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谁家江山 » 第十五章 八年

第十五章 八年

    庆德三十年的江宁,比八年前至少热闹了十倍,已经成为了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的巨城。而他的繁华程度,则是包括京城燕京在内的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满街的店铺五花八门万货齐备,川流不息的人群忙忙碌碌各自奔波,比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更是繁荣。

    江宁新街口大街旁,有家酒楼名曰醉仙楼,自称其酿造的美酒连神仙也能醉倒。虽然能醉神仙不足为凭,不过每天到真是人头攒动,来往客人络绎不绝。在二楼大厅的东边角落,坐着一桌三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书生,朝南一个面相端正,身材修长的青年看上去像是东道,见他对其他两个人说:“雷兄、马兄两位高才放着到手的官位不做,不远千里来我们江南应试,足见两位的慧眼。不是我张某夸口,如今方眼天下,能做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官府公平正义的地方,也只有我们江南了。像两位这样要是在其他地方屈就,要么就碌碌无为,埋没了自己的才华;要么就得和当地的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怎么能像在这里这样自在呀。”

    “张兄说的是不错,我和老雷这一路也走了看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以进江南就发现这里和其他省份有很大不同。别的省哪有这么多的城镇,我们在河北山东,往往要走一天才能找到各地方打尖休息,而进了江南几乎每过一个时辰就能看到一个镇集,几乎每天都路过大城市,江南的繁荣可见一斑了。”矮个子的马姓青年说到。

    “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个。”旁边姓雷的年轻人说,“在江南我几乎找不到乞丐,和其他省份满街的乞丐流浪汉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我发现在江南偏远的地方不是没有穷人,不过他们似乎都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每个人都精神饱满地劳作着,这和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许多对未来感到迷茫的百姓又截然的不同。”

    “那是当然,自从八年前我们的小领主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惊人的改革,当时遭到了包括我父亲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家臣反对,可是向领主依然我行我素。你不知道呀,当时真是搞得天怒人怨的,可是没过两年那些个老家伙一个都不说话了,事实摆在面前啊,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日子过得都比以前要好得多,那还有什么话说呀。你们不知道呀,别看我老爹在我面前凶神恶煞的,现在在小领主面前时屁都不敢放一个,经常回家就说什么自己老了啊,跟不上时代了啊。”为首的张姓青年说。

    “那照张兄的意思,你们的领主还真是个少年天才?我还以为是老领主在背后出主意才有今天的局面呢。”姓雷的说。

    “怎么可能是老领主的主意,他要是有本事早就把咱们江南给带富了,还用等到今天。说到我们的小领主,还真是个奇才啊,岁数比我还小三四岁,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说起来还有个有趣的事情。当初庆德皇帝以为咱们领主是个不懂事的小鬼,和他签了一个固定税收的协议,在咱们领主有生之年都按照每年三百万两白银的固定税收上交给国家,而不是按照惯例交比例税。呵呵,当时老皇帝还以为占了便宜,虽然我不知道一年我们江南省到底有多少收入,但是有一个账目是明确的,光去年一年,我们省用在兴修公路,扩充河道,加固堤坝,围海造田等公共支出就高达两千万两白银,而用于公共医疗、免费教育等的资金也高达一千多万两,这都是政府张榜公布,让老百姓监督的。估计老皇帝要是知道这些事情的话,肠子都要悔青了。”

    “那照这么说,江南还真是个好地方,不过这得考试听说和我们所学不太一样,会不会很难考呀。”马姓青年道。

    “是不太一样,我父亲说这考试注重实干能力而不是四书五经的书本知识。不过就算真的考不上也没有关系,在江南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能找到饭吃。像我书读的好,就算考不上官员,我去开个私塾教学也能赚不少钱。”张姓青年谈笑到。

    “张兄说笑了,像张兄这样的本地世家子弟,官府怎么也会给个位子的。你父亲又是江南省高官,不会不安排一下自己的儿子吧。”姓马的青年说到。

    “嘘,这话在京城说说就好,可别在这说。江南省是绝对的任人唯贤,每个新录取的官员都要通过严格的考试,你这话要是给纪检部门的人听到,还不要调查我老爸啊。”

    “原来这样,得罪得罪。晚上我请客赔罪。”马姓青年说。

    “不知这不罪。来,喝酒。等下在大拍卖场有每周一次的拍卖大会,有钱人都经常光顾,听说今天有不少海外来的好东西,我们一会去看看吧。”

    “好,喝酒……”

    与此同时旁边的另一张桌上,同样的三个人。居中面对墙坐着身着淡蓝色长衫手持一把折扇的也是一个年轻的公子,他左手旁一身黑衣的是个目光凌厉的中年人,而右边的是个面容更为俊美的年轻后生,如果看仔细的话,你会发现在两耳边的发髻下,两点小小的耳洞若隐若现。

    “公子,张家少爷好像喝多了,要不要我去提醒一下他,不然他要是继续乱讲万一有什么秘密被别势力的间谍听去了怎么办。”黑衣人问到。

    “这个小万子,没什么本事就知道喝酒瞎吹,找个机会看本小姐收拾他。”又边的吼声,不对是小姐不爽道。

    “算了,我们也没有什么秘密不可对人言。真的秘密他也不会知道,这点觉悟他老爹还是有的。”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都已经知道了。不错,中间的年轻人就是我啦。在忙完了开头几年的公爵生活后,我的日子又变得轻松起来。原因很简单,本人一直相信,真正的高层管理者,只要管人就可以了,我只要管好几个高级官员,其他的具体事情都有他们去处理。而且随着法律的完善,一切按照规章办事,也没有多少例外发生,要惊动我的事情也不是很多。于是多出了很多空闲的时间就在江宁城内晃悠,有时候还可以跑到其他地方以视察民情为借口到处游玩。在前生我就很羡慕康熙乾隆皇帝可以到处微服私访,高兴起来还能扮猪吃老虎放松一下心情,这下我又机会当然不容错过。这不我处理完当天的事务就出来溜达了。

    刚才的张姓青年是我们家族主管民生的大臣张唐的儿子张万征,本来在燕京的太学学习,但随着江南的发展,他父亲命他回来为陆家效力。而另外两个年轻人雷四海和马洪明原本是张万征太学同学,听他介绍完江南的好之后也决定来江南效力。

    我旁边的大小姐是我们家财政大臣朱谷的女儿朱莺,小丫头和我一起长大,整天在我耳边叽叽喳喳。要说青梅竹马也是真的,我的父母也很中意这个丫头片子,人长得很漂亮又会讨人喜欢。可是,本少爷一直从小就把她当妹妹看,要我转变观念实在是难。而且来自未来的我一直觉得结婚太早不是一件好事情,结果我的婚事就一直拖到现在,也不管说媒的人快踩断了公爵府的后花园。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说,我就是整个大宋最有钱的钻石王老五,不过好在我的地盘听我的,我的婚姻自己也能做主。

    朱家小丫头的那点心思我也知道,而且和她在一起说说笑笑倒也可以解闷,还可以挡住父母的唠叨。这个年代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所以和她在一起我也没有多少负担,只是从一个小妹妹到自己的妻子这个观念有点转不过来罢了。

    不一会张万征带着自己的朋友离开了,我们也快吃完了,开始讨论起下午的行程。朱莺刚听说下午有拍卖会就第一个要去,有钻石王老五在买东西不要她给钱当然想去。而我想想看也没有什么事情,于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