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抉择之路 » 第二十八章 拯救老爸分几步走(二十二)

第二十八章 拯救老爸分几步走(二十二)

    第二天一早,三个师傅几乎是跟材料同时到场的,随后就开始施工起来。

    岑晨爸爸在旁边看了一下,这三个师傅干活是真不含糊,毕竟是包工的,早点做完他们也能早点去接下一个活。

    更让人欣喜的是,上午前后来了两家人,来询问开水房的事情。

    当知道转让费为三千块的时候,其中一家打了退堂鼓,说在回去考虑一下,另外一家就很直接,说能不能少一点。

    其实从昨天跟刘主任一番交流之后,岑晨爸爸已经打定主意要尽快脱手开水房了。

    所以他自己的心里价位是两千块,当然不可能一次性就把自己的心里价位给说出来,在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把价格定在了2400,让那家人比较心动的还是大量已经劈好的柴火,以及和周围学校单位的供水合同。

    最后在下午双方就签订好了转让合同,明天一早他们就正式接手。

    开水房的操作也跟简单,经过一下午的学习,就差不多上手了,更何况岑晨他们家就在旁边,真要有什么不懂的,马上问,岑晨爸爸也不会不管,这也是让别人动心买下开水房的原因之一。

    这一天客户们也很给面子,打开水的人甚至比平时多了不少,让买了开水房的人甚是满意,从明天开始这钱就是自己的了。

    岑晨爸爸也很满意,明天就可以彻底的脱身了,可以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前期的筹备工作了。

    四天之后临街门面包括后院的顶全部用彩钢瓦铺好了,四周和支架部分也是用的钢结构,快速而牢固,只是价格要高一些。

    不过这个东西真的是一分钱一分货,这几天的时间里,通过上次两个一起喝酒的送柴火的师傅的宣传,跟岑晨爸爸相熟的收破烂的师傅,都抽空来看了一下。

    看到新颖大气的钢结构立马都说好,并且这些人都准备送岑晨爸爸一个大礼,岑晨爸爸一脸好奇的问,但是他们都不肯说,只说等到这里开业了就知道了。

    家里的事情上了正轨,岑晨在学校里面也舒心了不少,这次月考带来的热度总算是消退了,但是带来的负面效果就是他校草的名号居然不胫而走。

    每当想起不认识的男同学莫名仇视,他也很莫名,但是这个事情真的不是他能控制的,他只好尽量的保持低调。

    这几天他还做了一件事,他把那篇原本只是为了套近乎说的文章写出来了,名字就叫在路上。

    跟周师傅连着跑了两天,他也非常的有感触,文章写出来了之后,他把这篇千多字的文章寄往了《青年文摘》和《读者》两本杂志。

    初中的语文老师,是这两本杂志的忠实读者,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每次语文晚自习,他就会在晚自习的时候为大家读这两本杂志上精选的文章。

    这些文章对那个时候的岑晨可以说帮助很大,让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

    所以他写完了这篇《在路上》之后,自己看了都觉得很满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寄往这两家杂志了,能不能被这两家杂志看中刊登,那就随缘了。

    转眼之间一周过去了,建筑部分已经全部完成了,只要等到水泥地坪干透了,就可以正式开业了。

    周日一大早,岑晨爸爸就去菜市场买了很多的菜,原来今天街道办的刘主任中午要来家里吃饭。

    临近中午的时候,刘主任自己提了两瓶酒来了,除了酒之外,还有资源回收公司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临街店面租赁证明等一系列的东西。

    临街的门面,他们家是可以随意使用的,但是所有权肯定不属于他们家的,而租金也是以卫生费的形式来支付。

    岑晨他们家包括后院,一共是120个平方,每个月只需要支付240元的卫生费就可以随意使用了,简直跟白送的一样。

    原本按照刘主任的意思,后院的50多个平方根本都不需要算进来,但是岑晨爸爸考虑的比较周到,反正无非就是一个月多百十来块钱,免得以后有人说闲话。

    刘主任想一想也是,本来临街门面这个东西就容易招人记恨,这样以来别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刘主任来的时候,岑晨爸爸正在厨房里面忙活着,锅里正在闷着他拿手的好菜红烧肉,这也是岑晨的最爱。

    看到刘主任来了之后岑晨爸爸马上说:“刘主任你来了,里面坐里面坐。”

    看到刘主任手里还提着酒顿时抱怨道:“你来我这怎么还提酒,是觉得我家里没酒喝吗?”

    “哪能啊,第一次上你家来,我总不能空手来吧,再说了我们的原则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饭吃你家的,酒喝我买的,正好正好。”刘主任笑嘻嘻的说道。

    “真拿你没办法,岑晨,快出来,你刘叔叔来了。”岑晨爸爸感道。

    正在房间里面看书的岑晨听到后马上出来,喊了一声刘叔叔,顺便把他手里的东西接了过来。

    刘主任看着岑晨又转头看着岑晨爸爸然后有些怀疑的说道:“老岑,你儿子这么一表人才,你确定是你的种吗?我看着怎么不像啊。”

    岑晨爸爸听完了以后就也不生气说道:“你这是嫉妒,我儿子帅说明我遗传好,青出于蓝胜于蓝你懂不懂。”

    说完之后两人哈哈大笑。

    在厨房跟岑晨爸爸聊了两句之后,刘主任就进屋了,岑晨泡了茶陪着他喝着茶聊着天。

    刘主任先是问了一些岑晨的学习情况,随后又开始闲聊了起来,岑晨也是从善如流,一点都不怯场,跟刘主任聊的是有来有回的。

    随着聊天的进行,刘主任觉得这个废品收购站的计划真是岑晨弄出来的,受限于阅历和知识储备,岑晨有些东西可能没有接触过,但是他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往往自己说两句他就明白了,并且可以举一反三,绝对是个顶聪明的人,特别是沉稳,哪里有一点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那种跳脱。

    刘主任自认也是阅人无数,但是岑晨这样的青少年绝对是自己看过的第一个,如果没有意外,这个孩子以后应该了不得。

    看到岑晨爸爸开始往客厅端菜,岑晨立马说了声抱歉,然后站起身来帮着爸爸端菜拿碗,不一会儿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在桌子上呈现出来了。

    奶奶吃饭,岑晨喝饮料,刘主任和岑晨爸爸喝着刘主任带来的酒。

    不知不觉之间,第一瓶也喝完了,岑晨爸爸喝酒不上脸,而且酒量极好,刘主任现在却是满脸通红加满头大汗,并且兴致极高,让岑晨继续开酒。

    但是被岑晨劝住了,说剩下来的一瓶酒留着下一次刘主任来的时候在喝,并且开玩笑说要是下一次刘主任在带两瓶酒来,以后刘主任就要经常来吃饭,这样他们家说不定就能靠卖酒发财了。

    听的刘主任哈哈大笑,高兴的说下次在喝下次在喝。

    一餐饭的时间,岑晨就在刘主任心中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又过了两天,经过三位师傅的确认,水泥地坪已经干透了。

    于是万事俱备之后,岑晨爸爸决定第二天也就是周三开始营业,当天晚上等岑晨回家了以后,父子两个加上理发店老板三个人,把前天做好的公司铭牌挂在了门口,这也是门口唯一的一处砖石结构。

    挂上之后岑晨爸爸越看越满意,拿出毛巾仔细的擦拭着。

    随着每一次毛巾的挥动,仿佛心里多年的阴霾也随之消散,这一刻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一早,岑晨爸爸就起床了,第一今天是第一天开门营业,第二也是经营开水房多年养成的早起习惯。

    今天大伯一家小姑一家都会来帮忙,而岑晨尽管万分想加入这一时刻,甚至想给老师请假,但是被爸爸劝阻,因为事前准备工作做的很足,所以并不需要岑晨在这里,现阶段学习才是他的主要任务。

    这一天岑晨坐在教室里面都是心不在焉的,脑子里面都想着今天开业以后成绩好不好,不过又有点不确定。

    毕竟他们这个行业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虽然这一个多星期通过几位师傅的宣传,让不少人知道这里也可以出废品,但是具体的成绩只有开业了才知道。

    就在岑晨在课间休息时间患得患失的时候,教室门口突然有人喊着他的名字。

    “高一一班岑晨是谁?有你的信。”

    岑晨抬头一看发现是门口门卫室的值班大叔。

    如果让每个学校学生评选脸熟人选,除了校长之外,门卫室的值班大叔应该也是名列前茅的,不过基本都是你知道我而我不认识你的情况。

    岑晨正纳闷,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人给自己写信,却全然忘了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跟网友通信通的是不亦乐乎。

    岑晨拿过信之后谢过了值班大叔,班上的同学看着拿着信件的岑晨也是一阵调笑。

    随着网络的越来越开放,仿佛一夜之间纸质的书信就成为了过时的代名词,毕竟从Email到QQ,无论彼此相距多远,一个小小的发送键就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时间和空间在也不是彼此交流的最大阻碍了。

    岑晨回到座位上看着信封上的署名,心里一热。

    原来是青年文摘给他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