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苍墨剑华录 » 第七十九章 风高月夜

第七十九章 风高月夜

    天色将晚,古木参天。

    林道中,一行身着水绿衣衫的女子身影显现。

    “……所以到最后,老板娘拿给我这个。”有一女子正说道,从腰间取下一物,举到身前。那原是一块翠绿玉佩,吊着一截红穗,晶莹剔透,十分华美。

    旁边就有些许言论声起,称赞好物,难得一见。

    走在最前的玉铃音回身说道:“我们此行原有该办之事,怎可将心思放于别处,若让门主知晓了去,不怕惹得责罚。”

    那持玉女子道:“倘若真有责罚,师姐作证,我却也并没有耽误事情,再说要指望下次出门,不知是何年月。”

    玉铃音道:“所幸一切顺利,若不然,可没人敢替你担当。”

    那女子将玉佩收好,脸露一笑道:“托赖诸位师姊之福,眼下只等回到我们‘翠烟门’了。”

    玉铃音也不禁面色一展,目光朝前方望去,略微点头道:“如今那件事已办妥,本该回复师门,若非在那‘天墨山’耽搁,原本还能早些时日。”

    那女子稍微思虑,道:“要说这个,当日那情形,就不知他们天墨门后来是如何处置?我们也没在那里停留多久。”

    玉铃音道:“别派要如何处理事务,旁人如何操心得上,我们自己门中的事情办完就正该踏上回程,怎能再无谓耽搁。当日听闻他们‘天墨门’中或逢变故,姐妹们又是恰巧途径天墨山下,顺道拜会一面,属是顾及昔年同道之情,至于后续如何,别派门户之争,外人难能置喙,已是多留无益。”

    那女子道:“可惜咱们顾念同道之情,别人却未必这么想……”

    玉铃音闻声看来一眼,那女子也就不再如何继续说道,一时没有下文。

    林道中逐渐暗淡,高大的古木遮掩,比外面的天晚得更早些。宽阔的道上,前后皆不见人影,只有众翠烟门女子的脚步声,独自回荡。

    不多时,就在天色明暗参半,堪堪临近薄暮时分,众翠烟门女子行至一处三岔路,在那另外一条岔路上,一尊方鼎横立路中,旁边正站有一人,身披黑色长袍,悄然而立。

    “阁下是什么人?”

    众翠烟门女子驻足原地,玉铃音开口一声,问道。那一人一鼎正处路中,极是显眼,但由于位处别的岔路,若非走到岔路口,难能发现。加上也不知对方是否有意隐匿气息,众翠烟门弟子直至走到跟前这才发觉,皆是心头暗自一惊。

    那人一时不答,仍旧立于鼎旁,周身裹于一件黑袍,从身形看来似乎也是女子。青铜所铸的一尊重鼎,方口高耳,鼎身刻有某种古朴纹路,似兽非兽,如魑魅魍魉,鼎身之下,四支鼎脚深深陷入路面。

    “路人。”

    在众翠烟门女子向那一尊方鼎打量的间隙,那黑袍女子突然开口说道一声,话音颇显清冷。

    玉铃音微皱眉头道:“天色已晚,林深僻静,姑娘何以孤身处于此地?”

    黑袍女子道:“只是行路中,恰遇天黑,大概白日里没算策好,也是难料。”

    玉铃音朝那方鼎看去一眼,道:“这是你所携之物?”

    黑袍女子道:“没错。”

    玉铃音道:“萍水相逢,若有所需,可助绵薄之力。”

    黑袍女子肩头微动,黑色的袖袍底下伸出一只雪白的手,轻抚在鼎口,淡然声色道:“感谢好意,但也不需劳驾费心,再说恐怕我们也不是同路。”

    眼见对方无意求助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郊野孤寂之地,那一人一鼎虽属怪异,但平白无故,也不好再多作过问。玉铃音稍经思量,说道:“如此,那姑娘就请便吧,我们几人还要赶路,就此别过!”言罢,同一众翠烟门女子继续沿路而去。

    黑袍女子默然以对,也没如何动作,径自立于原地,待众翠烟门女子走过,将手缓缓收回,随着一角袖袍在鼎口某处边缘抚过,原先存在于那里的一丝暗红已然没了痕迹。

    “等等,”已经与众翠烟门女子走出一截的玉铃音突然一声,回头道,“莫非,你是‘天墨门’的人?”

    黑袍女子稍微侧身,向主道面朝过去,身后正自背负一物,周身为一层黑雾包裹,萦绕涌动有如活物。

    “前面有人家,我们去问问。”

    杨瑛目光平望,转头过来说道。众人循声看去,不远处草屋三两间,果然正有人家。

    脚下稍紧,众人来到屋外的篱笆前,小院内外不见有人,只在院门外正对的一棵树上,有一个老者正在收获的身影。三人中,杨瑛朝前走到树下,向那老者问道:“老人家,天色已晚,我们正在找地歇脚,请问前面哪里有可以住宿的地方?”

    那老者停下手头的活,气喘喘地道:“啊?你说什么?”

    杨瑛喊道:“我们路过这里,请问前边有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

    那老者道:“你们在找什么?”

    杨瑛道:“客栈!就是能吃饭喝水,能住宿的地方!”

    那老者顿一顿,念念而道:“你们要饭和水啊?”

    杨瑛笑道:“是啊,老人家若是熟悉前方地界,还望告知!”

    仿佛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那老者也不再说道什么,从树上慢慢下来,将手头的一根竿子放好,走过来向众人道:“那你们先等一下。”

    杨瑛应道一声:“老人家请便。”

    那老者说完,朝众人点点头,走进小院,在屋子背后绕半圈,手里提上一个木桶,进入一间柴火屋,之后便许久不见动静。杨瑛道:“不知老人家进屋去找什么,我们只是问一下路而已。”

    这时姜雪灵忽然说道:“我觉得可能是给我打水去了。”

    杨瑛颇有些哭笑不得道:“我只是打听前方有没有歇脚的地方,可没说要在这里打扰啊,老人家大概是误会了,要不我再去给他说一说。”

    姜雪灵道:“别了吧,我看他好像听不太真切的样子,还是等他出来了,我们就告辞吧。”

    “也好。”杨瑛笑一笑,转头又向柳月亭道,“柳师弟,那我们就等一等吧!”

    柳月亭稍微颔首应承,也不言语,转头去看向院门外的那一棵树。稍有片刻,姜雪灵的声音跟着说道:“咦?那个好像就是我们之前买的?”

    杨瑛顺她二人的目光看去,见那树生得十分高大,枝叶繁茂,横展如盖,仔细看来,茂密的枝叶间结有一簇簇不太起眼的青黄小果,便即是众人先前在一处村庄里买的那种。

    “南酸枣,”杨瑛点点头道,“在这中州一带算常见,姐妹吃得还惯吗?”

    姜雪灵提一提手中的袋子,脸露一笑道:“酸酸甜甜,别有滋味,恐怕就是采收有些不便。”旋即望向那小院,一会儿功夫,却见那柴火屋顶已然漂浮起一层青烟,门中传出灶火燃烧的啪啪声响,不禁又是眉间轻蹙。

    “糟糕,”杨瑛稍显忧急的声音道,“看来老人家当真是误会了!”

    如今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倒也为难。

    “那这样吧,”二人间稍有商议,姜雪灵从身上拿出几枚铜钱,走过去放在院门旁边的一根圆木凳上,“就当饭钱了。”

    姜雪灵做完回来,杨瑛笑迎上去道:“姐妹思虑妥当,老人家辛苦不易,这样一来也不至于亏欠了。”

    “那柳师弟,我们这就走吧!”

    柳月亭眉宇微凝,道:“再等等。”径自走到那南酸枣树前,抬头望上一眼,拔剑出鞘,身子凌空跃起,踏于漫天枝叶间,身形游移,剑刃流光。片刻功夫,他人从枝头下来,树上无数果簇连带着一小截枝丫也开始接连坠地。

    杨瑛与姜雪灵二人对望望,相顾而笑:“柳师弟这招倒是好使——”

    夜幕降临,林子外面不时划起三两阵风,声音自远处隐约而来,化作低沉的呼啸。

    “在我动身来这边之前,我们天墨门中刚有些风波,有一些事情我还未向两位太师叔那边解释清楚。”望向面前的一堆篝火,柳月亭目中映照出明亮光华。不时有微风拂来,焰火轻轻摇曳,他平坐在一段石梗上,口中平静讲述。

    对面两位女子听他讲完,听到他说因为功法的事引起一些门中争执,杨瑛开口说道:“当日情形如何,虽不曾亲眼得见,但不管怎样,相信柳师弟为人,总有清白一日。功法哪有好坏,只有人心分善恶,不管何等功法,皆是取决于使用之人。”说着,朝旁边的姜雪灵看看,微微含笑道,“再说了,柳师弟自出得山门,所作所为,也不见得都是什么坏事。”

    姜雪灵顿一顿,嬉笑嗔怪道:“好好的,你又指我做什么?”

    杨瑛也是笑容难抑,回道:“我哪有指谁,是不是有谁自己想多了?”

    风高月夜,寂寂郊野,一阵笑语声打破了沉静。平望向那火光对面的两位女子,柳月亭亦是不禁略微含笑,但眉宇之间却始终不曾如何舒展,心中浮现过近日种种,低头看向火堆时,嘴角刚泛起的一丝笑意也渐渐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