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蜀奇侠 » 第五十七章 大邑县衙

第五十七章 大邑县衙

    众人宴后,福安上前道:“夫人和小姐听说甥少爷来了,要请甥少爷到楼上一见。”陆麟忙道:“对对,毅儿,我这一高兴就忘了,你舅母和表妹在楼上呢,你快去见见。”

    耿毅早把甲胄卸下,身着戎袍,到楼上请安。

    陆夫人和陆婉见着耿毅,自是欣喜万分,一直嘘寒问暖。春梅见耿毅越发像其父之貌,心中即喜且悲,为耿夫人寡居而伤感,竟偷偷垂泪。

    陆夫人问耿毅:“小瑶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耿毅想起小瑶要保护魏尚宫,不肯离开长安,只好道:“毅儿赴川剿匪,不便带家眷。”

    陆夫人笑道:“这话怎说的,你舅舅也是来剿匪,我们也跟着来了呀。”

    春梅却道:“夫人还说呢,前日夜里可吓得不轻。”耿毅此时方知有川匪夜袭之事。

    陆婉道:“表哥,你来了,就把这些山贼全捉住,让他们不能再害人。”

    耿毅微微一笑,想起陆婉当初误把杨慕当作神仙。

    荡寇营过了剑门关仅是稍作歇息,即刻开拔赴绵竹,陆通判一家正好随行。郭泰领麾下兵马,留剑门关接应赵羡大营。

    荡寇营迤逦向绵竹而来,路上竟丝毫不见纷扰,径直入了绵竹城内。游击将军池凤岐闻得耿毅到绵竹,先来迎接,先安顿下来。原来池凤岐探得屋山寨聚义堂耿忠牌位之事,已晓知杨烈乃耿毅杀父仇人。池凤岐盘算耿毅曾在匪军中,必熟知其强弱,此番破贼定仗耿毅出力,遂将杨烈、耿忠及耿毅之事前后渊源报与枢密院。赵羡、陆麟皆得枢密院密札,也得知事情原委。

    陆麟更是大惊,安能料知自己姐夫竟是亡于西蜀大盗杨烈之手,急令福安派人去请耿毅。耿毅本要整备兵马,先去雪山寨一探,听说舅舅有事商议,便驰马而来。

    进得官衙,耿毅见陆麟手上捏着信札,忙问何事。

    陆麟问道:“朝廷已知你当初不慎陷身匪巢,也探得杨烈乃是你杀父仇人,我着实惊诧。尔父亡于杨烈之手,你知也不知?”

    耿毅跪道:“舅舅,毅儿知此事,杨烈特立了灵位,早晚供奉。”

    陆麟叹道:“杀父乃不共戴天之仇,且杨烈乃祸国大盗,你为何不早寻机会除之?”

    耿毅道:“毅儿......一时糊涂。”

    “哪里是一时糊涂,你既知道此事,何不告诉我和你外公,你若担心你娘,是可以不告诉她,为何也不告诉我?”陆麟猛得来回踱步,接着道:“家仇国恨,此番必要剿除杨逆。”

    耿毅回兵营路上,骑在马背上,思绪万千,心道:“当初我仰慕杨烈等人侠肝义胆,竟至于忘了杀父之仇,不管是误杀还是另有隐情。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耿毅久在朝廷,渐渐不赞同义军所为,又被陆麟当头棒喝,这才猛得醒悟。

    得了密札的赵羡却颇庆幸,心道:“此番不愁你不出死力。”赵羡领铁甲军入得剑门关,一刻不停留,径直奔成都而来,随行有赤奴、垩儿、墨行和魏坤四大护卫。诚王和魏氏相斗,两败俱亡,铁甲军和神箭营皆归于赵羡麾下。皇上赐婚,将安安郡主下嫁赵羡,诚王旧部自然愿投赵羡营内。

    陆麟甫到成都,拜会太守大人后,便至衙署视事。通判掌管钱粮、诉讼之责,州府中位居太守之下。陆麟坐堂三日竟仅见一桩讼案,还是两家富户争宅基地。陆麟入仕十余年,任五年通判,熟晓讼事,接连三日不见诉讼、不见卷宗,心道必有古怪,唤来福安,要出门一行。

    福安道:“老爷,我们刚到成都,这本地官员多有来府上拜会的,您却一概不见,只在官署中接应,恐怕以后不易......”

    “不易什么?”陆麟说道,“你只看到众官来拜会,不知这其中深浅。想这杨逆横行蜀地多年,剿灭不绝,自有反贼啸聚之因,恐怕还有吏治毁坏。”

    “老爷以为,这成都官员多是贪墨之人。”

    “贪不贪,不好说,恐怕都是惰政之人。”

    “老爷有什么打算?”

    “你随我到乡县中,亲眼看看成都吏治如何?”

    “老爷,这蜀地匪逆横行,只我两人,恐怕不安稳。”福安道出心中担忧,“不如请耿毅少爷派护卫随行。”

    “带那么多护卫,岂不大张旗鼓,还怎么避人眼目,就让陈良和郑彪一起吧。”

    陈良和郑彪早年跟随陆海斋、耿忠,后来由陆海斋举荐都做到都头。因见陆麟入蜀剿匪,陆海斋虽知国家所需,亦担忧儿子,便让陈良、郑彪二人赴蜀相助。陆麟与陈、郑二人也相熟,感念其不畏艰辛,荐二人升任都尉。

    福安仍感不妥,自去找耿毅相商,耿毅心念进剿之事,便让郭泰随舅舅一行,顺探川西匪情。

    五人乔装骑驴,一路朝西,往大邑县寻访。川西百姓闻得朝廷大军入蜀,皆知必有恶战,不少人设法避兵祸去了,故而人烟稀少,农桑荒败。陆麟见此等情状,感叹杨逆之祸,陷黎民于水火。

    到了大邑县城,陆麟等才见有百姓。但街上仍是一派萧条之感,沿街铺子十之八九都紧闭门户。路人见得陆麟五人,都远远躲避。尽管五人乔扮商人,但人人皆知兵衅将起,此时敢四处游荡的,不是匪逆便是官军。

    陆麟本欲探吏治情形,却见如此萧败之状,只好径直往大邑县衙。出人意料的是县衙前却有三百余名百姓聚集,却被绳索牵绑,一片呼号悲哭之声。陆麟细看方知是剿匪调征的役夫,供运粮器械、扎营驱遣之用。

    陆麟大怒,令陈良拿出官印文书,着衙役速传县令来。衙役见是州官,忙报与县令。大邑县令姓叶,闻报急来相迎。

    陆麟也不下马,只斜眼说道:“匪祸已使百姓如陷水火,尔等岂可如此苛逼,难道不知存恤百姓,使之沐朝廷恩典、安居乐业,如此自然无人肯助匪军。”

    叶县令忙辩解道:“太守官文催得急,下官不得不如此。”

    陆麟怒道:“一派胡言,州衙文书白纸黑字,传谕诸县助剿,当先以三班衙役、各处杂差集结听候,不得随意摊派徭役。尔等曲解官文,欺上瞒下,罪恶大矣。”

    叶县令自然知道官文实情,忙跪伏认错。

    陈良驱马向前,朝县兵道:“还不速速把百姓身上绳索去除。”县兵们见县令伏地认错,只得解开役夫得绳索。

    三百役夫去了绳索,心中欢喜,都朝陆麟拜下,欢呼青天大老爷。郑彪、陈良喊道:“大家尽可以回家去。”

    役夫们却面面相觑,伏地不起。陆麟大奇,问道:“这是何故?”役夫中有胆子大的,答道:“老爷明鉴,我等皆大雪塘山下农民,官军为围困雪山寨山匪,将大雪塘各村农田毁坏,我等回家也无生计,村中老幼皆逃至巴西避兵祸了。此时兵荒马乱,我等无处可去,回家不得,寻亲无路。”

    陆麟闻言,怒不可遏,心道:“无能剿匪,却害民至深,长此以往,匪逆略施小惠,百姓则甘心助贼,岂不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于是陆麟朝叶县令道:“叶老爷,这是你辖下百姓,你说该如何安置?”

    叶县令忙道:“本县东南有金马河流经,沿河有地,亦算富饶,可安置流民。”

    陆麟心道:“原来有地可安民,尔等却不肯体恤。”转念想此非治罪之时,便道:“着你等将大雪塘各村农,徙至金马河,县衙助民开荒安业,县粮不及,可请文至州府。尔等当需尽心办事,须知这些不是流民,乃尔等为祸所至灾民。安民之状,州府会着人查验,如再有疏漏,定重罚不怠。”陆麟抬头看了看天色,又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赶路吧,速着人生火造饭、搭棚铺盖。”叶县令得命而去。

    五人下马来,扶起大雪塘众村民。有村民壮着胆子说道:“我全家老小往巴西逃难,如何寻回,求大老爷可怜。”陆麟请众村民莫急,又同众人一起席地而坐,说道:“大家先到金马河安顿,莫误今年农时。安定之后,各村都出三五个有见识得,随州府官差一起到巴西郡,寻回诸位家人,大家看如何?”

    村民们忙称谢不已,皆道:“如此,陆大人真我等再生父母。”陆麟又与村民言谈大雪塘匪情,雪山寨规模等事。村民中善言辞的,一一回答。谈得多了,有村民胆子也大了,开始说道:“刚才大人所言极是,若是活得下去,谁肯去做山贼。官家怕山贼抢粮,把我们田地毁掉了,却逼得不少村民投往雪山寨落草了。”这村民说完,众人皆附和称是。

    郭泰本不情愿随陆麟而来,见陆麟安抚百姓、查问匪状,赞佩不已。原来郭泰以为剿匪只在两军对垒,克敌破阵,经此所闻,其根本或许在官府牧民之法。

    夜色降临,陆麟与众百姓围火畅谈,同食同坐。叶县令大惑不已,派人请陆麟到衙中用宴,皆无功而返。

    郭泰和郑彪二人见陆麟与一众百姓闲谈,无甚要事,遂在县衙外信步。见辕门上悬吊破旗残甲,郑彪不知何物,闻一旁衙役。衙役说:“前些年官军在本县大败匪军,得匪逆尸首旗甲,悬于此处,以儆效尤,尸首被匪兵盗去,如今只剩烂旗烂甲。”

    郭泰道:“匪逆于此地大败,难道不曾报仇?”衙役道:“匪军这两年多打川西偏远小县,不复来此。”正说着,忽闻县衙起火。只见一队人杀到县衙,呼喊着:“火烧大邑县,去投雪山寨。”

    郭泰抽刀冲向前,高声道:“尔等鼠辈,速来送死!”片刻奔到县衙门口,舞刀连砍翻几个贼匪。只见剑光闪过,一剑刺来,郭泰横刀格挡,只见来敌凹眼突唇。那人正是于全。

    原来当初火烧长安之后,义军分几路撤出。范成、于全、萧普三兄弟想加入义军,因官军追赶颇急,只得搁置,后来义军散去,范成三兄弟却寻不着义军首领了。无奈之下,三人纠集一群江湖游侠和草莽英雄,一众五十余人特赶来蜀州,往投雪山寨。眼见要到寨前,萧普道:“我等匆忙来投,义军如何轻易肯信,需纳投名状,也让义军知我等本事。”于是众人商定,烧了大邑县衙,砍了县令首级,抢了官印,到雪山寨相投。

    县衙一片混乱,陈良忙护在陆麟身旁。郑彪因担心陆麟,也赶来相护。郭泰一人独当衙门前,挡住于全等人。可游侠们早翻进县衙,逢人便杀,翻找官印。叶县令听闻有贼匪,急脱了官袍,躲进马厩。

    陆麟见衙役们竟早逃散,急让陈良、郑彪去助郭泰。再看郭泰一人力敌于全等数名游侠,被迫边打边退。陈良、郑彪二人挺枪助阵,堪堪守住门。

    于全见整个县衙不过眼前三人堪战,挥剑一摆,留几人盯住门前,带其他人绕去别处。陆麟见得,心中焦急:区区数十贼便能横行一县,剿匪之事何时能奏效?

    众百姓见贼势强,担心陆麟,便道:“陆大人,且和我等在此避避,免遭贼害啊。”陆麟看这百姓众多,方欲领众人去救县衙,猛想道:“叶县令欺压百姓,众人本恨他,如何肯出力。况且匪贼强悍,县卒衙役尚不能敌,他们手无寸铁,如何济事?”

    众游侠烧掠一圈,见有数百人藏于此,忙围过来。一游侠问道:“你们是什么人?”百姓答道:“我们是山里的农夫,被官府拉来干苦力活。”

    “为何不跑?”

    “跑了又被捉回,还要挨鞭子哩。”

    “我们义军便是打官府,救百姓的,跟我们走吧。”

    “壮士,我等家有老小,加入义军,官府要杀我等家人。”

    “想随我们去的,就去捡把刀;不敢的,就快跑吧。”

    百姓们千恩万谢,都忙避远一些。那游侠见陆麟装束神形不似农夫,倒像个官老爷,一把将陆麟揪住,笑道:“找了半天,原来县太爷藏在这里呢。”

    陆麟全无武艺,怎挣脱开,却怒目而道:“你欲何为?”

    那游侠见陆麟神态威严,竟不觉松开手,猛反应过来,抽刀架在陆麟颈上,道:“死到临头,还敢耍威风。”陆麟心道:“大丈夫临事死节,不可坏朝廷风范。”遂闭目不语。福安见老爷被抓,急上前护主,却被一脚踢开,福安只觉肋下剧痛,竟昏过去。

    众百姓却伏地相求,皆道:“此乃扶危救困的青天大老爷,我等身家性命皆赖陆老爷相救,求壮士莫要伤他。”说着皆边求边磕头。

    另一游侠道:“看此人气度,临危不惧,不似那等贪官、贪生怕死之辈,百姓们既说他是好官,且留他性命。”

    这时于全等人已从县衙杀出,把手一招,众游侠便急退去。郭泰紧追而去,见一人长剑抖动,忙舞刀砍剑。那人不待兵刃相接,剑尖一转,直挑郭泰小臂。此人削瘦长脸,正是范成。郭泰化解不及,只能往后避开。咣当一声,刀被击落。范成见县衙中唯此人算有骨气,不忍急下杀手,便舍他而去。

    郑彪、陈良忙寻到陆麟,道罪:“我等保护不力,罪该万死。”

    陆麟惊魂甫定,淡淡道:“来贼诡诈,不干你等事。”郭泰也来问询,几人说起刚才百姓相护之事,感叹不已。几个百姓往福安面上喷水,福安缓缓苏醒,哎呦一声道:“我这是到了地府了吗?”一百姓笑道:“你这般莽气,阎罗王也不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