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补天倾 » 第十一章 了解修真

第十一章 了解修真

    慵懒的月光洒在归心山上,一阵微风吹来,桃林里的花瓣纷纷如雨落,地面上的杂草顺着风轻轻颤动。

    万籁寂静,静谧的气氛笼罩了整座归心山。

    “当,当,当!”

    不远处一个小山洞里传来的敲击声打破了这种氛围。

    余小洋费力地举着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铁锤,用尽力气捶打着面前的大门接口。

    赵归心是个嘴硬心软的师父,当余小洋进到他的炼器室后,才发现,炼器室里竟然有很多修真者用不到的东西。

    比如一口铁锅,一些蔬菜饭食,还有些凡人才会用到的铁质器具。

    他来来回回几趟,把这些东西都搬回了他的小洞府,反正都说了随便用。

    之后歇了会儿,用火和铁锹将他的小厨房收拾了一下,把铁锅安在厨房。

    又去到外边捡了点木柴,做起了他到斗魔宗后的第一顿饭,因为没有什么调料,这顿饭做得没滋没味的。

    余小洋草草填饱了肚子,计算了一下等会儿的工作,就无奈地起身拿起铁锤开始了整理洞府的大业。

    虽说大门是由羽铜做的比较轻巧,但一是因为余小洋还是个不大的小孩子,二是架不住门大啊。

    幸亏余小洋不只是异世界学龄前孩童,还是地球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在网之鱼,并没把初中的物理知识还给老师。

    他先是做了一个滑轮,由于要挂到山壁上,他又费劲辛苦的做了几个木头凳子,等到这些活忙完,天就已经彻底的黑了下来。

    没有照明工具的他只能放下手中的活,把一扇大门立起来先挡住了山洞,然后又将辛苦晾干的杂草铺在了卧室的地面上,穿着外套直接躺了上去。

    可能是因为白天的确非常劳累,很快余小洋就进入梦乡。

    另一处洞府里,赵归心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一直分出了一些精神照看着余小洋。

    此时他面带笑意地看了眼余小洋的方向,又闭上了眼睛修炼起来。

    。。。。。。

    “呼,终于是弄得差不多了。”

    余小洋傻笑着擦了擦头上的汗,在这几天里,他不只把各个房间的门安好,还做了个简易的小床,除此之外还做了个小桌子和几个架子。

    “这下,能去找师父了吧。”

    余小洋把手头的东西放好,走出了“斜月三星洞”。

    没错,余小洋耗费了许多功夫,在洞府上刻下了“斜月三星洞”五个大字。

    这!以后就是他的洞府名了!

    菩提在上!万事顺遂!

    余小洋去旁边的小河边,洗了一下脸。

    小河流经他洞府的后面,里边有些鱼、虾之类的。

    可能由于长时间没有人捕杀吧,河里的鱼、虾都呆呆的,见了人也不会躲,余小洋在这几天补充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就是它们了。

    洗完脸之后,余小洋简单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向归心小筑走去。

    “师父,在吗?”余小洋敲了几下门。

    “嗯,真色进来吧。”门内传来赵归心的声音。

    余小洋听到后推开了门,门内一如既往的陈设,而赵归心此时正坐在客厅里雕刻着一块木头。

    他头也没抬地问:“洞府都弄好了?”

    “是师父,徒儿已经全部弄好了,是不是可以开始修行了。”余小洋回答道。

    赵归心放下手中的木头和刻刀,抬起头看着余小洋,说道:“不急,你的令牌已经做好了,部里让我去取,你趁着这个时间先把这本书看完。为师回来会考你的。”

    赵归心把他右手边的一本书递给了他,余小洋拿过书来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修真基础知识》。

    “这是修真界的理论大师编著的修真启蒙书,能够帮你简单的了解什么是修真。仔细看,不许偷懒,为师去去就回。”说完,赵归心就起身走出了洞府。

    余小洋翻开自己的手中的书,书不是很厚,毕竟只是一本启蒙书,只是为了让人更直观地了解什么是修真。

    但很快他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这本书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修真的历史、发展以及原理。

    书上说:

    在大约一万多年以前,人类是不知道怎么修行的,人类只是靠野蛮的体魄与各种敌人争食物、争资源。

    但渐渐地,人类中出现了巫师这个职业,他们发现自己能够很粗浅的运用灵气,他们也被后世称为第一代修真者。

    后来随着人们对自身的探究以及对灵气的认识更加全面与系统,巫师这种纯粹的靠偶然和天赋的修行者就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修士团体。

    他们进行了组织化,系统化的对灵气的开发,也使人类在这个世界生存的越来越好。

    但修士的第一次全面性突破却不是由修士自身引起的,而是人类在开拓大陆时,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含有超越当时修士技术水平的修真遗迹。

    人类就凭借着这些遗迹在炼器、炼丹、功法等诸多方面飞跃式前进。

    像太一宗就是那时建立,据说他们占据了一个庞大的遗迹,这也使得太一宗成为了九州大陆的第一势力。

    这也是为什么九州大陆的传说中,是有一批仙人来教导修真的由来。

    因为修真大爆发的基础就是这些远超时代的遗迹引领的,传说嘛,总会有所偏离的。

    和太一宗一样,许多的老牌势力也都是因为霸占着这些遗迹而超然于世俗。

    斗魔宗也一样,在一万两千年前,乱魔道人遇到了一座古宫殿,他从中获取了非常多的超越时代的修真知识,他也据此建立了斗魔宗。

    并且在经过了诸多贪婪之人的攻击后,将斗魔宗顽强的战斗作风展现给世人,使斗魔宗成为了九州大陆六大宗门之一。

    而修真,根据书中所说,就是不断补完,进步的过程。

    修真总共分为淬体、练气、筑基、丹境、元婴、补完、归一、渡劫、大乘这些大境界。

    除此之外,从丹境开始,每个小境界都会因人而异有相应的劫难,就像丹境就还有假丹、金丹、碎丹三个小境界,类似元婴还有婴体、婴灵、灵婴三个小境界,等等。

    每个劫难渡过了就会上升一个境界,失败了则会使身体或者灵魂等受损,需要调养好久,当这一切都完成后就会迎来渡劫期。

    和那些小境界不同,渡劫期直接分为七重,每重有七道劫难。

    失败了则有两种下场,一是运气好的话能够兵解,只剩元神,并且还能找到合适的躯壳进行夺舍,重新修炼。

    运气不好的话就灰飞烟灭,渣都不剩,消失在天地间。

    余小洋还通过这本书了解了灵根。

    类比一下,灵根相当于大豆的根瘤菌,只不过不是和修士共生而是和修士是一体的。

    有了灵根,修士就能够吸取并转换天地间的灵气,而不同属性的灵根也会使修士吸收不同属性的灵气。

    当然不是说普通人就没有灵根,这个世界的任何人体内都是有灵根存在,只不过修行的话是看灵根配比的。

    因为人类自五行中诞生,死后又归于五行,所以每个人都具有五行属性的灵根,可能有变异的存在,但还是在五行内。

    普通人的灵根,五行属性相互交融在一起,相互影响严重。

    这样修炼的时候根本没办法有效率的选择性吸收需要的灵气,而是只能一股脑的全部吸收,相互影响中基本没办法留存。

    修士则是与之相反,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任何人都可以修行,但是普通人的努力是事百倍功一半。

    另外,这里虽然看似民众科技基本可以相比于地球的古代时期,但修士的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过地球。

    造成这种结果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修士的科技是伟力归于一身的科技,他们无法将这种科技下放在民众上。

    而由于这个世界的最高统治阶级,也就是修士,不需要民众发展科技来进行反馈,这就使得这个世界底层的发展始终处于停滞的状态。

    只不过这里还出现了一个问题,按照余小洋这半年的经历来说,这里有白天黑夜,有四季变化,那么可能也是个星球。

    按照现在修士的水平来说,完全可以进行星外探索,但为什么没人去做呢?

    这本书里也给了解释,曾经有许多人,自身或者借助法宝不断升空。

    但是在升空到一定高度后,会进入一个迟滞区,速度会被强行放慢,最终撞到一个透明的罩子上。

    古往今来的修士用尽一切手段也打不破这个罩子,最后就变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事。

    每个到了大乘期的修士都会到罩子那里试试手,再做好准备进入仙界。

    “有意思!”余小洋喃喃道,这个世界果然好多秘密。

    “他娘的!感觉自己燃起来了!”

    逐渐发生变化的余小洋向往这种秘密,向往永不停止的冒险!

    看了看门外,赵归心还没有回来,天色还早,余小洋决定将这本书看完再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