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真西游之千年穿越 » 第二十二章 前世了心愿,归途举步艰

第二十二章 前世了心愿,归途举步艰

    月黑风高之夜,孙悟空带着小石头化作苍蝇,飞进乡府大牢,寻找小石头父亲。可是搜遍整个牢房,也不见父亲踪影。孙悟空迷昏衙役,与小石头一同翻阅档案,方知小石头父亲入狱不久,便突发湿阻,不治身亡了。小石头心如刀绞、痛断肝肠,心想此事必有蹊跷,于是潜入乡府后院,一查究竟。孙悟空紧随其后,飞身降于后院屋顶,揭瓦观望。

    只见正堂内仅一油灯照明,灯光昏暗。光影摇曳,士大夫正设宴招待一名黑衣莽汉。于是孙悟空二人再次变作苍蝇,落于酒桌之上。

    谈话间,莽汉说道:“大人,此次除去你心头大患,往后就无人能阻碍你升官发财啦。”

    士大夫笑道:“此次还依仗大王出手相助啊!”接着脸色一沉,“这大夫真不知好歹,依仗其官职高我一等,处处刁难与我。岂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不爱财,总有人爱财。敢挡我财路者,定令你家破人亡,满门尽灭。”

    莽汉说道:“大人爱财,本王另有所好。只要大人每月月初备好人血便好。管大夫一死,大人便可明火执仗了。这牢房众多囚犯,每月积攒些人血,对于大人简直易如反掌,又神不知鬼不觉。”

    这时一丫鬟走近士大夫耳语一番,士大夫随即招呼莽汉道:“大王先吃菜,夫人急招,本官去去就来。”一妇人正等待门帘内,见官人到来,轻声说道:“官人啊,就这么多啦,没有啦!”

    士大夫看向妇人手中酒壶,轻轻一摇,问道:“后院仆妇丫鬟数十人,只有这些?”

    妇人道:“这些还是积攒五天所得,你以为这说来就来啊?”

    士大夫叹道:“哎!天子大赦,牢中已无囚犯,管大夫那点血终究无济。罢了,只能如此啦。”说罢,命丫鬟随他复入正堂,呈上一酒壶,放于圆桌上。

    士大夫招呼莽汉道:“这是刚刚弄来的人血,绝对新鲜,大王先尝尝。如果投合口味,本府每月定期供应。”

    莽汉斟上一杯,细细品味,眉头微微皱起,问道:“这味道有些特别,略带些许腥臊,果真是人血吗?”

    士大夫眼珠一转,应道:“那是当然,本官怎会欺骗于你?这些全部来自妙龄少女,充满活力。你初次尝试,会有些不适应。饮血如品酒,讲究平心、观色、闻香、品味、感悟。你再试试。”

    莽汉稍显惊讶,接着笑道:“大人对血竟有如此研究?果然是嗜血成性啊!”

    士大夫大笑道:“论嗜血,本官岂有大王在行?”

    莽汉大笑道:“彼此彼此啊!待我再尝尝?”接着再次端起酒杯细品,接着说道:“嗯!口感特别,但绝对是好血,待我多饮几杯。”

    小石头听闻后愤愤不平,小声说道:“这两个无耻之徒,定是他二人害了我父亲。”说着便要上前,却被孙悟空拦住。孙悟空说道:“不急这一时,看看早说。”

    士大夫再给莽汉满上一杯,笑道:“大王神通广大,杀人放火,手到擒来,为何要我出手相助呢?”

    莽汉说道:“大人有所不知啊,我那父王不知何时开始吃斋念佛,不饮血食肉了。他不吃,还不允许我们吃。我也是憋得难受,偶尔偷偷出来吃点兽血。但兽血哪有人血美味,因此只得每月尝尝人血,改善一下口味,千万不能被他老人家知道。上次血洗管府,也是趁着大人问罪管大夫,需要假手于人,便当了回刀而已。父王应当不会怀疑到我。”

    士大夫举杯说道:“好!你饮血,我饮酒。你我联手,万事无忧。”

    二人对饮一杯后,莽汉说道:“前些日,我洞中有数位小妖至今未归。”

    士大夫道:“他们定是贪念血色,寻宝去了。大王妖众数千,何必在意几个小妖动向?”

    莽汉道:“隐约有种不祥之感。”

    小石头耳不忍闻,飞到半空,变为人形,大喊一声:“贼人!拿命来!”,随即提棒便打。

    士大夫惊恐,从座椅上跌倒,仰坐地面,四脚朝天。莽汉定是有些道行,十分警觉,闪身退避,摇头晃脑间已酒意全无,从袖中甩出铁爪,与小石头对战开来。

    孙悟空许久未展露伸手,见此机会,手中神珍铁亦是饥渴难耐,于是一跃而起,将莽汉踢飞。

    小石头喊道:“师父传我法术,小石头感激不尽。此二人与我有杀父之仇,自当由我亲自手刃仇人,不必师父费心了。”

    孙悟空感觉言之有理,便收起金箍棒,跳上案边座椅,坐于椅背之上,一脚踩在座椅扶手,边吃边看。

    士大夫趁二人大战之际,偷偷钻入桌底,以台布遮挡,只露出一丝缝隙,观察形势。

    小石头棒棒凶狠,招招致命,气势咄咄逼人。而这莽汉也非等闲之辈,边打边躲,试探虚实,几回合便摸清小石头套路,一个闪身,趁小石头扑空之际,回手一爪,便在其后背留下三道抓痕,道道印出血迹。

    士大夫见莽汉占了上风,面露喜色,握拳助威。

    孙悟空喊道:“哎呀!这贼人很是狡诈,可别着了他的道啊!”顺手甩出鸡肋,砸向桌下士大夫。

    “哏!管他耍的什么道,看招。”小石头奋勇上前再战。

    “哎!心中只存愤怒,如何对敌?也罢,此战也不失为一次演练良机,随他去吧。”

    这时,悟空见窗外火炬摇曳,杀声四起,定是惊动乡府家将了,于是念咒封了门窗,无人能够闯入。

    二人大战不足十回合,小石头再被莽汉踢到桌边。未等小石头站稳,莽汉已然挥爪而来。

    危急时刻,悟空端起菜盘,撒向莽汉。

    莽汉躲闪不及,被菜盘击飞,砸烂墙边香台。莽汉以铁爪支撑起身,面部挂满青椒肉丝,哭诉道:“猴王不是答应不出手相助吗?不合道义啊!”

    “哏!你这贼人,扰了老孙吃菜,还跟俺老孙谈何道义?”

    莽汉支支吾吾,解释道:“额!好,好,好,只要猴王不出手,怎样都行。”

    这时,小石头挥棒打来,莽汉转身迎战。二人大战数十回合,小石头攻势看似凶猛,却身法漏洞百出,始终处于下风。

    悟空心急如焚,恰巧看到桌下露出半个一大脑袋,还洋溢笑容。于是悟空拔起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作一猴仔。猴仔将桌上一鱼骨变作棍棒,再揪出士大夫,贴上一道符文。悟空说道:“小石头,实战讲究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看好啦!师父再给你演练一遍。”

    小石头见那士大夫如同傀儡一般,与莽汉行动一致,顿时领会师父用意,效仿猴仔,与莽汉再战十余回合。

    有师父指点,效果果然不同凡响,小石头转眼间已占据上风,越战越勇。一边是猴仔战傀儡,打得士大夫鼻青脸肿,叫苦连天。一边是徒弟对莽汉,打得莽汉疲于招架,顾头不顾腚。

    莽汉再次抱怨道:“猴王!不合道义,不合道义啊!”

    “老孙也未曾出手啊!如何不合道义?”

    莽汉无从辩解,恶狠狠道:“既然如此,休怪我无情了。”说着,幻化真身,变作一巨型吸血蝙蝠栖于梁下。蝠妖展开翼手,翼下小蝙蝠蜂拥而出,向小石头袭来。

    小石头从未见过如此妖怪,不知如何应对,慌忙挥棒驱赶。

    此次蝠妖倒挺识趣,只放出蝙蝠袭击孩童,不敢靠近猴王半步。

    悟空喊道:“莫要慌乱,既然他现出真身,定能寻得破解之法。”

    “蝙蝠不计其数,四面八方来袭,徒儿已无暇应对,如何寻得破解之法?”

    “区区幼小蝙蝠能耐你何?”

    “师父不可小看了这小蝙蝠,齿如尖刀,咬上一口,便掉肉少血啊!”

    “那又如何?你如此急躁,心神不宁,如何能胜得过他?吐纳静心之术难道忘啦?”

    小石头顿悟,一边以意念掌控棍棒阻挡小蝙蝠,一边闭目静心,默念要诀:“心无杂念,遣欲心静,以心领气,以气随心……”

    蝠妖见猴王并未上前帮衬,再看看孩童,衣服早已被蝙蝠崽子们撕咬得破烂不堪,大好时机,怎可不容他喘息?说时迟那时快,蝙蝠王以小蝙蝠为掩护,纵身跃起,铁爪划空,照小石头而来。小石头浑身血痕斑斑,依旧闭目,站立不动。

    蝠妖暗自窃喜:“区区棍棒怎可挡我,铁爪面前还不躲闪,如若命中此招,便可了结此战。”

    蝠妖拨开棍棒,铁爪直指小石头面门。正当爪尖即将触碰刹那,小石头口中念道:“以身为棒,以气为臂,《齐天棒法》第一式----赤炼出洞……”竟身体前倾,双腿一蹬,迎头上前,如火山迸发,直顶蝠妖下颚,将其击出窗外,蝙蝠群随即跟随蝠妖飞出。

    悟空大惊:“这招赤炼出洞乃是当年老孙与赤炼飞龙一战悟得,当以棍棒开路,快人一步。老孙何时如此教过此招?竟以棒作掩护,以身为棒,棒为虚,身为实,后发制人,似乎将力转乾坤与赤炼出洞两招合而为一。如此变化齐天棒法,简直是兵行险招,不过变得妙啊!果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小石头跳出窗外,见一群家将将蝠妖团团围住。家将从未见过妖怪,只顾挥动手中火把刀枪乱舞,驱赶蝙蝠群,陷入慌乱之中。

    小石头飞身上前,提棒便打。蝠妖擒住一家将,抛向小石头。小石头并无收手之意,侧身移位,改劈为扫,一棒将家将打飞,转身之际,再接一招赤炼出洞,直击蝠妖。蝠妖再拉一人阻挡,再次被扫飞。众家将见状,忙退避三尺。蝠妖已无可挡之物,而小石头攻势越发凶猛。数招过后,蝠妖因身受重伤,行动越发迟缓,躲避不及,被击倒在地。未等蝠妖起身,小石头已挥棒而至,接连数棒打中蝠妖要害。蝠妖满面鲜血,面目全非,顷刻间气绝身亡,随身小蝙蝠随即一哄而散。

    四周家将见面前孩童神通了得,妖怪及两位家将转瞬之间便一命呜呼,不由得再后撤数步,不敢轻举妄动。突然,屋中再飞出一人,砸在众人面前。众家将定睛一看,正是士大夫,于是小心翼翼往前逼近,再上前搀扶起士大夫。这时,一猴子飞出,静声落在孩童身旁。众家将再次受惊,连连退避。

    士大夫喊道:“快,杀了他们。”众家将战战兢兢,相互观望,接着缓步前移。

    悟空跳前一步,瞪大双眼,嘶吼一声,吓退众人。

    小石头说道:“士大夫勾结蝠妖,残害忠良,胡作非为。今日我便要替天行道。”

    士大夫急忙喊道:“在场每人赏银十两,杀死他们其中一人,赏黄金百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人群中有二人相互对视后,大喊一声,冲上前去,直向悟空砍去。有人带头,其余家将紧跟而上。

    未等家将靠近,小石头纵身跃入人群,举棒乱舞。小石头双目充血,吼声震天,打得众人四处纷飞,片刻间已扫清一切,仅剩士大夫一人。

    士大夫连滚带爬,慌忙逃窜,躲在一根石柱背后。小石头怒目相视,掷出手中棍棒,穿过石柱,直接将士大夫钉在身后墙上。

    士大夫毙命,小石头双目血影渐褪,跪倒在地,仰天高喊道:“父亲,孩儿为您报仇了。只可惜父亲含冤而死,连尸骨都无从寻找。母亲又不知所踪,孩儿不孝啊!”说话间,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孙悟空说道:“此地不宜久留,还是速速退去再说吧。”

    悟空扶起小石头驾云而去,二人一同回到山中。

    二人骑坐树枝头,仰望星空。悟空心情舒畅,所见是夜空繁星闪点点,弯月如钩送笑脸,而一旁小石头却郁郁不乐,所见是星摇欲坠落银河,残月空心奏悲歌。

    悟空问道:“不日将离开此地,是否有些不舍啊?”

    小石头道:“大仇已报,父亲却再也不得见啦。父亲虽管教严厉,但夜梦中回忆的却都是新奇趣事。父严子孝,如今孩儿却再无机会尽孝了。”

    悟空安慰道:“好徒儿,放心。等到老孙救得真身,再行穿越,救回你父亲。”

    小石头转头看下悟空,问道:“月光宝盒当真能穿越时空,重回过去?”

    悟空道:“当然!否则老孙如何到此呢?”

    小石头站立树梢,跪谢恩师。

    孙悟空仰望弯月,说道:“你虽已为父报仇,但依然在痛苦之中。况且今夜大战,心烦意乱,险些走火入魔,此刻前往后世五行山实为不妥,不如暂且调养几日。待到月圆之夜,你我一同穿越。”

    小石头再次跪拜,感谢师父教诲。

    能得小石头相助,孙悟空报仇有望,心情愉悦,于是栖息山洞中,畅饮浊酒,怡然自得。接连数日,小雨纷纷,孙悟空均未出洞。

    一日清晨,一缕阳光照耀山林。孙悟空散步至崖边,伸伸懒腰,遥望无边山河。

    雨过现朝阳,

    初晴闻暗香。

    枝头鸟雀鸣,

    花间野蜂忙。

    孙悟空打个呵欠,掐指一算,想起今日便是十五,该出发上路了。起初以为雨过天晴,小石头定在附近走动。可是寻遍整座山,也未见其踪影。孙悟空心中有不祥之感,接着发觉月光宝盒也不见了踪影。孙悟空有些慌乱,于是来到山脚下,竟发现村庄断壁残桓,尸横遍野。

    孙悟空闻声找到废墟中一村民,将他救出。村民奄奄一息,告知孙悟空有妖怪抢掠了村庄。孙悟空疑惑不解,俺老孙在此已有数年,这方圆百里内,大小妖怪即使未被老孙降服,也被吓跑了,再无任何妖气,何来妖怪?

    悟空苦思冥想,杀士大夫一战,小石头曾一度走火入魔,当初曾传授他变身之法,难道他走火入魔,变成妖怪,干了如此坏事?

    孙悟空施展觅灵之术,却无从搜寻小石头下落,心中忐忑不安,难道小石头偷走月光宝盒,穿越时空?倘若他已穿越时空,恐怕再无机缘重获月光宝盒了。若无月光宝盒,空有一身法术,元神却不能再行穿越,又如何回得去曾经时空?似乎一切形格势禁,何以为解?悔不该当初传他法术啊。

    悟空来回踱步,自我安慰,或许是因老孙元神出窍,传授法术之时,自身法力衰减?小石头只是暂时失踪呢?现如今,别无他法,只有找到小石头,或者等到小石头转世降临,再集二人之力,或许能找寻前世踪迹,从而重获月光宝盒。

    孙悟空猛然一惊,幽冥地府有本《生死簿》,管控众生灵生死,记载前世今生,或许能寻得些许线索,于是直奔幽冥界。

    然而此刻阴曹地府却似乎与之后世有所不同,即无牛头马面把守,又少有勾魂小鬼出入,黄泉路上冷冷清清。直到酆都天子殿前,才有二鬼拦住孙悟空去路,问道:“站住!你是何人?”

    孙悟空说道:“老孙乃是花果山水帘洞齐天大圣,找判官借阅《生死簿》,请二位禀报一声。”

    二鬼对望,疑惑问道:“额……天子殿只有鬼王及冥王,不知大圣所指判官是何官职?”

    孙悟空一想,此时乃是数百年前,难道这地府职权划分尚未健全?于是说道:“那边找鬼王、冥王,二者皆可。”

    小鬼答道:“鬼王不在府中。”

    悟空道:“那便找冥王。”

    小鬼答道:“地府有五大冥王,不知找哪位冥王?”

    “这……任意一位即可。”悟空犹豫片刻,再问道,“哪位冥王在这天子殿中?”

    小鬼道:“天子殿中只有阎罗王当值。”

    悟空怒斥道:“找打。”说罢大步跳入大殿。二位鬼差未来得及拦住,一边叫喊一边跟随进了大殿。

    阎罗王闻声,抬头察看,见一毛猴向他奔来,于是放下手中竹简,迎至案几外,问道:“来者何人,竟敢擅闯天子殿?”

    孙悟空上下打量一番,笑道:“哦,原来是阎罗王。有礼,有礼了!老孙乃齐天大圣孙悟空,与冥王也算是老相识了,只不过是在数百年后。老孙当初曾大闹地府,如今想来确实失礼了,冥王勿怪。”

    虽未听得清、辨的真,但“曾大闹地府”几个字,阎罗王那是听的真真切切,再加上“齐天大圣”四字威名,不敢追问,只得行礼,说道:“不知大仙此次有何贵干啊?”

    孙悟空说道:“向冥王借《生死簿》一阅,不知可否方便?”

    阎罗王心想:此等要求不为过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应了他的要求。

    于是阎罗王引着孙悟空来到案几边,再搬来一堆堆竹简,陪着一同翻阅。

    孙悟空来来回回翻阅数百卷竹简,却未见其半点踪迹,大怒,问道:“这簿中为何仅有九百九十九号?一千三百五十字号藏在何处?”

    阎罗王胆怯,答道:“大仙息怒!实不相瞒,这《生死簿》编撰不多时,篇章杂乱,未有分类,字号更尚未及千。这一千三百五十字号,恐怕还未入册吧?”

    孙悟空曾与猪妖、小石头相遇,怎会不在簿册之中?难道这阎罗王不识悟空本领,诓骗于他?孙悟空怒不可遏,跳上案桌,揪起阎罗王衣襟,怒目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