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活之我只想不留遗憾 » 一百四十九章

一百四十九章

    蒋壮带瑶瑶去农资门市部搞定了玉米种子和化肥,顺带买了不少种地用的农具,还有水泵水管之类的,有瑶瑶的提醒,连打药用的喷雾器都没忘了。

    “媳妇儿,这喷雾器没啥必要吧?现在种玉米还要喷农药?我咋记得我小时候家里那半亩地,就是撒上种子啥也不管了呢?”

    “我也不懂,反正我们老家那边肯定需要,而且咱这是六十多亩地,植物连在一起太多了,就肯定需要防虫害,喷雾器又不贵,有备无患呗。”

    “喷雾器我倒不是心疼钱,我就是感觉一下买这么多剧毒的农药,心里有点不舒服,现在种地也不是那么简单了啊。”

    “是啊,你看这个玉米的种子,都是红色的,这已经是拌了农药的,这样种子入了地下,就不怕一些虫子会吃种子,还好种玉米小麦之类的,现在都很简单,要不然咱们两个门外汉,还要找人多问问才行。”

    “我爷爷其实是把种地的好手,只不过老爷子这两年经常腰疼,你看今年他的后背都有点驼背了,所以咱不跟他提这事儿,要不然他铁定闲不住。”

    “爷爷的年龄比我爷爷大了没有太多啊,确实看上去要老很多,而且整天就喜欢坐在咱家门口,默默无闻的怎么?”

    “他是纯文盲,种了一辈子地,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候可能就是当年,独轮车支援淮海战役了,而且因为表现优异,直接火线入党。”

    “他一辈子靠种地,拉扯大了七个孩子,这两年村里跟他年龄相仿的老人陆陆续续都去世了,他又经常腰疼,带他去医院医生束手无策,腰椎严重变形,腰肌严重劳损,以前还能看他天气好的时候骑三轮车出去转转。”

    “现在他也不怎么转了,年龄大了,同龄人变的越来越少,跟他关系最好的那个,今年在炕上下不来了,那可是当年唯一一个跟他一起火线入党的人,还有一个老人儿女不孝,被送到养老院不管了。”

    “送养老院算不孝吗?那不是要花不少钱?”

    “花多少钱也赶不上儿女的陪伴啊,而且送养老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老人的心理问题。”

    “你知道一个几百位老人的养老院,一年要去世多少老人吗?平均一年不止二十位你信不?每一位活着的老人,几乎一个月要面对两次别人的死亡。”

    “人的心理是承受不住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悲伤的,这给老人们一种感觉,大家都在排队等死,养老院里千篇一律的生活,再多的娱乐设施也都玩腻了,所以说,住养老院,只能选那种高端的养老院,低端的不行,明明能活十年,去了那种便宜养老院,活五年就不错了。”

    “你说的有道理,如果养老院是那种便宜的,好多老人住一个房间,那还真有可能经常面对别人的去世,一觉醒来对面床上的人凉了,这事儿想想都让人崩溃。”

    “所以你看我有空就跟爷爷聊聊天,这么大年龄了,老人也不图吃穿,有小辈的多跟他聊聊天,让他有个存在感,他就不会越来越孤独。”

    “嗯,我看叔叔也经常下班回来就跟爷爷聊一会天,爷爷看见他还挺开心的。”

    “那必须的,你不知道,当年我爹借了好多钱,才买了村委的吊车,然后早晨从村委把车开回家门口,下午就有人找他干活。”

    “只不过很可惜,我老爹当时手里连一块钱都没有了,想干活得先加油啊,最后还是爷爷,把他压箱底的八块大洋拿了出来。”

    “哈哈哈,我老爹拿着大洋去加油站赊了一箱油,干完活赶紧去赎回来的,结果还给爷爷的时候,老爷子摆摆手,不要了。”

    “叔叔当年买吊车这么孤注一掷的?一块钱都没留?”

    “哈哈哈哈,那时候大家都太穷啦!买村委的吊车花了十万块钱!这是一九九四年的十万块钱,当时老爹自己手里只有两千多块钱,外面还欠了小爸家两千块钱的外债,剩下的借遍了全家所有的亲戚,也只凑了四万多不到五万块钱。”

    “啊?这不是等于净资产为零,硬生生背了十万块钱的外债?!借小爸家两千块钱又是怎么个事儿?哎呀,你好好说。”

    “这事儿呢,那就是小孩子没娘,说来话长,而且属于咱家的最高机密,现在提起来有点破坏一大家子的团结。”

    “我不是跟你提过吗?你公公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不念书以后干过很多工种,吃了很多苦,那时候他是老三,爷爷奶奶不怎么关心这个老三,更多的心思都在老四,也就是小爸这个最小的儿子身上。”

    “还好老爹那时候能吃苦,十六七岁的时候干过不少纯苦力活儿,到了十八九岁的年龄,练了一身的力气,这才有机会去了肉联厂上班。”

    “他是以临时工的身份去的,一个月三十七块六毛钱?好像是这个数字,被分配到砍头车间,那时候肉联厂也是流水线杀猪,猪先被电死电晕了,然后挂到钩子上开膛破肚,到老爹这就是往下拿头。”

    “所以老爹一直不承认他是个杀猪匠,猪到了他那都开膛破肚了,死不死跟他有啥关系。”

    “老爹提过很多次,刚开始的时候肉联厂一天杀两千五百头猪,他们两个人一天要砍两千五百个猪头下来,他太年轻了啊,体重还不到一百斤,那个大砍刀都七八斤重。”

    “坚持了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游刃有余了,自己一个人就能胜任这两千五百个猪头,后来更是直接自己承包了这一道工序,而且他后来还通过内部价格往外倒腾猪肉,所以两年的时候,他挣了差不多两千多块钱。”

    “这是这两千块钱的来源,这笔钱老爹是一分不差,全部交给了奶奶,后面连在厂子里吃饭都是四个徒弟孝敬,那时候流行这个。”

    “然后这两千块钱就被爷爷盖了咱家现在的这栋房子,打算以后就给小爸当婚房,而且那时候家里孩子太多,盖这房子根本没花这么多钱,剩的钱给了小爸让他去学数控车床去了。”

    “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老爹一到了22岁的结婚年龄,就直接跟老妈登记结婚了,没地方住啊,爷爷就把这房子先给了老爹,然后让老爹给小爸两千块钱,打白条啊,这钱老妈都有一千一万个不愿意,哪有这么偏心的?里外里老爹吃了四千块钱的亏啊!”

    “再后来,小爸也不是省油的灯,你看他比我爹小三岁,他家的阳阳弟弟,跟我同岁!他结婚就住在爷爷奶奶的老房子,然后俩老人兄弟四个一家住一年。”

    “小爸找的老婆是自己村里的,小妈也姓蒋,只不过刚出五服,那几年我老爹老妈吃了不少小爸他丈母娘的风言风语,有时候路上遇到了,甚至连兜里刚挣的五十一百快钱,都得迫不得已赶紧给小爸还账。”

    “那时候苏联已经解体了,肉联厂没了最大的出口对象,而且老百姓也不喜欢家家户户养猪了,收不到猪肉联厂几乎停摆,老爹就在村口那个商店门口,摆台球案子,还卖过西瓜,甚至我小时候还记得他赶过一年马车。”

    “那时候赶马车都是拉预制板,一块预制板正好一千斤,四个人抬着装卸,一辆马车拉四块,四个人四辆马车,那就是十六块!”

    “老妈那几年跟着老爹吃了不少苦头,咱家有一年冬天,还在大门口用塑料纸搭了个棚子加工芋头呢,我那时候天天吃芋头,吃的够够的,哈哈哈。”

    “再后来,我奶奶就开始身体不好,爷爷奶奶四个兄弟轮着住,老大老二老三家,一人一年,到了小爸家,他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