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登月计划 » 第三十一章 南门大街晚会(三)

第三十一章 南门大街晚会(三)

    今夜,马湘兰身穿一袭月白长裙,并间以深轻色花纹,配合她凹凸有致的曼妙身形,白嫩的肌肤,简直活脱脱一只青花瓶了。

    她一出场,台下众人便大声欢呼起来。

    就连吕调阳,吕大人,也努力伸长了脖子,两眼放光。

    全场的男人们,也包括女人,无不为她清新脱俗的气质深深折服。

    舞台上,待众女准备完毕,马湘兰向下面行了个万福,脆声到:

    “诸位晚上好,小女马湘兰是南翔技校的一员学生。今晚,我为大家献唱一首《青花瓷》。”

    语毕,台上灯光熄灭,画幕在一瞬间,出现了一只青花瓷。

    卢飞在舞台旁拿着一台追光灯,打在马湘兰身上,使她如瀑布般的青丝熠熠生辉。

    此时,她是全场两万余人的全部焦点,有如天仙下凡,令人仰望。

    鼓声、木鱼声响起。

    琵琶奏响。

    古筝、长笛和二胡也接着响起。

    前奏开始了。

    台下众人一听,不由浑身一震,毛孔大开,在美妙的乐器交融声中,凝神倾听。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幽兰,一如你初妆。”

    此句一出,甜美细腻的嗓音明澈轻快,极富有节奏感的旋律让人舒爽。

    全场男同胞的心,在这一句唱起,都酥了。

    与此同时,画幕两边的字幕后,大师兄徐维志拿着蒙有深蓝色丝绢的照明灯,从上而下扫过。

    同样,另一边的字幕后,老三徐文远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在前方观众看来,马湘兰每唱出一个字,画幕两边就亮起一个蓝色的歌词,不快不慢,丝毫不差。

    然而,观众们对此震撼之余,很多的是对歌声本身的关注。

    四面八方传来的歌声,让他们沉浸其中。

    画幕这时又变成了一幅少女闺中作画的景象。

    “冉冉檀香,浸透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运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桨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影一缕消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印拓隶仿前朝的飘逸,权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

    夜空如布,群星闪烁。

    以舞台为中心,方圆一千米之外,暗黑一片,鸡犬入眠。

    而在这一千米之内,刚刚准备歇下的南京城百姓,听闻这悠扬婉转的歌声,皆以为神仙显灵,下凡唱曲来了。

    于是俱都重新穿好衣裳,掩门而去。

    秦淮河上,来往的游船听到动静,寻着那盏明亮的灯光,纷纷靠拢过来。

    站在最高的楼舫上,由于隔着城墙,尚且只能看到冲天的光华。

    于是,便下了船,进入聚宝门,打算一探究竟。

    ……

    南门大街,此时舞台周围已经聚拢的人已经有三万之巨。

    南城兵马司副指挥使李勇,和他此行带来的二百余手下,此刻忙得不可开交。

    看着人头攒动的群众海洋,李勇这脊梁骨都不由发寒了。

    原以为带两百名手下,就算把上元县打下来都足够了。

    可谁知,一场莫名其妙的晚会,竟然围拢了三万多人。

    就算每人吐口唾沫,都能把他的二百手下淹没了。

    更何况,这还是一群近乎癫狂的三万演唱会观众。

    这要是发生些不该发生的事,别说他这个副指挥使了,就连他们衙门老大都得丢掉官纱。

    如是想着,他开始琢磨,如何防患。

    前排的观众自是不必多说。

    后排的人,被前面的人挡住了视线,都已经开始推搡了。

    再往后一些的,更是不停地往前拥挤,破口大骂。

    想到这里,还真让他想出一个办法。

    于是,他组织好手下,强令要求靠近舞台的前面二十排人坐地上。

    强令要求稍后一些的二十排人坐在凳子上。

    强令要求往后的五十排人,只许站在地上。

    再往后嘛,他们帮忙,从外围搬来石头,长凳,牛车,甚至还叮叮当当地搭建起好些高台。

    即便如此,依旧有一些人只能看到舞台光幕一角。

    “这这这!怎么这么多人啊!今年端午的社戏,也没见这个场面啊!”

    “啥也看不到!”

    这些晚一步到场的观众抱怨不断。

    “嘿!你看,那边有人爬屋顶!但也上去吧!”

    ……

    舞台靠前点的位置。

    武定侯郭大诚的婢女娇嗔到:

    “侯爷,您怎么一直踮脚尖呀,哪里不舒服吗?”

    一旁的狗头公子听闻这话,才发觉自己人前失仪了,赶忙用手按住膝盖,结结巴巴到:

    “我,我,我,你个小蹄子懂啥什么!闭嘴!打好你的扇子!”

    郭大诚恼羞成怒。

    舞台上。

    聘婷婉约的身姿再度靠近话筒,光幕上的画面猛地一变,左边字幕上亮起了第一个泛着幽蓝光彩的大字:

    “白色花青,的锦鲤,悠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念着你。”

    听到这句,武定侯旁边的婢女先,也不由跟着自家侯爷一齐,不住地随着节奏点头。

    “你隐藏在,窖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庭中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城惹了你。”

    “在泼墨上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

    随着一记清脆的响板震荡声,至此,整曲演唱完毕。

    接着,灯光重新照亮。

    人们清晰看到,台上的佳人,哭了。双眼泛红,泪光莹莹。

    此刻,众人的心,无不揪作一团,然后被揉碎,而后融化。

    “诶?马湘兰姑娘怎地哭了?”

    台下议论到。

    “你个草包懂啥?人家深情投入,情不自已罢了。”

    “湘兰,莫哭!”一位中年书生人生坎坷,极尽哀矜之能事,椎心饮泣般大声共勉到。

    “马湘兰,千万勇敢!”

    “马湘兰……”

    到最后,人声浪潮开始整齐划一:

    “马湘兰!马湘兰!马湘兰!”

    被台下气氛感染,台上,马湘兰破涕为笑,向众人深深一揖:

    “十分感谢诸位的好意,湘兰铭感五内。”

    话毕,巧笑倩兮,准备下台。

    见到她转身的动作,观众们更加不淡定了。

    “湘兰妹儿,你莫走!”

    台下,一位白衣公子嘶声挽留,伸出手欲要抓住佳人的衣袖。

    然而,马湘兰并不会唱“哥哥哥哥我不走”。

    眼见她去势已定,台下已经有人开始翻越舞台前的隔栏。

    看到这一幕,舞台旁的卢飞急吼吼到:

    “保安!保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