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真世界里的天师 » 417.顾仁之死

417.顾仁之死

    在张弼带着顾往昔和婀娜归来的途中,已经告知了她两如今凡间诸事,当二人得知张弼距离成仙只有两天不到的时候,回想起这一路走来,即将功德圆满、苦尽甘来,无不流露出惊喜之色。

    “婀娜,你先回岁月城,等待龙门心法的现世,我要和往昔一同去搞定顾仁的事情。”

    随着顾仁的名字从张弼口中说出,婀娜自然明白深浅,加上时间紧迫,两天要搞定顾往昔和阿难尊者的事情,还要完成救世和成仙,当下也不再多言,告辞之后自行前往岁月城。

    至于说到了这会,谁也不会再在张弼的眼皮子底下耍花样了,更不可能如当初那般半路劫走婀娜。

    一来仙界早已陷入战火之中,分身乏术,二来东极青华大帝和燃灯佛祖的决定在前,纵使还有有心人,终也得掂量掂量。

    却说张弼和顾往昔离开后,两人很快来到一片废墟当中。

    “你们来了。”

    随着深沉的声音响起,逐渐步入视野的身影不再是从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身影,而是一身煞气,魔威赫赫的魔佛。

    魔佛当前,用那一双藏着无尽轻缈、散漫之色的眼睛盯着张弼二人,随即双手一摊,做出无辜之状,说道,“敢问真人,可是来降服我的?”

    此言一出,周遭景物飘动,宛如陷入一段未来佛境一般,而那无数曾经因那顾仁之过而惨死在他手中的黎民百姓再现。

    顾往昔听着那声嘶力竭的惨叫,看着无数人或是葬身火海,或是被落井下石,或是饮鸩而亡,而顾家人也因此被声讨,被谩骂,被攻伐,被驱逐,不由得流露出嗔怒之状,连同修成的佛性也在摇摆不定。

    张弼见状,先用观自在之法稳固她的心神,随即转头面朝提婆达多,微微一笑后说道,“你何罪之有?”

    此言一出,不仅顾往昔,就连提婆达多也不由得心中一怔,连同那充满嚣狂之色的脸庞也有着分明的迟疑。

    “世间恶法,不过偷窃致死,而你一生并未造过杀戮,只因那食奶酪、食鱼肉、食盐,衣服蒙垢,不住佛堂,就叛你的罪,何其无辜?”

    随着张弼例数提婆达多的罪名,不仅顾往昔愣住了,就连提婆达多自己也感到一阵匪夷所思。

    要知道,提婆达多的罪名是写在佛经之中的,不仅为比丘所知,也为比丘所戒,这种戒条其实就和吃素念经一样,属于佛门中的条例,必须遵守。

    而无论是顾往昔还是提婆达多,亦或是任何一位佛门中人,都会本能的认为这些就是过错,犯了过错,那就要遭受惩罚。

    但如今,张弼的一席话,不仅是在为提婆达多开脱,甚至还是从根本上否定佛家的戒律,即便是身为“五恶僧”的提婆达多,也不禁感到瞠目结舌。

    随着提婆达多愣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而随着笑声戛然而止,猛然喝到,“你胡说,这些分明就是罪过,如果这些不是罪过,我又何必要犯?”

    听了他的话,张弼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怜悯。

    说起来提婆达多是一个非常具有佛慧之人,不仅才学渊博,且为人豪爽,在释迦牟尼的弟子中堪称翘楚。

    但或许恰恰因为他的聪慧,他的来历不凡,以及他对自己未来造化所持有的那种超越了其他人的坚定执着,因此当他求助于佛陀,想要修习佛门神通,却遭到拒绝之时,无疑对他的心性和自恃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和阿难尊者相比,提婆达多无疑就相当于是他的反面,阿难陀佛性不佳、慧根不显,终其一生也只能常伴世尊左右,将世尊说过的话记录下来,流传于世,却又没有颜回、子贡的口才学识,无法将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贡献。

    却也正因为于此,阿难尊者能够得以在世尊成佛之后,继续前往西方世界继续修炼,而提婆达多却因为私欲得不到满足,却又不甘心就此停步不前,而自创佛门,意欲自设功德,并以此满足自设的条件,从而成佛,自此真正走上了魔道。

    就在提婆达多厉声发问之时,突然间天降佛光,撒遍大地,而在那宛如莲华出世的菩提大道之上,赫然传来世尊的声音。

    “如是我闻,清规戒律,密如罗网,是为何故?”

    “自省警示,以戒不虞,时如末法,法不责众,如是作律九章,终不毁怠。”

    “铨量轻重,三律而止,戒杀,戒淫,戒贪嗔痴,如是我闻。”

    随着世尊话音落下,金光遍洒十方世界,告知天下佛门,自此,曾经佛门八戒九章的戒律废除,留下的唯有三律。

    此时的提婆达多只感到全身上下无数道华彩毕射而出,原本头顶因犯戒而留下的戒疤一一散去,化作九颗菩提,连同那提婆达多几近弘化的身体,一同朝着天边飞去。

    等到提婆达多往生极乐净土之后,留下了一物。

    张弼走过去将其捡起,只是看了一眼,随即递给了顾往昔。

    而此时的顾往昔早已泪雨纷飞,接过张弼手中的绢帛,只见上面写道。

    “家姊亲启,若姐姐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想必我已不在人世,自我复生以来,所为之事尽皆作恶多端,死后必下阿鼻地狱,但姐姐不用难过,我的生命早已在那个茫茫雨夜便已注定,那是我在面临灭门之时曾发过的毒誓,若有来世,定要守护家人,宁可苍天负我,莫叫我负苍天。”

    这封信很长,洋洋洒洒几千字有余,而在顾往昔阅读的过程中,张弼看似在一旁等候,实则在观察顾往昔的表情。

    提婆达多此番成佛,却并非因果了结,而更像是皇帝登基大赦天下而免于责难,因此所属于提婆达多的罪恶并不会因此而消亡,连同顾仁背负的那魔相宿命,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显现。

    而此时的顾往昔,虽然是怀着悲痛的心情阅读胞弟最后的笔迹,但那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深情却同样也在影响着她。

    甚至会让顾往昔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渎佛的经历,甚至会因为这段短暂而又刻骨铭心的经历,在顾仁的所作所为当中找寻到一种另类的认同感。

    要说张弼能帮助顾往昔圆满这段佛缘吗?

    也许能,也许不能,但张弼不会这样做,因为他不会过度的掌控顾往昔的人生,只需要在她落难之际,施展道化之功救她于危难,至于未来成佛的顾往昔是否也会如今天的阿难尊者这般诞生出一尊名为顾仁的魔相,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只是或许连张弼也没有想到,顾往昔的解脱竟然是由提婆达多成佛,而阿难尊者圆寂为结局。

    当张弼带着顾往昔返回岁月城的时候,还没进入,就看到陆卓羽一脸焦急的跑了过来,来不及向顾往昔问好,就急忙对张弼说道,“祖师爷,不好了,云炁从九重天上倒灌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