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夜未央 » 第二十四章 采购

第二十四章 采购

    苏延当然十分满意。

    他没有理由不满意。因为这顿午餐就是辛九为他量身定制的,旨在开胃、消食。

    苏延原以为辛九只是调料的制作独到,没想他的烹调技艺更是了得。因此,他对辛九抱有一丝期待,询问道:“寡人的病情,你有何高见?”

    该来的总还是会来,辛九知道躲不过,象征性地咨询了一番,在得知他并无疼痛,也无不适,只是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从而导致神色萎靡,于是鼓弄玄虚道:“心病还须心药医,王侯操劳国事,但也应当注意饮食起居,切勿操劳过度,以免伤了身体。”

    “好个心病还须心药医。”苏延击掌称赞,虽说辛九的说辞并无新意,苏延自己也知自身事,但心病想除谈何容易?于是便又问道:“除此之外,可有缓解之法?”

    辛九想了想,说道:“调理身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饮食起居等相关事宜,稍后小人会详细告之令女。”

    苏延满意地点了点头,拔高了声音,道:“来人,行赏。”

    一名仆人躬身走了进来,手捧着预先准备好的十朋贝币,毕恭毕敬地呈至辛九面前。

    辛九起身向着苏延躬身一揖,说道:“谢王侯赏赐。”

    面子事小,性命攸关。这点辛九还是分得清的。

    礼数做足,辛九才伸出双手从仆人手中接过十朋贝币。

    贝币。

    由特定的海贝,经打磨、穿孔、雕刻出相似的图案,最后用绳子穿起,五个为一串,十个为一朋。

    商王朝时期,工具简陋,纯手工打磨,贝币的制作工艺就显得很是繁琐。所以,贝币的价值相当高,并非普通的货币,一般只限于王侯贵族之间的交易。

    据出土于西周时期的一件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矩伯以“十田”换取了裘卫价值八十朋的玉质礼器,又以“三田”换取裘卫价值二十朋的一套礼服。

    商周时期,一田之地,大概相当于100亩(约合今70公亩)。

    粗略换算一下,辛九手里的十朋贝币大概相当于1.5田,即150亩。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有说,户均一田。也就是说,辛九今天赚了1.5个熊大的家产。当然,其说法可能不严谨,但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辛九辞别苏延之后,带着苏喜来到了后院厨房,就一些食谱、烹饪技巧对她进行言传身教。除此之外,还让她在苏延睡前给备上一杯温牛奶,添加适量的蜂蜜,有助于安神入眠,但切记不宜空腹。

    相关事宜全部完成后,已是黄昏。

    辛九才带着熊妮回到了熊大家。其时,熊大已经出田回来,正在院子里舂米准备做饭。

    辛九叫来了熊二、熊三,分给他们三兄弟一人两朋贝币。

    熊家三兄弟手捧着贝币,浑身都在微微颤抖,怕是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说什么都不敢收。

    辛九一板脸,说道:“如果三位不肯收下,我以后再也不到这里来了。”

    好话狠话说了一箩筐,三兄弟这才收下。

    而后,熊氏一家人晚上又聚在了一起,吃了一顿饭。

    一夜无事。

    第二天一大早,苏喜即登门拜访。

    其时,辛九才刚从床上爬起来,看到苏喜及其随从,大感意外道:“公主这么早?我这刚起来,口没漱,脸没洗呢。”

    早起犹犯迷糊的熊妮打着哈欠说道:“我也没洗呢。”

    辛九瞪了她一眼,说道:“没洗赶紧洗去。”

    小妮子这才笑嘻嘻地跑开了。

    苏喜微笑着道:“我这是来跟公子辞行的。”

    辛九愣了一下,道:“这么突然?”

    苏喜点了点头,说道:“本来还想着在这多呆几天,跟公子学习厨艺来着,但昨晚州府突然来报,说有要事让我父王回去亲自处理。”

    辛九一笑,道:“无妨,以后有的是机会。”

    苏喜神色稍显黯然,说道:“怕是没机会了,我要嫁人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

    辛九又是一愣,然后安慰着说道:“这也无妨,如果把我昨天教给你的那些都学会了,那么除了我这外,怕是再难有比你厨艺更高明的了。”

    苏喜闻言,这才笑逐颜开,说道:“这倒也是。”

    二人在院子里的石桌前坐了下来,陶氏洗了些瓜果招待着。

    坐下后,苏喜才又道:“虽然以后我不能亲自过来了,但请公子放心,你要的草药如果找到了,我会安排人送来这里,七天一次,到时候按照我们约定好的来交接即可。”

    辛九一拱手,道:“有劳公主费心了。”

    苏喜摆了摆手,说道:“各取所需罢了。”

    辛九一点头,说道:“如果草药找得差不多了,调料的配方我会一并附上,你需要的时候回去取便是了。”

    苏喜喜不自禁,说道:“那小女子在此先谢过公子。”

    辛九晒然一笑,道:“这是交易的一部分。”

    苏喜看了下天色,最后道:“公子如果没有住处,可到我们院子里暂住,时候不早了,父王该等着急了,小女就此别过。”说完,起身向辛九福了一礼。

    辛九跟着起身,微躬一揖,说道:“恭送公主。”

    苏喜一行人走后,熊妮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摇着辛九的手,仰头笑嘻嘻道:“我也要住大房子。”

    她的母亲陶氏吓得急忙出声喝止:“小妮子不得无礼。”

    辛九俯身把她抱了起来,捏了捏她的小脸,笑着说道:“好,我们一起住大房子。”

    吃过早餐后,辛九带着熊妮就过去了,但却不是入住。

    那所大院平时由此处的田官看护修缮。正如那首《豳风|七月》所记载,商王朝实行的是井田制,田地分公田、私田。

    公田,村民集体义务劳作,收成归王侯公家。私田,分村到户,收成归私人。所谓田官,就是公家组织劳作的官员。

    此地的田官乃熊家坡本地人氏,姓熊,名风,是个年近三旬的大汉。

    熊风前脚刚送走翼州侯苏延,后脚就看到辛九牵着个小姑娘到了大院。辛九昨天他是有见过的,而事先公主已有过交待,当下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把辛九迎了进来,落坐后,说道:“公子尽管入住,有什么需要吩咐小官便是。”

    辛九摆了摆手,说道:“我暂时没打算入住,只是有些琐事需要官家帮忙。”

    熊风拱手一揖,说道:“公子尽可吩咐。”

    辛九从衣兜里掏出了两朋贝币,放到了石桌上,然后道:“麻烦官家帮忙置换些舂好的米、粟,酒酿也来几坛,再来些新鲜的瓜果蔬菜,最后来几葫芦的猪油跟蜂蜜,不知道这点贝币够不够,不够的话我再加点。”

    熊风连声道:“够了够了,绰绰有余,再且说了,公子其实不用付币的,公主有交待过,尽量满足公子的需求,何况只是些家常物……。”

    辛九抬手制止他说下去,“就这样吧,多出来的官家先留着,过后我每七天可能要来这里暂住一两天,备齐后烦请送往熊大家便是。”说完,不容他拒绝,起身告辞。

    熊风连声应承,战战兢兢送辛九跟熊妮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