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蜀奇侠 » 第三十一章 咸阳练兵

第三十一章 咸阳练兵

    咸阳校场已荒置多年,霍如青报与赵羡:“不如请此处县令征民夫修缮一番。”赵羡巡视一圈后说道:”大军出行岂能处处有民夫相随,既是练兵,结营扎寨亦要演练。”遂令各营自寻地下寨。赵羡又说道:“郭、霍二人自领人扎寨,各募兵练兵,先较募兵之多寡,再试练兵之强弱。”

    耿毅依武当八卦棍法以及屋山练兵之法,拣选八十一式,定为教习之用。随军书吏、幕僚连夜画出,分发营中各教头。耿毅先操练各教头,待各教头领悟之后,再由教头教习新募之兵。

    赵羡和郭、霍二人又定下演练阵法,即取鉴诸葛武侯之八阵图,变为八阵演练之行,这八阵为:

    天覆阵: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地载阵: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独立不可,配之於阳。

    风扬阵: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

    云垂阵: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龙飞阵: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

    虎翼阵: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鸟翔阵: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蛇蟠阵: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

    霍如青、郭泰各领营中教头四处募兵,在长安外县、咸阳各处奔走。御林军募兵与各军征役不同,多选忠烈之后、良家之子,盖因御林军乃护卫禁中,必需其军士忠君。平日御林军募兵,简拔极严,但此次为剿匪之用,不必如此。故霍、郭二人以御林军之名募兵便很快各募到两千人。

    新募之兵刚到军营便要自造营寨,营寨附近百姓中青壮少年听闻御林军募兵也皆毛遂自荐而来。咸阳营中兵势遂盛,霍、郭二人便急急将新兵操练起来,每日营中繁忙不已。

    耿毅本有武当代师教习之经验,加之屋山、JYG之历练,已渐得领兵之要。白日练兵,晚上研习兵法,耿毅文识自难望赵羡项背,但以武学之理与兵法相印证,非特兵法粗通,竟也助武学进境。

    这晚耿毅读罢兵法,心中熟思:“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若攻不知守,守不知攻,不惟二其事,抑又二其官。虽口诵孙、吴,而心不思妙攻守两齐之说,其孰能知其然哉。”边想边左右两手试演攻守之势,一时之间,竟觉无限奥妙。

    以左掌击来,右手不自主以掌相敌,左右双掌功力相当,自然不分伯仲。耿毅只觉心中一念将出未出,遂以右手做横劈势,左手亦欲横劈相敌。如实演练三番之后,耿毅便缓缓出手,右手缓缓一掌慢出,心念放在左手。左手不以掌相迎,而是横削右手。右手则必换招,或收回。演练到此处,耿毅心中大喜,“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果然妙理!”耿毅习武多年,所学皆是应敌之法,见招拆招,若是功力在敌手之上,自然得胜;若是功力不敌,便艰难苦撑。而今日悟得兵法攻守之机策,每一招出手,无论攻守,要在胜敌。

    顿悟此理,耿毅便觉意满得志,接着又练几番。忽然又发觉,双手出招,总是要同掌或同拳,招式也自相同,若要两手招式不同,则需慢慢出手,刻意变换。耿毅想如能两手出招不同,己方如似两人,敌手则如同以一应二,自然应接不暇,岂不神妙。想到如此,便觉营帐中施展不开,耿毅便到帐外试演,只是一心二用、互不干扰实在太难,练了一会,仍不得其要。耿毅只好慢慢揣摩,无意瞥见赵羡营帐也亮着灯,便想赵大人为何还未睡下。

    刚走近营帐,便听闻帐中有枪棒舞动,耿毅诧异,急走两步,又放缓。习武之人耳目极锐,耿毅已听得帐中人吸纳之声毫无内功根基,“难道是赵羡在练武?”耿毅再细听,果然是赵羡。卫兵见耿毅过来,忙致礼。耿毅站在帐门前问道:“赵大人还未歇息?”

    顿了一会,帐内飘出赵羡的声音:“原来是耿将军,快请进。”耿毅道了声打扰了,卫兵忙掀开帐门。

    只见帐中,赵羡手中长枪,依着耿毅所定八十一式,慢慢演练。耿毅意外道:“赵大人这是为何?”赵羡笑道:“灯下看书,有些困倦,舞动几下,提提精神。”接着又道:“身在军伍,不通武艺,如何明治军之理。”

    耿毅点头道:“赵大人真好学之人。”赵羡将长枪立在一旁,笑道:“耿将军见笑了,练武之道还是耿将军精通,不知可否指点一二?”

    耿毅却正色道:“我师父曾教导我们习武需专心一道,不可旁涉过多,多杂则不精。赵大人乃朝廷重臣,博学翰林,何必习武呢?”

    赵羡亦觉有理,说道:“建功心切,一时蒙了心智。朝廷武将众多,何须我再习武,况且武有耿将军。”说着将八十一式画册收起,又道:“忘记问耿将军夜访有何事?”

    耿毅道:“无事,我在练武,见赵大人帐中有光,便来一访。”

    赵羡恍然道:“耿将军果然刻苦,习武不辍,我是难以达到耿将军的境地了。不过我有一事请教,还请耿将军赐教。”

    耿毅抱拳道:“不必客气,赵大人请说。”

    赵羡道:“一人之武艺果真能敌千军万马?当日JYG外一战,你一人冲破敌阵,果如入无人之境。当时我才信关张之勇,能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若是如此,何不集天下之勇力如将军者,只须千人,荡平北胡只在举手之间。或者耿将军从军中择百人而教,纵只有将军五成功力,也可大用。”

    耿毅略一沉吟,踱步道:“此事或可施行,我们武当派弟子也有数百人,但有机会练习上乘武学的,不过三十余人。其他有百余人左右武艺虽远过常人,也只是比郭泰、霍如青稍有内功而已已。”

    赵羡问道:“武当弟子如耿将军者有三十余人?那也有大用啊。”

    耿毅默念一下,又道:“非在下自夸,可与我相较者有三五人,只因我们三五人乃师父亲授,其他人是我们代授,或是师叔传授。”

    赵羡问道:“贵师父为何不多传几位弟子呢?如此武当也可壮大。”

    耿毅答道:“武学亦需天资,我代师授业,师弟中有进境快的,也有进境慢的。有的肯下苦功练武的,也有偷懒的。天资不同、恒心各异,所以武功便又有了强弱。此外我师父亲授武艺,开始时众弟子都是孩童,所学一样。但往后领悟快慢不同,所教的武艺也不同了。”

    赵羡沉思着,也踱起步,说道:“我本意想如有数十人与耿将军武艺相仿者,作为前锋,每与敌接仗,前锋冲阵,先乱敌人阵脚,大军后继而来,便可百战百胜。看来难以做成了。”

    耿毅道:“或许可以选军中武艺过人者,编为一队,我亲来教习,若其中有天资者,再教习高深武艺,便可练出一队精兵。”

    赵羡赞道:“若如此便好了,待过十日后,考较霍、郭二人练兵之效,到时简拔两营勇力特出之士,令编一营为前锋营,请耿将军亲自调教。”

    耿毅抱拳道:“好!”

    眼见考较之期将近,郭泰和霍如青二人抓紧练兵,枪棒教习、阵法演练日日不辍。一日,赵羡正巡营,一哨兵来报:“一队神箭营到营前,令我等腾出营帐,供他们今晚歇息,还让我们派人帮他们喂马。”

    赵羡握了握马缰,问道:“还有吗?”

    哨兵道:“还有就是让我们看管犯人。”

    赵羡疑问道:“什么犯人?”

    哨兵回禀道:“小人不知,神箭营也不让问。”

    赵羡道:“同为朝廷办事,便与人方便吧。”说完策马继续巡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