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小学男老师的奇妙生活 » 彩蛋 辅导孩子完成作业

彩蛋 辅导孩子完成作业

    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吗?

    关于家长辅导孩子的报道层出不穷,但是都不是啥父慈子孝、母祥子爱之类的温馨画面。

    鸡飞狗跳才是最真实的一面。

    父亲们觉得母亲们辅导作业气得大呼小叫、手舞足蹈甚至破口大骂太过于小题大做。

    于是亲自上场。

    结果有的父亲气掉了下巴,有的父亲气得拍桌子手骨折,甚至还有气得倒地。

    家长辅导作业后,有的下巴脱臼了,有的手骨折了。

    真可谓:

    不辅导作业父慈子孝,母女情深,笑容满面。

    一辅导作业手舞足蹈,鸡飞狗跳,唾沫横飞。

    究竟是什么导致辅导作业一直以来成为了父母的噩梦!!!

    而父母又该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地辅导作业?

    1.首先说一下为什么辅导作业是如此让家长难受?

    辅导作业的情形一般表现为:

    孩子做题缓慢,题目不会,父母讲解后还是不会,举例来说:

    孩子:1+1=3

    父母:1+1=2

    孩子:1+1=3

    父母:1+1=2……

    然后一次又一次,孩子小动作不断。

    动一动,扭一扭,捡捡东西,摸摸手,注意力不在作业上。

    于是父母脾气上来,语调逐渐变高,表情逐渐狰狞。

    开始手舞足蹈,唾沫横飞。

    但是孩子越发迷糊,低下头来唯唯喏喏,死性不改。

    最后家长破口大骂,孩子嚎啕大哭或者逃避,而家长气急攻心。

    从这个一般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导致父母们辅导作业的原因是孩子们怎么样都教不会以及不好好完成作业。

    结果就是孩子和家长都很痛苦!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痛苦的根源是多方面的!

    1.家长不清楚孩子的真实情况

    家长首先只有自己的孩子,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对比过,再加上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天然就带有一层滤镜。

    所以不清楚孩子的真实情况,所以当孩子不会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开始烦躁。

    2.家长没有对孩子学习知识的难度有明确的估计

    同时有些家长是带着一种成人的优越感来看待自己辅导的内容,认为这非常简单,孩子凭啥不会。

    这种想法就是一种误解,每个年龄段的思维能力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增加不断思维能力会不断提升。

    这就跟身体成长一样,比如说你现在成年了能提起一桶水,然后嘲笑孩子提不起一桶水。

    没有对孩子学习知识的难度有明确的估计。

    于是在不断地教孩子过程中对孩子为啥没有掌握这么简单的东西就会开始失落和气愤。

    3.家长教授知识时没有因材施教

    再然后家长认为自己教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凭啥不会,认为孩子就是没有认真听。

    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有差异,孩子的思维方式有差异,孩子的气质特点有差异。

    比如说孩子反应慢,那就要放慢速度教,多教几次。

    注意力容易分散,那就让桌面整洁不留其他东西,在旁边监督,将任务分解让孩子在分段的短时间内保持注意力。

    没有像这样有针对地进行辅导,那孩子只会听不懂、听不进。

    这些就是教授知识时要因材施教。

    4.家长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所要辅导的知识

    在根据孩子的特点教导时家长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所要辅导的知识,然后准确简单地告诉了孩子。

    比如说1+1=2是小学一年级的内容,此时的孩子思维刚刚进入具体运算阶段,他们需要实物直观,无法直接构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需要通过具体实物联系帮助孩子理解,比如:

    1+1=2表示左边有1个苹果,右边有1个苹果,把左边和右边的苹果合起来一共有2个。

    你是否给孩子解释清楚了算式的含义还是不断重复1+1=2!

    如果家长没有做到说的几点,自然而然就很容易被孩子们气到。

    2.父母又该如何做,才能心平气和地辅导孩子作业?

    1.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家长首先必须知道自己孩子究竟是啥情况才能做好心理准备,从而好帮助孩子。

    而了解孩子学习情况最好的办法是问老师,老师每天教导孩子们,由于不带有滤镜,所以是非常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孩子,究竟啥情况一目了然。

    同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书写等等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而孩子性格上的特点,我相信作为陪伴孩子的父母肯定比任何人都清楚。

    2.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不要抱着知识好简单,你咋这么没用的想法去打击孩子。

    而是认识到在这个年龄段理解知识的难度,去包容和鼓励孩子学习。

    3.家长教授知识时要因材施教

    孩子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来进行辅导。

    比方说有的孩子反应较慢,注意力容易分散,书写速度特别慢。

    反应慢就把知识点放慢速度和用形象的动作、手势、语言来帮助他理解,反复再反复。

    注意力容易分散就分解任务,让他用小短的时间完成,保持专注力,再不断训练。

    书写慢就从简单开始训练他的熟练度,再不断加快速度和加大难度。

    这就是因材施教,不能孩子不会就不断重复再重复,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家长要真正理解了自己所要辅导的知识

    说句实在话,辅导作业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你没有用孩子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那就是手机是typeC的接口用typeB的线,死活都充不进去。

    如果家长真想要辅导,最好把孩子书看看,题目考啥知识点,看看网上老师分享的如何进行讲解的,比如国家教育云平台。

    这样才能把知识点给孩子讲明白,帮助孩子理解知识,否则孩子只会更加迷糊。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死活听不懂家长讲啥的原因。

    那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孩子和家长这样难受呢?

    老师在学校也辅导孩子作业,为什么老师没有被报道出来这样的情况?

    实际上老师其实也是普通人,也会生气和烦躁。

    但是老师受到过专业训练,有了充足的心理预期,所以心态很好。

    如果心态不好是无法坚持下去的,毕竟孩子很容易就会犯迷糊。

    “马什么梅”

    “什么梅”

    ……

    同时平常教学中老师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对于孩子的问题也有一定的方法去有针对性地解决,所以辅导孩子作业就不是那么痛苦。

    一步步去耐心地引导和鼓励,为孩子每一点进步而欢呼。

    这就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