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须弥空间之缘 » 第二章清河帮

第二章清河帮

    那名相貌消瘦,脸庞黝黑的中年男子狠狠的抓起桌上的一块羊骨肉,咬了一口。

    道”那是必然的,早在县城的时候我就发现这帮人像通缉的匪徒,那时候魁爷我就在这帮匪徒上撒了“七日追里香”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可是方圆百里大帮派清河帮的特制的追踪散,中年官差捻了捻手指头,只要撒上那么一点。

    嘿“这七日之内不管这帮匪徒逃到哪里,魁爷我都能给他揪出来,不过这东西可不好得到,要不是魁爷我和清河帮分堂的制药堂的堂主张大善人是亲戚,我也弄不来这个。”

    众官差纷纷露出惊容,发出一阵惊呼“什么张大善人和魁爷您是亲戚?”

    虽然他们早就从他们的头口中,远不止听过数百次。早就腻的反胃了。但为了讨他们的头欢心。还是次次露出一副动容的样子。

    算起来,这制药堂在西河县可是大名鼎鼎。谁没听说过制药堂的大名。这制药堂是是方圆百里大帮清河帮的一个总舵分堂,他的主要作用就是鉴定药材,制作药材和收集药材。这制药堂在西河县有良田数千顷。店铺门面数十间。学徒和弟子加起来就有数千人。是西河县城的第一大势力。

    这张大善人原名张铁龙早些年在江湖上也是凶命赫赫威名极盛,在这西河县城县城凶名极盛。在后来金盆洗手,洗手上岸,不在掺和江湖上的事了。

    后来在人引荐下加入清河帮的门下,成为了清河帮分堂制药堂的堂主。这制药堂明面上专门负责给清河河帮众弟子帮提供治疗伤病的药品。但其实私底下还负责给清河帮的高层提供增强内力的丹药,和调息走火入魔的药丹,这些只有清河帮的高层极少数人知道。这些年凭着这制药堂。在江湖上博得了个张大善人的名号,在后来成为西河县城的首富豪强和西河县城的县老爷也是平辈相交。

    在这西河县城里不知道这位爷底细称他为张大善人,知道底细的都暗地里骂他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连拼命搜刮民脂民膏的县太爷都比上他的一半。

    众人也是心里想想,每人敢叨念出来。

    这制药堂在县城的地位,可不是他们这些整天在县衙累死累活的小官差能比的,不要说张大善人了。就算是制药堂里随便出来个高级点的学徒,也能颐指气使的使唤他们。

    见张官差的酒喝完了,一名官差赶紧的把酒坛拿起来给张官差满上。到酒的功夫娴熟无比。

    道“魁爷我听说咱们县城的制药堂要收一批9岁到12岁的年轻弟子,魁爷你能给我说下制药堂里的情况吗,好让我家不成器的儿子进去有个营生不是,小弟一家绝不敢忘魁爷您的大恩?”

    一听到这里大家都屏住的了呼吸,大家伙看着这位张官差他们的头,想听听怎么说,毕竟谁家没个亲戚侄子什么的,能让自家的子侄在西河县城的堂口下找个好营生谁不想啊。”

    听到这里藏在凉棚一侧乱草从中的李墨,不禁呼吸急促了起来,他隐隐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所以用力探出半个脑袋好让自己听个清楚。看看官差怎么说。

    中年官差整喝着酒,不得不把酒碗放下说道“这制药堂确实最近是要在县城收一批年龄大约9岁到十二岁的采药童子,可是采药童子不是什么好活计啊。”

    说到这里面露难色,欲言又止却是不肯说了。

    虽说魁爷整天炫耀他和县城张大善人的那层关系。但是提到制药堂的事情,他就闭嘴不提,一字不说,显然忌讳很深。

    众人急了,怎么偏偏说到一半就不说了呢,平常也就罢了,但这制药堂要收采药童子却有其实呀。这种事情可不是天天就有的,要是错过了,等下次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众人轮番上前给魁爷敬酒端肉,讨好魁爷,一碗一碗的酒肉端上来,渐渐魁爷也招架不住了,禁不住大家劝道“也罢,咱们兄弟相识一场,今天我就给大家伙说道说到,别怪我没有提醒大家伙。这制药堂里也是有分别的,这制药堂总共有三个堂口,分别为执法堂,内堂和外堂,如果是天资聪慧,资质过人,经过大总管检查根骨后方可直接拜入堂主,或者长老门下,不用管帮里的任何杂事杂物。待武功大成后,可直接加入执法堂,平时负责维护制药堂里秩序,还有和敌对帮派的斗争,有门路就可以进内堂,也是是极好的,内堂弟子平常负责鉴药。制药,晒药,照管店铺,外堂可就凶险了,外堂的采药童子,要去人迹罕至的深山、林间、险峰、野外采药,寻药,往往凶险异常。,如果说大家有门路,有钱财就可以托关系进内门,那可就舒服了,又清闲,又能坐着拿钱,重要是堂内的地位可不是外堂弟子能比的,没门路可就惨了,进了外堂可就危险,啧啧往往十个人能活下二三人就极为不易。”

    “这制药堂是三山郡内第六江湖帮派清河帮的一个堂口,大帮派规矩多帮规严厉,很多帮里的内幕消息普通人是根本探听不到了。如果说兄弟们家的儿子侄子们想加入这制药堂的话,就想办法进内堂。绝不要去外堂。如果说不知深浅,贸然加入制药堂外堂,那和送死是没有区别。

    众人听了心中所想,知道这制药堂的规矩那不就好办起来了。

    至于这门路,众官差心思也活络起来了,打算这趟差事做完后,回县城就好好托一托关系找一找门路。当然就算是熟人认识,没有这银子通门路,谁会管你这事。这方面有些难了。说起来他们这些人是县衙最底层的官差,差事平常也捞不了多少油水。这接下来,有银子的官差就可以回去动动脑筋了,把子侄送到内堂落个好差事。这没有银子的官差,也有的狠狠心把自家侄子给送进制药堂外堂的。不是说十个人中还能活二到三个人吗,这到时候万一活下去,成为这制药堂外堂的弟子,也是比他们这些跑腿的官差强的。至于这能不能活不下来那可就怪不得不得自己了。如果侥幸能活下去肯定不能忘了自己的好,到时候制药帮里有个人照顾,就不就用整天累死累活跑差事,可以过上舒坦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