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此间风云录 » 第一章 大偷余问霖

第一章 大偷余问霖

    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小偷往往总是遭人白眼,不受人待见的。

    余问霖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效仿一位前辈,自称为“大偷”。

    他有很多朋友;贪杯、嗜赌、好色是男人的通病,而对此三项都颇为精通的余问霖自然交友遍天下。

    只不过他虽然贪杯,酒量却很一般,因此他在每次想要放开喝酒的时候,都要先去找个朋友来照顾醉酒后的他。

    相比起喝酒,他赌的本事就要高出不少了,无论是骰子牌九,还是斗鸡蛐蛐,都无不精通。只不过他最爱赌的还是一些奇奇怪怪的项目——譬如和人在山顶上比赛翻跟头,据说这是探云一脉祖传的游戏。

    关于最后一项,有些人觉得余问霖简直是花丛老手,甚至比掮客还要专业。

    若是你每到一处新的州府,想去逛当地的青楼,那余问霖甚至可以和你讲上半个时辰,将各个青楼姑娘的特点都和你详述一遍。你要是邀他一同前往,那你会惊奇的发现,你选的姑娘,往往是他的旧识。

    但是他从不在青楼过夜。

    因此江湖上甚至有了流言,说他其实不喜欢女人,流连青楼只不过是他掩饰的借口。

    不管如何,这三项爱好仍是给他带来了许多朋友。

    朋友多,往往也就意味着消息灵通,而这对一个“飞贼”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只不过他从不轻易出手,甚至偷的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因为酒后和别人打的赌。

    洞庭湖山水双杰预备清晨演武后饮用的酒、七星会顶尖杀手开阳擦剑用的方巾、镖打乾坤盛良的靴子,以及……紫衣女侠苏见晴的内衣。

    天可怜见!当他醒酒之后,在他的朋友一脸坏笑地和他讲述打赌内容的时候,他内心同样也是拒绝的。他是个飞贼,又不是采花贼!这活……似乎有些越界了吧。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群坏透了的朋友不仅和他立下了赌约,还签下了字据。

    赌注是他出道以来,所有和别人打赌赢来的美酒总和。显然,这是个不能放弃的赌注。

    最终他打扮成店小二在客栈守了一天一夜,只为等这位苏女侠叫热汤洗浴的契机。

    他偷过很多江湖上的成名人物,最后往往都和他们成了朋友,但这次是个例外。

    据说他下手的时候被苏女侠发觉,羞愤的苏见晴穿着浴袍提剑追杀了他十几里路,最后还是余问霖好心提醒,浴袍对她来说似乎有点显小。

    江湖传闻,有些有眼福的过路人亲眼见过这场追杀。听他们说,别看苏女侠年纪尚轻,身材却是一等一的出色,该凸的凸,该翘的翘,并不逊色以“波澜壮阔”著称的武林仙子月问心。

    因此苏见晴换过衣服后一连追杀了他三千里,直追得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醉里摘星整整失踪了两个月。

    他本以为已躲得足够偏远,可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人找到了,只不过来人并不是苏见晴。

    而是一封来历不明的信。

    信纸上还有一点蜡痕,显然,是事先被人粘在房梁上,等到时间久了,信纸便自然飘落下来。

    这事情说破容易,可是最近几个月他都是藏踪匿迹。要提前预知到他的行踪轨迹、落脚地点和时间,并事先精确计算,留下信来。

    这可决不是一般势力能做到的,要么是有一个轻功比他还高的人一直在跟踪,要么就是这个势力的眼线已近乎遍布天下。

    “听枫台”,短短三个字,却要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来送到他手里,幕后之人就如此藏头露尾,见不得光吗?

    余问霖叹了口气,虽然这封信背后似乎牵涉到一个巨大的阴谋。

    但是他这个人,三分侠气,两分不羁,剩下的五分,都是好奇;还真想看看这闷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咱们闲言少叙,简短捷说。从八月十五绿林大会结束之后,余问霖与一众好友饮酒聚会,打赌惹下祸事,之后一路躲着苏女侠,从临安府一直到蜀中成都。

    现在又从成都转回临安府,欲赶奔听枫台,这一共就花了四个多月时间。

    等他重新踏入临安府城时,已是腊月时分,年关将近。

    虽然余问霖入城时已经日落西山,城外官路上行人渺渺,但是城中却是热闹非常。

    几条主干路上均是张灯结彩,卖货的小贩、卖艺的把式、至夜不歇的勾栏酒楼,以及流连忘返的行人,共同构成了一座繁华的临安不夜城。

    余问霖本也是喜动不喜静的人,又加上连日赶路奔波劳累,因此便打算在临安城歇上两日,反正听枫台本也便是临安境内,已无多少路程。

    在街上随意闲逛了一会,先是在一个路边摊买了碗手剥笋,随后又和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孩子一起看了会捏糖人,紧接着又给一个表演金枪刺喉的卖艺江湖人捧了个人场。眼看就快到了亥时(今九点左右),路上行人开始逐渐稀少起来,不少商贩把式也都纷纷收摊。

    繁华喧闹的夜市至此也就步入尾声了,接下来您要还想找乐子,那就只能去那种......嗯,懂得都懂的地方了。

    而临安作为南方最繁华的城市,其秀坊游船也是名动天下,不知有多少王孙公子整日在里面醉生梦死。

    甚至有许多朝廷要员也会无视禁令,乔装打扮,寻欢作乐,其吸引力可见一斑。

    不过余问霖虽然号称和天下花魁均是红颜知己,但今天他可没这份兴趣,连日风餐露宿,一碗手剥笋可解不了他的馋虫。

    本来他是打算逛过夜市便直奔以往最常去的丰乐楼,来上一碗鲜嫩滑润的宋嫂鱼羹。

    没想到他刚转过街来,就发现在这临安城中心,有一处花火表演还未散场。

    看得出来,表演的几个人都是个中老手,对场面气氛的把握都十分精准,还经常和场外的观众互动。

    焰火绚丽,在几个把式的手中经常会呈现出新奇有趣的形象,加上还有一位妙龄少女正在场中翩翩起舞。

    美人美景,相映成趣,难怪这么晚了,还有如此多的人捧场。

    余问霖一时间也起了兴趣,在此跟着凑起了热闹。

    不过看着看着他就发现,在场的观众虽然绝大部分都沉浸在表演中,叫好声与鼓掌声不绝于耳,但是总有那么两个人似乎心不在焉,这眼睛总瞄着别人。

    他是谁啊,那可现在堪称“小贼祖宗”这一级别的人物,只要他师父不出山,那这偌大的江湖他说自己当贼的本事排第二,那就没人敢说排第一。

    一眼就看出这人群里还杂着两名“插手”,也就是在人群中偷窃的小偷。其中若是徒手行窃的,叫“清插”,借助剪子、刀片等行窃的,叫“浑插”。有些人会佩戴的一种丝络组合成的袋子,和钱包类似,这东西外人不好摘下来,只有剪下去,才能偷走。

    余问霖看这两个人衣着寒酸,手法生疏,一看便知是讨不下生活,想走个捷径的穷苦人罢了。

    可能就指着这点意外之财吃口饱饭呢,心里便想,一会给这两个人一点教训,再送点本钱,让他们找个正经营生干便是了。

    心里正这么想着,眼角余光便扫到对面人群中一个仆人身上。

    虽然这个人一身衣着打扮均是下人服饰,但是用料可都挺讲究,看起来似乎是个大户人家的管家。至于他背上背的这个小少爷,那穿的可就更了不得了。

    金色百花蝶缎子面的衬衣,蜀锦外套,尤其是头上戴的这顶珠帽,上面镶着的美玉是价值连城!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的少爷。

    不过余问霖可不是相中了这块玉,而是他发现身后新凑上来的这个人,眼神可没向场内起舞如飞的少女身上去,反而似乎对这位小少爷颇感兴趣。

    余问霖一皱眉,他生平最烦的就是那些偷小孩的人。为了些许的钱财,便搞的人家破人亡。

    可他没想到这位可不是什么新手,还没等余问霖过去的时候,就见他一只手轻轻向那仆人背后一托,另一只手迅速便将一个和三岁儿童大小相似的布包塞了过去。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迅捷无比,仆人醉心焰火表演,愣是没发现。那人得手之后便立刻打算背着孩子跑路。

    人群密集,此刻余问霖一时半会挤不过去,又怕那人伤到孩子,不好出言提醒。

    因此只得向后退出人群,飞身上房,再找那个贼人的踪迹。

    没想到他在房上刚跟了那个人两条街,那贼人跑着跑着竟然“扑通”一声,迎面栽倒,吓得背后的小孩也“哇哇”的哭了起来。

    余问霖纵身凑到近前一看,只见那人咽喉处插着一只飞镖,仍在汨汨流着鲜血,瞪大着眼睛,进气多出气少,已是活不成了。

    就在这时,旁边转出一位男子,大概二十五六岁左右,丹凤眼,挺鼻梁,方脸阔耳,一口银牙,身穿紫色劲装短靠,外罩英雄氅,开口笑道:

    “喏,这次你可是慢我一步。就劳烦余大侠先将这位小公子送回去,然后再请我吃个便饭,本大侠还是可以赏你这个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