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活一世,总得留下些什么 » 九 变化

九 变化

    理发店生意也不错,老顾客陆续找来,附近居民渐渐上门。每日店里常坐着三五个顾客,看看电视唠唠嗑,没人抱怨等的时间长。

    晓月趁机劝妈妈再请个小工,帮忙煮饭洗头打打杂,这样妈妈可以休息休息,不用每日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如今收入稳定,袁妈也大方许多,请了附近一位警察的亲戚杨婶来帮工。晓月暗暗点赞,为袁妈的为人处世点赞。有了这一位,附近的地痞流氓都要掂量掂量,不会来随便找茬。

    如今晓月和晓莉各住一间房,袁爸对两个女儿一视同仁。每个房间都是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加书柜,一个衣柜。这些都是实木家具,没上漆,只刷了桐油。这是晓月的意思,漆有毒对身体不好。

    晓莉姐妹俩没有意见,单独一间房,又有配套新家具,她们已经非常满意了。王楠是袁妈的徒弟,如今也单住一间房。她脾气温和,人又勤快,全家人都喜欢她。

    晓月站在理发店里,此时镜子里的女孩一米五左右,梳着马尾,额头双鬓散落的发梢微微卷曲。女孩皮肤微黑但比以前白了一些,眼睛像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大大的忽闪忽闪的,很灵动。

    “呀,晓月越长越漂亮了。”老顾客见了夸奖道。

    晓月不好意思笑了笑,外出晒太阳少了,自然就捂白了些。

    晚上,爸爸用热毛巾给妈妈敷颈肩,揉捏手指,让辛苦一天的肌肉得以放松。

    妈妈身体很差,以前酷热的夏季还要穿上长袖衬衣。现在家里条件好一些,有王楠和杨婶帮忙,袁妈看着倒年轻了几岁。

    今年晓莉读初三,学习比较紧张,寒假也要赶进度。今年本来袁爸不打算继续卖鞭炮,但晓月舍不得这笔进项。

    家里资金比去年充裕,又有经验,有钱干嘛不赚。晓月拿出去年进货和售卖记录,统计各类鞭炮烟花的出货量,分析计算今年的销售计划。

    “现在住得离归一寺较远,还去那儿卖吗?”袁爸问。袁爸实在做不来满脸堆着笑,满口奉承话。他也不想袁妈和晓月太辛苦。至于晓莉,毕业生,不在考虑范围。

    “就两个半天,这钱不要太亏了。”晓莉不知何时跑了过来。“还是我和晓月去卖,就当换换脑,每天学习太辛苦了。”

    于是鞭炮进回来了。不过今年不用在马路上摆摊,直接放在一间未租出去的门面前。晓月坐在门面里学习,顾客来了便起身去接待。

    晓月家的新房位于一个丁字路口,平时人流量挺大,鞭炮生意还不错。袁爸袁妈放了心,如今家里收入不错,他们不想因为卖鞭耽误了晓莉姐妹俩的学习。

    晓月喜欢过年。她喜欢那浓郁的年味,后来年味越来越淡真是可惜。后来的年轻人喜欢过洋节,有专家说他们是崇洋媚外。晓月却不这样认为。许多年轻人只是喜欢那过节的氛围,跟着凑热闹而已。

    有些形式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过年放鞭炮烟花,虽然污染严重,但释放的瞬间带来的喜悦也是无法忽略的。简单的禁止只会让年味越来越淡。

    过年第一项,筹备年货。晓月主动请缨,她在梦中学过中西面点,还考过证书。袁妈本来不同意,不过在晓月死缠乱磨下终于答应让她试一试。

    晓月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却忘了如今不到十一岁的小身板,肩不能杠,手不能提。只好将晓莉拖下水,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后,晓莉终于答应做帮手。

    晓莉暗自好笑,平日里聪明伶俐古灵精怪的妹妹此时却这么轴。哪一年她没帮着爸妈办年货?

    晓月拖着晓莉买米面油等物资。粮店门前,排起了长队。此时粮票还未取消,每家每户都限量供应。

    粮店的营业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很凶。每天板着个脸,总是一副不耐烦的表情,看人从不正眼,多问一句会被哽死。

    晓月却知道,后来粮店改革,这女人承包了粮店。那态度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每天笑容满面,主动和从店前经过的人打招呼。很难想象以前的吊睛眉是同一个人。

    晓月姐妹俩今天买得多,有面粉,糯米,大米,红豆,花生,绿豆,粉条等。姊妹俩特意向街坊借了辆小三轮,一路歪歪扭扭的回家。

    本来宽敞的道路,因两旁摆满了小摊小贩,显得很拥挤。晓莉奋力踩着三轮避让人流,晓月坐在后面护着购买的食材。

    “哎哎哎,撞了就想走?你们这两个小姑娘伢怎么这冒得礼貌?”三轮被扯住,走不了。

    姐妹俩诧异回头,只见一体态肥硕的大妈双手拉三轮车厢,正怒目而视。

    “我们没撞人啊?”姐妹俩莫名其妙。大妈一手拉车,一手指着地上二包厕纸,大声说道:“这就是你们撞下来的,你们赔!”

    晓莉眉毛挑起准备上前理论,晓月拉住姐姐问道:“你这厕纸怎么卖?”“五毛一包。”

    晓月捡起厕纸放在车厢里,从钱包里抽出一元纸币,递给大妈;“那二包我们买了。”

    为了防止再有意外,二人下了车,晓月在前掌握车头,晓莉在后推车,行了近十分钟,方走出这段热闹的集市。

    等回到家,二人已是满头大汗。晓月将红豆,花生,绿豆各取了一些泡水。她准备做红豆包,花生酥,绿豆饼。

    红豆,绿豆泡好后要煮烂,分别捣成泥。分别加上猪油和白糖在锅里翻炒。晓月那细胳膊,拿着锅铲翻炒了几下就酸疼起来,只好请杨婶帮忙。

    杨婶实操,晓月技术指导,二人将红豆馅和绿豆馅准备妥当。晓莉用食指挑起一点馅料放在嘴里尝,眼神一亮“行啊,味道真不赖。”

    “那是当然啦,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晓月毫不客气,自信满满。

    揉面环节还是晓月动嘴杨婶动手。酥油皮做绿豆饼,发面做豆沙包。杨婶擀面晓月来包。一个个刺渭兔子虎头出现在案板上,小巧玲珑,很是可爱。蒸好摊凉后,一个个胖乎乎的豆沙包就做好了。

    前厅排队理发的客人闻着香味,忍不住探头来看。“哎呀,小姑娘真是能干。这做出的包子真好看。”袁妈听到夸奖,也忍不住过来看。

    这些包子个头不大,只有小笼包大小。袁妈高兴,拿了几个给在座的客人每人尝一个。

    “好吃又好看。”

    “吴师傅有福气,生的姑娘水灵又能干。”

    “成绩也好,年年三好学生了。”

    “哎呀,吴师傅以后有的福享受喽。”

    夸奖的话儿如潮水般涌来,袁妈脸上开出了向阳花。豆沙包收好,又煎上了绿豆饼。本来绿豆饼烤来最好,可惜条件简陋没有烤箱。

    忙了一天,都累了。晚餐就煮了八宝粥,两个小菜应付过去。

    晚上,晓月用硬纸壳做了一些盒子,里面铺上油纸。盒面上简笔画了一些插图。装上点心,用细绳打包,很有店铺买来的感觉。

    袁爸今天心情很好,也设计了几种包装。晓莉晓月掩嘴偷笑。

    第二天,二人又做了花生酥,八宝饭。妈妈很会为人处事,左邻右舍房客都送了一些。各家也分别回了一些,家里的品种越发丰富了。秦队长家每样装了点让王楠送去。

    周末,袁爸休息,打算带全家去百货商店买新衣。晓月犹豫了半晌,终于鼓起勇气“爸爸,今年过年的衣服能不能不要红色?”

    袁爸是红色控,每年都是红衣,晓月都穿腻了。“过年就是要红红火火,红色多好看。”袁爸不能理解。

    “可是年年都是红。”晓月嘟起了小嘴。袁爸犹豫了半晌,迟疑道“要不先买件红的,再给你买件其它颜色的?”

    晓月垂下了肩,好吧,有总比没有强。她一点也不喜欢大红。家里的年货越来越丰盛,年味也越来越浓。

    袁爸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不再独自喝闷酒,有时也和晓莉晓月聊天。他时不时吹着口哨,晓月偷偷模仿。可惜袁爸吹出的是欢快的曲调,晓月只能吹出给小儿把尿时的嘘嘘声。

    大年三十,妈妈的理发店也关了门。年货已准备妥当,大扫除也已做完。晓月姊妹俩约上王楠一起去星湖游玩。

    王楠今年二十,已结婚两年。按理过年应回婆家,可她不想回去。两年未生育,婆婆总指桑骂槐说她是不下蛋的鸡。

    农村出嫁的姑娘是不能在娘家过年的,王楠过年无处可去,便留了下来。

    袁爸的两个徒弟前天就回老家了,每人手里都拎了一大包吃食。

    星湖在江城三镇相交之处,这里逢年过节有很多摆摊的,很是热闹。妈妈每人发了十块钱,钱壮英雄胆,三人一路闲逛,一路买点小零嘴吃。

    套了一毛钱的圈,套住一个小塑料熊,一捏就叫。又每人转了个糖画,晓莉转了个花篮,王楠是蝴蝶,晓月转了只鲤鱼。三个女孩拿着糖画,慢慢吃着,焦糖特有的味道在舌尖化开。

    一阵梅香袭来。原来是星湖旁边的长寿山上的腊梅开了。长寿山不高,坐座在江边,形似乌龟,故名长寿。山上有古迹,还有烈士墓园,由星湖管理处一并管理。

    “我们去爬山吧。”晓莉兴致勃勃,众人赞同,一起去踏雪寻梅。一路慢行,经过烈士墓园时,几人上前鞠了三躬。

    继续前行,梅香愈发浓郁。循香而去,看到好大一片梅林。娇黄的梅花开得正艳,唯一令人惋惜的是:地上横躺着两大枝腊梅。

    “这么好的花扔在地上,太可惜了。不如我们带回家插上。”王楠建议。晓莉晓月有些心动,地上捡的花应该没事吧?几人拿着花枝往回走。

    走了不远,正好碰见星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你们好大胆,居然折了这么大一枝梅花。”

    “不是我们折的,我们看见扔在地上才捡的。”晓莉答道。

    “还狡辩,带我们去看看。”中等个子男子很严肃。“一朵花罚五元,看看你们一共折了多少花?”

    三人垂头丧气带着几人去了捡花处。“你们看,我们真的是在这儿捡的。”

    “怎么能证明这些都不是你们做的?跟我们回办公室去。”

    “我好象见过你们,你们是在附近读书吧?”男子套话。三人惨白着脸,抿着唇一声不吭。“你们给家长打个电话,让他们带钱来赎你们,否则今天大年三十你们就在这儿过吧!”

    电话铃响起。男子去接电话。“刘科,您好。年货有哪些啊?哦,好,我们呆会儿过去拿。”

    王楠和晓莉沉着脸站在办公室中央不作声,晓月眨巴着眼睛,忽然哭了。“大哥哥,大姐姐,我们错了,我们不该乱捡东西的。你们原谅我们吧。”大滴的眼泪流了下来。

    女工作人员见了,就低声劝道“大年三十的,放了吧。咱们也好早点走。”

    “这次就放了你们,以后再不能这样了。”男子道。

    “谢谢大哥哥,谢谢大姐姐。”晓月一边抽泣一边道谢,拉着沉默的晓莉和王楠跑了。

    离办公室有一段距离,晓莉拉住晓月,“晓月,别哭了,是姐姐的错。”

    晓月停下脚步,回头,笑颜如花。哪里还有眼泪。二人目瞪口呆。晓月是想起前世初中同学聚会,也发生了件类似的事情。一大群人僵在那儿,还是一名女生的哭解决的问题。这次不过是效仿而已,效果不错,嘻嘻。

    “你这小机灵鬼。”晓莉笑着揉揉晓月的脑袋。

    虽然有这一段小插曲,三人还是觉得今天玩得挺开心的。“哎,可惜了那么漂亮的梅花。”晓月有些惋惜,若是拿回家放在房里,可以满屋生香。

    “还想呢,这件事教育我们:便宜不能沾,路边的野花不要釆。”晓莉一本正经的说道。三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