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蝉游录 » 第一章小城故事

第一章小城故事

    西方偏远小城,初夏绵雨无风。

    运城不大,地处偏僻,像是在大山中唯一的村落。

    运城虽小,也分东西南北城。城东有座城门,城西有片木篱笆,城南有堵破墙,城北的地界无门无墙无篱笆……只有一座山。尽管与外界交流甚少,运城人们却很满足此刻的安平喜乐。

    初夏已至,这里依然残存着春天绵雨潮湿味道,道路太过泥泞,泥坑浑水洼,根本踩不出清晰的脚印,唯有几道较深的车辙明显。

    城里唯一的一条青石路从城东门口铺到城西,贯穿整座城。路的两旁便是城中最好的地段。

    清风客栈在这一条青石路边上,是运城唯一的一家客栈。

    说是客栈,平日里城中的人把其当做茶楼,住宿的人甚少,偶尔有一两人也都是路经此地天色不早只能寻找落脚之处的外地游人……生意自然也不好。运城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客栈不久便会倒闭,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客栈还是那个客栈。

    窗外细雨,今天的清风客栈较于往日显得格外热闹,阵阵喝彩声不断从客栈飘出与雨水声混为一块。

    今天确实热闹,客栈一楼位子满座甚至有一部分人从家里扛着板凳过来蹭坐,以往五年来就今天客人最多。

    大多数人是来蹭故事听的,王老板早就预料到这情况,昨天就吩咐把上上下下打扫一遍,只是看来今晚还要清理到半夜。

    店小二刘小蝉拿出一小段麻布擦了擦额头和脸上的汗水如是想到,手上加茶水、添油炸花生米的动作依旧娴熟。

    “知了,这里加一碟炸花生!”

    “好嘞!”有客人呼喊,刘小蝉马上去厨房拿一碟早已经炸好的花生米,提起刚放下的茶壶招呼客人。

    客人大多是运城本地人,大家相互熟识,刘小蝉从五岁开始就在清风客栈当小帮工,当时某个小孩说“刘小蝉”这个名字太娘们,就起了个“知了”的外号,久而久之大家就都这么喊了。

    添茶倒水端菜伺候了一拨客人后有一会儿喘气时间,刘小蝉从袖口的小口袋处拿出麻布擦了下脸上的汗,再次沉浸在精彩绝伦的故事中。

    故事说的是一头妖虎闯进一个安详平和小村庄,叼走一名正在砍柴的村民后隐匿在小树林中。其他的村民根据足迹判断是遭受寻常猛兽攻击,十余人便结伴到林中猎杀猛兽,未寻得其踪迹安然退出。

    只是其中一人在三天后突然变得浑浑噩噩猛然冲进小树林后便消失,此后三天又一人消失在树林中,村民终于被莫大的恐慌所笼罩,更有激进者扬言烧掉小树林。

    这时候一位身着破落衣衫的道人赶到村子安抚人心,单独向村子铁匠透露此为澜尾紫睛妖虎作祟,并拿出一块玄铁求其帮忙打造一把镇妖斧,只要断了澜尾便成瞎猫,铁匠欣然允之。

    张先生手持一本崭新的书籍,眼睛却也不看,绘声绘色的故事让人如痴如醉。

    “知了,二楼上菜。”厨房里传出声音。

    刚刚歇口气着迷在故事中的刘小蝉马上动身:“好嘞!”

    今天客栈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有讲故事的张先生、落座二楼的韩家老爷这样的客人,他们五年后的今天重返运城。

    张先生是运城公认最有学识的人,特别是以那描绘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而出名,只是五年前跟随韩老爷离开运城。

    韩老爷则是运城一手掌数得过来的富贵人家,韩家名声很好,这都是韩老爷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有表率在前韩家子孙在做事待人也可圈可点。

    客栈二楼有两间客房以及对应两张相隔较远的桌子,坐在桌子上是可以看到一楼中间张先生说书的小高台位置,算是绝佳听书的地方。此时只有一桌有客人,另外一桌是一堆小孩靠着围栏安静听着故事。

    “当年靠在围栏听故事的小孩,五年时间,小孩就长成结实小伙了。”二楼的客人感叹。

    刘小蝉上完菜后站在一旁笑着回应:“韩老爷,您还是一如既往的年轻。”

    韩老爷笑骂道:“几个娃子中最老实的都变滑头了,人怎么可能一直不变。”

    这一桌上的其他几位也跟着笑起来。

    刘小蝉下楼前,嘱咐靠在栏杆上的小孩注意安全,二楼上完菜有一点时间听故事,正好说到最精彩,他最喜欢的情节。

    “铁匠自告奋勇当了诱饵跑进小树林,道人悄然跟上。心头打鼓的铁匠来到树林深处内心马上得到道人的提醒,急忙向右翻滚躲避,随后他只看到两道快到模糊不清的线条在激烈碰撞,仅仅几个眨眼的功夫,一条成年人大腿般粗大的澜尾掉落在一旁,澜尾紫睛妖虎终于显现,这是比一般猛虎大上好几倍的妖虎!此时此刻它紫色眼眸逐渐黯淡……”

    张先生品了品热茶轻咳了几声,继续道:“打铁的汉子趁着这个时机赶紧爬了起来,直接跳到妖虎的背上,有骑马骑牛骑驴的,好家伙居然骑了一头巨型猛虎!汉子一只手紧紧撕扯住老虎的皮肉,另一只手对着老虎的头猛地打去,并且大喊着‘大虫子!今天你爷爷我骑在了你的头上,马上就送你这祸害去见阎王!’……”

    刘小蝉非常喜欢这个铁匠打妖虎的故事,他能把所有情节详细的讲出来,只是讲的跟张先生说出来的感觉就像没有调味料的水煮萝卜和鲜香四溢的猪骨头炖萝卜之间的差别。所以时隔五年亲耳听到这故事内心激动不已。

    喝彩声响起故事已经讲到尾声,张先生抱拳,“故事就讲到这里了,谢谢运城的父老乡亲依旧这么捧张某人的场。”

    众人大笑回应客气,大多数人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都坐在椅子上捋捋气。

    刘小蝉也是如此,只是故事一完也将是最忙碌的时候,赶紧站起身满足客人的需求,一圈下来又是满头大汗。

    这时候一楼角落处一位老人叫唤刘小蝉帮忙收拾一下桌子,并再添一碗茶。

    在一旁的十一、二岁小女孩突然尖叫道:“不准用那块抹布擦桌子!擦了汗又擦桌子脏不脏!”

    正准备动手的刘小蝉愣了愣,他这段挂在胸前的破布原本就是擦桌子的,袖口中有条小碎布才是擦汗的,况且小姑娘怎么回事?难道自己的脸比桌子还脏?

    “小伙子,那位故事说得极好的张先生是什么时候离开运城的?”待收拾好桌子,老人温和地问道。

    一老一少是外地客人,昨晚来客栈住宿。运城的人们对于外地客人肯定好奇,只不过今天的焦点是张先生和韩家老爷,这两位普通的客人自然就被忽视了。

    刘小蝉自然认为眼前的老人被故事吸引进而要了解张先生本人,一脸笑容回答运城人皆尽知的事情。

    “客官,张先生是元武十年离开的,那时候也下着绵雨。”

    “那有五年了”老人微笑着说道,“倒让我这老头子赶个巧碰上了。”

    刘小蝉满脸笑容,有人喜欢听张先生讲故事他就高兴。随后拿来茶水和碗给这两位外地客人倒茶,老人又开始搭话。

    “故事很韵味,茶水也别有一番滋味。”老人笑着问道,“小伙子,你叫知了?”

    刘小蝉客气地回答:“其实是叫刘小蝉,知了是小时候玩伴起的外号。”

    “倒也贴切。”老人看了看刘小蝉额头上的汗水,指了指坐在一旁不耐烦的小姑娘说道,“需要帮忙吗?我这丫头可以帮你。”

    刘小蝉愣了愣明白过来,带着感激拒绝了老人的好意:“嗨!这就是我的活,哪能让客人帮忙!”

    老人笑着不再说什么。

    刘小蝉去招待其他客人,后面老人结账的时候,给了一文赏钱,心中非常感谢这位外地的老人。

    老人被小女孩搀扶着离开客栈,其实能看出是小女孩不喜欢吵闹的环境,拉着老人走。

    故事讲完,韩老爷下楼讲了许多客气的话后向大家赔罪告辞,说是需要回宅子整理物件,大多数客人表示客气尽管回去便是。

    ……

    张先生和韩老爷早早离开客栈,直到傍晚时分人才散去,刘小蝉和厨子开始清理客栈,今天场面很乱,客栈老板和老板娘又被邀请到韩府,两人要费大功夫整理。

    刘小蝉坐在放满碗碟的水盆前,估摸了一下天色,然后一边洗碗一边背诵: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

    毋持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姿杀生禽。

    ……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

    刘小蝉背诵一遍水盆还有一半的碗碟,手上洗碗的速度加快。

    一个中年人挑着担子来到清风客栈门前,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意。

    厨子看到中年人,朝着厨房喊道:“知了啊,你爹来了。”

    刘小蝉一听马上跑出去,搬出凳子,端出不再温热的茶水,笑着说道;“爹喝杯茶等一会,老板去韩府了。”

    听家里人提到过正在与客栈老板进行一笔大买卖,今天就是交易日。

    中年人唤作刘老二,没有应答,只是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甚至有些癫狂。

    刘小蝉顿时愣住,高兴是应该的,但是他的父亲的笑容太过扭曲,像中途加多水化开的面团,很糊。

    “爹,没事吧?”刘小蝉心中极度不安,此时的刘老二如同被澜尾紫睛虎施了妖法!

    “很,好!”仅仅是两个音节,竟是如此嘶哑,阴寒,刘小蝉直接定在原地,无数疑问在心头冒出。

    “这是自己的父亲吗?!”

    下一刻与刘老二眼神直接对视那一刻,刘小蝉看到两团诡异浓雾在双眸中翻腾。

    “这是什么东西?!”他内心惊呼,此时完全不能动弹。

    “绝,好,身,躯。”刘老二嗜血般狂笑之时黑雾从双眸中迸出。

    刘小蝉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黑雾吞噬,感觉一片冰凉。

    黑雾中隐约传来狂笑声,只是过了片刻转变成极度惊恐声……然后一片金光吞噬黑雾。

    ……

    “小伙子?知了?刘小蝉?”一个温和地声音响起三次。

    谁在叫我?刘小蝉用力睁开了双眼,迷茫看着眼前。

    是清风客栈,张先生还在描绘精彩的故事,眼前是老人和小姑娘的两位外地客人。

    老人指了指桌面提醒道:“茶已经洒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