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再见于先生 » 第3章:重新认识他

第3章:重新认识他

    徐长华老先生站在已经立好的墓碑前,墓碑上于先生这张穿着宝蓝色戏服的照片他是认识的,是于先生当年青梅竹马的恋人左倾为他亲手画的像翻拍的,后来为了方便携带,于先生找的法国著名摄影师翻拍的。

    井小鱼站在徐老先生身边,也在望着姥爷的画像。此时,她的耳边又想起母亲为了用这张照片和舅舅的争吵。一个是秉承母亲的遗嘱阻止用,一个是为了父亲的遗愿支持用。

    最后,还是大姨拍板,才得以圆了姥爷的夙愿。

    “再见,于先生!”

    徐老先生喃喃道,又鞠了一个躬,和于世俊四姐弟准备告辞,正要离去时,他突然感觉眼前这位于先生的外孙女很是眼熟:

    “井小鱼……井小鱼……”

    “你是……”

    徐长华指着井小鱼惊喜道。

    葬礼虽然结束了,但亲属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所以徐长华并没有时间和井小鱼多交谈。

    井小鱼急着去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她只是向他点头打过招呼后,就匆匆离开了。

    徐老先生居住在京都B市,原计划葬礼过后就要回去的,此时却鬼使神差地又回到酒店住了下来。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冥冥之中,他就是有一种感觉,今天在墓地时,于先生出现了。他本是个唯物主义者,算得上典型的无神论者,从不信仰神灵,虽然尊重有信仰的人,但他的三观中从来没有新生事物中的异世界。

    但今天,自己的确感觉到了于先生的呼吸,虽然看不到他的身影。

    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愧疚,令他失眠了。

    披衣站在窗前,C市毕竟只是个地级市,不同于京都B市的繁华,夜半时分,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只有路过的车辆,也是急驰而过。

    遥望于先生墓地的方向,他有些愣神。

    四十九年的人生,说短不短,于先生已经三世同堂,虽然儿子尚未娶妻生子,但两个女儿已经结婚生子,于先生已经当上了姥爷。

    四十九年的人生,却也说长不长,以他发妻九十四岁的高龄算,他才过了一半。

    其实他也有实在无法理解的地方,就是象于先生这样意志强大的人,居然会选择走那样决绝之路,那得是有多绝望啊?而这样的绝望,却是自己带给他的。虽然说自己也是身不由己,受伤了不说,还偏偏是脑部造成了失忆,一种难以言表的痛楚侵扰着他,令他彻夜不眠。

    难以入睡的徐长华干脆坐起来,伏案疾书,回忆着与于先生一起战斗的岁月,记录着失忆后重新想起来的点点滴滴。

    等到葬礼结束后,徐长华再次登门,造访了于先生的外孙女井小鱼,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长谈。

    “小鱼,你是个七零后,也只是从报纸,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里看到我们那一代人从前的生活,但你们不知道历经,历经了晚清,民国,解放前和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生影响很大。你姥爷是商贾世家,不象我的出身,是一穷二白的贫雇农。在那个年代,能将家里的财产用在了革命事业上的人很多。这个,你姥爷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也是你姥爷和你姥姥夫妻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

    最后徐老先生老泪纵横地哽咽道:

    “他是你的外祖父,就为了让世人重新认识认识他,不再当他是一个懦夫,也为了圆我这个老头子一个梦,还他一个公道,让老头子我九泉之下也有脸见他了。”

    一直等到井小鱼点头,他才抹着眼泪离去。

    翻阅着徐老先生留下的资料,只有抗战时期的那一段历史,她无奈地嘴角勾了勾,心说,这老爷子把写作想得太简单了吧,这二十多页看来花费了徐老爷子好几个昼夜的时间吧?可这么点的资料怎么够描述姥爷四十九年的人生呢?

    井小鱼出生在遥远的东北,小时候并不住在C市,是在十五岁那年才因为生病回到老家医治,病愈出院后就留在了老家读高中,只是,高三时又回到了东北参加高考,阴差阳错的,大学毕业后又回来了。她的专业是财会,关于写作,不过是她业余爱好而已,不追求稿费,只为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有关这个叫于永泰的外祖父,别说是她了,就是她的两个哥哥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了解了,她只有从其他人侧面去收集有关材料。

    为了完成徐老先生的夙愿,井小鱼回到姥爷居住的村落,走街串巷,倾听左邻右舍讲述那些三十多年前的往事。

    只是每每夜深人静时,整理着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断,井小鱼总是眼泪婆娑,她看到了姥爷开心快乐快乐的童年,看到了姥爷顽劣的少年,也看到了孤单寂寞的中年。

    但她总感觉还是缺少点什么,似乎这些点点滴滴的片断里,少了一些灵魂摆渡的内在。

    转眼间清明节了,远在M国的百余岁高龄四太姥爷于振铎带着妻子儿女回来扫墓。

    四太姥爷于振铎,和太姥爷于灏明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出生日期仅仅只差了三天。听老人们讲,这对兄弟,从小玩儿到大也打到大,但是对外又极其维护,象一对冤家一样别扭着,甚至有人还开玩笑说他们前世一定是夫妻,否则今生为何象小两口那样床头吵架床尾和呢?

    井小鱼听到这个总是觉得好笑,因为这个四太姥爷现在就是一个倔老头,从他嘴里叙述的姥爷却永远是个顽劣少年。

    这话令井小鱼听着耳熟。是耳熟,因为自己的爷爷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在姥爷姥姥的墓前,望着姥爷身穿着宝蓝色戏服的照片,她的耳边仿佛想起了姥爷曾经录制的唱片《三家段》的旦生反串。据四太姥爷说,旦生反串是姥爷的绝活,差点没因为这个,姥爷一生就以唱戏为生了。

    因为反对姥爷唱戏,在姥爷十七岁那年,太姥爷曾经把姥爷整整软禁了半年,直到那个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左倾来于府求情,才被准许出来准备考大学。

    左倾,这是第二次从别人的口中提到这个女子了。

    对于这个女子,所有的于家人,尤其是母亲,根本就不愿意提及,甚至于母亲勒令我停止做的这些,说不希望再揭起已经愈合的伤疤。

    伤疤愈合了吗?

    不尽然吧?

    井小鱼不只一次看到母亲去偷偷祭拜姥爷,很多时候,远远地看着,母亲坐在坟前是在和姥爷说话,偶尔走近,总是以为母亲在自言自语。

    人们都说母亲魔怔了,井小鱼虽然不是那么想,但她也慢慢地减少了带母亲回来的次数,毕竟,在偌大的一片坟墓园中,阴气总是有些重的。

    只是,出于种种原因,井小鱼迟迟没有动笔,直至她在即将退休时,才准备写这部酝酿了二十年的《再见于先生》。