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活之我只想不留遗憾 » 一百五十章

一百五十章

    “啊?小爸家一年都没养?看他现在人挺好的啊?”

    “嗯,小爸是个好的,小妈人其实也还行,属于刀子嘴豆腐心那类型的,但是小爸有个搬弄是非的丈母娘啊!爷爷年轻的时候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能干活,生产队的时候,全队耙地公认的爷爷是第一名,那死老太太就是嫉妒!”

    “还没说完呢,小爸家不要,结果大妈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家也不要!她老大不要,老二更不要!”

    “然后爷爷这辈子第一次委屈的掉眼泪,七个孩子啊!纯靠种地拉扯大,虽然从小都吃不饱,可是爷爷真的是,一辈子就没过一天好日子,我爹拉着爷爷的手,让爷爷放心,只要他老三还有一口饭,就不会让他爹妈饿着!”

    “哈哈哈哈,我老爹厉害不?那时候奶奶有哮喘,一到冬天就难受,经常住院,这个是那三兄弟不想让爷爷奶奶过去住的最大原因。”

    “而且当时刚好赶上村里开始办理房产证,老爹直接把咱家这套房子办理了两个房产证,他跟爷爷一人两间!”

    “从那以后爷爷奶奶就在咱家住下了,所以我以前跟你说,爷爷奶奶那么多孙子孙女,谁都没照看过,就看着我长大,而且老爹天天开吊车干活,没空种那两分地的菜园子,全是爷爷种的。”

    “爷爷给咱家种地,这是后来四家和好的种子,等我快上小学,奶奶去世了,那三家的日子也都好过了很多,二妈第一个跳出来,说爷爷不能只给咱家种地,兄弟四个都有地,而且爷爷的自留地也跟咱家分在一起,不公平。”

    “结果她差点儿被爷爷怼死,特么的因为啥自己心里没点13数?你有本事也把房子给我一半儿!我奶奶这么多年的住院费你咋不平均一下?!”

    “不过以前也确实是那三家太穷了,我老爹是个有本事的,他们骨子里其实都不是说完全不孝顺的人,只不过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让他们没办法罢了,从那以后爷爷就弟兄四个一家吃一个礼拜的饭,一开始还住在咱家,后来小爸把房子翻新,给爷爷专门弄了个房间,过来求了好几次,爷爷心里还是疼这个小儿子的,就过去住下了。”

    “只不过全村都知道,爷爷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咱家门口坐着,哪儿也不去,别人找他吃饭都得来咱家叫他,用我爷爷的话说,我的房子在这,谁劝也没用,有种你就把房子给我一半儿,我也天天去给你看门儿!”

    “哎呀,我听的都有点感动了,叔叔真的是太不容易了,顶着多大的压力啊,为了让爷爷奶奶放心住,房子都分成两份儿,那时候日子穷我知道,我小时候也经历过村里的这种事情。”

    “是啊,你看老爹现在,对爷爷也就一般般,他也不是心里没有,他就是这些细节的事情懒得顾及,大是大非他没毛病,真让他床头照顾,这事儿还得老妈来,所以说,这事儿说来说去,最伟大的其实是我老妈!”

    “嗯嗯嗯,阿姨好样的,换了别的媳妇儿,不扯后腿就不错了,本身分房子就不公平,结果最后出力最多的,反而是这个最不受待见的老三。”

    “哈哈哈哈,你知道我老爹第一次去姥爷家,看到的是什么场景吗?”

    “一进门儿,一位头发微黄,精神矍铄的老太太,裹着三寸金莲,还有一位头发纯白,一脸慈祥的老太太,西屋炕上还有个嘴里一直骂骂咧咧的老头子!”

    “头发微黄的是老姥姥,是姥姥的母亲,当时已经老年痴呆四五年了,凭什么还能精神那么好?炕上躺着的是老姥爷,练了一辈子的武术,年轻的时候在整个山东都有很大的名头,后来跟着他大哥去了蛙岛,岁数大了才回来,双腿落了病根,躺在炕上下不来了。”

    “另一位头发纯白的,是我母亲的奶奶,姥爷兄弟三个,一个光棍儿,一个跟他前后屋,那俩也是不养,姥爷自己全扛起来了!”

    “要知道那时候才一九八几年末,老姥爷的双腿一直溃烂,需要打那个什么针,一个月要花很多钱!也幸亏他回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美元,而且他在蛙岛有一个大哥一个弟弟,偶尔还能接济一下,就这样,老姥爷活了98岁,老姥姥老年痴呆活了101,只有那位老奶奶,身体不好,又气性大,活了89!”

    “啊?这是什么家庭啊,我都没法想象,怪不得阿姨对爷爷奶奶这么大度,这真的是,哎呀…”

    “你跟着哭什么,这都是咱家的老黄历了,这中间还有很多事儿我都懒得提,老爹当初买吊车的时候,借遍了所有的亲戚,只有他自己的那三个兄弟,他连去都没去,村委当时十万块钱已经把车卖了,人家第二天就要来提车。”

    “老爹带着个电工用的那种破背包,一兜子钱,村里的会计还以为钱凑够了呢,来来回回数了好几遍,四万多块钱还有零有整。”

    “最后还是那个老书记,跟村委的人说,只要村里的人愿意买,肯定优先卖给村里,十万块钱都卖出去的车,硬生生又给便宜了两千块钱,还允许老爹欠账,只不过还款当时签的有点苛刻。”

    “但是村委也从来没人催过老爹,本来签的协议是年底付清,老妈当时看到合同都快哭了,太苛刻了!一个月还一万多,这是一九九四年的一万块钱啊!”

    “还好老爹心里知道咋回事儿,这无非就是老书记堵村里那帮人的嘴而已,要不然这事儿外人不好看,现实也确实是一直没人催,差不多四五年才陆陆续续还上了。”

    “老爹吊车挣的第一次钱,是换了小爸那两千块钱的房子钱,其实那之前五十一百的已经还了七八百,老妈都有账,老爹懒得跟老四计较,直接给了他两千,从那以后他丈母娘就特么话风变回来了,开始说咱家的好话!”

    “我好像对她有点印象,过年的时候你是不是带我去给她拜年了?就是那个干瘦干瘦的老太太?还有个老头儿,住在南厅房?”

    “没错,就是她,万幸的是她们老两口一辈子不修嘴德,到老了俩儿子也不怎么管他,他住那个房子是小儿子的,那儿媳妇,比老太太都厉害,她大儿子就是咱家东屋,你看他们啥时候来往过。”

    “啊,这个邻居叔叔就是他大儿子?两家不来往了吗?这么严重?”

    “那不是一般的严重,老太太当年把咱邻居这婶子给揍了,人家能管她才怪,婆婆打儿媳妇,听着就特么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