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登月计划 » 第十六章 目标

第十六章 目标

    “卢飞,你长大后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

    “老师,我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宇航员。”

    “很好,其他小朋友呢?举手发言。”

    ……

    初夏的凌晨五点,卢飞早早地来到学校荷花池边。

    月亮还未落下,启明星亮闪闪地出现在东方的天空。

    女朋友施晓虹也到了。两人约定好一起看日出的。

    在裹挟浓郁荷香的凉风中,他们肩并着肩。

    “飞哥,你长大后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

    “晓虹,等我长大了,我想当一名宇航员!”

    ……

    空军学校招录现场。

    考官放下卢飞的简历,“卢飞同学,你的手臂曾经做过接骨手术。根据选拔条例对应试者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遗憾,我们不能录用你。”

    ……

    国公西圃,东厢院。

    卢飞猛地坐起身来,原来,他刚刚是在做梦。

    他梦见了在现代的时候曾发生过的事。

    小时候,他的梦想和其他大多数小朋友的梦想一样,做一名光荣的宇航员。因为只有这样回答,才会显得很有志气。

    上了中学,他交了个女朋友,在她面前,他提到了隐藏在心间的梦想。

    待到上了大学后,他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不忘初衷,也算是朝花夕拾罢,社会中的竞争,学业上的压力,让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自己想走的路。

    ……

    甩了甩头,卢飞抛去脑子里的影像,起床洗漱一番,披上外袍,掩门而去。

    哪怕是披星戴月,也要将这条路走到黑!

    现在,是时候加把劲了!

    ……

    育德园,明伦堂后的小竹林中。

    卢飞将一些煤炭送进火炉引燃。

    不多会儿,上面的铁锅便开始咕咚咕咚地冒出大量蒸汽,顺着一根粗大的密封木管膨胀,冲击着钢制叶片,使之高速转动,从而带动联轴运转。

    另一端的绕组铜丝圈被带动,切割固定好的磁石磁场,在电刷和换向片的辅助下,刚刚还是昏暗的明伦堂被瞬间照亮了。

    没错,这些正是他这三日来的成果——蒸汽发电机。

    其实刚开始,卢飞也想不到在明朝原有的工业条件下,就能把这玩意直接弄出来。

    这个想法,其实是来自小公爷徐邦瑞的书房。

    当时,他无意见到了一种铜胎掐丝珐琅,使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花纹烧纸而成。

    而后,他又去了三山街的铜作铺子,打听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人能弄出细铜丝,采用拉丝技巧而成。

    于是呢,卢飞拿出弟子们孝敬的束修,不惜重金,请了几位心细手巧的木匠,铁匠,铜匠和琉璃匠,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其中的难处,有密封问题、钢片锻制、磁石打磨和碳化竹丝灯泡的制作。

    密封上,他们采用桐油和石灰,加以麻纤维、糯米粉搅拌而成的混合物,又称腻子粉,待填塞硬化后,再缠以铁丝牢固。

    其二,作为蒸汽动力的叶片。因为在工作时,会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且暴露在高温高压环境,锻制合格的钢片势在必行。

    好在这也不是太难,明朝锦衣卫的绣春刀就是刚制的。

    匠人们锻造出钢片也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第三点,作为定子的磁铁。

    他们利用指南针“司南”挑拣出磁性较强的几块磁铁矿石,用砂石打磨。

    由于磁铁矿是一种含有多种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工匠们不得不谨小慎微地打造凹形磁极端。

    在失败了几十次,报废了一堆石矿后,也还是得偿所愿了。

    剩下最麻烦的,当属灯泡的制作了。

    卢飞的想法是,在相对封闭的炉子内,燃烧木料块,从而产生一氧化碳,甲烷,乙烷等可燃性气体,营造出几百度的高温高压环境。

    再将竹丝放在适当的位置,让其先是被蒸干水分,而后被进一步热解,使其表面产生坚硬的碳化颗粒,由外及里。

    在对时间的把控上实验多次后,他得到了满意的碳化竹丝。

    最后的工作,利用水银倒灌法,制作出一批相对真空的琉璃灯泡。

    至此,大功告成。

    ……

    被灯光照得通透的明亮学堂中,卢飞正一丝不苟地将穿越前记忆下来的上千本书册逐一默抄。

    虽然数量繁巨,但也得开个头不是。

    其实,他早就开始了这项抄书工作。

    他不敢确定,随着时间流逝,脑子里那些信息会不会被遗忘。

    如果那样,他将功亏一篑。

    没有左奇提供的技术详解和实施方案,要在这大明朝完成登月壮举,无疑痴人说梦。

    就算多给一百年也不可能。

    ……

    天光逐渐放亮,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隙,洒在少年认真而平静的俊脸上。

    卢飞伸展了下双臂,走出门外,将锅炉内的炭火扑灭。

    时间已是辰时,弟子们陆续进入学堂中。

    待众人行过礼,坐好,卢飞就开门见山到:

    “今日是七月初四,我手中的,是大家上个月的考试成绩。你们猜猜自己都考了多少分?”

    徐文远闻言,放下手中的课本,第一个举手,站起身来,拍拍胸脯,鼻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我猜嘛,六门学科,满分六百,本举人就给个中肯的估算,四百八十分!”

    卢飞点了点头。

    徐维志也举手站了起来,笃定到:

    “五百。”

    卢飞依旧一脸平淡。

    “五百二十!”

    “五百五十!”

    听下面几人越说越高,他终于笑了。

    皮笑,而肉不笑。

    “既然你们都这么有信心。那如果有人不及格,达不到三百六十分,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卢飞高声质问。

    “不会吧?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会不及格呢!如果是那样,少一分,打手心一尺子。”

    徐维玉笑到。

    “一尺子太少了,最少三尺子!”

    “五尺!”有人举手到。

    得嘞,一时间,场面搞得跟竞拍似的,他们似乎是以旁观者身份看戏,又或是对自己的实力一无所知。

    “如果不及格,任凭师父惩罚。”

    总算还有人是清醒的,卢飞看了徐春阳一眼。

    ……

    “都给老子站出来!贴墙站好!”

    明伦堂中,卢飞突然咆哮起来,弟子们被这一嗓子吓了一跳。

    要知道,之前师父从来没有这般动过怒。也不敢懈怠,弟子们连忙照做,站成一排。

    卢飞将成绩结果一一发给他们,训斥到:

    “首先,我不叫飞卢!”

    他眼睛瞪得溜圆,试图用目光狠狠揍他们一顿。

    “我字杰伦,不是汪伦!”

    “这么简单的两道题,竟然有一半人答错!”

    他越说越气,音调再一次拉高。

    “还有!数学应用第一题也是送分题!问师父我有五杯酒,请你们父亲喝了一杯,还剩几杯?”

    “你们竟然全部给老子说是零杯!”

    他怒不可遏,爆了粗口。

    “你们懂数学吗?啊?”

    卢飞一脸的恨铁不成钢,双眼死死地盯着座下的弟子们。

    考虑到弟子们初次进入科学一门,卢飞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考题难度。

    谁知,结果还是那么不尽人意。

    徐维燕似乎有话要说,她辩解到:

    “师父,您懂我父亲吗?”

    “啥玩意?”

    卢飞摸不着头脑。

    “父亲大人见到美酒,一杯都不会放过的!”

    “纳尼?”

    ……

    卢飞如遭雷击,到最后,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叹了口气,他苦口婆心道:

    “我出的是一道数学题。理论上,五去一得四,这就是数学。数学这门学科只从理论角度上研究问题,只研究它们的一般性,无关外界因素的主观变化。”

    他都快被这群小少爷小公主们搞得没有脾气了……

    喝了杯茶,揉了揉太阳穴。他觉着,今日份的承受力已经达到饱和了。

    于是,转了个话题,指了指一旁的五轮计时沙漏:

    “我把一天分为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分为六十分钟,一分钟分为六十秒。”

    “测景盘上刻有一到二十四。从今儿起,早上七时上课,晚上二十二时下课。期间有三小时吃饭休息时间。”

    “以后,每逢初一和十五休沐一日。”

    说着,再次扬了扬手中的月考成绩表单:

    “你们也都知道了自己的考试成绩,清楚了自己的学习水平。我教给你们的这点学问在我编写的课本中,不过九牛一毛,而你们连一毛都没能完全掌握。”

    “为师很是担忧啊。”

    一个人,在认识到犯了些失误后,其后的态度肯定是没问题的。

    趁着开头定下的基调,卢飞行云流水般,将自己的安排通知讲给弟子们听。

    弟子们听到后,也都老老实实的点头称诺,哪管他话里的内容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师原本计划用三年时间让你们学习载人登月所涉及的基础学科内容,再用三年时间传授你们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应用。最后的时间用来践行实施这一伟大的登月计划。”

    大家都知道,现代教育,从小学到中学,一共十二年,全都是在搞基础教育。

    卢飞也知道,如果按照现代的标准,用三年时间,确实有些赶鸭子上架了。

    所以他将与航天登月所关联甚小的学科内容抹去了。

    能省就省,能丢就丢。

    只要不让弟子们学习到的知识体系发生断层,一切从简。

    而且卢飞也听徐邦瑞讲过一件事,让他认为这些弟子对于科学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早两年,徐府曾请过一位西洋先生,为六名弟子讲过一段时间的课。

    其中,包括数学、天文、力学、光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这位西洋先生被驱逐了。

    所以说,这些弟子是有一定基础的。

    最起码现代小学生该掌握的东西,他们需要补充的,也不多了。

    ……

    “而你们现在的状态呢,说实话,我有点失望……”

    感受到卢飞话语里的期望和无奈,众人的自信心倍受打击,一个个面红耳赤,脑袋低垂。

    要不是背靠着墙,恐怕早有人瘫倒下去了。

    “都给我支棱起来!”

    卢飞大吼出声,他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同样的,弟子们也怎么会甘心妥协?

    只见他从书案下搬出一堆教材,分成六摞,换了个轻松的表情,开口到:

    “咱们师徒七人也相处一个月了,为师对你们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师父给你们排定辈分,你们每人都要掌握我安排好的一个分支领域。”

    “你们即将看到的教学课本,是师父准备在三年后才给你们讲解的内容。”

    “现在提前让你们阅览,只望你们以之为目标,发奋努力!”

    卢飞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做了如下师门辈分排序。

    其中,徐维志,鉴于为人还算严谨、靠谱,再加上他魏国公嫡孙的身份,在这个弟子团体中有一定的凝聚力,卢飞给他排序老大。

    并且分给他《航天系统工程学》《计算机于逻辑》两本教材。

    徐春阳老实本分,做事一丝不苟,卢飞给他排序老二,分有《火箭结构与分析》《航天器结构分析》《火箭制造工艺学》《航天器制造工艺学》四本教材。

    徐文远博学多才,卢飞给他排定为老三,并将最为重要的《航天材料学》发给他。

    别看只有一本,却比徐春阳的四本加起来都要厚实。

    徐怀志为人处事比较灵活,被排序为老四,分得《航天热物理学》《燃烧学》《火箭推进原理》三本书。

    徐维玉呢,则是活泼好动,直言快语。由于年纪小,可塑性高,卢飞给她排序为老五,分给《航天技术学》《航天动力学》《空气动力学》三本教科书。

    而徐维燕,她熟读三国,善于谋划,懂得随机应变,排行老六,分得《空间电子学》《飞行控制和导航理论》两本书。

    对于排在比自己年幼的妹妹徐维玉之后,徐维燕也不在意。她多说法是,从今往后,专心学习,做一个六根清净的人。

    在卢飞看来,徐维燕可能又用错了成语,但也是想表达心无旁骛之意。

    他也不爱揭人短。

    六位弟子一一领到了新课本。

    尽管要在三年后才会学习上面的内容,但都被这些高深莫测的书名弄得兴奋不已。

    师父如此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想必也是对自己这些弟子抱着很高的期望呢。

    美好的明天,我们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