盎然的采了一颗,摘了果子放进嘴里,甜丝丝酸涩涩的感觉充满了味蕾。

    秋梨也摘了一个,递给小姐。

    二公主悠悠道:“我记得小时候,我也常常到花园里来玩,那时候这个果子特别少,不像现在,这么多了。”

    正说着,秋梨眼尖,看到前面的草丛里有个孩子在鼓捣什么呢!听到她们说话,那个孩子就躲在草丛里不动了。

    二公主也看见了,她立即知道了是谁。于是故意往那草丛边走,一边说:“菀儿,注意着脚下,这草丛里啊,有毒蛇。”

    拓跋菀并未看到那孩子,便问:“母亲,这是皇宫,应该不会有毒蛇吧?”

    二公主笑道:“有草木的地方,就有虫子毒蛇,我刚刚还看见一条蛇游过去了。”

    话未落音,那孩子直从草丛里跳了出来:“哪呢哪呢,快来人,抓蛇呀!”

    拓跋菀吓了一跳,秋梨连忙扶住了她。

    二公主故作惊讶道:“哎呀,草丛里还有个人呐!你是谁家的孩子?”

    那孩子昂头挺胸道:“拓跋蔛!”

    拓跋菀哎呀了一声笑了:“你就是蔛儿?我是姐姐。”

    拓跋蔛本来不用眼睛看人,此刻却仔细打量了拓跋菀,只见拓跋菀清秀美丽,婉婉约约,和善可亲,于是热情洋溢地喊道:“姐姐!”

    便来拉着拓跋菀的手,拓跋菀也握了他的手,欢喜极了。

    原来这二公主就是大姪国女王的妹妹,拓跋菀是二公主的女儿。二公主一直住在宫外,因此这对堂姐弟并未见过面。

    这拓跋蔛虽然是个孩子,却聪明机灵,又不怕人。他看到花园里忽然多了三个人,都是生人,便想吓她们一吓,那些宫里的老人,都被他吓过了,早就不怕了。一听拓跋菀如此介绍,他早就明白了对方的身份,然而故意装憨。

    拓跋菀指给他:“这是我小姨。”

    拓跋蔛这才施了一礼,叫了一声小姨,然后便要带拓跋菀去玩。

    二公主道:“不要忙,以后玩的日子有呢!咱们还没见过你母亲,先去见了你母亲再说。”

    拓跋蔛舍不得拓跋菀,于是一起来见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