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洪武末年,我为大明斩妖邪 » 第一章 张登

第一章 张登

    大明,洪武二十二年,小雪。

    北平城又下起鹅毛大雪,一阵大风刮过,卷起地上层层白雪,向着城墙四角飘去。

    雪虐风饕,街铺摊坊上,那兜客揽人旌旗扯的呼呼作响,门帘布席掀卷的上下翻腾。

    城墙内匆忙的行人,紧裹住肥重的棉衣毡帽,抵御着刺骨寒风,在雪中踉跄前行。

    内城一处高台上,张登失神的看着,三个月了!

    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从21世纪的一个油腻大叔,变成大明王朝,燕王朱棣麾下一员小旗。

    回不去了!想到这里,张登心里不免有些酸涩,想到自己孤苦的女儿,老迈的父母,还有让自己心酸和悲愤的前妻,总归······有些让人意难平啊!

    张登来到这个世界,多少继承了前身的记忆。

    前身原籍浏阳人,家乡糟了灾,父母也由此逝去。

    前身还算命大,山洪爆发时恰与小妹一道出门置买,菩萨保佑才躲过这劫。

    双亲的骸骨都是‘漏泽园’帮忙收敛,前身小妹灾后被官府‘养济院’收养,去了遥远的南京,当下也断了消息。

    前身正厄困不堪,不想远在北平的亲叔,寻了过来。

    得知自家兄嫂过世,亲侄女去投南京,末了消息,故里再无熟悉的亲朋旧人。

    遂将前身带在身边,拜祭过前身的父母后,一同回了北平府。

    “登哥儿,登哥儿······”。

    “登哥儿······”。

    张登征了一下,觅声望去,是小叔的亲卫站在楼墙根下,高声疾呼。

    ······。

    亲卫姓王名栋,原本小叔任总旗官时,麾下一王姓小旗长的遗子。

    王栋与张登年纪相仿,随小叔回北平后,算上小叔就是与他最熟悉,彼此看顾,私下倒说得上话。

    王栋随家叔从军也有两年,大小战仗也经历十余回,算得上个行伍老卒。

    家中自遭诘难后,愈发隐忍内敛,性格刚毅,年后才满十八。

    王栋的老爹王有才,原燕山右卫指挥所,领北平府城南百户小旗官,官爵从七品武职。

    本好好的差事,月供八石的糙米,一两八钱的俸薪,日子谈不上富贵,但朴实无华的公务员生活,真真羡煞旁人。

    可造孽呀!王有才有贪嘴的毛病。

    北伐时年,朝廷不断出兵,极力压缩,蒙兀各部落的生存空间,王有才常随军出征,不时捞点军功,倒还凑合。

    征伐海西女真虎哈部时,王有才但有闲暇,引弓猎狩,拾野味大快朵颐,间指挥巡弋,必有隐晦。

    燕山卫准备班师回朝,王有才,好死不死的染上时疫,在营地一命呜呼!

    命不好,死就死了!

    可卫内有不少兵卒也同时患上时疾,差点还引发逃兵事故。

    一时间,燕山卫内埋怨沸腾。

    偏偏私下流言,所谓时疾骤起,乃王有才多食野味所致,流言虽没什么依据,但不免让人揣测。

    风声消停后,三人成虎,流言让上家心绪难平!

    当年亏得燕山卫军医官补救及时,才没酿出更大的祸端。

    但当年于燕山卫来说,无疑是场惊天动地的劫难,燕山卫不知下多大气力,卖多大人情,才将此事遮掩过去。

    就此,也让上家深深恶了王有才家。

    王有才死后,王家家眷多次书禀上家,请子承父职,却屡屡被押下驳回。

    有好心人,说出关窍后,家眷情知无奈,只敢求到王有才的带头大哥身上。

    张家小叔,见屋内上门磕头作揖的王家老小,到底攒了一肚子怨气,好死不死的,自己无辜跟着吃上挂落,不免泛些情绪。

    不过当听到王家家眷,含冤受屈的血泪心酸,再见王家子女面黄肌瘦,个个拮据挣扎模样,到底起了恻隐之心。

    这年月,生产力落后是真的缺衣少粮。

    家中凡要缺少个顶门梁的,街坊邻居中是抬不起头,跋扈点的落你面子,还得赔上小心,下发的物资无辜克扣,连说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底层之恶,恶于人!

    破家灭门可说旦夕遂至。

    张家小叔,不知从那攒出银钱,仗着有些军功,死乞白赖,腆着脸求到老大人门下。

    好说歹说,上家最后判王有才,去籍罢职,恩赫免罪的文书,才算告了个段落。

    事后,小叔点卯上老大,授个正兵军职,月俸八钱银子,三石糙米的嚼头,好歹算有些进项,王家老小才能残喘苟活。

    亏这年月,吏治还算清明,还在战争,想补充家中落下的饥荒,还能上战场搏一搏!

    ······。

    王栋见着张登,满脸兴奋,顺着高台下的石梯,一路小跑上去。

    体形魁梧的汉子,身着青红相间的鸳鸯战袄,佩戴三尺腰刀,在石梯奔跑间,传出叮-叮-叮的碰撞声。

    “啥事呀!急成这模样“。

    张登看着满脸绯红的王栋,小声打趣道。

    “啥事!”。

    “今日授籍田,百户千般找寻登哥儿,没见你踪影,怕是在‘授业司’急的跺脚,登哥儿还不快去,不然今日又得一顿好打!”。

    “猜摸着,登哥儿可能在这里,俺试着过来寻寻”。

    ······。

    说到这里,张登顿时人间清醒过来,忙不迭,朝台下的石板道跑去,将辛苦传信的王栋,远远丢在身后。

    雪道上,张登喘着粗气,死命奔跑。

    家叔那股疯劲,算是领教过了,绝不能让他发飙,加速,加速!

    跑着跑着,见到民坊的胡同巷子,一拐开始直抄近道。

    石道两侧的屋舍景象,不停从眼前飞驰闪过。

    各处房屋,大体都是黄泥混拌烧晒的土墩,再垒添点砖石,砌成土胚草墙模样。

    房梁的承重支架,皆腐竹陈木填充,将晒干芦苇拢紧压实,层层叠葺铺盖屋顶,城中生活艰难可见,尽是些萧瑟景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描写的场景,真实出现在张登眼底。

    远眺长望!

    胡巷深处,地面污水横流,偶尔飘出灰白气,弥散空气中,老远一股怪味传来,让人作呕。随处鸡鸭,猫狗,牛羊这么些牲口的排泄物,让人看见更觉邋遢。

    远地的破陋茅舍,承不住厚雪积压,也已散架崩塌一地残骸。

    飞檐楼台,灰瓦白墙,池馆水廊,假山戏台的前世景象······。

    这里统统都没有,很难想象,当下模样会是后世鼎鼎大名的BJ城。

    这就是经历了辽,金,元三朝建都,引发无数战火满目疮痍的故土神都。

    当年,攻破北元大都,朱元璋敕令中山王徐达,修八达岭长城一线,立永平,界岭等关,修葺北平内三城,御蒙兀各部。

    又北倚燕山,南连渤海,筑山海渝城,控扼女真诸族,构建出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设想。

    如此浩瀚工程,即便拿到后世亦不遑多让。

    资源的缺失,让徐达头痛不已,遂窃大都物力,财力,人力以炳其功,传言中山王徐达身死就与此有关。

    直到燕王朱棣就藩,情况才有所好转。

    张登穿越海子一线,绕道太液池,走进燕王府周遭,才有几分新朝复苏的迹象,新落的几座衙门,焕然一新的门楼牌坊,修葺中的寺庙道观,疏通河道的工匠,熙熙攘攘,人流攒动。

    北平府,燕山亲卫府,授业司。

    立着赑屃石像的衙门前,脚步停歇下来。

    张登瞅了眼,赑屃就一乌龟驮块碑的石雕,碑上刻有授业司经历说明,方便来人了解知晓。

    门口屯驻两军余,看清张登穿戴后,未曾上前盘问,扭头瞄向他处。

    衙门口头顶上挂副牌匾,正楷书写着授业司三个大字,张登左瞧右望,见无甚异样,偷偷掸掉棉衣上的雪花,蹑手蹑脚的小心潜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