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蜀奇侠 » 第十五章 屋山起兵

第十五章 屋山起兵

    耿毅见那牌位,心中惊诧莫名。耿毅见小兵来拿换下的衣服去洗,只做随口一问:“这是谁立的牌位呀?”小兵道:“是杨大侠立的,杨大侠常常独自一人来上香呢。”耿毅哦了一声,又问道:“杨大侠武功盖世,只听说他有恩于别人,不曾听说他受恩于别人。”那小兵笑道:“是啊,我们寨里的小孩兵的命都是杨大侠救的,我们都要好好学本事,守好山寨,报答杨大侠呢。不过还要感谢这位耿恩公救了杨大侠、郭大侠、元长老、宋大侠几个人的命,才有我们这个山寨呢。”

    耿毅见这小兵似乎知道一些,就激道:“小孩儿,你猜多大,山寨之前的事你也知道?”那小兵却急道:“谁说我不知道,寨里人都知道呢。当年杨大侠他们中了朝廷的诡计,和别人比武,朝廷却偷偷的派兵包围了他们。是这位耿恩公给大家报的信,这才救了大家,耿恩公却丢了性命,杨大侠为此悔恨不已。”

    耿毅心中一动,却仍笑问:“小孩子怎么会知道杨大侠有什么悔恨?”那小兵走进悄声说道:“因为杨大侠正和人打架比武,打得难解难分,耿恩公去拉架,被误伤而死......”耿毅闻言如雷击一般怔住了,二十年来,从没人告诉他父亲是怎么去世的。无论是娘亲、外公、舅舅,还是师父、周三叔,都未曾详说,耿毅以前也想追问,但总被含糊过去。如今在这千里之外的蜀州,竟见到父亲的灵位,耿毅呆呆立了半晌,又回到聚义堂内,瘫坐在椅子上。

    凌飞雪见义兵伤亡较多,吩咐义兵在光相寺搭设帐篷,集中疗养,也和其他义兵分开来,避免伤亡之状影响军心。元鼎回想苦战黑衣人不下,感觉对手有昆仑派分光剑法的追魂十二式痕迹,仿佛是对手为了隐藏师门故意做了变化。元鼎粗中有细,见凌飞雪空闲下来,便和凌飞雪去验证。凌飞雪听了元鼎的猜测,也想江湖上能以剑法压制元鼎,又远胜自己的高手屈指可数,除了几大门派的人,还真难以想到其他人。元鼎道:“那日在宝光寺,崔玄谟和沈四望两人意图偷袭杨师兄,昨夜里领头攻寨的也是两个黑衣人,必然是这两个老贼了。”

    且说当晚杨烈、风游和杨慕等人火烧官军营中器具之后,见有两队亲兵不去救火,而是赶去一个不起眼的营帐。风游猜想那必是主将所在,三人便冲入乱军之中,打伤了池凤岐和羊裘伯。池凤岐本在寨前就被杨烈伤到,如今伤上加伤,只好急急撤到山下。

    当晚崔玄谟落下寨墙后,不肯再逞冲阵匹夫之勇,索性回到营中。待沈四望也退回后,崔玄谟怒道:“我们堂堂一派掌门,却在这做翻墙冲锋的小卒之事。罢了罢了,回天山做个闲散人吧。”沈四望心中也是憋屈,两人本想借朝廷之手除去杨烈,却不曾想落得一败再败。沈四望平复了心情,缓缓道:“崔师兄且莫心焦,昨晚本要成事,半路杀出一人,似乎是武当的功夫。这人与崔师兄缠斗许久,崔师兄可知他什么来历?”崔玄谟心中怒火一半是因此而生,这番出山,突袭杨烈不成,冲寨又被一个来历不明的晚辈阻拦。崔玄谟哼了一声:“一个晚辈,或是李玉清的弟子吧。”沈四望道:“杨烈与李玉清水火不容,何以武当弟子在此助杨烈?”

    崔玄谟来回踱了几步,低声道:“二十年前我们不敌杨烈、李玉清,这年月徒增,如今连后辈都不如了。管他什么缘由,我们还要在这里做跳梁小丑吗?”沈四望道:“当年九大门派并驱武林,如今昆仑派凋零至此,我实不甘心啊。”

    崔玄谟回头盯着沈四望,说道:“你真相信皇宫禁中有各派秘籍?”沈四望叹息道:“当日羊裘伯所示昆仑派内功心诀,确实是本派绝密心法,羊裘伯甚至有昆仑派失传的口诀。”崔玄谟默然远视,羊裘伯也和他印证了天山派寒涛剑法的绝技。本来崔玄谟眼高天下,以为天山派武功冠绝武林,只因本派武功侧重根基,进境不如其他门派那般迅速,但修炼二三十年之后,就可超越他派。但崔玄谟近几年总感进境缓慢,当他发现本派的秘诀心法竟早被朝廷洞悉,心中已对本派武功失去了信心。羊裘伯承诺如能除去西蜀杨患,可让两人进宫遍观天下武学之秘。

    沈四望继续道:“如今势成骑虎,不如且看朝廷下一步如何走,若无我二人相助,朝廷恐怕攻不下这山寨。”这时营帐外的卫兵来报:“羊大人请二位大侠到山下营盘一见。”崔玄谟哼了一声:“倒是把我们呼来喝去的。”说着二人还是随着卫兵下山了。

    池凤岐和羊裘伯听完昨夜攻寨经过,心中暗暗可惜。羊裘伯猜想那个武当派晚辈必定是耿毅,于是速修书分别给陆海斋和陆麟,请他们来书劝耿毅迷途知返。池凤岐本以为羊裘伯请来的崔、沈二人身负异能,没想到两番折戟,心意渐渐冷了,没有再理会崔、沈二人;又感内伤疼痛,遂闭目养神。羊裘伯心中盘算如策反了耿毅,来个里应外合,或可一举破寨。池、羊两人各有盘算,崔玄谟和沈四望立在帐中,如小兵侍立。崔玄谟刚要发火,沈四望忙笑道:“大家且再计议。”拉着崔玄谟要坐。崔玄谟转身出帐,留下一句:“我四处看看地形。”头也不回地走了。

    义军和官军又相持了十余日,没有再开仗。众人坐在聚义堂议事,耿毅因退敌之功,也被请来。风游建议疲敌之策,以小股游兵每日袭扰敌营,待敌疲意沮之时,大举反攻。七侠平日议事以郭明喻、司马崧二人建言最多,风游以丐帮长老之身份,常常自逊,避免反客为主,却能独出奇计。众人正热议风游计策时,堂外义兵报道:“寨主回来了!”

    耿毅闻言往外看,一人长臂过膝、瘦脸鹰目,匆匆走进堂中,乃司马崧也。司马崧建了屋山寨,虽将主事之位让与杨烈,但义兵还是惯常称呼其为寨主。正在众人起身与司马崧相见时,耿毅见一妙龄少女紧随而来,俊目俏面、肤色微黑、红妆武袍、英气照人,耿毅竟看得呆了。只见那少女径直走向杨慕,喊了声:“哥哥,听说你们最近打了好几场恶战。”杨慕惊喜道:“芸儿你也来了。”又问了许多话。二人正说着,杨慕猛道:“哎呀,忘记给你介绍我的义兄了。”边说边拉着杨芸到耿毅座前,耿毅忙起身。杨慕笑道:“芸儿,这时我的义兄耿毅,这次守寨全靠义兄出手。这是我妹妹芸儿。”耿毅抱拳问好,杨芸见耿毅神武长大,低头回了礼。

    群雄刚在叙话完,正见耿毅和杨芸互相施礼,一人抱拳,一人万福。平日杨芸在义军营中,性情颇英豪,也是与人抱拳相见。今日众人见她双手横前,微微俯首屈膝,做了个别扭的万福礼,都笑了起来。杨芸也自觉奇怪,羞得脸红。恰好有一小女孩跑来,抱住杨慕的手,叫道:“大哥哥大哥哥,我也到屋山来了。”说完仰首,开心地望着杨慕。杨慕也喜道:“楚楚也来了。”杨芸忙道:“舅舅从川西回来,先到了雪霁山庄,后来听闻山寨有事,见屋山的路皆被官军把守,就带着我们从迷魂凼小路进来的。”

    众人又都坐在堂中商议,司马崧见屋山被围、官军势大,便说道:“如今蜀中各处义军共有万余人,若义旗一张,至少可再募得两三万人,加上羌兵五万,便可攻下成都,据蜀起兵。目前万余义军分在各处,不利行动。不如调遣各处义军同聚屋山,大张义旗,自此举事。”司马崧言辞激昂,众人听了无不澎湃。

    元鼎拍手赞道:“太好了,反了这朝廷。我们不仅要打下成都,还要打到关中去,打下长安城,去那皇帝老儿的家里看看。”众人闻言大多也笑了。

    风游却道:“只是朝廷虽无道,但此际各地也无大灾大祸,天下百姓还算安稳,未必肯响应。”司马崧道:“我义军万余人,羌兵五万余,先割据蜀州,到时以蜀州为根本,有兵有粮,何愁大事不定。”元鼎附和道:“是啊,天下百姓那是没看到我们义军的好处,等知道我们义军忠义为民,肯定跟着我们一起打天下。”

    风游没有再说,只望了望杨烈。凌飞雪缓缓道:“羌人有五万,我们义军才一万,只怕羌人不为我义军所制。”

    司马崧猛看凌飞雪一眼,略一沉吟,说道:“我与羌王约定,事成之后,封崇州之地与之,羌人世代聚荒野之地,崇州富饶,何愁羌人不肯出力。”凌飞雪望了杨烈一眼,也默然不语。

    司马崧继续道:“建寨二十余年,每每被官军围困,如今时机已成,正好杀池凤岐祭旗,剑指成都,旬日可下,天予不取,反受其殃。”说完向前一步,朝杨烈抱拳道:“大哥,起兵吧。”元鼎也学样抱拳道:“师兄,起兵吧。”

    杨烈望着众人,慨然道:“我们聚义就是为反抗朝廷无道,崧弟说得对,此际时机成熟,即刻就反攻。”顿了顿,继续道:“军师和二弟三弟还未回来,我们先打破山下官军,再攻成都。”

    司马崧答道:“遵命。来人,传令下去,各队准备,今夜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