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人活一世,总得留下些什么 » 十 大年三十

十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回到家,爸爸已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妈妈添了几碗米饭,倒上几杯白酒,正在祭祖。

    姐妹二人安静地站在一旁等着。祭祖完毕,妈妈将酒饭收起,招呼众人上桌吃饭。菜品很丰盛,有全鱼,牛肉,烧鸡,排骨藕汤,四喜元子等一共十道菜。

    “来,吃鱼。还有全鱼,不用留。”爸爸给每人一筷子鱼肉。以前爸爸总是把鱼肉给别人,自己总吃鱼头鱼尾,年幼的姐妹俩还奇怪爸爸怎么爱吃鱼头?长大后才明白爸爸是把最好的部分留给了她们。

    因为过年,姐妹俩面前各放了一碗米酒。米酒煮开后,酒香更加浓郁。“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姐妹二人很有默契的站起来端起米酒。

    “好,好。也祝你们学习进步,考上好大学。”爸爸将一盏白酒一饮而尽。

    “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妈妈喝了一口米酒,一片红晕染上双颊。妈妈的酒量太菜了,米酒都能醉。

    “祝小妹越长越漂亮,学习顶呱呱。”晓莉笑嘻嘻地和晓月碰杯。

    “也祝姐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晓月一口喝完了米酒。

    王楠不算外人,每人也都送上了祝福。

    吃过菜,妈妈给每人盛上一碗甜汤,意喻着生活甜甜蜜蜜。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瓜子,等着联欢晚会的开播。

    家里有烟花,晓莉拉着王楠和晓月在门口放着玩。周围的小朋友也凑了过来一起玩。

    过年有压岁钱,小朋友们玩完手中的,便找晓月买。有钱不赚王八蛋。一边玩一边赚钱。晓月表示很满意。

    爸爸讲了个笑话,虽然这个笑话大家都听过,但是大家都很给面子的笑了。爸爸笑着说起妈妈的作文,妈妈也笑了“那时哪知道作文怎么写?瞎编呗。”爸爸妈妈称得上青梅竹马,从小就认识。姊妹俩很爱听爸妈讲小时候的趣事。

    晚会开始了。千家万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一阵阵笑声穿过门墙,消散在寒风中。晓月对晚会没有兴趣,陪坐着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小脑袋一点一点的。

    妈妈取了床小被子,搭在晓月身上。晓月依偎在晓莉怀里,睡着了。

    大年三十需守夜。熬到十二点,晓莉拍醒晓月,只见爸爸取了一挂五千响的鞭炮摆在门口点燃,鞭炮噼里啪啦顺利炸完,意味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顺顺利利。

    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道。鞭炮声断断续续一直到天明。整个街道都铺上了一层红屑。

    闹钟响了,晓月摇醒晓莉,再次奔向归一寺门口。王楠听到动静也跟过来了。这一次轻车熟路,买卖十分顺利。袁爸袁妈还是不放心,跟在后面压阵。

    这次收摊较早,八点钟一家都打道回府。高峰期已过,再守也赚不了多少,不如回家休息。

    早起的人们见了面,都会笑呵呵互道一声“新年好。”平房不比楼房,左邻右舍都很熟悉,过年时相互串门很热闹。

    初二休息一天。王楠坐秦队长的小车回娘家去了。晓莉还在沉睡,晓月已醒却闭着眼不想动弹,直到肚子咕咕抗议。

    昨晚姐妹俩聊天睡在一起。晓月侧过身,拈起鬓边一缕头发,轻轻捅着晓莉的鼻孔。晓莉耸耸鼻头,缩了缩脖子,将脸埋进被子。

    没办法了,只能使出终极大招。晓月纤纤玉指一指点在腰间,晓莉似打开了弹簧,身体猛的一弹坐了起来。

    晓月咯咯笑着跳下了床,一边套着棉衣,一边向隔壁跑去。

    爸爸的直系亲属均已过逝,剩下的已多年没有来往。妈妈的亲人均不在江城,故而过年也没几处地方走动。

    大年初三,全家去了民众乐园。民众乐园里很是热闹。一楼舞狮子,踩高跷,舞龙,划莲船,轮番出场很是热闹。二楼三楼分成一个个表演厅。

    陪着妈妈看了场楚剧《葛麻》,又听了场评书。中午特意去四季美吃了汤包,又去照相馆照了张全家福。

    门口有卖氢气球的,爸爸本打算买一个,姐妹俩都没要。这玩意儿,看着有趣拿到手上却又没多大意思。

    吃饱喝足乏困,晓月有些没精神。爸爸说:“晓月累了吧,来爸爸背你。”

    晓月忙后退一步,摇头道“我不累。”晓莉在一旁偷笑。

    往年这种情况,晓月都会趴在爸爸背上。大了一岁,哪还有脸要爸爸背。掐一下虎口提提神,努力迈着短腿跟上大众的步伐。这身体太弱了,以后一定要加强锻炼。晓月暗下决心。

    回到家,晓月趴在床上不想动弹,晓莉楼上楼下跑,活力十足。这人比人,要气死人。

    第二天,晓月开始早锻炼。早晨去江边慢跑半小时,再返回家中吃早餐。此时晓莉刚刚起床。吃完早餐,晓月开始了写作计划。

    前世爱好看书,书荒时也写些小说练练笔。晓月梦中看过那么多书,又见过时代变迁,她有强烈的欲望,将见到的世界写出来。

    小说一开始写得并不顺利,看与写是两码事。一开始晓月象记流水帐,将一件件事记下来。

    大年初四,袁爸袁妈出去了。过年的外套有些脏了,晓莉用热水洗了,晒在门口。天真冷,不一会儿外套就凝结成冰。

    姐妹二人窝在一楼看书。响起敲门声,晓月开了门。

    一个中年大汉站在门前。大汉面黄肌瘦,大棉袄破了好几个洞,脚趾从解放鞋中探出头。

    大汉一口外地口音。“行行好吧,给我点吃的吧。我是外地打工的,老板没给工钱,我没钱回家,两天没吃东西了。”

    晓月看他可怜,进屋装了碗饭菜,有鱼有肉很是丰富。大汉将饭菜倒进碗里,连连道谢。晓月又将压岁钱五块钱递给他,大汉感动得热泪盈眶。

    关上门,晓月赶紧凑到炉子边,还是这里最暖和。天阴了,乌云压顶。“好象快要下雨了。”晓莉看着天色,起身收衣服。

    “咦,衣服怎么不见了。”晓莉喊道。“晓月,你收过衣服没?你我的新外套都没看见。”

    晓月急忙出来。对面王叔开门说到“两分钟前我看见一中年乞丐往东面去了。”

    晓月晓莉相视一眼,拔腿就追。追了几分钟,看见那乞丐正急匆匆往车站方向走。他背后的背包里一抹水绿色,正是晓月外套的颜色。

    乞丐似有察觉,回头看姐妹二人,飞快的向车站跑去。晓月看得清清楚楚,那人正是刚才上门乞讨的汉子。

    车到站了,乞丐挤了上去。门关了,车开走了。晓莉晓月追赶不及,只能气喘吁吁地看着那人远去了。

    晓月气得要命,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同情这些乞丐了。

    初五继续卖鞭。

    初六跟着爸妈一起去孙校长家拜年。当年从农场返回江城时,姐妹俩就读的学校都是孙校长帮忙解决的。晓月一家都记这个情。

    孙校长在向洋小学附近买了套房,他两个女儿都在小学上班,很方便。

    孙校长家很热闹,都是一些受过恩惠的人来拜年。孙校长清瘦了许多,人还是那么和蔼。

    晓月看着孙校长有些想哭,这段时间写小说,让她想起来好象就是明年孙校长因胃癌去世了。

    过年哭是不吉利的。晓月揉揉眼睛,“姐,你帮我看看,眼里是不是落沙子了?”

    好半天晓月才平复心情,故作天真的对孙校长道“孙爷爷,您怎么瘦了?是不是胃口不太好。您要注意身体哟。”

    孙校长摸摸晓月的头,“晓月还是这么懂事,会关心人。”

    晓月很认真的说:“孙爷爷,开年了您一定要去检查一下身体。”

    “好,听晓月的。”孙校长笑呵呵的点头。

    妈妈拍了晓月一下,有些尴尬的说“童言无忌,小孩子胡乱说的,您不要介意。”

    孙校长很豁达“没事,晓月也是一片稚子之心。”

    晚上回去,晓月1做起了恶梦。梦里她看见风度翩翩的孙校长骨瘦如材如纸片人一般。这种场景梦中出现过,晓月不知道怎么做才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开年了,孙校长因胃痛去医院检查,发现胃癌中期。八十年代癌症相当于宣布死刑。

    梦中孙校长是下半年才查出癌症晚期,如今早了半年不知可否挽救。晓月哭得稀里哗啦,她怨自己没有早点想起这件事情。

    毕竟是梦中所见,很多事记忆有些模糊。只有碰到相关场景,才能触发她的记忆。

    妈妈不知道,只以为晓月和孙校长感情深,一时接受不了。

    梦中晓月曾患乳腺癌,治疗中关注过很多癌症注意事项和治疗理念。她一一记录下来,送给孙校长,希望这些对他有所帮助。

    王楠过完年也没回来,她托秦队长带了消息。原来过年时王楠的丈夫找到王楠娘家,王楠爸妈传统思想,帮着劝王楠回去。

    无奈之下,王楠只好回婆家。婆婆一如既往,王楠一气之下与婆婆吵了起来。王楠丈夫站婆婆一边,打了王楠,造成左手拇指骨折。

    这一次王楠爸妈终于站出来了,一家人找上门揍了王楠丈夫一顿,并支持她离婚。

    王楠打算办完离婚,待手休养好,再回江城。袁妈让晓月代笔给王楠写信,嘱咐她好好休息,放开心怀,这里永远欢迎她。

    晓月在信尾写道:“楠姐,祝贺你获得新生!好好休养,等你哟!爱你。”

    王楠不在,袁妈要忙碌很多。好在有杨婶帮忙,还忙得过来。

    第一期还建楼地基已打好,开始建楼。袁爸带着两徒弟紧张忙活着。

    如今丁六和马强已能单独作业,袁爸挺满意的。每月按成果计件发奖金,二人工作积极性很高。常常吃过晚饭,他们还自觉去加班。

    质量是根本,因为赶进度,有两扇门做得误差大了些,被袁爸狠狠批了一顿。其实这两扇门还可用,在其他地方算合格品了。

    袁爸要求高,袁氏出品,必属精品。这样的次品,袁爸绝不允许。

    袁爸亲自上手,教他们如何修正。两徒弟心服口服,认真学习。袁爸对他俩态度也较满意。

    第一批门窗交付时,秦队长很满意。门窗严丝合缝,推拉自如,隔音效果好。政府部门来查看进度时,也很满意,表扬了秦队长。

    晓月很忙,早上晨跑,背课文诗词,白天要上课,晚上要自学初中知识,还要写作。午休时间都用来赶作业了。放学后也不在外逗遛,直接回家。

    王艳和丁玲抱怨了好几次,晓月也不恼,反而拉着她们一起学习,常常给她们讲解理解不透之处。

    一段时间后,王艳和丁玲成绩提升,得到老师表扬。二人学习更积极了。

    王楠回来了,大家都很高兴。袁妈宣布晚上加餐,祝贺王楠归来。丁六不知从哪釆来的野花,扎成一束,送给王楠。

    “楠姐,给你!”丁六耳朵微红,嘴唇动了半天,最后就说出了四个字。

    有情况!晓月眼睛滴溜溜转着,看看丁六,再看看楠姐。

    王楠笑着接过花束,神色自然。哎,襄王有意,神女无情。

    王楠前夫原跟着秦队长混,如今离了婚没了去处,总是来纠缠王楠。

    不过王楠态度坚决,帮她的人多,前夫没占到便宜,便没再来了。

    晓莉最近有些烦燥,临近中考,她的压力很大。原先小学时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初一转学进了所普通中学,成绩慢慢降了下来。

    前世里晓莉中考失利,只进入一所普高。

    可能梦中学过,晓月自学起来进度极快。初中的数学物理已自学完,化学也看了一大半。英语更不用说,太简单了,只翻了翻就掌握了。

    晓月发现晓莉的作业很不科学,抄写量大,效率不高。看着每天辛辛苦苦在学习,可能最后不会的还是不会,很是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晓月将晓莉的试卷按科分类整理,并将各科的错题抄录下来整理成册。哎,没有复印机太不方便了。梦里多好,电脑复印机用起来太方便了。

    晓月将错题相关知识点,易错之处都写在题下。晓莉复习起来方便多了。对于那些没有含金量的作业,晓月也模仿晓莉笔迹帮她写了,如此晓莉便节约了时间去复习知识薄弱点。

    一段时间下来,晓莉尝到了甜头,认可了这种学习方法,不再要晓月抄题,而是直接将错题剪下贴在了作业本上。

    效率提高了,心情变好了,睡觉也香了,似乎记忆力也提升了。晓莉干劲十足,准备一鼓作气考上江城三中。

    江城三中是省重点,初高中合在一起。

    晓月也准备越级考三中了。她可不想在小学多读一年。五月份江城三中有一场选拔考试,由各个小学推荐学生参加。

    晓月找林老师申请名额,林老师有些犹豫:按理这是毕业班才有资格参加,可这一届特殊,五六年级区别不大。

    赵老师也在同一办公室,她插话到:“以晓月的实力,有希望考上,让她去参加吧。”

    晓月如愿参加了这场考试,语文把握不大,课文填空就占了不少分值,这是她的弱项。作文与阅读理解倒还简单。数学应该没问题,太简单了。

    赵老师在课堂上讲解选拔考试数学试卷,指着最后一大题道:“这题超纲,应该很少人能解出这题。”

    晓月举手,“老师,我做出来了。”

    “哦,你上来演示一下?”赵老师有些惊讶。

    晓月用二元二次方程解答,赵老师凝眉:“二元二次,一个方程解不出来吧?”

    晓月成竹在胸,因式分解消元,一系列下来,解出来了。

    赵老师点点头,示意晓月回座位,“晓月解出来了,但这个方法不适合大家。下面我用另一种思路解答。”

    一周时间过去了,选拔成绩出来了。晓月语文只71分,数学却有99.5分。

    又是99.5分,难道她和这分数杠上了?!

    这次选拔,只要单科过八十的都算通过,若语数均过七十也可过。希达小学只有晓月一人通过选拔。晓月一骑绝尘,将同去参加考试的学生远远甩在了身后。

    “晓月,没想到你成绩这么好。数学那半分是怎么扣的?”体育张老师问。

    晓月懊恼:“我也不知道呀。若知道,也就不会扣分了。”

    “哈哈,这话也是。不错,反正给咱学校争光了。”张老师与有荣焉。幸好有晓月,否则学校就剃光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