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河永在 » 第一章 一个老道士

第一章 一个老道士

    烽烟起,边角鸣。

    又是一轮厮杀,终于把西戎这一轮进攻压了下去。

    环顾四周,城墙上只有十余人了。

    一个士兵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的敌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将他全身都包裹进去。

    手上的血还没干,这样是握不紧刀的。

    把手在盔甲上蹭了蹭,盔甲上的血更多,他看着满手的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笑了,这一笑便一发不可收拾。

    额头上的血流进眼睛里,天边的火烧云像流动的火焰,在他眼里,却是一摊流淌的血。

    他看了看自己的战友,还有一战之力的,不足五人。轻伤的那几十个人,都被赶回去报信了,能活一个算一个。

    笑着笑着,眼泪落了下来,他抚摸着苍老的城墙,不久,自己也会倒下。

    稀里糊涂的活着,不明不白的死了。说的好听叫为国捐躯,谁又会知道他们的名字?那名册,估计早就被那节度使大人糟蹋了。

    他看着自己手中的刀,恍惚了一下,突然想不通自己是为何而战。

    他向后看了看,千山营三千六百人。不久,除了那些报信的,会尽皆战死。

    可是,代城八千多人的百姓,已经全部撤离,安然无恙!

    号角吹响,最后一轮进攻开始了,还能打的五个人,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

    黑压压的敌人,火辣辣的太阳,这一切,一会儿都感受不到了。

    五个人并排站立,回头看了一眼故乡,此生,便再无留恋。

    敌人攻上了城墙,他们瞬间被洪流席卷,剩下的只有一句:

    “大夏边军,宁死不退!”

    安定了三百多年的九州大地,如今,又遭战火。内战,外贼,奸臣,昏君。繁华不再。

    想当年,大夏的开国皇帝,站在京城城墙上,何等的风采。他说,他要让中原,万世永昌!

    可惜,只是他说。

    随着最后一个开国公的逝去,他的时代,一去不返了。

    天下事在人,一念起则天下乱,天下事在天,一朝兴则一朝衰,天下事有律,有道是“开国圣君起,四世中道落”。

    《晋书·宣帝纪·制曰》中说:“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而当今天下,九州大地,烽烟不断,战火四起。民,反倒成了最不值得在乎的东西。

    冬天的荆州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但是对于刚从南方过来的李清鸿来说,已经是非常难以忍受了。

    不远处,台上的戏子,一步一唱,和着揉在北风中的雪,仿佛她就是这人间绝色。

    裹在风里的李清鸿,无心去管戏院那边的喧哗,对于他来说,戏院里面就是另一个世界。

    此刻,李清鸿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趁师父还没醒,赶紧把这捆柴背回去,明天说不定就又要赶路了。”

    在他身后一个角落里,一个老道士盯着少年背着柴的背影,发出一声叹息。

    十三年前,统治了中原三百多年的大夏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大夏王朝吸取了前朝宦官乱政的教训,极力打压宦官势力,太监的地位一降再降,以至于再也无法掀起什么风浪。

    而当今的大夏,却是被武将搞得摇摇欲坠,朝中大权旁落,一众武将仗着自己手中的兵权,逐渐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借着征战的名义大量敛财。

    皇帝也是有心无力,慢慢的也懒得参与政事,只是贪图享乐。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各路叛军趁机揭竿而起,一时间,中原大地烽火连天。

    老道士正是在一个被叛军洗劫过的村落,一处偏僻的枯井里,发现了两岁的李清鸿,

    这时的李清鸿被包袱裹着,被子里面用血写着一个大字——“李”,老道士见这个小孩子生的可爱,便把他带在身边,老道士道号清痕,所以给小孩取名清鸿。

    此后的十三年里,老道士带着李清鸿走南闯北,在茫茫的中原大地上闯荡,经常有上顿没下顿,纵然如此,老道士依然将李清鸿抚养至今,而李清鸿从小跟着老道士,也饱尝了人间辛酸。

    老道士教了李清鸿不少生存的本领,既为师,又为父,师父二字,无愧于心。

    前几日,城中传来消息,江南势力最大的叛军,冯速带领的赤甲军将要攻破荆州城,意图一统江南,居长江之险,与北方的势力抗争,老道士为了逃难,决定带李清鸿去往相对繁荣安定的豫州。

    如今李清鸿已是及笄之年,清痕道长想着用自己这些年的积蓄,给李清鸿找一家有名的书院,将来也好在朝中谋个差事。

    虽然大夏没有往日的繁华,但是无论是谁执政,都需要贵族的支持,都需要有人来管理地方,所以如果能在朝中做官,那么李清鸿的一生不能说是一马平川,但也应该能够在这乱世中活下去。

    所以清痕道长这几年以来一直省吃俭用,甚至没饭吃,也要攒钱,他为的是李清鸿后半生不至于死在乱军之中。

    活下去,最普通的一件事,却是乱世之中每个老百姓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