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驯养员的1982小渔村3 » 第7章:出海收蟹笼

第7章:出海收蟹笼

    小船乍一看挺厚重、挺结实,但船体修补的痕迹不要太多,船龄至少有二十年了。

    7米长的船,虽然看起来小,但当你站上去就能感觉到,其实面积相当大,顶得上一间卧室了。

    而这么大、这么重的船,现在全靠人力来推进。怪不得有句老话讲:男人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他爸的小细胳膊…还没有那橹杆子粗呢!看得阿嫲直蹙眉头。

    吴母解开了缆绳,舍不得撒手。小船去两个人就行了,她要留在家里帮媳妇带孩子。

    吴母叮嘱道:“累了就换你爹摇船啊,别逞强,不然你明天就下不来床了。”

    “哦。”“没事,我今天已经下不来床了。”吴帆乖乖地道。

    “嘁!跟谁学的贫嘴!”吴母嫌弃地把绳子丢给他。

    “还有,身上的衣服湿了及时换,替换的给你放水桶里了。”

    吴父闻言眉毛一挑,掀开水桶去看,还真的放了衣服……

    “也没见你给我准备过!”[柠檬]

    吴母送他一个白眼:“你让海风吹吹干就行了!”

    继续叮嘱儿子:“中午饭热一热再吃啊,下午晚了你们就用海水煮几条鱼垫垫肚子,别饿到天黑回来。”“今天如果收不完,就留到明天再收,手忙脚乱的容易给螃蟹夹到手。”“到了海上先看看你爹是怎么摇橹的,要学会用巧劲儿,让你爹仔细跟你讲讲……”

    吴帆赶忙打断了阿嫲,“唉呀知道了娘,我爹会看着的,你快回去吧!”

    吴父赶紧用竹竿撑开船(“不就是出个海吗?臭婆娘絮絮叨叨个没完。”)

    吴母手扶栏杆,边追边喊:

    “海上出汗多,记得多喝水啊~”

    “见到不认识的鱼,先问你爹,别随便上手抓!螺也是!”

    “太晒了就用海水浇一浇,别中暑了!”

    “……”

    这场景让吴帆想起了从前,每次他们过完假期,离家时阿嫲都是这样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不禁眼眶有些发热。

    唉……重生之前,阿公阿嫲都已经去世了,现在他回来又能享受到这些。

    真好。

    小船沉重地起步,然后轻快地滑行。

    吴帆一个人在船头掌舵,老爹刚刚教的。

    “爹,我有点方(huāng)啊!”吴帆打着颤音说道。

    “慌什么?我让你转向时你就转向,不说就不用动它。”吴父站在船尾摇橹,身体大幅度地推拉摇晃,动作圆融如意,特别像他老年在公园打的太极。

    (不,是他打的太极像摇橹。)

    吴帆:“哦。”——其实心花怒放(huàng)着呢!

    蹲在船头,看小船劈波斩浪,一翘一翘的溅起阵阵浪花。很难想象这种速度是摇橹摇出来的,老一辈是真的强!

    起步没多久,吴帆腾出手来,“呵嘞嘞~”向后吹出口哨声。

    吴父不解道:“你吹哨做什么?”

    “没事!我刚刚学了一种口哨吹法,忍不住就想试一试。”

    “那你吹的也不响啊,嘶嘶拉拉的,看我的——”吴父两指一并,抠进嘴里猛然一吹,发出的尖啸声响破天际。

    吴帆赶忙捂耳朵。

    豚豚也想捂耳朵,可惜它们没有!有也够不到,胸鳍太短只能捂脖子。

    豚大豚二早就在这里了。半夜开始有船出海,它俩屁颠屁颠跑过来,远远地偷看。一条一条的大船,哒哒哒哒哒哒,好有趣!

    直到天亮了才见奶爸过来,但是奶爸身边跟着两只陌生的两脚兽,它俩不敢靠近。

    两兽听见奶爸的召唤,赶紧沉到水下,急切又小心翼翼地追上,距离小船二十米左右,远远跟着。

    “嗯—嗯—”(“奶爸跑到外面去了嘤!”)豚二好紧张,赶忙贴紧小巧的哥哥。

    向东出了海湾左转,小船沿着海岸“点头”前进。

    吴帆偷偷看向后方水面,见两兽时不时露一下头,换了气马上又潜下去,不敢现身。

    “爹,咱们先去哪儿啊?”

    “先去河口,沿着海岸直走就行了。”

    “哦,那就好。”

    还好在岸边,待会儿想办法让豚豚露个面,把豚豚引荐给阿公———

    介是您重孙儿~

    (别笑,后世老头子都八十了,亲自跑海洋馆认的重孙。为了能每天看重孙,专门在城里买了套小房子。)

    他们半岛北边是一片山林,向前走个一千多米便到了小河的入海口。

    河水汇入大海,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凡是河口附近的海域,鱼虾蟹资源都比较多。

    吴帆小时候就经常来这里钓鱼、下地笼。就是后世下地笼的人太多了,不大的河口,底下长长的地笼纵横交错。如果以螃蟹的视角去看,肯定很压抑!

    [螃蟹:求放过.jpg]

    转弯向外走一段,找到自家的浮漂。“终于到了!嘿嘿。”

    吴某人早已手痒难耐。

    “让我来!”他抢先拿过钩子,将浮绳勾了过来,一点点往上提。

    吴父摇着橹,让船顺着笼串的方向缓慢滑行。

    拽了七八米长,第一个蟹笼慢慢露出了身影。

    他家的蟳篓是扁圆形的,像一个大柿饼,直径有60厘米宽。

    笼子侧面有两个开口,呈漏斗状凹向里面,最里面是一圈细竹篾做的倒须。

    这样虾兵蟹将们很容易找到入口。它们能顺着倒须钻进笼内,却无法逆着倒须出来,于是便被困在里面了。

    像这样结构复杂的蟳篓,别人一天只能做两个,而他爸轻轻松松就能做出来六个,还是在帮大嫂带孩子的情况下。

    “让我看看第一笼能开出什么!嘛咪嘛咪哄——”哗啦,蟹笼被提出水面。

    入手沉甸甸的,只见笼底盘着一条长长的鳗鱼,四周还散落着小鱼小蟹的残骸。

    “哇……海鳗!”吴帆兴奋地解开笼顶的倒货口,将鳗鱼倒进水桶里。海鳗入桶,疯狂扭动身体。

    “还这么有活力,这条有3斤了吧?”

    “差不多,这条算大的,一斤能卖3毛多。”

    “那能卖1块钱了,不比青蟹差嘛!青蟹说起来贵,但重量完全不够看。”

    “咱们渔民当然无所谓了,买家可不这么想。”

    “嘿嘿,一笼1块钱,那一百多笼得多少钱?”吴帆忍不住遐想。

    “你以为每次都能这么多啊?空笼是常有的事,收一堆石头蟹也就几毛钱。”吴父催促他,“快点了,后面还有十几个呢,拉完这串再休息。”

    后面的一口气全都提了上来,堆在船板上,一串20个蟹笼,每一个都很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