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明末不留遗憾 » 第188章 南京之战(5)

第188章 南京之战(5)

    作为一支商队,林郁豹一行的成绩很一般,刨去一路上的开支,偿还了贷款之后,投资者们的分红少得可怜,浙江、广东官府以及沈廷扬个人的投资根本没有分红。但是在外交上,这次访问日本还是成功的,林郁豹拜见了德川家光,并递交了李定国的书信。因为是大明的征虏大将军与日本的征夷大将军两个幕府之间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李定国与德川家光之间的个人交流,所以免去了很多“议礼”的麻烦事。

    李定国入主中枢之后,着意了解周边邻国情况,但是官方的记载实在是少得可怜,单是阅读这些材料,连日本的政治体制都搞不清楚,还是靠郑森的描述才补全了情报。对于日本,李定国自然不会抱什么期望,只是希望保持外部环境的稳定,只要东南沿海与朝鲜不受到日本的攻击,就是上上大吉。所以此次访问的目标就是修复因万历朝鲜战争而破裂的两国关系,恢复正常的邦交和贸易。

    德川家光的态度其实也差不多,德川幕府之所以选择锁国,就是因为他们最大的威胁在国内,在于自己的大名、武士、百姓。对于周边国家,尤其是明国和朝鲜,他也希望以和睦为主。现在中国的局面还不明朗,他并不想过早地表态。

    德川家光会见林郁豹时用了两个翻译,林郁豹的翻译把他的粤语翻译成闽南话,德川家光的翻译把闽南话翻译成日语。四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在翻译中出了问题,那就会变成国际冲突,两个翻译都竭尽全力地用最恭谨客气的语言来表达,反正能听懂的人不会见怪,会见怪的人也听不懂。

    德川家光首先表示,今年发生在朝鲜的海贼劫掠事件与日本毫无关系,是一群来路不明的“南蛮海贼”所为。林郁豹当然相信,因为这事就是他们明军水师干的。双方进行了友好而亲切的交流,德川家光将军对大明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坚定不移地支持大明军民正义的抵抗运动。德川将军表示,明日两国是上千年的友好邻邦,不要因为前朝的一些不和睦而影响两国邦交,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双方展开进一步的深入交流。

    双方客气地互相吹捧了一番,最终达成了一个简单的协议,日本幕府同意明朝官方的船只来平户贸易,具体细节当然不会由将军来定,要和下面的奉行详谈。德川家光还提出,两国同沐儒学、佛法教化,双方的学者、僧侣应该多往来,他的堂弟德川光国是一个很有造诣的年轻汉学家,很希望能得到唐国学者高僧的指教。原本明朝方面在筹备恢复对日邦交时就有派遣浙江著名学者朱之瑜和福建禅宗高僧隐元大师访日的打算,不过那要等到先跑几次商船,航线成熟之后。

    总体来说,现在的大明虽然还流传着各种倭寇的传说,但是对于日本人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恶感,倭寇横行的时代已经是几代人以前的事了,何况那些袭击也不是当时的足利幕府发动的,至多有一些地方诸侯参与。半个世纪前发动万历朝鲜战争的丰臣政权早已被德川家消灭,这些事情都可以翻篇了。虽然李定国在了解了德川家康的发迹史之后,对他欺负孤儿寡母的行为十分鄙视,那也都无关紧要了。德川家光现在这个不疼不痒的态度,至少说明东南沿海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倭寇袭击,这就已经足够了。与此同时,李定国还担心日本会和清朝有往来,清朝的船只可以通过朝鲜航线前往日本,而且他们对进口日本铜也有很大的需求。不过李定国是多虑了,在另一时空,清朝由于迁界禁海政策,要到康熙中期郑氏降清之后才有大量船只前往长崎贸易,本时空他们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但是对郑芝龙来说,这次林郁豹访问日本的性质极其恶劣。在广东,刘希尧的七口通商已经损害了郑家的利益,从东印度公司内部买到的消息称,公司高层现在希望和刘希尧签订一个条约。刘希尧现在打算调停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冲突,虽然欧洲那场打了近三十年的大战还没有结束,荷兰与葡萄牙依然是公开敌对的状态,但是刘希尧提出,在别的地方,他们爱怎么打随意,在马六甲海峡以东的华人海商传统活动范围,不希望发生战争,尤其是澳门,属于明朝国土,决不允许荷兰人攻击,荷兰人也不准再拦截前往马尼拉的中国船只,广东官府可以用行政手段限制对前往马尼拉的商船的审批。荷兰人现在有计划通过达成这个停战协议,换取自由进出中国港口,甚至在广州、宁波设立商馆的权利。东印度公司认为,如果中国继续保持这种对外开放的政策,前往巴达维亚的广东船只一定会越来越多,那么封锁马尼拉也不那么重要了。第二次诺德林根战役之后,哈布斯堡家族需要和平结束战争的苗头已经很明显了,荷兰的独立战争即将赢得彻底的胜利,和西班牙恐怕很快就会和谈,到那时,阿姆斯特丹的政客们对于公司在东南亚继续与西班牙敌对的做法肯定会有指责。既然如此,还不如以此来换取和广东官府的友好关系。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还仅仅是一个意向,双方还有很多问题谈不拢。比如说刘希尧觉得不满意的是,葡萄牙人出兵参与抗清了,大明保护他们在澳门的生意自然没问题,可是西班牙人凭什么白捡便宜?他让澳门耶稣会的教士去联系马尼拉方面,看看能不能让西班牙人也参与到这个体系中来,至少签署一个保障马尼拉华人权利的保证书,承诺不会再发生万历三十一年和崇祯十二年这样的大屠杀。以西班牙人的办事效率,一两年之内都未必会有答复。还有英国东印度公司,他们在十年前试图和明朝通商,结果不仅没成功,还和广东官府发生了一场冲突,现在听说广东的中国官员换人了,他们又派了使节过来。刘希尧对于多来几个国家的商人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竭力想把英国人踢出游戏。更何况,刘希尧本人对于海贸问题就是个大外行,现在还跑到江南打仗去了,陈奇策又去了舟山,荷兰人派来的代表在广州天天和接待的官吏一起吃吃喝喝,想谈判都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