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镇邪 » 第五十二章:凶案真相

第五十二章:凶案真相

    他知道自家上司心善,但是京城这地方,水太深,他初来乍到的,把握不住。

    张凌阳点点头。

    当初陈旺让钱六到张凌阳身边做事,也是有这样一层担心在当中的。

    陈旺时不时就要带着弟兄们出去办差,不可能一直都在北镇抚司衙门里,有钱六在张凌阳身边,京城官场上的一些东西,钱六算是比较清楚的,可以帮到张凌阳。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要缓一缓。

    另外,什么人得罪不得,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皇上虽然看重张凌阳,但是也是奔着张凌阳的师傅张天师去的。

    修道一途,张凌阳自是没的说。

    但是在做官方面,张凌阳还是太过于年轻了。

    靠着皇上圣宠,能独领一衙,在京城之中,已经是很出风头的一件事了。

    因为镇邪司跟所有人都没有利益关联,所以没人管这事儿,大家伙都站在一旁看着。

    可若是有了利益牵扯,那跳出来的人,两只手可就数不过来了。

    这事儿,镇邪司这边,只能静观其变,除非说宫中有旨意,让锦衣卫来查这案子,不然,整个北镇抚司衙门,谁都不能去蹚浑水。

    果不其然,如同钱六所说的那样,骆安进宫了,将这件事汇报给了嘉靖帝。

    嘉靖帝一看,又是命案,又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京城怎么就这么不消停,县衙那边,这点事都弄不明白吗?

    “麦福,传魏应召。”嘉靖帝说道。

    “是。”麦福应声。

    魏应召是刑部的四品大员,京城发生案子,到最后,卷宗送审到刑部,也会是他负责审阅。

    如今因为命案,他要被宫中传召。

    当魏应召接下这案子之后,他向嘉靖帝提出,要借用锦衣卫的人来帮忙办差。

    这案子原先是东厂抓的人,后来是县衙审问结案,若是依旧用县衙的人,难免有联合串通之嫌。

    皇帝答应的很痛快,让他魏应召自己去北镇抚司衙门找人。

    这一找,事儿又落在了陈旺手里。

    “先前你还叮嘱我,不让我掺和这事儿呢,现在怎么自己掺和进去了?”张凌阳笑着问道:“北镇抚司衙门的百户,可不止你一个吧?”

    “这事儿,比原先咱们想的更复杂了。”陈旺坐下,端起茶,看似高深:“李青是东厂的人,如此断案,让皇上心生不满了,本来皇上登基之后,就在想办法平衡东西两厂,锦衣卫三者之间的权利问题,不仅仅是这三者,东西两厂,锦衣卫,内阁.......”

    陈旺自己是想不到这些事情的,但是他还有个老爹呢。

    这事儿下来的时候,陈旺也不愿意参与,但是陈寅被宫中召见了。

    没错,这次不是骆安,而是陈寅。

    骆安到宫中禀报此事的时候,皇帝扔给了他几道奏折。

    他被御史给参了。

    奏折之中,言之凿凿。

    不过,骆安没有被免职,也没有受到什么惩罚。

    皇帝能把奏折给他看,就是要保他了。

    奏折里说的那些话,皇帝是不相信的,他了解骆安的品性,如今御史上奏,是来给人上眼药来了。

    兴王府旧臣和朝中的那些曾经反对过他的外臣,该亲近谁,他心里门儿清。

    此事是东厂的人办案出了纰漏,皇帝也是呀抓机会给东厂一个警告。

    “之前你说东厂现在是在锦衣卫头上的,这次你掺和进去,岂不是打了东厂的脸,得罪人了?”张凌阳问道。

    “咱们听皇上的。”陈旺说道:“东厂是压了锦衣卫一头,但是这事儿,有皇上在上头呢,换言之,锦衣卫只听皇上的,东厂的那些宦官,他们的权利,也是皇上给的不是吗?”

    所以这次就算是得罪人,那也是皇上的意思。

    “现在这案子,我也算是光明正大才参与进去了。”陈旺说道:“真相呢,我就好好的去差,你就放心吧。”

    说起来张凌阳和张柱之间没什么关系,顶多算是熟悉,但是陈旺觉得,架不住张凌阳这人心善啊。

    因此,他是来让张凌阳放心的。

    “县衙的那个李青,断案的确是不行。”陈旺说道:“奈何他的背后是东厂,后头有人保他,就算是案子查出了真相,可能他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毕竟,这几年,他可往东厂那边送了不少钱。”

    张凌阳点头。

    京城官场黑暗,他有所耳闻,这是他管不了的,他有自知之明。

    “那现在这案子,查的怎么样了?”张凌阳问道。

    “卷宗我看过了,李青那边是一笔糊涂账,衙门里的兄弟重新去梳理了,那个张秀英,也就是死者的女儿。”陈旺说道:“前几天,她看着张柱的老娘四处奔波,眼睛都要哭瞎了,自己良心不安,主动去张柱家里的。”

    “据张秀英自己说,母亲的死,力凶手不是张柱,而是她兄长张福。”陈旺继续说道:“张福此人,与东厂也有些关系,是东厂那边的番子,平日里好吃懒做,更是有在服食五石散,平日里还经常去赌坊。

    出事的头天晚上,张福在家里同老母亲吵了一架,为了钱,他抢走了张孙氏手里的家传宝玉,想要拿到当铺里当掉,换取钱财。

    后来张孙氏就追着张福出去了,后半夜,张福一身是血的回到家里,结果母亲就在外面出了事,张秀英认为是她的哥哥张福杀了自己的母亲,愧疚之下,就到张柱家里找张柱的老娘谢罪去了。

    自此之后的几天,她就跟张柱的老娘一块奔走。”

    “如此看来,这案子倒也简单明了了,人是否是张柱杀的,凶器对得上吗?”张凌阳问道。

    “当然对不上。”陈旺回应道:“张柱那天拿的是镰刀,而张孙氏是被尖刀捅死的,伤口都对不上,不过,那天的凶器是被留在现场了,因此查的时候,就都认为那凶器也是张柱带在身上的。

    张柱完全没有杀害张孙氏的动机,而且,兄弟们走访了胡同里的街坊邻里,他们都不认为张柱会杀人。

    反倒是那个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