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夏风云录 » 第九回:三路军兵进淮南道,京州城张举斩昏君

第九回:三路军兵进淮南道,京州城张举斩昏君

    书接上文,却说张轩兵定淮北道,史前一年二月初三日,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自徐州府而出:龙伐、独孤宣带五万步骑兵,兵进济州。顾羽、王礼带五万步骑兵,兵进密州。张轩并余下众将,带十万步骑兵,兵进青州。三路军齐头并进,不在话下。

    二月初六日,龙伐、独孤宣一路兵马,先行攻入淮南道。独孤宣道:“淮南道与汉东道相邻,且那昏君迁都至京州府,则两道之兵,必是精锐。”龙伐思索道:“若如此,则不必分兵,先攻光州,后攻舒州。”于是龙伐、独孤宣兵至光州。

    光州守将李玄,带守御兵马三万。这李玄却是无谋之辈:见来犯之敌五万兵马,便将全部守御兵马带出城来,与龙伐、独孤宣对峙。

    两军对圆,李玄骑一匹黄鬓劣马,舞一杆车轮大斧。喝道:“你等反贼,是来寻死的么!”独孤宣大怒,纵胯下马,舞一对水磨八棱钢鞭,与李玄厮杀。

    这李玄虽说无谋,但有一膀子力气:这车轮大斧一劈,一记“敬德挂鞭”直奔独孤宣顶门砍到,独孤宣见他大斧偏左,左手鞭借势隔开大斧,纵跨下马,挥右手鞭,一记“电母照镜”直奔李玄脸颊打下来。李玄还未来得及回府,独孤宣的右手鞭打到,只一鞭打死李玄。

    龙伐见状,大喜过望。那三万守御兵马,直奔城中跑去。龙伐见状,急忙带二万骑兵截住其后路。独孤宣见状,连忙带余下兵马,协助骑兵厮杀。那三万兵马,见主将被杀,早无斗志。怎能比得上兵强马壮的五万步骑兵?不过小半个时辰,三万守御兵马被击败,受降一万余兵马。龙伐、独孤宣兵进光州,二将招榜安民,安抚军民。训练军队,分兵守御,不在话下。

    二月初八日辰时正,龙伐、独孤宣令二万兵马守御光州,余下四万多兵马,直奔舒州杀到。舒州守将宇文隆,带领三万守御兵马,守御舒州。

    未时一刻,龙伐、独孤宣兵至舒州,舒州守将宇文隆有勇有谋:只带了一万五千步骑兵出城列阵。

    两军对圆,宇文隆胯下黄马,手持金镋,大喝道:“敌将谁敢来战!”龙伐见状,欲出马厮杀,而独孤宣却抢先一步:纵胯下马,舞一对水磨八棱钢鞭,出阵厮杀。宇文隆见状,纵马舞镋,接住厮杀。

    看官都知道:这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虽说独孤宣与李玄厮杀的时候,轻松获胜。但是这宇文隆的镋可不比李玄的斧:镋比斧灵活些,变招也快。于是二将斗了三四十合的时候,这独孤宣就有点撑不住了。

    龙伐见状,纵马舞槊,大喝一声:“独孤将军归阵,龙某与他厮杀!”独孤宣闻此,舞鞭隔开宇文隆的镋,收鞭回马归阵。龙伐舞槊接住宇文隆厮杀,二将斗了五六十合,不分胜负,两军各歇。

    龙伐归阵,独孤宣接住。龙伐道:“这宇文隆的镋法,还真的不低。”独孤宣道:“我看城上的守御方式,此将亦深通谋略。”龙伐道:“此番只能如此这般。”独孤宣只得答应。

    当夜戌时一刻,龙伐、独孤宣令大军后退。宇文隆见敌军后退,心生一计:亲带五千骑兵,直奔其后军杀到。龙伐见状,暗令独孤宣带五百步兵在两侧设下绊马索,余下兵马与龙伐继续缓缓后撤。宇文隆见龙伐败退,亲自杀出。

    宇文隆奔至埋伏处,独孤宣令五百步兵拉起绊马索,直接把宇文隆绊下马来,五百步兵一起冲上,擒住宇文隆。龙伐见状,带领兵马回身厮杀,攻打半个时辰,龙伐克舒州。

    独孤宣见了,带五百步兵并宇文隆入城,与龙伐招榜安民,安抚军民。受降兵马二万,训练军队,又设立中军大帐。

    二月初九日辰时一刻,龙伐、独孤宣入帐,士兵将宇文隆带入中军帐,龙伐见状,亲自为宇文隆解绑,独孤宣倒上一碗热酒,给宇文隆压惊。宇文隆不语,道:“我乃大周上将,不饮贼寇之酒。”龙伐硬摁住火气,道:“宇文将军先坐,听龙某细言。”宇文隆见此,只得坐下。

    龙伐、独孤宣亦坐下,龙伐细心说道:“宇文将军,您有所不知啊!我们大王是被逼反的!”宇文隆道:“你这言语,不过蛊惑人心罢了。”独孤宣正要发火,龙伐手势一挥,独孤宣便不发火了。

    龙伐道:“宇文将军可知,我家大王为何起反?”宇文隆心疑,道:“你且说说看。”龙伐仰天长叹,将张举之事,和盘说出。宇文隆闻此,亦不言语。

    龙伐道:“宇文将军,您智勇双全,武艺高强。为何要为这昏君卖命?民众在他手下,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啊!”龙伐给独孤宣一个眼神,独孤宣拉开营帐,龙伐起身行礼道:“宇文将军可出营,看看在我们手下的军民。”

    宇文隆起身,与龙伐、独孤宣一起出营看,但见:

    孩童欢乐,黄发捋须。街道人来人往,城上兵将巡视。民众皆有喜悦之色,兵将皆是精装之士。城中真似桃花源,军民皆喜真佳地。

    宇文隆见状,对龙伐道:“他们为何如此开心?”龙伐拿出张举所定法律,宇文隆看了,皆是抚军安民之策。宇文隆暗道:“未定天下,便有思军爱民之心!这等人不比那昏君好多了!”于是对龙伐行礼道:“小将不才,愿与将军辅佐明主!”龙伐、独孤宣大喜,三人入帐议事。

    龙伐道:“宇文将军可知淮南道之守御?”宇文隆道:“小将所知甚少,但小将得知:和州守御兵马有五万,汉东道五城,出动十万兵马,增援和州。”龙伐大惊,一面写加急书信给张轩送去,一面集结步骑兵四万五千人,与张轩军会合。

    再说顾羽、王礼一路:二月初七日,兵马攻入淮南道申州,申州守将伍召,听闻顾羽、王礼带兵杀到,点齐四万守御兵马,道:“我等欲报国杀敌多时,今日终于能杀敌立功了!众兵将可随我一齐杀出城池!”四万兵马士气大涨,与伍召一起杀出。

    顾羽见伍召带兵尽数杀出,甚是不解。这王礼虽说也是年轻人,但有经验,对顾羽道:“伍召如此做,乃是背水一战!”顾羽惊慌失措道:“这该如何是好!”王礼思索道:“顾将军可看过《三国演义》么?”顾羽道:“看过。”王礼道:“那蜀汉大将军姜维,对阵王经,就是背水一战乃成。”顾羽疑惑道:“王将军之意?”王礼笑道:“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把他引远,暗地派遣精兵攻克城池,然后前后夹击,可操胜算矣。”顾羽大喜,令兵马后撤。伍召有勇无谋:见顾羽、王礼撤兵,急忙带四万兵马紧追不舍。

    顾羽、王礼急忙退兵,伍召连忙带兵追赶。王礼见追远了,对顾羽道:“顾将军继续后退,引远混战,小将带一万骑兵奇袭。”顾羽大喜,王礼带兵去了。

    顾羽又退了小半个时辰,回兵列阵。伍召见状,急忙列阵。顾羽见伍召兵马阵列不整,亲带兵马杀入伍召军中。双方混战多时,不分胜败。伍召见状,带兵杀出,退回申州,顾羽紧追不舍。

    伍召退至申州城下,只听城上三声铁炮响,王礼将大旗立起来,道:“伍召!你中计策矣!”伍召欲攻城,顾羽带兵已然杀到,伍召只能再与顾羽兵马厮杀。王礼见状,连忙带五千骑兵出城,与顾羽兵马前后夹击,伍召兵马大败,伍召纵马舞枪,欲逃出重围,被顾羽从背后一刀劈死。二将带兵入城,招榜安民,安抚军民。受降一万兵马,训练军队,不在话下。

    二月初十日,顾羽、王礼在申州布置守御兵马一万,余下步骑兵直奔黄州,黄州守将软弱无能,只得投降。二将入城,招榜安民,安抚军民。得受降兵马三万。二将大喜。二月十一日,二将带五万五千精兵,与张轩军会合。

    再说张轩军,张轩在二月十三日收到龙伐书信,于是派遣探马刺探,二月十四日,探马回报:“和州有十五万兵马守御。”张轩点了点头。二月十五日,张轩兵马至和州城北一百五十里出安营扎寨,擂鼓升帐,众将齐聚帐下议事。

    正要议事,探马来报:“启禀诸位将军得知:龙伐、独孤宣、顾羽、王礼四将兵马到。”张轩大喜道:“快请他们进来!”探马去请将,五将齐入大帐。

    众将大喜,张轩见过宇文隆面生,于是问道:“此将何人?”龙伐道:“此人乃舒州守将宇文隆,善使凤翅镏金镋。”宇文隆下跪行礼道:“小将宇文隆,参见将军,还望将军莫要嫌弃。”张轩大喜,连忙扶起宇文隆道:“宇文将军好啊,诸位都入座吧。”众将入座,开始议事。

    张轩道:“和州城有守御兵马十五万,如何是好?”高无忌起身道:“我军集结起来,有兵马二十万。和州城守御兵马十五万,虽说我军兵多,但亦需智取。”林祤起身道:“依小将之见,不可逼近太甚,进兵至和州城北二十五里处,引敌出城决战。”张轩道:“此计大妙,这样他们就不会依靠城防守御了!”于是二月十七日,全军进兵至和州城北二十五里地,列阵待敌。

    和州守将有三员,一员叫任胜天,一员叫马向东,一员叫马振。三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有守御兵马十五万,死守和州。

    巳时二刻,就听城上三声铁炮响,三员将带五万步骑兵列阵。张轩见状,挂住金钩闪电枪,带众兵将与其对峙。

    两军对圆,马向东纵马抖枪,大喝道:“谁敢与我来战!”文龙芳见状,纵马舞刀,接住马向东厮杀。二将斗了五十余合,任胜天见了,舞着一杆长锤,纵马杀出。王湟见了,舞着一对亮银锤,接住任胜天厮杀,又斗了三十余合。罗振见了,纵马舞刀,前来厮杀。顾羽见了,纵跨下马,舞手中三尖两刃刀,接住罗振厮杀,三对将来回厮杀。斗了半个时辰,三对将分开,分别归阵,当日不战。

    张轩引众将回中军帐,众将入座。张轩道:“这三将好生勇猛,这是劲敌啊!”宇文隆道:“此三将之勇,不下小将。”众将纷纷议论,张轩把虎威一拍,众将皆静了下来,张轩道:“贼将如此英勇,我军只能用计。”高无忌道:“既然汉东道出十万精兵,援助和州,我军可派遣一部精兵,奇袭京州,引和州兵马回撤,即可拿下和州城池。”林祤道:“高将军之计,亦是妙计。”张轩思索须臾,抽出两枝令牌道:“王湟听令。”王湟出列道:“在!”张轩道:“你带五万步骑兵,直奔京州城北下寨,不得有误。”张轩递过一枝令牌,王湟接令,带兵去了。又道:“褚孝听令。”褚孝出列道:“在。”张轩道:“你带五万步骑兵,在王湟军后跟随,你二将合兵之后,就在京州府下寨,只守不攻,不得有误。”张轩递过令牌,褚孝得令,张轩暗道:“小心行事!”褚孝谨记于心,带兵去了。

    张轩又道:“明日出战,龙伐、文龙芳与我为先锋,左翼顾羽、张彻,右翼褚孝、王礼。随我带兵出征。”众将得令,皆整顿兵马去了。

    二月十八日辰时二刻,张轩等带兵出营列阵,和州三员将带兵与其对峙。马向东纵马舞枪,先行出阵,文龙芳纵马舞刀,接住厮杀。二将斗了三十余合,任胜天纵马舞锤,欲来助战,王礼见了,纵马舞戟,接住厮杀。又斗了三十余合,罗振纵马舞刀来战,张轩见状,亲自纵跨下马,舞手中金钩闪电枪,接住罗振厮杀。三对将来回厮杀。

    罗振见马向东、任胜天已然缠住敌将,于是架开张轩金枪,回马便走。张轩见了,纵马舞枪,急忙追赶。文龙芳、王礼见了,架开对方军器,大喝道:“将军勿要追赶啊!”

    虽说有二将提醒,但是张轩已然追出很远,也听不到后方提醒。这两对将见状,分别归阵,当日皆不战。

    回中军帐,众将皆惊慌失措:主将追出,还未归阵。个个心急如焚,连忙派遣探马去报,不在话下。

    再看和州军:马向东对任胜天道:“罗将军能打过张轩么?”马向东笑道:“罗将军刀法精湛,不比张轩弱,只要把张轩引远,暗中杀了他,敌军必败。”二将大喜。

    那张轩单骑追赶,罗振见已到悬崖处,连忙回马道:“张轩,你我在此决一死战!”张轩抖枪,喝道:“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纵马抖枪,前来厮杀。罗振见状,见他马到舞枪,急忙一闪。张轩一见是悬崖,大惊勒马,罗振见状,用刀面一拍张轩胯下马,喝道:“你给我下去吧!”张轩大惊,没勒住马,掉下悬崖。

    此时已被探马探到,连忙回中军帐禀报众将,众将大惊,宇文隆泣道:“如此惜军爱民之将,竟然如此...”龙伐连忙劝慰道:“宇文将军莫要伤心,可速速书信一封,交给大王,让大王提兵来战!”高无忌闻此,道:“现如今我军兵十万,和州兵二十万,多于我军,可先让奇袭和州的两路兵马,收兵回营。”龙伐闻此,点了点头,连忙下令两路奇袭军回营。

    这两路军,刚出去不远,一看令要收兵回营,两路军连忙收兵回营。褚孝、王湟连忙入中军帐,行礼道:“不知诸位将军有何紧急事情?”龙伐道:“探马回报,张将军被罗振打下悬崖了!”褚孝、王湟一听,心中悲伤。林祤令随从取文房四宝,龙伐写了书信,叫送信探马急忙送信至洛阳,又退兵十五里,挂免战牌,不在话下。

    此时的京畿道:张举屯兵三十余万,军民欢喜,二月廿二日,送信探马急忙入洛阳城,此时的张举正在与众将畅聊,送信探马递上书信,张举接过信,拆开略看一次之后,大喝道:“二弟啊!”倒在地上。顾珩、黄玉洲、阿史那·巴龙、独孤权四人连忙扶起,道:“大王这是怎么了?”张举泣道:“二弟作战,被贼将打下悬崖,已经摔死了!”众将悲伤,顾珩道:“大王啊,如今前线不可一日无帅,大王可亲带兵将,前往指挥作战。”张举擦干眼泪,拔出一对四棱亮银锏喝道:“传我将令,众将披挂,带十万步骑兵直奔前线。”众将得了将令,连忙去了。

    二月廿五日,张举亲自挂帅,带众将并十万步骑兵,直奔前线。三月初一日,张举兵到。

    此时众将皆悲伤,听闻张举到了,连忙出营相迎。张举见状,泣道:“今日众将,与本将力克和州城,杀向京州府,宰了昏君!”众将士气大涨,整顿练兵,不在话下。

    看官且牢记张举进兵话头,却再说张轩:张轩一摔下去,直接摔在草垛子上,马也被摔死在一旁,这一声响,被一女子听见了,那女子见张轩如此,甚是可怜他,于是叫她的父母道:“阿耶阿娘可把车拉来,咱们不能让他在这躺着,你呢万一被狼叼了,就不好了。”她的父母皆是深明大义之人,其父去把车拉来,她与母亲将张轩扛起,放在车上,拉了回家。

    拉回家后,其父将其背到房子中,其母连忙铺好被褥,将张轩放躺在上面,盖上被子,那女子在旁边放了个铃铛。这女子亦会一些医术,于是给张轩号脉,便去采了些草药,熬药去了。

    过了一个时辰,熬好了草药,其母将张轩身子挺坐起来,那女子吹了吹药,慢慢的给张轩服下。服毕,那女子将其放躺,盖上被子,守在一旁。父母皆去忙活农务了。

    过了两个时辰,张轩缓缓睁开双眼,环顾四周,看见一个铃铛。于是拿起铃铛,摇了几下,那女子正在热水,一听铃铛响,连忙端水过来。

    张轩见那女子端水过来,连忙道:“不知尊姓大名?”那女子说道:“你先把水喝了吧,然后再说不迟。”张轩只得喝了水。

    饮毕,那女子道:“我叫冷若莹,你就叫我莹儿就好了。”张轩见状,道:“我叫张轩。”冷若莹大惊道:“莫非是反周义军张举的弟弟?”张轩道:“正是。”冷若莹道:“张将军,请受小女一拜啊!”连忙下拜,张轩道:“快快请起,理应是我谢谢你,若不是你与你的家人,我必死于荒野。”二人聊了好长时间,冷若莹对张轩有了好感,于是让张轩休息,自去忙碌了。

    当天夜晚,其母得知张轩身份,大喜过望。特地杀了一头猪和两头羊,给张轩补补身子。其父与张轩饮酒,其父道:“将军,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是将军,就用牛车拉了。”张轩道:“我还得多谢老人家的牛车,若不是诸位,我早已死在荒野了。”众人大笑,其父道:“将军可在我这养养身子,然后再回,如何?”张轩虽说想回战场,但身上有伤,只能听从意见。

    三月初二日时,冷若莹扶着张轩出去散步,就听周围民众的传言,有一个农民道:“听说张轩将军掉崖已死,张举从洛阳与昏君决一死战啊!”另一个农民道:“是时候把昏君弄死了,在他手下,简直是水深火热。”民众走远,张轩仰天道:“我兄长带兵到了,那昏君时日无多了!”冷若莹见张轩面目喜悦,心中也有情思荡漾。

    当夜,张轩和冷若莹的父母在家中闲聊,张轩道:“我被你们救了,不知如何报答。”其父母叹息不已。张轩疑惑道:“请问为何如此?”

    其母道:“我家孩子冷若莹,想嫁给一个好的男人,但是方圆百里,也找不到她喜欢的,今天我见将军与我家女儿闲聊欢喜,可否娶了我家女儿?”张轩忙道:“老人家,这万万不可啊:您家女儿天真善良,我只一介武夫,安敢有此念想!”其父道:“将军不知:这地方都崇拜大王张举,我家女儿的愿望就是嫁给大王,或者大王的一员将,你是大王张举的将军,正好娶了我女儿。”张轩思索半天,又想了初次见面,便同意了。

    其母见状大喜,连忙去找冷若莹道:“女儿,张轩将军愿意娶你嘞。”冷若莹一听,羞涩不已。

    三月初五日辰时,张轩与冷若莹在家中成婚,全家大喜。又养了一阵子伤,三月初七日,张轩身体已然复元,冷若莹牵过一匹白马,道:“夫君,骑着这马。”张轩微笑,持枪上马。

    须臾,冷若莹的父母吧细软都收拾了,张轩大惊道:“敢问这是为何?”冷若莹羞涩道:“既然结为夫妻,就不能分开。”张轩微笑道:“好吧,那咱们一起去。”

    张轩在前带路,就听的铁炮声响,张轩压住队伍,看见了一个空房子,于是道:“且在这里住宿一夜,再去不迟。”四人在空房子铺好被褥,在里面住下了。

    却说炮响为何?原来张举出兵时,拉来二十门铁炮。张举命令铁炮轰炸和州城,轰了多时,张举命令军队分四门杀到。张举带五百骑兵,游走增援四门。步炮协同作战了大半个时辰,张举兵克和州城。众将入城,招榜安民,安抚军民。受降五万人,张举下令:五月初一之前,拿下京州城!众将得令,分路前进:三月初九日,龙伐、文龙芳、黄玉洲带五万步骑兵,破了中州。三月十一日,王礼、顾羽、顾珩带兵破了长洲。三月十二、十三日两天,张举率领所以骑兵队伍十余万,奇袭清州、菊州。汉东道五城连破四城,将士无一不尽力。

    数十万部队整顿了月余,四月十五日,全军集结京州城下,历王、赵干等提兵防御。此时的张轩每日出门观察,这一天看见攻打京州,于是回家道:“娘子与父母在此,我去协助攻打。”冷若莹牵着张轩的手道:“夫君,沙场上刀枪无眼,小心点。”张轩抱了一下,便纵马持枪去了。

    此时的京州城,双方厮杀正酣。这张轩为了让张举等认识自己,于是用地上的布做了个大旗,用刀刻了“张轩”二字,绑在马上,纵马舞枪杀到京州西门。西门正是龙伐攻打,见有一将杀到,连忙纵马去迎,一见是张轩,龙伐大喜,喝道:“弟兄们!张轩将军回来了!”部下闻此,大喜过望。奋力杀入西门。龙伐、张轩一齐带兵杀进去,京州城破。

    张轩入城,大开三门。张举见状,令全军入城。张举见张轩还活着,抱着张轩道:“我的二弟诶!你可让兄长担心死了!”张轩喜悦道:“兄长,我不是还活着。”众将大喜,张轩羞涩道:“兄长,我养伤的时候,娶了一个女子...”未等张轩说完,张举道:“好啊,三喜临门:破了昏君,二弟归来,又有弟妹了!”众将大喜。

    张举令张轩带五百骑兵,护送冷若莹一家入城。自带众将入宫,此时历王等人刚要逃走,就被众将包围了。

    张举见了历王,握紧手中锏,满眼怒火,大喝道:“无道昏君,杀我叔叔舅舅,又要杀我。听信奸臣,今我张举必杀了你,为我叔叔舅舅报仇!”赵干、赵奴儿、崔辅机三人大惊,连忙要走,被龙伐、张彻、宇文隆整死。有历王亲将,前来护驾,被一个人一镋打死。

    这人是谁呢?乃是宇文隆的长子,叫宇文日天。原来在张举攻打和州的时候,就与张举联系,告诉他汉东道兵力较空虚,可打完和州,直奔京州城。这才有张举破和州,下京州城。宇文日天来此,与众人行礼。历王见状,亦要逃走,被张举一记撒手锏打死。

    半个时辰后,张轩把冷若莹并一家人接到了京州城,张举大喜,在京州城议事。有分教:立国中夏安军民,张举继位帝尊位。

    却说商议何事,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