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俺娶了杨玉环 » 第四十一章 遁世五蟒寨

第四十一章 遁世五蟒寨

    杨氏和亲家武氏对视一眼,然后对身后的杜文、杜武、凤儿喊道:“快快跪下!”

    杨氏赶紧带着儿女跪拜。

    尽管这疤脸狙公当年是杜县令的管家,与杜家后人有主仆之名,但人家毕竟曾经是朝廷钦封的郡王,如今穿戴王冠蟒袍,必然是自有深意。

    武氏赶紧一边将众人拉起来,一边对笑着杨氏和杜文介绍道:“此乃被玄宗皇帝恢复爵位的平阳老郡王,待会还有继承爵位的第二代汉阳郡王张和尚、扶阳郡王桓道士、博陵哀王崔乞丐、南阳平郡王袁猎户,各自领着家将,前来拜谢当年襄阳老县令营救五姓之恩!”

    杜文大致明白了,祖父老县令,当年不光搭救了这老平阳郡王,后来还帮助他营救了五王流放岭南的家眷及族人。

    当年神龙政变后加封的五王,分别是汉阳郡王张柬之、扶阳郡王桓彦范、博陵哀王崔玄暐、南阳平郡王袁恕己、平阳郡王敬晖。

    此时,狙公取下面具,果然面目狰狞,这就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御林军大将军敬晖。

    “夫人,大公子,俺就是当年参与神龙政变的敬晖!”狙公老泪纵横,向杨夫人和杜文说起了那段往事。

    据说,武则天晚年沉湎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

    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插手朝政。

    男宠的介入引起了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武周政权也因此陷入动荡,人心不稳。

    张易之与张昌宗二人倚仗女皇的宠信,专权跋扈,朝廷百官都畏之如虎,甚至连武则天的子侄们都争相给张易之执鞭辔,叫他五郎而不敢直呼其名。

    同样地,二张的行为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太子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与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婿魏王武延基暗地里讨论二张专政,不想被张易之的耳目侦知,张易之添油加醋向武则天进谗言。

    武则天听信谗言,不仅责骂太子李显,还严令李显鞫问子女。

    万般无奈的太子李显只得逼令儿子和有孕在身的女儿自缢。接下来,张氏兄弟又将武延基下狱逼死。

    这件事情让太子李显失去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个女婿和一个外孙,更为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向李显表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对其包括其家庭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除掉张氏兄弟对于李显来说,势在必行并且刻不容缓。

    于是,李显、李旦、太平公主这些李姓子孙在共同的大局下,便联合起来发起了一场政变。

    这太子李显被参与政变的大臣们扶上了皇帝宝座,是为唐中宗。

    可惜,这中宗皇帝昏聩无能,竟然将政事委任给韦皇后。

    这韦皇后与武三思又是情人关系。

    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嫁给武三思的儿子。

    ......

    所以,戴着大绿色帽子的中宗,竟然将大权经过韦皇后之手,转包给亲密**武三思。

    随后,主动向中宗移交了大权的神龙五王,在唐中宗、韦皇后、武三思铁三角的联合打击下,在猛烈炮火的攻击下,一个死得比一个惨烈,族人也流放岭南。

    这平阳郡王敬晖,被李显派去的酷吏五马分尸。

    此时,敬晖正在发配路上,途径南阳,被酷吏带着三百铁骑赶上。

    当时敬晖正值壮年,勇武绝伦,竟然力拉五马,双手挣脱了束缚,也迅速解掉了脖子上大的绳套,可惜另外两匹马拖着他的双脚,极速飞奔......

    酷吏哈哈大笑,想亲眼看到这名闻天下的大将军,被活活拖死。

    敬晖后来抱住路边一株松树,硬是倒拖双马回来,连人带马一起跌落路边的悬崖。

    敬晖死里逃生,与山岭野猴为伴。

    后来,他带着猴子走街串巷,以耍猴为生,竟然又受到酷吏追杀,最终被杜老县令所救。

    “老王爷,这当年的酷吏是谁?”杜文愤然问道。

    狙公就拉着杜文的手,来到路边野菊花茂盛的地方,坐在软绵绵的菊花上,笑着说道:“老奴听说,大公子入了千牛右卫?”

    杜文看看屁股下面的菊花,尴尬地笑着说道:“阴差阳错,一言难尽!当时向玄宗皇帝进献了丹药,就被挂名右千牛卫。”

    狙公的疤脸满是阴霾,他恨恨地说道:“当年追杀我们五王的酷吏,就是右千牛卫备衣周利贞。当年他不过二十来岁,就能官居六品,除开因其家世不凡,更多的是这厮手段毒辣,深得退位后的武太后以及中宗皇帝、韦皇后、武三思器重!”

    当年五王被酷吏周利贞追杀,天下人尽知,杜甫也给杜文多次讲到过。

    袁恕己虽被封为南阳郡王,但却被罢去宰相之职;此后,袁恕己遭到武三思等人的疯狂打压,从豫州刺史到被流放环州。

    不久,中宗李显命周利贞暗杀袁恕己;周利贞知道袁恕己平时喜欢吞食黄金,便逼他喝下野葛汁。袁恕己体内毒发,疼痛难忍,以手抓地,指甲全被磨尽,但仍不能死,最终被周利贞击杀。

    桓彦范出身谯国桓氏,他的父亲是弘文馆学士桓法嗣;桓彦范以门荫入仕,起家右翊卫、卫尉主簿。受到纳言狄仁杰赏识,授监察御史、御史中丞,迁司刑少卿。

    唐中宗复位后,桓彦范因功被任命为纳言,并封上柱国、银青光禄大夫、谯郡公。在武三思的明升暗降计策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郡王,但却被罢去宰相之职。

    而且,桓彦范也被调离了出去,担任洺州刺史。

    此后,在韦后和武三思的打压下,桓彦范也是一路被贬职,最终被流放瀼州,禁锢终身;而且武三思还怂恿太子李重俊上表,请求夷灭桓彦范三族,唐中宗不肯。

    武三思担心桓彦范等人会复起,便采用崔湜的计策,命周利贞假传圣旨,将其杀死。

    周利贞在贵州追上桓彦范,命人将他绑缚,在竹槎之上拖行。桓彦范的皮肉都被竹槎刮掉,然后被乱棍打死。

    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深受叔父秘书监崔行功器重,在“神龙政变”前官至凤阁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在政变时,武则天曾对崔玄暐道:“别人都是受人推荐,只有你是朕亲手提拔的,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崔玄暐道:“这正是为了报答陛下。”

    在政变后,武三思多次在唐中宗面前进谗,于是唐中宗采用明升暗降之计,封崔玄暐为博陵郡王,罢去其宰相之职。

    不久,崔玄暐又出任检校益州长史,并代理都督之职。

    此后,在武三思的不断进谗和诬陷下,崔玄暐接连被贬职;最终,武三思暗中宣扬韦皇后淫乱后宫之事,并嫁祸给崔玄暐等人。唐中宗大怒,将崔玄暐流放古州,崔玄暐在流放途中病逝。

    敬晖早年以明经入仕,他为官清廉,受到武则天的嘉奖,并最终官至中台右丞,加银青光禄大夫;在“神龙政变”后,敬晖因功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升任侍中,赐爵平阳郡公,不久又进封齐国公。

    而且在敬晖的劝谏之下,唐中宗将武氏诸王降为公爵,韦皇后和武三思非常恼怒,在唐中宗面前不断进谗,称敬晖等人恃功专权,并提出明升暗降的计策。而敬晖则被封为平阳郡王。

    敬晖等人被罢相后,虽被封为郡王,但却大权旁落,从此受制于韦皇后与武三思。敬晖非常后悔,经常拍床嗟叹,有时甚至激愤吐血。

    在唐中宗、韦皇后、武三思的打压之下,敬晖被一路贬职,后被流放琼州,禁锢终身。不过韦皇后还是不放心,于是命周利贞假传圣旨,将其杀死。

    周利贞追上敬晖,对他进行五马分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