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奸臣升官系统 » 第四十二章 策略

第四十二章 策略

    “你就是韩良吧。”

    “下官正是。”

    韩良微微低头,余光还能看到眼前的男人。

    镶白旗旗主、提督陕甘诸军事,多罗勇郡王——多牧尔。

    真的是久仰大名了。

    从边塞小城,到潼关大营,没有一处不在这位陕甘土皇帝的支配之下,也没有一处听不到人们对他或畏惧或敬佩的议论声。

    如今真正的亲眼看到这位陕西甘肃,乃至青海西域,最为声名煊赫的权贵,韩良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少的畏惧之心。

    小王爷不小,三十多岁了,从出生就在陕西的他,之所以被称为小王爷,还是相对于上一任镶白旗旗主,被百姓叫做老王爷的原因。

    多牧尔的长相也并不是那种能让你一眼看出,这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的那种,他不凶狠,面容平常的好似邻家大叔。

    事实上,很多大人物也并非长相多么异于常人,没有谁是三头六臂,只不过当他站在你面前,衣着谈吐,表情态度,这些细微的因素叠加到一起,才会使得人觉得,这是个不一般的人。

    当然了,前提条件一般是你知道他的身份。否则的话,也有不少大人物混在人堆里,看起来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坐,不用行礼了。”

    韩良不敢托大,斜签着身子坐在了椅子上。

    多牧尔赞赏的说道:“精气神不错,不似那般酒囊饭袋,个个掂着肚子好似个大麻袋堆在椅子上。”

    韩良忍俊不禁,道:“王爷睿智,形容的倒是极风趣。”

    多牧尔随意的靠在太师椅上,到了他这个位置,真的不用再顾及跟下属说什么话合适不合适,爱听不爱听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所顾忌。

    “说说吧,路上怎么回事。刚我那宝贝闺女连鼻涕带眼泪的,也没说明白,就顾着哭了。”

    韩良整理了一下思路,把从行程错乱,到夜晚遇袭,再到逃出生天,仔仔细细地陈述了一遍,华山的那段,选择性的略过了。

    多牧尔听得很认真,从头到尾都没打断韩良的陈述,等韩良说完了,示意他喝口茶水润润嗓子。

    “你说,这东干叛军,想劫持我女儿,意欲何为啊?”

    韩良毫不犹豫地答道:“以格格为人质,逼迫王爷暂缓对董志塬施压。”

    多牧尔点点头,这是基础问题,很好回答。他又问了韩良第二个问题:“那你说,我该如何对付这些东干叛军呢?”

    “最重要的是封锁陕西境内东干叛军的西逃路线,不让陕西和甘肃两省的叛军合流,同时暂缓对董志塬的进攻,避免猬集在董志塬的叛军一意孤行之下跟准格尔大军共同对抗朝廷。如今已经入冬,准格尔部这次南侵坚持不了多久了,等准格尔部退却,东干叛军自然不足为虑。”

    多牧尔摸了摸下巴,说:“想不到你不仅会守城,还有些大局观,难得。说说看吧,你的判断依据在哪里,为什么认为最重要的是封锁关中?”

    韩良谨慎地回答:“依下官之见,东干叛军,陕西和甘肃两部截然不同,陕西的东干叛军,大多居住在城镇,关中人烟富庶,这些东干人,以贩卖商品为生,凝聚力在于城镇之间的寺庙。因此起事迅速,关中狼烟遍地,可谓是猝不及防。而甘肃地广人稀,城池较少,东干人与汉人在村落中混居多年,彼此并无太大敌意和利益冲突,因此甘肃的东干叛军闹得不凶,东干人也大多不愿意从匪。”

    “下官之所以认为阻断陕西和甘肃之间东干叛军的汇合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是因为,一旦较为暴戾的陕西东干叛军进入甘肃,那么屠村攻城必不可免。如果演变成这种局势,哪怕不愿意从匪的甘肃东干人,也会被胁迫着进行。双方一旦开始报复性屠杀,后果将极为糟糕。”

    多牧尔站起身,踱步,继而说道:“不愧是号称小诸葛!你分析的很好,不过有一点——本王根本不需要靠着冬天让准格尔人从容撤退。这次,博罗汗这条狡猾的猎犬,跑不了了。”

    “王爷英明!”

    韩良认真地奉承了一句。

    多牧尔豪爽的大笑,道:“你这小子年纪不大,倒是滑头的很,都不晓得本王有何计划,就英明。说不定心里还埋怨本王,若不是畏手畏脚,怎么陕北十数城被围的时候,不曾主动出击准格尔人呢?”

    “下官不敢。”

    “行了,起来吧。你对我女儿有救命之恩,本王不会亏待你的,这样吧,等你去黄老头那述职之后,本王对你自有安排。”

    “是,王爷。”

    “回去吧。”

    多牧尔端了端茶,门口侍立的太监高喊:“送客~”

    韩良行了一礼,转身告退。

    换回衣服,王府服务很周到,有马车给韩良送回他租住的客栈。

    这件城郊的客栈已经被韩良包圆了,韩良的手下还有一百多个士兵,按小王爷的批示,就在附近扎营。

    “大人。”

    一盏油灯,映出了韩良深邃的瞳孔里幽幽地泛着的波光。

    “坐下说吧。”韩良有些疲惫,他轻声吩咐道。

    连日奔波,白天在王府中,他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面对这个世界最顶尖的权贵,要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和分析,真的很耗费脑力体力。

    公孙云已经不是囚徒的打扮,他换上了一身干练的黑色劲装,很是英武。

    这个少年,真的太年轻了,比韩良都要小足足六岁,眉宇间还有些稚气未脱,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少年为母报仇,灭人满门。

    公孙云很单纯,单纯到知道自己杀人犯了法,没跑,乖乖的去衙门投案。其实以他的身手,如果那几个捕头不出手,就是把全西安的衙役都派出来,都逮不到他。

    就武学而言,公孙云无疑是个天才,这不是夸张的说法,甚至于韩良都在想,他如果到了张定武那个年纪没被人砍死,是不是会比张定武还要再进一步呢?

    不好说。

    韩良是亲眼见识过这个看起来并不是极其强壮的少年,吃饱喝足之后徒手搬磨盘的。近千斤的沉重石磨,带着底座被少年举起来,天生神力,真是见识到了。

    思绪飘忽,说来话长,其实也就是韩良短短几个念头的事情。

    “打听清楚了?”

    “打听清楚了,大人。小的本就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江湖渠道趟了几遭便清楚了。这陕西臬台唤名李仁,为官口碑...颇为怪异。”

    韩良来了兴趣,问道:“这口碑,颇为怪异,是什么意思?”

    公孙云“咕咚咕咚”地灌了口凉水,用袖子擦了把嘴,说:“李仁本不是个坏人,性子古板,断案近法不近情。平日里该收的也没少收,可有一点就是,李仁惧内,都成了笑话。甚至李仁的夫人,都能在臬台大堂后边听着案子怎么审,稍有不如意,就在后堂做出响动,这李仁就得退堂,听夫人怎么断案。”

    韩良心里犯嘀咕,这么大的官,惧内?

    公孙云显然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苦笑着说:“大人,我也是才知道,这李夫人,当初可是想直接判我凌迟呢。要不是闹得大,几位省里的大人联席审案,小的怕是都已经被切成片了。”

    韩良心中甚是窝火,八九不离十,指不定张定文怎么奉承李仁的夫人了,若不是这老娘们在风陵渡设绊子,现在他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差点命就交代了,手下弟兄也折了几十号人。

    “要不要?”

    公孙云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比划了一个手刀抹脖子的架势。

    “外边这么多上过战场的弟兄,随便给小的挑几个,不伤无辜,直接让她消失的干干净净。”

    “时机不成熟,还没到最坏的时候。”

    公孙云也晓得自己的提议有些莽撞了,眨眨眼当没说过。

    “明日述职,你随我一同前去吧,哦,对了,这个给你,或许你会喜欢。”

    公孙云看着韩良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盒子,盒子很长,不像是什么普通的礼物。

    韩良也没搞得神神秘秘,直接把盒子上的木头插销拔出来,掀开了盒子。

    里面是一把刀,直刀。

    款式不似近几百年流行的弯刀,尺寸比腰刀要长不少,刀背沉重,狭长的刀背部看起来很钝,只有刀刃一侧寒芒乍现,且刀的头部并非是尖尖的,而是一个折角,带着赏心悦目的几何美感。

    “谢大人!”

    公孙云欣喜若狂,这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兵器,寻常刀刃拎在他手中,就像是玩具一样轻飘飘的。

    可重兵难寻,他只会步战,又不便使用长杆兵器,一直以来都是随便拿兵刃凑合着用。

    “宝刀配英雄,不必客气,拿去吧。”

    韩良很欣赏这个少年。

    如果硬要说原因,大概是他身上近乎无穷无尽的活力与朝气,活的很自由,或者说,任侠。

    韩良笑眯眯地看着公孙云视若珍宝地抱着刀告退了,估计他能抱着这把刀睡一晚上。

    夜深人静,冬天的夜幕,降临的很早,这个时候万籁俱寂,已经没有了什么声音了。

    韩良脱了外衣,躺在床上,他有些想念方寒衣了。

    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韩良不是十几岁的小男生,朦胧的好感就能认定这是一辈子的人,但对于这位圣女,韩良多少有些不同的感觉,毕竟是自己在这个世界最初也是最艰难的时候,帮过、陪伴过自己的人。

    “哎。”

    一声叹息,长夜漫漫还是真的无心睡眠呐。仿佛又回到了以前,晚上抱着手机不愿意睡,白天困得要死不愿意起。

    韩良点开好久没翻的系统面板。

    姓名:韩良

    年龄:23

    官品:从六品(未述职)

    官职:府谷县令署理绥德州同知

    奸臣点:87/100(上限未提升)

    学识:64

    功德:7/100

    银两:750两

    技能:《天人合一·格竹》(顶级)、《天人合一·降龙》(顶级)、《关圣·斩颜良》(中级)、《壁虎游墙功》(初级)

    又询问了一下系统,得知等明天去陕西巡抚衙门述职完毕,就可以变成正式的从六品了,到时候奸臣点的上限也会提升。

    至于奸臣点,这段时间真的没少消耗。

    韩良还记得,之前从府谷出发的时候,他有足足220点奸臣点,开启任务剩下120点,后来买东西、学技能、任务扣除,七七八八算下来,现在就剩下87点了。

    买来送给公孙云的那把刀,就花了10点奸臣点,隋军直刀,现在早就失传了。

    按照韩良对系统的初步摸索,之前的晋升任务,现在马上到了尾声,明天就能完结。下一步的主线任务,韩良有了些猜测。这里的主线任务,不是系统说的,只是韩良通过系统发布的这些任务,做出的一个朦胧的揣摩。

    这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韩良感觉自己正在从自己当前的身份地位出发,在系统的帮助下,有意无意地参与其中,一点一点地扩大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影响。

    之前刚穿越的时候,他只能对一个小县城做出影响,随着他获取实际的权力。渐渐地,他可以对周围的地区造成一些影响。随着他进入省城,可能小王爷之后对他的任命,能让他对关中,甚至陕西、甘陕都造成影响。

    这里面所隐藏着东西,就是韩良所谓的“主线任务”。

    系统会有意识地调整韩良的状态,让他参与到这些事件中,而不是待在一个地方混日子。

    胡思乱想着,韩良渐渐睡了过去。

    他不知道的是,在距离他不远处咸阳,方寒衣正带着红莲教的人马匆匆经过。

    收到师尊手书的她,要前往汉中府执行任务,这个任务,跟前朝大西国神秘的张献忠宝藏传说有关。

    江湖传闻——张献忠宝藏的藏宝图出现了。

    蜀地一时风云变幻,各方势力或主动,或被动地前往一探究竟。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南边的平西王吴家的推波助澜。至于背后目的如何,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