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蜀奇侠 » 三十四章 太后赐婚

三十四章 太后赐婚

    长安东市街上十余骑飞驰,街上行人只得街旁避让,这十余骑正是魏尚宫派去接小瑶姑娘进宫的。

    耿毅置办的这处宅院,有五六间房,同时雇了一个老媪和小丫鬟侍奉小瑶。本来小瑶总见不到耿毅,只觉日子苦闷。后来小瑶认了魏尚宫做干娘,时常有机会进宫,加之小瑶巧言善辩、顺附人意,魏尚宫更加喜欢。

    这日,小瑶妆扮好之后,便坐上小轿子,随神箭营兵入宫。路上小瑶不时掀起轿帘,只见帘外屋宇渐渐规模宏伟,便知快到宫门了。

    与往日不同,此次魏转早在宫门等候,一行人随魏转入宫。说是皇宫,其实是外城,所以禁军进出极容易。

    小瑶在轿中已感到与平时入宫路有所不同,便频频往外瞧,只见轿子停在一处花园旁。小瑶走下轿子,却见魏转拦在前面,只见魏转冷冷道:“今天不可造次,平日姑姑宠爱你,百无禁忌,今日是姑姑把你引见给太后,你要处处谨慎。”

    小瑶心道:“果然不同往日。”口中却说:“多谢干弟弟,姐姐我自有处置。”说完径直走向花园中的亭子,正见到魏尚宫在小心服侍一妇人,那妇人自然是太后无疑了。太后雍容华贵、威严端庄,不时与一旁侍奉的魏尚宫闲聊几句。

    小瑶正要走过去,两位宫女拦住她问道:“小瑶姑娘是吗?”小瑶忙道:“民女小瑶求见。”只见一个宫女忙走向亭前报说,魏尚宫听闻来报,走出亭子,挥手让小瑶上前。

    小瑶半躬着身子,低首进了亭子跪在地上行礼道:“民女小瑶拜见太后。”太后笑道:“抬起头来,让本宫看看。”小瑶依命仰首,这才看清太后面容。太后赞道:“是个美人儿,赐坐。”

    魏尚宫上前扶起小瑶,小瑶低声道:“谢干娘。”

    坐定之后,太后问道:“听闻你是从胡营中被救出的,和本宫讲讲,当初是如何身陷胡地的。”

    小瑶端坐身子,望了一眼魏尚宫,只见魏尚宫点了点头。“民女本是大同人,父母是官家乐坊中的乐工,我自幼也耳濡目染,粗通器乐歌舞。十三岁时大同兵乱,父母亡于乱城内。坊头把我们这些没了父母的孩子养在乐坊内,充做丫鬟杂役,也学些舞,待长大些就卖给大户人家做妾或者做歌姬。我的命苦,被买给了通胡的商人。通胡的商人常将汉地的物件卖与胡人,把我献给一个胡王。幸天可怜我,我刚被送进胡营,还未见过胡王,就被耿将军救了出来。”接着小瑶又将在胡营中的凶险,一路从胡营逃出,耿毅如何神勇大破胡人的事讲了一遍。原来小瑶心想将耿毅的大功告诉太后,或许对耿毅有些益处。

    太后久居宫中,平日观闻些戏文,这番奇遇真是闻所未闻,见小瑶小小年纪竟受了这么多苦,心生怜惜。小瑶见太后和魏尚宫听闻后不住叹息,便强颜笑道:“如今上天开始眷顾我了,认了干娘,干娘这么疼我。做梦也想不到能有幸见到太后,算是吃过的苦也值得了。”

    太后却被小瑶逗乐了:“你这孩子,不过见见本宫算得什么,以后你常来宫中玩。”

    小瑶又忙谢恩,心里却纳罕:“我一个小女子,和干娘有缘就算了,为何太后对我也格外青睐?”

    魏尚宫这时说道:“太后,小瑶现在还没有个人家,我想着要是真疼她,给她找个好人家。”

    太后疑问道:“小瑶和耿将军难道不是一对佳人?”

    魏尚宫望了一眼小瑶:“太后有所不知,这耿将军是置办了一处小小宅院,偶尔去住,把小瑶一人扔在那里,妻不妻、妾不妾,像什么话?”

    太后恍然道:“也难怪,小瑶现在无父无母,自然无人帮她找个婆家。你做干娘的,得帮她物色物色。”

    魏尚宫便问小瑶:“那干娘帮你找个人家可好?”

    小瑶急道:“太后、干娘,小瑶能脱身虎口,皆是耿大哥之力,小瑶这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耿大哥,终身不嫁。”

    魏尚宫笑道:“这孩子是属意耿将军了,也是,你们本非亲非故,这番机缘凑到一起,也是天定。”说着看着小瑶,小瑶红着脸低头不语。

    魏尚宫却走到太后座前跪下道:“太后,我与小瑶实在有缘,收了她做干女儿,心中更是万分欢喜。老奴侍奉太后几十年了,今日想求太后一事,不知太后肯答应吗?”

    太后似略有意外,说道:“有何事,先起来再说。”这次倒是小瑶去扶魏尚宫,可魏尚宫非但不起身,反而拉住小瑶一起跪下。小瑶心中已明白魏尚宫欲求之事,脸更红了。

    太后见状,说道:“那定是小瑶的终身大事了,想让本宫怎么帮忙呢?”

    魏尚宫道:“老奴恳请太后给小瑶赐婚。”

    “赐婚?”太后迟疑了一下,“赐婚未必不可,只是一来太后赐婚,不像民间婚娶,外人多会以为与朝政有关;二来不知耿将军父母之意。”

    魏尚宫道:“耿将军青年才俊,前途无量,自然不能轻易娶正室。像那赶考的士子,多有年长的,都先不娶正室,想待高中三甲之后,有皇上赐婚,但其实家中早有了侧室,还有生了儿子的。”

    太后笑道:“自然是,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能因为考取功名耽误了家中香火。”说着命人扶起魏尚宫和小瑶,“小瑶若是不计较名分,做个侧室也未尝不可。”

    魏尚宫闻言忙令小瑶谢恩,小瑶复又跪下,真情实意地磕了三个头。

    太后说道:“本宫还未答应呢,你倒先磕起头来了。”魏尚宫笑道:“太后您是金口玉言,已经说让小瑶做侧室了。”

    太后点了点头道:“坐着有些乏了。”边说边扬了扬手,魏尚宫忙上前扶起太后,朝亭子外走。太后刚走两步又停了下来,对魏尚宫说道:“小曼,你去查查,耿将军近日可有什么功劳,本宫有赏。”

    天色渐暗,小瑶才回到宅院,刚进门,丫鬟迎上来道:“姑娘,傍晚时耿将军回来找你,见你进宫了,又回御林军营了。”小瑶应了一声,“耿大哥有说什么事情吗?”“只问你去了哪里,没有再说什么就走了。”小瑶闻言又止住脚步,回身道:“我们去军营。”

    马车停在了辕门前外,小瑶下了马车,刚要找人通报,恰巧见贾源巡城回营。贾源身跨骏马,径直将入军营,没认出小瑶。倒是随行的焦大眼利,忙大声喊道:“这不是小瑶姑娘吗?”原来当初关外大战,小瑶一起帮忙照料重伤军士,和焦大也算熟识。

    贾源闻声,边勒住坐骑边回头看。当时天色微暗,夕阳最后一瞥余晖正撒在辕门前,清风微动,小瑶身着罗裙,衣袂裙角随风轻飏。贾源竟看呆了,忘记了手中紧握勒马的缰绳。那马只觉勒得紧,便偏起头朝一侧走,贾源看得出神,没留意骑马,几乎要撞到辕门的门柱。幸好焦大赶上前牵住马,喊道:“贾大爷,留神啊。”

    贾源反应过来,自知失态,便呵斥道:“焦大,你怎么牵得马,还磨蹭什么,快进营。”焦大忙辩道:“这不是小瑶姑娘在这里吗,看样子小瑶姑娘要进营里。”贾源佯装恍悟,笑道:“原来是小瑶姑娘,快进来。”

    小瑶早看在眼里,掩面笑着走过辕门。贾源见巡城的军士都等在辕门前,还未进营,自知不妥,下令道:“速随我进营。”说着扬鞭一指,军士们皆驱马而入。贾源吩咐焦大好生照看小瑶姑娘,然后策马而去。

    焦大向小瑶抱怨道:“贾大爷自己没骑稳马,倒来骂我。”小瑶咯咯笑个不停,道:“谁让你是马倌,他是大爷。”

    焦大笑道:“这都是命咯,小瑶姑娘,你是来找耿将军的吧,我给你带路。”小瑶摆手道:“我又不是第一次来,你快去伺候你的贾大爷吧,我自己认得路。”

    小瑶走到耿毅的营房前,卫哨兵认得小瑶,通报道:“小瑶姑娘来了。”小瑶也不进营房,喊道:“耿大哥。”

    耿毅推门而出,问道:“你怎么来了。”小瑶也不答话,从门的一侧进了营房,耿毅也只好转身进去。

    “你回家也不多待一会,问了我不在,就回军营。小瑶得懂事,来找耿将军,请问耿将军有什么吩咐。”小瑶背对着耿毅,说了一串话。耿毅忙道:“见你不在,我在家里也是无趣,真有一事要请你帮忙。”

    小瑶第一次听耿毅请她帮忙,心中好奇,也不故作生气了,急问道:“有什么事呀,耿大哥。”

    耿毅将事情原委一说,小瑶说道:“只要耿大哥要我送,我就送,我送给干娘,就说是耿大哥送的,让赵大人白花银子。”说完笑了起来。

    耿毅说道:“不可,必要明说是赵羡大人送的,况且赵大人礼物中会有拜贴,这做不得假。”

    小瑶歪了歪头:“那赵大人请我帮忙,怎么感谢我呢?”

    耿毅劝道:“举手之劳,怎么还用感谢。”

    小瑶假装不愿意了:“求人帮忙也没点诚意。”

    耿毅问道:“你想要什么感谢,我去问问赵大人。”

    见耿毅认真了,小瑶嗔笑道:“平日里,人家的话,你也没这么当回事,刚刚人家是玩笑话啦。”接着又道:“你也要准备一份大礼,送给干娘。”

    耿毅不解:“为什么呢?”

    小瑶笑道:“先不告诉你,很快你就知道了。”

    十日后,耿毅和郭泰等人正在讲武堂议事,接到太后懿旨:“武将军耿毅,忠勇护国,前边关破敌、勇冠三军,今奉旨练兵,力克窜匪。功高之人必以重赏,今赐‘武将军府’金匾,赐武将军耿毅和民女吕瑶即日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