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抉择之路 » 第二十九章 小荷渐露尖尖角(一)

第二十九章 小荷渐露尖尖角(一)

    距离自己往两家杂志社投稿已经一个星期了,原本岑晨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再加上脑子里除了学习的事情就是家里即将开业的事情。

    如果不是今天收到青年文摘的回信自己都忘记了还有这件事情。

    打开信封,发现里面有两张纸,一张是青年文摘杂志写的回执信,另外一张则是作为稿费的汇款单。

    钱不多只有500,但是岑晨确实十分的高兴,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凭着自己的能力挣得钱。

    凭着这张汇款单,可以在任意一家邮政系统的机构领取属于自己的稿费。

    美滋滋的将汇款单收好,岑晨开始看起了信件。

    信件的大概意思先是肯定岑晨的那篇《在路上》的水平,被青年文摘杂志选中,并将在这一周发布的杂志里刊登,给予500元稿费以资鼓励,期待他以后多多投稿。

    中午放学以后,岑晨特地叫上了杨青青和小敏姐,自己这段时间没少吃她们的饭,现在稿费到手,瞬间脱贫致富了,回请也是理所当然的。

    学校不远就是一家邮政储蓄所,岑晨让两位姐姐在门口稍等,然后自己拿着汇款单进入把稿费全部取出来了。

    看着一脸高兴的岑晨杨青青好奇的问道:“岑晨你怎么了?没事来银行干什么?”

    岑晨笑嘻嘻的回答道:“姐,我发财了,刚刚抢了银行。”

    “去去去,小孩子别乱说,究竟怎么回事?”

    从被岑晨在学校叫住并且一路跟着到银行,她们也不止一次的问发生了什么,但是岑晨就是不说,只是一个劲的让她们跟着。

    “姐我上个星期写了一篇文章,投稿了青年文摘和读者两个杂志,今天收到回信了,我的文章被青年文摘选中了,当当,这里是五百块的稿费,中午我请两位姐姐吃好吃的。”

    说完岑晨抖了抖五张崭新的毛爷爷,那嘚瑟的模样才是他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真实模样。

    两个女孩一听,简直比岑晨本人还高兴,如果不是因为这是大街上不好大声喧哗,她们恐怕都要尖叫起来了。

    “哇,岑晨你也太牛了吧,居然能拿稿费,500块耶,差不多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哈哈,那现在是不是应该称呼你一声小作家岑晨?”

    “那里算的上作家呢,只是写了一篇小文章而已。”

    在岑晨的心中,作家这两个字还是很神圣的,哪里是随随便便的就能当的,在他看来能被称为作家,最起码也要有自己的代表作,而且需要一定的读者基础,否则就算是自称为作家,也只是自娱自乐而已。

    “你也太谦虚了,恐怕整个学校里只有你一个学生拿稿费了呢,这一篇文章500,一个星期一篇,一个月不就2000块了,岑晨你要发财了。”杨青青说这话的时候满脸财迷模样。

    岑晨噗呲一笑。

    “姐,哪里有这么容易啊,能被选上刊登我都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奢求一个月写四篇,而且每一篇都被选上的。”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万一成功了呢。”

    岑晨一想也对,一个星期一篇甚至几篇文章对他来说问题不大,最让他心动的还是稿费,拮据的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

    如果有一笔自己能够掌握的资金,那自己想要做着什么事情,买些什么东西就方便了。

    比如说他现在迫切的想要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要电脑最终目的当然不是用来玩游戏的,而是网络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他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两年前他还读初二,他经常光顾的只有几台电脑黑网吧,每天生意都很好,那个时候大家玩的还都是单机游戏,什么暗黑二,星际争霸,反恐精英,帝国时代,英雄无敌什么的。

    开个局域网大家都玩的不亦乐乎,但是从去年开始,单机游戏几乎没什么人玩了,每天都是网聊或者网游。

    几乎一夜之间原本火爆的单机游戏被挤到了一个很小的角落。

    以前看书都是去书店租书看,现在当然租书也是常态,但是他知道书店里面好多书都是从网站上面盗版来的,也就是因为电脑价格昂贵,网吧消费又太高,用来看书太奢侈了,书店还能风生水起。

    但是如果万一那一天电脑的价格平民化了,走遍千家万户了,那今日的书店是不是会像昨日的单机游戏一样成为历史的一角?

    遥想这几年国内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是日新月异。

    岑晨还记得以前大伯家安装电话,岑晨爸爸托关系的情况下,还花了六千块钱,整整六千,那可是在95年的时候。

    现在呢?岑晨他们家去年安装了座机,不要钱,你没看错,一分钱没花,只是一个月70块钱的月租。

    别看现在电脑价格昂贵,一台电脑动辄大几千上万的,可是几年以后谁知道电脑价格会到多少?

    岑晨自从川省回来之后,心里面已经有种明悟,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资讯,否则可能一夜之间,你就会被时代的大浪潮给无情地抛到身后,在想要迎头赶上所需要付出的也将成几何级的付出,关键还不一定成功。

    现在互联网,就是放眼看世界最直接也是最佳的途径。

    家里的资源回收公司是开起来了,但是成长需要时间的积累,岑晨可以等,但是不是太想等,既然现在有一条可以挣钱的路子,为什么不试试呢?

    就像杨青青说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万一成功了呢?

    万一成功了,说不定他暑假的时候就能攒够一笔钱然后拥有自己的电脑了。

    胸中的渴望一旦升起,岑晨就有种马上奋笔疾书的冲动,不过当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请两个姐姐好好的吃上一顿,以表达这段时间她们对自己的照顾。

    到了下午,文章被青年文摘杂志选中的喜悦逐渐消退,岑晨的心神又被家里的资源回收公司占满了。

    家里到底怎么样了呢?

    岑晨爸爸一如既往的早起,不过今天不需要去开水房忙活了,所以起来以后就给岑晨和奶奶做起了早餐。

    熬了一锅小米粥,然后出去买了小笼包,再加上自己泡的泡菜,等岑晨洗漱完毕之后,就美美的吃了早餐在去学校。

    送走了岑晨之后,岑晨爸爸就提着水桶和毛巾来到了公司的门口。

    尽管昨天已经将公司牌匾擦拭的一尘不染了,可是岑晨爸爸还是选择今天继续擦拭一遍,并且决定以后每天早上擦一边才行。

    擦完了以后,岑晨爸爸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从公司里面推出了一个一人多高红底黄字的灯箱,灯箱上正反两面写着废品回收四个大字,下面还有岑晨爸爸的手机电话以及这边的座机电话。

    之所以做这个灯箱是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通过他跟送柴火的师傅们交谈,他们根本不知道资源回收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公司。

    后来一合计,不如去广告公司做个这种灯箱,每天营业的时候就摆在门口,这样收废品的也好拾荒的也好,一眼就能看到废品回收四个大字。

    灯箱下面安装了四个万向轮,因此岑晨爸爸可以毫不费力的推着灯箱移动。

    把灯箱位置改变了几次之后,岑晨爸爸选了一个不影响马路,又能直观的看到灯箱的位置。

    随后就走到了马路对面的开水房,和顶下开水房的老板聊了起来。

    果然开水房的操作十分简单,可以说是有脑子就会,聊了一阵子之后,开水房因为早上单位打水的人陆陆续续来了开始忙碌了起来,岑晨爸爸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店里面。

    实在是无聊的他拿起扫帚开始在空无一物的水泥地上扫了起来,刚刚干透的水泥地上当然没有什么需要扫的,但是岑晨爸爸就这么扫着,只有做点什么事情才能让他的心安宁下来,否则他也是有点坐立不安。

    自己家这一次可谓是破釜沉舟了,但是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只有时间能够给出答案来。

    路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上班的上学的溜弯的买菜的形形色色,几乎每一个过路人那怕行色匆匆也会看一眼路边这个新出现的临街店铺。

    原本人们这几天还在猜测这里建起来是准备开什么店的,现在看到灯箱才知道原来是一家废品收购站。

    有些上了年纪赋闲在家的甚至想着,这一下以后家里攒着的瓶瓶罐罐可以直接拉到这里来卖了,想来价格肯定要比卖给收破烂的要高了。

    等到8点左右,岑晨的大伯一家和小姑一家接踵而至,岑晨爸爸这才停下了手中的无用功。一大家子人就站在门口闲聊了起来。

    到了8点18分,岑晨爸爸点燃了岑晨大伯买来的一万响的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传遍整个街边的各个角落。

    好在今天是周三,要是周末节假日,恐怕要被吵醒的人骂街。

    声响渐熄,硝烟散尽,晨光资源回收公司正式开始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