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蜀奇侠 » 第十七章 降兵归顺

第十七章 降兵归顺

    天色渐暗,营地中的义军开始生火造饭。被关押的降兵盘坐在地上,虽然双手被束住,双眼被蒙住,但可以闻到饭香,都开始吵闹要吃饭。负责看押的义兵呵斥道:“不许吵,不许吵。”降兵隔一会就吵一次,义兵就呵斥一次。

    杨烈和风游正在巡视,见状就令义兵把饭食抬到降兵前。杨烈领义兵给降兵松绑,说着自己也帮一个降兵解开绳索和蒙眼带。那些降兵睁开眼,见到眼前这个魁梧英伟的英雄,心想莫非是杨烈。杨烈见此处营地几百名降兵都解了绑,便高声说道:“各位弟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就是我杨烈一顿不吃也饿得慌。”众降兵闻言心道果然是杨烈,都笑了起来。杨烈继续道:“大家降了我们义军,饭食肯定管够,不会饿了大家。”然后手一摆,义兵们又抬来五口大锅和三个饭桶。杨烈望了望几百名降兵,说道:“自古打仗都有输有赢,论输赢只在于一时。我们义军在此处立寨有二十余年,朝廷来打也打了二十余年,大小仗也有几百次。屋山寨能二十年不倒,靠的不是我杨烈武功盖世。”说着转身望了一圈,“靠的是山寨的兄弟们,是屋山寨的义军弟兄们拼死守寨。”降兵们开始左顾右盼看着周围的义兵。杨烈走到锅前抓起几个馒头分给几个降兵,然后自己也拿起馒头咬了一口,继续道:“刚蒸好的馒头确实香啊,这样的馒头我杨烈可以吃十几个。”降兵们边吃边笑,杨烈边说边盘坐下来,示意大家也坐,然后又道:“就是因为这馒头,弟兄们才到了这屋山寨。大伙也许不信,冒着杀头的罪,就为跑到这里吃馒头?”杨烈指着旁边一个队小孩兵道:“他们本来就是十来岁的孩子,家里到了灾年,没吃的,到城里乞讨,讨得到就有顿吃的,讨不到就饿着。”降兵们看着那些小孩兵,都看了看手里的馒头。

    杨烈举起一块石头,说道:“我杨烈练得一身武艺,能碎石能飞檐走壁。”说话间把石头捏为齑粉,“但碎了的石头不能当饭吃,我想如何才能让这群孩子能吃上饭,如何让灾民有饭吃。所以我们打开官府的粮仓,让大家有个活路。最后灾民有了活路,但朝廷说我们是反贼,到底是什么样的朝廷让老百姓饿死也不去救,到底什么样的世道,把救活人的人当做贼。”

    降兵们都低着头,手里的馒头也吃不下了。杨烈稍稍顿了一会,说道:“我不知道各位为何要去当兵,可能是为口吃的,可能是不想被欺负。今天你们的将军丢下你们跑了,你们不得已降了我们。我看各位也有不少是穷苦人,大家看看周围我们的义军兄弟们,他们也都是穷苦人。为什么朝廷不让我们穷困人有活路,我们自己还要互相厮杀呢?”

    杨烈站了起来:“我们义军穷困人不为难穷苦人,各位弟兄想走的可以走,我们不拦着。”降兵们都面面相觑,不敢相信。“大家回去可要走很长的路,走之前,带些干粮路上充饥。我会让寨里的弟兄连夜造饭,领干粮大家不要慌不要急,人人都有份。”话音一落,降兵们顿时千恩万谢。杨烈又道:“如果有弟兄想为穷苦人出份力,愿意留下来的,我们万分欢迎。”

    这时一个降兵喊道:“杨大侠,我愿意留下来。”杨烈笑道:“好,这位兄弟,欢迎你留下来。你留下来了就可以为山寨办事。这样,你可以去找你在官军中的好兄弟,如果你能留下来五个人,我就让你当伍长;能留下十个人,就让你当什长。”那降兵应道:“我不稀罕什么伍长什长,我就想跟着杨大侠这样的大英雄。”杨烈笑问道:“这位兄弟,你叫什么名字?”那降兵答道:“我叫尹大江,彭州人。”

    风游忙召集几个义军头领,让他们把杨烈的话带到各个降兵营地,然后安排义兵准备干粮,让要走的降兵带着。一夜之后,愿意留下的降兵有五六百人,其余一千余人都带着干粮走了。风游担心这些人与下山追敌的义军遇上,为了不生事端,派了一队义兵去送,也另派人送信给司马崧。

    耿毅见义军起兵,一时声势浩大,他本非义军中人,目前并无事可做。杨芸和楚楚是随着凌飞雪清扫战场,凌飞雪令杨芸带着楚楚和一群孩子兵去捡拾兵器盔甲。耿毅本打算去帮忙,却正撞见风游领着一大队人往寨中去。风游见到耿毅,心道此人最适合,忙喊道:“耿兄弟,这有一事需你才能帮忙。”耿毅自然不会推脱,忙问何事。原来风游所领大队人乃是降兵,降兵虽愿意归降,但收编不易,需是武艺高超之人方能镇住这些降兵。耿毅武艺自不必说,武当高徒必然会代师给师弟们授艺,所以风游想让耿毅来操练这队降兵。耿毅虽不推辞,却不知操练之法。风游笑道:“这个容易,你只需传授他们几招八卦棍法即可。”

    降兵在屋山顶的操练场列队完毕后,耿毅走上演武台,朗声道:“我先演练三招八卦棍法,各位兄弟先试着一起练,大家武功根基不同,看大家演练的样式,我们再分几队。”说完舞起枪棒,呼呼生风,立在远处的降兵都清楚听到棒飞破空之声。这些降兵大多是穷苦出身,虽想留在义军中,但不知如何安身,如今见有人传授八卦棍法,自然乐意学。耿毅舞完三招,降兵们立刻喝起彩来,降兵中有见识的就悄悄说道:“之前的百夫长就是会十来招八卦棍法才当上一个小官的。”降兵们见有真本事学,自然都认真起来。

    郭明喻和屈九问回到山寨,众人说起起兵之由、收服降兵,屈九问赞叹不已,直赞杨烈收编之法大妙。杨烈和风游请屈先生谋划出兵方略,屈九问略一沉吟,捻须道:“古书云,蜀州非坐守之地也。以蜀州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昔者汉高尝用之矣。汉高王巴蜀,都南郑,出陈仓,定三秦,战于荥阳、成皋之间,而天下遂归于汉。诸葛武侯亦用之矣。武侯之言曰,王业不偏安也。又曰,虽不讨贼,王业亦亡,唯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以六出祁山,而不遑安也。有运筹天下之志者,不能取镜于汉高之伟略、武侯之成算,而曰蜀不足以攻人也,是岂智出古人上哉?吾见其不知量也。夫恃其险而坐守之,以至于亡,又岂惟蜀为然哉?”杨烈、郭明喻两人粗明文义,只道蜀州可据为一方霸业。风游虽在丐帮,但出身商贾诗书之家,自然通晓。屈九问正色道:“今我等起兵,若有逐鹿天下、问鼎中原之志,循刘邦之迹,或可成也。若只为据蜀州偏安,丧败只在一念。”郭明喻道:“纵有逐鹿之心,也要先打下成都。”屈九问却道:“成都易取耳,今义军自屋山和西岭两处起兵,下山之后,一马平川,成都仅能据城困守,破城只在旬月之间。所难者,我义军破城易,待官军来攻亦是破城易,义军如何持久?”

    群雄闻言,方明白起兵攻城并不是最难,守住城池才是要紧。郭明喻问道:“不如先打下成都再议守城之事。”屈九问笑道:“郭兄弟,人称你金算盘,如何不会算这笔账了呢?”郭明喻知道屈九问在卖关子,笑道:“请屈先生赐教。”屈九问继续道:“为今之计,攻成都为下策。不如取蜀南、巴西之地,待声势已成。据剑门以阻北来之官军,扼瞿塘以挫下游之水师。待成都孤立无援,取之如探囊。”群雄闻言,皆称妙计。

    杨烈遂定取蜀之策,依屈九问之筹画,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将义军编为七营。青龙营向东,谋取瞿塘关之地,由郭明喻统领;白虎营以雪山寨为根本,荡平川西,由司马崧统领;朱雀营取蜀南、巴西之地,由风游统领;玄武营缓图剑门关,由元鼎统领;腾蛇营为各营之援,救急之用,由宋远阳统领;勾陈营以工匠、女兵、伤兵、眷属和孩子兵为主,主要维持后方,由凌飞雪统领;最后是黄龙营,为七营之首,由杨烈、屈九问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