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沧海之栗 » 第五章

第五章

    我是依靠两只“足”立于星球之上的,那么,移动的两只“足”就是一个“人”字,所以,我和我的翻版就叫做“人”。

    混沌确立了他们的名称,所以,我们就把原来的“它”换成了“他”。

    混沌还详细的把他自己重新梳理了一遍:最上端的是“首”,连接“首”与“干”的叫做“颈”,“颈”以下“腰”以上的前面叫做“膛”,意为“敞亮”,后面叫“背”,意为光之阴。混沌的“颈”是可以旋转一周的,所以,他的“膛”和“背”是可以转换的。

    混沌用抓住的红色星球的碎片和蓝色星球的碎片按照当初制造他的方式完成了他的“复制”。复制的过程不复杂,可是抓合适的碎片却是不容易的,而且,碎片的碰撞越来越少,星球旋转的速度又变慢,能够从星球上被分化的碎片也越来越少。与复制品的对话在开始的时期还算饶有趣味,毕竟是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是新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他们感觉不到也看不到听不到有关时间的任何东西,可是他们的交流总是随着话语的叠加而越来越无趣,两个“人”的想法太单薄了,说过的话题不想再说,新的话题又不能一下子就找到,“相坐无言两生厌”大概就是对于他们的最好的写照。

    能不能找一个相对快速的不需要碎片的方式来复制“人”呢?如果能,那么复制出来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从出现思维到形成思考,虽然混沌想到的和做到的事情只有几件,但是每一件都是为他“服务”的,因此,即使后来有了不计其数的物种和不计其数的状态,无一例外不是为人服务的。

    混沌查看自己的身体,他想到了复制的方法。不过,他需要先复制两个不同的人,然后让他们通过他们的身体来孕育新的生命。这两个不同的人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复制呢?

    人是这个星球以及混沌世界的唯一存在。复制的原料必然是人。是在体外复制呢还是在体内复制呢?混沌努力思考,?混沌想到了他的。这些人还没有思维,当然也没有意识。这样的人再多有什么用呢?

    混沌决定赋予他们更多的东西。

    首当其冲的就是思维。有了思维,还要有控制自己的能力,还应该有感情。

    感情?

    这是混沌在跟第一个复制品交流的时候想到的一个词语。第一复制品机械的跟他交流,机械的按照他的要求做事,混沌感觉他的存在似乎意义不大。所以,只有具有了感情的人才能让交流变得丰富,也只有感情才能让混沌的世界拥有温暖,找到存在的意义。

    于是,接下来复制的人都有了感情。混沌让他们拥有了可以流动的东西,这个想法是从大海的流动里面学到的。

    最早复制的人的后代跟他们一样,几乎没有想法,也不会做什么事情,这样的人比较少,所以后来的人里面会出现一些傻子,这些傻子就是这样的人的后代。他们的血液难免跟正常人的血液偶尔混合,所以并不是傻子才能复制傻子,也不是正常人不会复制傻子。

    血液在身体里漫无目的的四处游荡,混沌觉得应该有一个物体管理它,这个物体就是“心”。血液从心脏开始流出,经过身体的循环之后再流回心脏,最重要的是,血液推动着人的精华并随着精华一起由直棒进入洞穴,这样就提高了复制的速度和质量。

    复制出来的人几乎都是一个模样,这让混沌觉得有些单调。于是,混沌想单纯的用蓝色星球的碎片制作一个种人,单独用红色星球的碎片制作另一种人,蓝色星球制作的人叫“蓝人”,红色的叫“红人”。混沌把直棒给了“蓝人”,把洞穴给了“红人”。人有了红蓝之分,世界变得有了一点生气。

    红人与蓝人共同复制的人一开始是在外面存活的,混沌觉得这样不够好,于是就把他们放在了红人的体内。红人的体内有了复制品,膛的下部便被撑的高高隆起,混沌给它起名叫做“怀孕”。

    做到这些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在做的过程中是很艰难的,时间也极其漫长。而且,他们之间所谓的“交流”,其实只是简单的发出“啊”的声音,最多的是用“受”和“足”来摆出需要表达的意思。为了交流的顺畅,混沌依据声音的大小和声调的起伏变化创造了“语言”。混沌把所有的复制人集中在一起,教给他们自己创造的语言。首部网状结构紧凑且空洞容积较大的人学习的速度相对较快,网状结构松散空洞容积较小的学习的就慢,那些“傻子”自然根本学不会。最初的语言主要是他们身体上的器官的名称的发音,还有高山和大海的发音。平坦地势的黄色褐色和黑色的熔体的碎末也在他们发音的里面。他们发音的部位是“膛”,声音隔着身体的外层,所以他们需要费力的“说话”才能让对方“听见”。一些有想法的人提出了建议:能不能在首部选出一个位置做一个专门发音的东西,混沌认为可行,于是就在首部的下端开了一个口,口连接膛,膛里发出的声音通过口来传递。混沌在口的基础上增加了舌头,用以调节声音的起伏。

    呼啸忽大忽小,呼啸经过的地方都有一股流动的看不见的东西,大的呼啸带来大的流动,小的呼啸带来小的流动。混沌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身体内又制作了一个可以“呼吸”的物体,这个物体用流动的大小来调节声音的大小,起名叫做“肺”——“肺”取自“飞”的谐音,也是流动的意思。

    有了更好的交流,交流的内容和结果用什么来记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